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一次又一次實踐的過程

2021-01-18 SADE文化

生活就是一次又一次實踐的過程

作者 | 薩德

這個時代,有人說階層固化,有人說拼盡全力才剛剛夠上別人的起點。

這個時代,身處其中的每個人,從2000年到2020年,波瀾壯闊的變化,很多機會、很多風口、很多財富暴增的機會。

這20年,也是我18-38歲人生最寶貴的時段。

自問,自己在這20年做了什麼,這20年自己在思考什麼、在忙碌什麼、在追求什麼,自己和這個時代一起共舞了嗎,自己捕捉到這個時代的發展紅利了嗎?

回頭看去,一個人的視野才是最重要的。

你能接觸到什麼人,決定了你在這個時代中的位置。

畢業後,掙錢少,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省錢、鑽營單位的關係,人會進入一個黑洞,因為那些東西和整個時代無關。

工作後,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只知道工作上的一畝三分地,其他的事情根本不懂,這往往會造成一個盲區。

確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螺絲,必須附著於某個具體的單位公司肌體上,但並不意味著自己就被工作定義了。

每個人的價值和意義比那份具體的工作要大。

每個具體的工作都有天花板,但是你本身的價值和意義是沒有天花板的。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但是網際網路可以無限放大你的時間價值和效率。

最終,我們每個人的困局還需要自己來解決。

對我影響最大的人都來自那些破圈的人,07年單位中一個同齡人是個老股民,5塊錢買入,95元賣出,將近20倍的收益。

昨天發了一個短視頻,自己初中一個學霸同學,北大碩士,百度十年後單飛,創辦了最大的中國在線教育平臺。

從智慧型手機出現後,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甚至很多異軍突起的東西我們都不知道。

如果復盤,生活就是一次又一次實踐的過程。

我們都想活得精彩,活得有價值,現實的局限和痛苦不可避免,唯有實踐,唯有去改變才能讓自己觸摸到想要的東西。

認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很多年過去後,最終你會發現每個人又回到了自己的優勢領域,並且只能在自己的優勢領域才有可能做出些可能性。

然而,認清了這些,最重要的仍然是實踐。

沒有實踐,一切只能停留在想法中。

有的朋友說自己已經沒有可能了,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偽命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熱愛的東西,每個人都可以好好收拾一下自己的人生。

即使做不成又如何?

