杜牧的一首絕句,尺幅之間,萬裡之遙,卻深情無限

2021-01-07 品詩賞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曲賦精彩紛呈。談起絕句,大家必然異口同聲地讚美杜甫的不凡功底,「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生機充盈著整個大自然;「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沁人心脾,充滿動感。

不過我們也別忘了,除了盛唐的老杜,還有晚唐的小杜,你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你聽,「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下面分享的依然是杜牧的一首絕句,尺幅之間,萬裡之遙,卻深情無限。

有寄

唐代: 杜牧

雲闊煙深樹,江澄水浴秋。美人何處在,明月萬山頭。

談起杜牧的絕句,必然難以忘記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經典,「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還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沒過癮,再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句句精彩,不可勝數。

有人誇獎他吟詠入幽,有人表揚其含蓄委婉,更有人讚美小杜語言凝練。這首《有寄》雖然流傳不廣,但同樣精彩。

杜牧不僅自幼聰穎、才華出眾,而且素有遠大志向。他鑽研兵書戰法,學習經史子集,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建功立業、光耀門庭。但從來都是天妒賢才,如此幾十年不遇的俊傑,最後只能多少年沉淪下僚。

杜牧曾落寞地遣懷,「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詩人還景中寓情,抒發感慨,「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

詩人多年困居揚州,進退維谷,終日以詩酒打發時日。很多故友和知己都高升,他卻連年原地踏步踏,箇中心情只有他自己知道。

於是在一個秋日的夜晚,詩人懷念過往,賦詩一首。杜牧在屋裡獨飲無味,他舉起杯子,走到窗前,仰望天空的一輪明月,又低頭看看遠處的煙樹,一種莫名的惆悵湧上心頭。

杜牧又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輕聲地吟誦,「雲闊煙深樹,江澄水浴秋。」天宇遼闊、白雲飄浮,煙靄悽迷、掩映遠樹,詩人的視線由上而下逐漸轉移,烘染出一種曠渺深邃的境界。

秋天是蕭瑟的季節,日夜溫差較大,晚間煙霧聚集,使得景物朦朧難辨,詩人的心情也顯得撲朔迷離。

一個「浴」字,下得極好,化靜為動,靜態的秋色卻沐浴在水中,展現出秋色的靈動之美。雲、煙、樹,江、水、秋,這六個景物聚攏於筆端,令詩人不自覺地覽江景而思遠人,寄情於物,託感於景,也自然地過渡到下文。

接下來詩人便直抒胸臆,「美人何處在,明月萬山頭。」美人,這裡是指作者思慕的友人,一個「美」字,突出對方儀表、才學、品德等各方面都很值得欽佩。杜牧本來就是大才,能被他思慕的人自然不賴。

詩人設問而不答,尾句卻接著寫景,顯得更加含蓄,不愧為晚唐之俊傑。眼前不見友人,唯有皎皎明月、似水清輝,相共作伴、引人深思。

作者引明月以寄遠,內情與外物遊,既有李白的「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的期望,又有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祝願。

