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故國三千裡
唐代:張祜
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被皇帝選入宮中的女子遠離家鄉三千裡,與家人長期分離長達20年之久。開篇詩人張祜從距離和時間上分別寫出了剛成年的少女被選入宮,被迫遠離家人,過著與世隔絕生活的悽慘命運。
這些年的宮廷劇拍了不少,以電視劇《甄嬛傳》為例,在劇中我們看到了這些宮女、妃子之間的明爭暗鬥,為了爭寵拼的你死我活,一旦失寵那境遇更是悲慘至極,甚至可能被打入冷宮,想一想這些宮女身世境遇真是夠悽苦的。
原本她們遠離家鄉這麼遠,而且還不能與家人團聚,在深宮裡一呆就是幾十年,混得好了,得到皇帝寵愛,封妃稱後還說得過去,要是失寵了或者被打入冷宮,那這輩子算是完了。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何滿子》是一首極其哀怨的曲子。孟才女情深意切地演唱了這首曲子,以至於用情至深,加上想到了自己悽苦的身世,又見臥榻不起的唐武宗,於是眼淚成雙成對地往下掉。
最後這兩句寫出了積壓在女子心中的愁緒,終於借著這首哀婉的曲子唱了出來。女子動情至深,曲調哀婉至極,催人淚下!張祜的這首詩句句含淚,道出了宮人的辛酸,深得大詩人杜牧的喜愛,於是杜牧更是寫了一首詩誇讚他,且看:杜牧的這首《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
唐代:杜牧
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
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
北極樓臺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
可憐故國三千裡,虛唱歌詞滿六宮。
杜牧此詩從題材上來說屬於應酬之作,但是由於詩人與張祜同是懷才不遇,深有感觸而發,故而這首和詩寫得很有真情與深度。首聯「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盛讚張祜詩才高絕:他的才華高過建安七子,連曹植與劉楨都不在話下。這顯然是杜牧對張祜的過譽之詞,但由於是古人贈答詩中常見的客套話,也就無足深怪。
頷聯「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敘述張祜的不平遭遇:他曾得宰相令狐楚的薦舉,就像當日孔融推薦禰衡一樣;但是他卻沒有遇著蒯通那樣的人為之旁敲側擊說好話,卻碰到了說壞話的元稹,以至於終身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此處詩人使用正反兩個典故,十分含蓄而得當。
頸聯「北極樓臺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表現張祜對朝廷不改其忠貞,隱居鄉野之間也不放棄自己的志向:他在夢中還一直牽掛朝廷,他的胸懷就像流經住處的長江一樣浩大,有併吞萬裡長空之勢。以「北極」比喻朝廷是詩中所常用的,而下句的「西江」既在形式上與上句的「北極」構成對仗,是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也是張祜胸懷抱負的曲喻,在修辭上十分巧妙。
尾聯「可憐故國三千裡,虛唱歌詞滿六宮」,歸結到張祜文才高妙而不得重用的不幸遭遇上:他所作的《宮詞》,在皇帝的後宮中被宮女們廣泛傳唱著,可是又有什麼用呢?這並不能對他的身世遭遇有所改變,所以說是「虛唱」;而「故國三千裡」,一方面是張祜《官詞》的原句,另一方面也是暗示張祜隱居鄉野之間,距離朝廷十分遙遠。全詩就在這深沉的慨嘆之中戛然終止,給人留下無窮感嘆。
此詩使用典故巧妙自然,感情真摯深沉,寫得有氣勢,表現了杜牧對張祜的讚賞。當時的詩人鄭谷,故稱有詩吟詠此事:「張生故國三千裡,知者惟應杜紫微(指杜牧,曾任紫微舍人)。」最後一句中,杜牧借用了張祜的原句「故國三千裡」,因為寫出了宮女的辛酸,而被宮女們廣泛傳唱,但這並沒有讓滿腹才華的張祜得到朝廷重用!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轉發只需1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