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祜的一首知名唐詩,最後兩句催人淚下,杜牧寫了一首詩稱讚!

2021-02-21 古詩詞文欣賞

唐代詩人張祜曾經寫過一首宮怨詩,是張祜為了歌頌宮女孟才人為唐武宗的殉情而作。孟才女為何人也?又為何會殉情呢?在講這首詩之前我們先來弄明白些這首詩的背景故事吧!孟才女成年後便被千裡迢迢召入宮中,作了一名宮女,因為她能歌善舞深得唐武宗的寵信,在唐武宗彌留之際,孟才女侍奉其右。唐武宗想再聽孟氏唱一遍《何滿子》,於是孟氏含淚唱了這首曲子,因感情至深,唱腔哀婉,聽聞者眼淚俱下。不久後唐武宗便離世。悲痛萬分的孟才女不久便追隨而去,殉了情!張祜聽聞此事後,被孟氏的舉止所打動,於是他便寫了這首宮怨詩,一呢是讚揚、歌頌孟氏為先皇的殉情之舉,二呢則是反映宮中女子與家人長久分離的悽慘境遇。那麼大家就跟隨小編來看一看張祜的這首唐詩吧!

宮詞·故國三千裡

唐代:張祜

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被皇帝選入宮中的女子遠離家鄉三千裡,與家人長期分離長達20年之久。開篇詩人張祜從距離和時間上分別寫出了剛成年的少女被選入宮,被迫遠離家人,過著與世隔絕生活的悽慘命運。

這些年的宮廷劇拍了不少,以電視劇《甄嬛傳》為例,在劇中我們看到了這些宮女、妃子之間的明爭暗鬥,為了爭寵拼的你死我活,一旦失寵那境遇更是悲慘至極,甚至可能被打入冷宮,想一想這些宮女身世境遇真是夠悽苦的。

原本她們遠離家鄉這麼遠,而且還不能與家人團聚,在深宮裡一呆就是幾十年,混得好了,得到皇帝寵愛,封妃稱後還說得過去,要是失寵了或者被打入冷宮,那這輩子算是完了。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何滿子》是一首極其哀怨的曲子。孟才女情深意切地演唱了這首曲子,以至於用情至深,加上想到了自己悽苦的身世,又見臥榻不起的唐武宗,於是眼淚成雙成對地往下掉。

最後這兩句寫出了積壓在女子心中的愁緒,終於借著這首哀婉的曲子唱了出來。女子動情至深,曲調哀婉至極,催人淚下!張祜的這首詩句句含淚,道出了宮人的辛酸,深得大詩人杜牧的喜愛,於是杜牧更是寫了一首詩誇讚他,且看:杜牧的這首《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

唐代:杜牧

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

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

北極樓臺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

可憐故國三千裡,虛唱歌詞滿六宮。

杜牧此詩從題材上來說屬於應酬之作,但是由於詩人與張祜同是懷才不遇,深有感觸而發,故而這首和詩寫得很有真情與深度。首聯「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盛讚張祜詩才高絕:他的才華高過建安七子,連曹植與劉楨都不在話下。這顯然是杜牧對張祜的過譽之詞,但由於是古人贈答詩中常見的客套話,也就無足深怪。

頷聯「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敘述張祜的不平遭遇:他曾得宰相令狐楚的薦舉,就像當日孔融推薦禰衡一樣;但是他卻沒有遇著蒯通那樣的人為之旁敲側擊說好話,卻碰到了說壞話的元稹,以至於終身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此處詩人使用正反兩個典故,十分含蓄而得當。

頸聯「北極樓臺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表現張祜對朝廷不改其忠貞,隱居鄉野之間也不放棄自己的志向:他在夢中還一直牽掛朝廷,他的胸懷就像流經住處的長江一樣浩大,有併吞萬裡長空之勢。以「北極」比喻朝廷是詩中所常用的,而下句的「西江」既在形式上與上句的「北極」構成對仗,是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也是張祜胸懷抱負的曲喻,在修辭上十分巧妙。

尾聯「可憐故國三千裡,虛唱歌詞滿六宮」,歸結到張祜文才高妙而不得重用的不幸遭遇上:他所作的《宮詞》,在皇帝的後宮中被宮女們廣泛傳唱著,可是又有什麼用呢?這並不能對他的身世遭遇有所改變,所以說是「虛唱」;而「故國三千裡」,一方面是張祜《官詞》的原句,另一方面也是暗示張祜隱居鄉野之間,距離朝廷十分遙遠。全詩就在這深沉的慨嘆之中戛然終止,給人留下無窮感嘆。

