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一次又一次實踐的過程
作者 | 薩德
這個時代,有人說階層固化,有人說拼盡全力才剛剛夠上別人的起點。
這個時代,身處其中的每個人,從2000年到2020年,波瀾壯闊的變化,很多機會、很多風口、很多財富暴增的機會。
這20年,也是我18-38歲人生最寶貴的時段。
自問,自己在這20年做了什麼,這20年自己在思考什麼、在忙碌什麼、在追求什麼,自己和這個時代一起共舞了嗎,自己捕捉到這個時代的發展紅利了嗎?
回頭看去,一個人的視野才是最重要的。
你能接觸到什麼人,決定了你在這個時代中的位置。
畢業後,掙錢少,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省錢、鑽營單位的關係,人會進入一個黑洞,因為那些東西和整個時代無關。
工作後,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只知道工作上的一畝三分地,其他的事情根本不懂,這往往會造成一個盲區。
確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螺絲,必須附著於某個具體的單位公司肌體上,但並不意味著自己就被工作定義了。
每個人的價值和意義比那份具體的工作要大。
每個具體的工作都有天花板,但是你本身的價值和意義是沒有天花板的。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但是網際網路可以無限放大你的時間價值和效率。
最終,我們每個人的困局還需要自己來解決。
對我影響最大的人都來自那些破圈的人,07年單位中一個同齡人是個老股民,5塊錢買入,95元賣出,將近20倍的收益。
昨天發了一個短視頻,自己初中一個學霸同學,北大碩士,百度十年後單飛,創辦了最大的中國在線教育平臺。
從智慧型手機出現後,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甚至很多異軍突起的東西我們都不知道。
如果復盤,生活就是一次又一次實踐的過程。
我們都想活得精彩,活得有價值,現實的局限和痛苦不可避免,唯有實踐,唯有去改變才能讓自己觸摸到想要的東西。
認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很多年過去後,最終你會發現每個人又回到了自己的優勢領域,並且只能在自己的優勢領域才有可能做出些可能性。
然而,認清了這些,最重要的仍然是實踐。
沒有實踐,一切只能停留在想法中。
有的朋友說自己已經沒有可能了,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偽命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熱愛的東西,每個人都可以好好收拾一下自己的人生。
即使做不成又如何?
至少你實踐了,這輩子你是個有故事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