縱觀杜牧的這首絕句,短短20個字,情境相生、融合一體,尺幅之間、萬裡有寄。全文四句話,卻只有一句不是寫景,前兩句寫景重在烘託秋天的氛圍,為後面的情感抒發蓄勢。

尾句看似狀景,其實深蘊詩人的複雜情感,明月普照、卻相隔萬山,美人不在、竟何處追尋。關於杜牧,朋友們有何感想,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過華清宮絕句(其一)杜牧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唐朝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其一,這首詩和另外兩首(其二、其三)借古諷今,描繪了唐玄宗驕奢淫逸、荒淫誤國的歷史。
  • 【千古絕句】杜牧筆下那些令人驚豔不已且念念不忘的詩句
    杜牧,晚唐著名詩人,他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1、千秋釣舸歌明月,萬裡沙鷗弄夕陽。——杜牧《西江懷古》 2、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
  • 杜牧《赤壁》:似莊似諧,寓意深遠,發思古之幽情,抒眼前之感慨
    杜牧這首短什,雖然明白如話,不像李商隱的《錦瑟》那樣撲朔迷離,但也自古及今見仁見智,頗費捉摸。一般來說,絕句猶如一枝柳枝,通體外柔內韌則佳,過於莊重易損絕句風神。絕句聖手王昌齡的《出塞》,被人推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但是《姜齋詩話》批評說:「『秦時明月漢時關』句非不煉,格非不高,但可作律詩起句;施之小詩,未免有頭重之病。」杜牧《赤壁》前兩句也具有同樣的毛病,語重意直。
  • 杜牧最傷感的一首詩,通篇沒有一個愁字,卻處處充滿了無限憂愁
    杜牧,字牧之,也是晚唐時期最了不起的一位詩人,而且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描寫得很是傷感,也很是落魄,尤其是他的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把自己內心那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描繪的淋漓盡致,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比如晚唐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的杜牧,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沉鬱氣質,往往更能讓人感懷頗多。不論是他洋洋灑灑的《阿房宮賦》,還是他「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的自我感懷,又或是《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暗諷,無不充斥著傷感的滋味。
  • 杜牧很有趣的一首詩,通篇無一生僻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
    晚唐時期的詩壇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當屬杜牧和李商隱,兩個人都是少年天才,寫過很多優美的詩作,特別是他們的愛情詩,最為後人津津樂道,寫得很深情,也很感人;現實生活中,他們也是愛得轟轟烈烈,也愛得很真誠,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們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意,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一片深情
  • 杜牧有10首古詩入選唐詩三百首,這一首七絕的出鏡率是最低的
    晚唐詩人杜牧一共有十首古詩入選唐詩300首,其中多數是七絕。這十首唐詩作品分別是《赤壁》、《泊秦淮》、《寄揚州韓綽判官》、《將赴吳興登樂遊原》、《金谷園》、《旅宿》、《遣懷》、《贈別其一》《贈別其二》以及《秋夕》。
  • 在家學寫詩|淺析詩話《木天禁語》之絕句篇法
    我們來看範德機所引杜甫的一首七絕。唐·杜甫·存歿口號席謙不見近彈棋,畢曜仍傳舊小詩。玉局他年無限笑,白楊今日幾人悲?這其實是一首上2句與下2句對仗的絕句,但4句分別對應,形成扇形對應,今人讀來也會一下記住他所提及的2位友人。2、間對關於間對,範德機書中說,「首句閒,次句說本題;第三句閒,結再說本題,應第二句」。所說「間對」,與所說「扇對」一樣,並非指對仗,而是指第2句與第4句句意之間的對應。
  • 石上松草書:2020年唐詩七言絕句十二韻掛曆
    石上松草書:2020年唐詩七言絕句十二韻絕句唐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杜牧的一首遣興之作,信手拈來,卻飽含哲理
    杜牧是晚唐傑出詩人,與李商隱齊名,他們才氣縱橫、各開生面。杜牧出生於官宦之家,他不喜歡元稹和白居易的詩歌風格,而讚賞韓愈的散文作品。時至晚唐,多有浮豔之作,杜牧卻在繼承前輩的基礎上,強調詩文應以內容為主,但也不輕視文採。
  • 以賦揚名、詩情豪邁的——杜牧
    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 杜牧的一首傳世之作,經久不衰,讀了兩遍,人人都會作詩
    比如一位民間才子就依照原韻和了一首:夜雨敲紗窗,兩眼淚汪汪,烏雲遮明月,我心直發慌。下面介紹杜牧的一首傳世之作,經久不衰,讀了兩遍,人人都會作詩。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羈旅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顯悽迷紛亂。詩人趕路不成,身心疲憊,就想找個地方休息,最好能喝點酒暖暖身體,該有多好啊。恰好遇見一位牧童,於是他便問這位放牛的小孩,「借問酒家何處有」?
  • 杜牧的這首詩無一悲字,卻處處有悲意,短短4句令人叫絕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是唐代傑出的詩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在晚唐詩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杜牧的詩以七言絕句見長,一向享有盛譽。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說:杜紫微天才橫逸,有太白之風,而時出入於夢得。七言絕句一體,殆尤專長。沈德潛也認為杜牧的七言絕句託興幽微,可稱盛唐絕之嗣響。
  • 王勃很感人的一首詩,獨自在異鄉漂泊,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憂愁!
    王勃是初唐四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也是一位絕對的天才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寫得很有韻味,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寫得又是很傷感,特別是他的一首《滕王閣序》,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寫得洋洋灑灑,成為了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 杜牧最打臉的一首詩,平生不喜白居易,卻寫了一首與白齊名的長詩
    李商隱的朦朧綽約之美,杜牧的清麗幽微之美,俱都為後世詩壇所稱讚。尤其是杜牧的絕句,神韻清遠、託興幽微、意境幽美、韻味雋永,被沈德潛稱為「盛唐絕之嗣響」。不論是寫景抒懷還是詠史懷古,杜牧的絕句都給人以幽美之感,於盛唐七絕之外,別開妙境。
  • 杜牧《秋夕》賞析 ​
    賞析:《秋夕》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宮怨詩。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現了一位宮女舉目無親、百無聊賴的苦悶心情此詩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悽涼的心境。
  • 杜牧兩首朦朧的悲秋詩,憂思無限,愁情萬種
    ——唐代: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杜牧這兩首詩比較朦朧,應該是秋日裡偶有所感,因而信手寫下的。前一首寫秋日黃昏的蕭瑟景象,是詩人眼中之所見。晚日西斜,即將沒於溪橋之下,夕陽的餘暉之中,蕭疏的柳樹在風中搖晃。偶然間,一陣西風吹過,一池的荷葉隨風傾斜。描寫悲涼的秋景,正是寫其心,大概是表達自己失意惆悵之情。
  • 呂本中的一首詩,開宗明義,落筆言情,不遜於杜牧的名作
    詩人杜牧憑弔古戰場,看見沙裡沉埋著斷戟,也抒寫了千古名作《赤壁》,表達了歲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一首優秀的詩篇,既能激發人們的閱讀興趣,也能從中得到深刻的啟迪。而孩子們頑皮率真,又天性喜歡新鮮,說話更不會遮遮掩掩,但是大人們卻感慨良多。南宋一位才子有一次聽了孩子們的一番言談,就創作了一首佳作。下面介紹呂本中的一首詩,開宗明義,落筆言情,不遜於杜牧的名作。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例如筆者接下來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贈別》,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愛情詩。贈別 杜牧 (唐)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這首詩是公元835年,杜牧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準備離揚州奔赴長安時所作。當時,他在揚州結識了一位歌妓。這位歌妓年輕貌美,氣質不凡,頗有才華,對杜牧一見傾心。
  • 張祜的一首知名唐詩,最後兩句催人淚下,杜牧寫了一首詩稱讚!
    張祜的這首詩句句含淚,道出了宮人的辛酸,深得大詩人杜牧的喜愛,於是杜牧更是寫了一首詩誇讚他,且看:杜牧的這首《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杜牧此詩從題材上來說屬於應酬之作,但是由於詩人與張祜同是懷才不遇,深有感觸而發,故而這首和詩寫得很有真情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