此詩使用典故巧妙自然,感情真摯深沉,寫得有氣勢,表現了杜牧對張祜的讚賞。當時的詩人鄭谷,故稱有詩吟詠此事:「張生故國三千裡,知者惟應杜紫微(指杜牧,曾任紫微舍人)。」最後一句中,杜牧借用了張祜的原句「故國三千裡」,因為寫出了宮女的辛酸,而被宮女們廣泛傳唱,但這並沒有讓滿腹才華的張祜得到朝廷重用!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轉發只需1秒哦~

相關焦點

  • 張祜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四句蘊含人生哲理,杜牧看後讚嘆不已
    其實不是,他是李白的堅定追隨者,狂熱腦殘粉,他叫張祜,在文壇中小有名氣。張祜可謂是中晚唐時期的一個著名詩人,他的圈中好友有被稱為「小杜」的杜牧,不過「小李」的名字被李商隱佔有了,此時張祜一定在惱火自己為什麼不姓李。雖然不姓李,但是不能妨礙他追隨李白的足跡,他不僅詩風像李白,就連性格也像李白,他一生狂放不羈,也最愛提著劍自稱為俠客。
  • 杜牧最落魄一首詩,通篇句句經典,最後兩句更是成為千古名句!
    唐詩歷來被人們所喜愛,裡面也是有很多經典的名篇佳作,更是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言;另外唐詩也是極其豐富裡面各種各樣題材的詩作都有,無論是愛情詩;還是友情詩;以及描寫自身遭遇的詩作,那都是比比皆是。唐朝的詩人悲慘的詩人,那也是比比皆是,很多的詩人他們一輩子也是鬱郁不得志,例如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杜牧,他就一輩子顛沛流離,始終也沒有機會,這也使得詩人最終時常是流連於那聲色場所。也正是這樣的經歷,令他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詩作,而且他的詩作除了很傷感之外,其中有一首還無比的落魄,那便是他的這首《遣懷》,這首詩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
  • 唐詩中最悲傷的一首詩,只是開頭十個字,便令人潸然淚下!
    李白的《玉階怨》、王維的《秋夜曲》、杜牧的《秋夕》等等,唐詩中的宮怨詩不勝枚舉。但要說其中最悲傷的一首,則要數張祜的《宮詞》。《宮詞》是張祜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它的主要內容,便是揭露了古代宮女制度的殘酷性,抒發了民間女子進入深宮的極度哀怨。全詩情真意切,悲傷動人。只是開頭十個字,便令人潸然淚下。白居易曾評價此詩:「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
  • 重陽節不是只有「獨在異鄉為異客」這一首詩
    然而重陽節有關登高的詩不是只有這一首,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同樣是一首經典好詩,下面摘自熊逸作品《人生四時,唐詩九味》中對這首詩的解讀,帶你感受不一樣的登高感懷。九日齊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最負盛譽的一首寫景小詩,通篇小小的篇幅,描繪了廣闊的畫面
    雖然杜牧和李商隱那都是一輩子鬱郁不得志,可是他們在文學上的成就,則是超越了同時代許多的詩人,僅僅杜牧一首《江南春》,便是足以令人驚嘆;這也是杜牧最負盛譽的一首寫景小詩,通篇小小的篇幅,但卻是描繪了廣闊的畫面,讀來當真是令人讚嘆不已,所以這樣的作品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值得一讀再讀。《江南春》唐代: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杜牧很有趣的一首詩,通篇無一生僻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
    晚唐時期的詩壇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當屬杜牧和李商隱,兩個人都是少年天才,寫過很多優美的詩作,特別是他們的愛情詩,最為後人津津樂道,寫得很深情,也很感人;現實生活中,他們也是愛得轟轟烈烈,也愛得很真誠,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們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意,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一片深情
  • 唐詩裡最落魄的一首詩,通篇描寫的很是落魄,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那說起唐詩裡的類型,可謂是非常的豐富,只要是你能夠想到的類型,那在唐詩裡面都是能夠找到,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唐詩裡最落魄的一首詩,那便是晚唐詩人杜牧的《遣懷》,相信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杜牧的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而且這首詩描寫的極為生動,也非常的悽美,通篇描繪的極為落魄,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遣懷》唐代:杜牧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催人淚下,令人刻骨銘心!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白、李賀合稱「三李」。李商隱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其中以無題為名的愛情詩最為人所傳誦。因李商隱本身就是一個特別注意詩美的人,所以他的那些無題詩寫得既纏綿悱惻,又優美動人。如《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 古詩詞 | 唐詩,張祜《宮詞》
    因為何滿子出色的技藝,大詩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繼為之賦詩,其中以張祜的《何滿子》宮詞:「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最為感人。這首宮詞後來流傳甚廣,其唱來異常悲怨。據說唐武宗時,有一孟才人,因有感於武宗讓其殉情之意,為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滿子》,唱畢,竟氣絕身亡。一作「河滿子」,舞曲名。題又作「宮詞」。白居易《何滿子》詩:「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弄時曲始成。
  • 示愛慘被拒,李白悻悻寫下一首詩,最後兩句卻成就千古名句
    從古至今有才華的男子都是備受女孩子追求的。你可以長得不帥,但你必須要有才華。在盛世大唐時期,很多人為了想要得到李白的贈詩而絞盡腦汁地想要接近李白。但我們知道,李白為人狂放不羈,又喜歡遊山玩水,一般人很難找的到他。其中有一首唐詩《贈汪倫》就是時任安徽縣令的汪倫因為仰慕李白的才華,他打心裡想要結交李白,所以故意騙李白說他這裡有「十裡桃花」,有「香醇美酒」,而這兩種恰恰是李白的最愛!這才將李白騙到了他府上。
  • 李商隱最悲觀的一首詩,其中兩句千古流傳,世人卻說:滿滿負能量
    晚唐早已不復盛唐的繁華,朝中名臣寥寥無幾,皇帝也缺少治國才能,才華橫溢的詩人卻不少,杜牧和李商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兩人被稱為「小李杜」,基本上撐起晚唐詩壇半壁江山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提到唐詩中與愛情相關的詩歌作品,很多人會立刻想到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無題》組詩。誠然,李商隱的這些《無題》組詩確實是經典中的經典,虛無縹緲,唯美多情,令人沉醉。他把愛情到來時的那種難以言說的感覺表達得淋漓盡致,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惆悵。
  • 《全唐詩》裡誤收錄的一首詩,作者是元朝詩人,由於太好了被收錄
    《全唐詩》裡一共收錄了四萬九千多首詩,顧名思義,唐詩那自然是唐朝詩人的作品,不過其中卻是誤收錄了一首元朝詩人唐溫如的作品《題龍陽縣青草湖》。只是由於這首詩寫得太好了,人們一度認為是唐朝的詩人所作,其實現在我們通過一些資料可以知道,唐溫如是元朝的詩人,並非生活在唐朝。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例如筆者接下來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贈別》,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愛情詩。  贈別  杜牧 (唐)  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是公元835年,杜牧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準備離揚州奔赴長安時所作。當時,他在揚州結識了一位歌妓。
  • 杜牧的一首古詩,自遣排憂,其中兩句卻值得細讀
    下面介紹的是杜牧的一首古詩,自遣排憂,其中兩句卻值得細讀。自遣唐代:杜牧四十已雲老,況逢憂窘餘。且抽持板手,卻展小年書。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聞流寧嘆吒,待俗不親疏。遇事知裁剪,操心識卷舒。還稱二千石,於我意何如。杜牧出守黃州,自以為受到排擠,故心情鬱悶,時有消沉情緒產生。唐武宗會昌二年,杜牧年四十,此詩即作於該年他任黃州刺史時。
  • 這三首詩被稱作「詠蟬三絕」,其中一首的最後兩句,是名言佳句
    比如唐代詩人雍陶寫的「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唐代詩人王勃,在他的《餞韋兵曹》詩中,也有歌詠「蟬」的詩句"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唐朝初年的詩人虞世南,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書法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寫過一首詠物詩《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 杜牧為贈別歌妓,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千年來廣為傳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贈別二首·其二》,便是杜牧為贈別歌妓所寫的一首詩。公元835年,也就是大和九年,杜牧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即將離揚州奔赴長安。所以杜牧不得不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分別。至於這位歌妓姓甚名誰,史書並無記載,但杜牧的《贈別二首·其一》中卻描繪了她的形象,即「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此人據說是杜牧私生子,一首僅僅4句的小詩,卻成為詠松絕唱!
    國家不幸詩家幸,晚唐國雖衰,但詩壇卻是達到了唐詩又一個高峰期。晚唐詩壇名家頗多,「小李杜」杜牧李商隱足以與盛唐爭鋒,還有許渾、羅隱、韋莊、陸龜蒙等等。不過,晚唐詩壇的情感基調與國家的衰敗保持一致,多懷古傷今、感家國身世之悲,可以說整個晚唐詩壇都籠罩著一層「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濃重悲情色彩。
  • 唐代詩人寫了一首詩,皇帝讀了,愛得不得了,馬上升官
    杜牧的《清明》詩家喻戶曉,連帶著清明這個節氣也成為24節氣中最廣為人知的節氣了!
  • 唐詩裡最落魄的一首詩,詩人把生活中的無奈,描寫的淋漓盡致!
    那麼唐詩裡也是有很多描寫落魄的詩作,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杜牧的一首《遣懷》,通篇描寫的很是傷感,也非常的落魄,詩人把生活的無奈,以及自己內心的那種痛苦,描繪的淋漓盡致,讀來更是令人感傷不已。杜牧也是晚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他寫過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作品,而且他少年時代便是很有才華,當年他參加科舉考試,把自己的《阿房宮賦》呈現給當時的主考官,從而令人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