至少你實踐了,這輩子你是個有故事的人了。

相關焦點

  • 從「刷新」到「再出生」,人生就是一次次自我蛻變的過程
    (一)最近感覺是進行了一次小型「閉關」。也許每個人都需要和自己獨處的時間,藉此可以停下忙碌的步伐,暫時出離自己的特定環境,讓煩亂的心緒漸漸消停;同時環境的切換也便於進行新的思考,更容易「不期而遇」。不過,經過多次嘗試就相對熟悉一些,所以問題的要害和關鍵就是要不停地拉練、實踐,甚至死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經常說「肌肉記憶」,就是充分的實踐之後就會成為一種下意識的習慣性動作,在此過程中可能都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思考。就像開車躲避某個風險的時候,人的反應速度會極其迅速,就像一種本能,一種條件反應。
  • 實踐吧 工大青年 | 這一次,臺灣近在眼前
    今年八月,蘭州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製藥工程三個專業的15名優秀大學生帶著如火的熱情,背著青春的夢想,奔赴美麗的寶島臺灣,與靜宜大學的師生們共同開展為期兩周的境外實踐交流暑期營活動。大家一起樂中求學,懷著滿腔熱忱,遨遊知識的海洋,品味「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實踐課程、參訪交流成為這個夏天最難忘的回憶。
  • 做暖心的小太陽,堅持一次,就是開啟一扇門
    社群截圖從4月開始,我和小組成員一起開始啃管理學書籍,一共六本書,兩本應用教材,四本德魯克專著(涉及思想精要,實踐等)。管理學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無論理論掌握多少,都至少要在實踐中,不斷試錯和總結,每一次掉坑和顛覆都是成長。很慶幸,都和這1000多人共同在群裡每日打卡,周末復盤,讀書的痕跡,和成就最大的效果就是,常常驚訝於自己的頓悟。
  • 一次爭吵後思考生活,一次失業後思考理想,生命重點到底是什麼?
    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 也許我們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思考生命意義, 因為一次吵架思考生活; 因為一次親人離去而思考活著; 因為一首歌而感慨過往; 因為一次失業而思考理想; ...
  • 小白的一次站樁過程全經歷
    小白是個IT中年白領,每日工作繁忙,經常加班到深夜,飲食上也喜歡高熱量的東西,現已導致高血壓、虛胖、反應遲鈍、頭痛失眠、消化功能不好、同時因常坐辦公電腦旁思考導致脊柱側彎、高低肩等毛病,每日感覺沒精神,有氣無力,在看中醫的過程中醫生引導其加練
  • 再談一次「麥高芬」——趙玉的寫作創作與藝術實踐
    原創 印帥 假雜誌再談一次「麥高芬」——趙玉的寫作創作與藝術實踐撰文/印帥 ( 英格蘭 ) 的一列火車上面, 兩位旅客互相交談。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趙玉的創作實踐,展覽《蘇格蘭高原的獅子》以開放記憶櫃的方式思考寫作作為展覽的可能性:擺脫展廳的限制,將牆體視為寫作空間的展陳,同時針對藝術創作敘事性做出了探討,項目所體現的對敘事的複雜性、橫向的模糊性,以及創作者之間的平等性的思考,讓人印象深刻。巧合的是,之後幾次與趙玉的相遇,總伴隨著她的寫作或是文字出版工作:創作小說入圍「潑先生獎」,報紙刊物參加藝術書展。
  • 生活就是一個過程;我們都在過程中體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從一幅漫畫上看到,關於人生過程的啟示。從出生到晚年,孩子時畫出的心臟隨著成長的過程慢慢一步步變小,直到即將告別生命的最後時刻,卻變成了最小。挺有感慨的一幅漫畫,向人世間展現了從生到死的過程,默默訴說了人性苦樂酸甜演繹的一生。
  • 生活就是要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揉碎了,重塑
    這就是重塑的感覺。雖然整個過程會讓人覺得很痛苦,但是這就是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不重塑就只能一直停留在不成熟的狀態,這更可悲。這個過程雖然痛苦,但是請不要悲觀,請相信明天一定會比今天好。破繭才能成蝶。
  • 語錄——一生只談三次戀愛最好,一次懵懂,一次刻骨,一次一生
    青春就應該有一種快樂勇敢的氣質,這不光是青春的一種表現,也可以理解為是青春的秘密,也可以理解為是青春的生活態度,不可輕率,不可馬虎。年輕時,不懂得;中年時,捨不得;年老時,才懂得。人生苦短,要來得阻擋不了,要去的挽留不住。
  • 生活其實就是不斷受傷,不斷療傷的過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風已住,ID:fengYiZhu00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某一刻會突然發現,生活其實就是不斷受傷,不斷療傷的過程。很多人說,今天的生活壓力是真大。不斷的奔波,卻過得不盡如人意。
  • 當你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重活一次,你能過好這一生嗎?
    假如給你重新活一次的機會,你的人生會更加精彩嗎?學了不喜歡的專業幹著不喜歡的工作生活沒有激情競爭沒有優勢你是否正承受以上煎熬?在這個記錄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的過往生命被賦予了意義,你也從中收穫了感觸,同時抒發了情感,不再那麼壓抑。你要去相信,你最願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
  • 一次懵懂、一次刻骨、一次終生!
    「我不是單身 我只是選擇了一個人生活」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喜歡沉思,夜晚的安靜使我很容陷入回憶,已經步入社會四年了,
  • 社會學在中國:學科化的過程,也就是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
    從書齋知識到現實世界的「生活」:現代社會學的興起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是一個漫長的社會結構轉變過程,制度變遷是這個過程的組成部分。社會學所研究、所關注、所要通過社會調查獲得的學問,實際上就是關於這種日常生活基層結構的變化規則的知識,這種知識除了來自對日常生活經驗的分析綜合之外,別無他途。這種做學問的方法,並不只限於對「現實問題」的研究。在歷史研究的領域,這一方法也同樣有效。
  • 一次當兵一生榮光
    2020年9—11月,南寧市軍休中心「戎歸邕城」——「返軍營憶往昔葆本色」黨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桂林、柳州、百色、崇左、貴港等地陸續開展,這是打造全市退役軍人「戎歸邕城」系列活動品牌的又一新舉措。  重溫崢嶸歲月 珍惜當下美好   9月開始,「戎歸邕城」——「返軍營憶往昔葆本色」黨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走進百色天生橋水電站、憑祥友誼關邊防檢查站、龍州水口關邊防檢查站、龍州水口邊防派出所、大新碩龍邊防檢查站及部分紅色革命聖地,軍休幹部重溫昔日艱苦歲月,感嘆當下生活美好。
  • 好婚姻,是一次次重新愛上的過程
    而若溪,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尚能當天要穿的襯衫熨燙平整,掛在衣架上。只因尚能最愛穿襯衫,即使在冬天,也是裡面一件襯衫,外面一件羽絨外套。這每晚一杯放在床頭柜上的白開水,這每天清晨一件熨燙平整的襯衫,是他們每天都會為對方做的事,默默傳遞著彼此間不算熱烈但很暖心的溫情。
  • 旅行是對庸常生活的一次越獄
    好不到答案的時候 就去看一看這個世界 熱愛漫無邊際 生活自有分寸 旅行與我而言,它可能不僅僅去逃離現實生活的瑣碎繁忙,更不是單純的去用眼睛看過世界的風景,旅途中感受到的一切人事物,都在為你的人生增添不同的經歷閱歷,它更像是一場對心靈的救贖。 路人穿街過河,好景只有片刻,光怪陸離都經歷,山川湖海放心底。那麼,就在這季節交替中,讓我陪你看澳洲晝夜往復、日升月落吧?
  • 《白日夢想家》——從生活中勇敢的出走一次
    在尋找尚恩的途中,沃特也在逐漸找回生活的勇氣,在內心深處,他和尚恩是一樣的人,愛冒險愛生活,只是日常中的繁瑣雜事逐漸磨滅了他心中的夢想和激情,我們也何嘗不是這樣的呢,年少時談論夢想,長大後舉起酒杯,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 生活實踐相結合 學習能力共發展
    近幾年,南京曉莊學院附屬小學(以下簡稱「曉院附小」)一直在探索、踐行一種全新的「生活·實踐教育」——針對現實中教育與生活脫節、學校與社會脫節、教學與實踐脫節的現象,主張生活即學習、生命即成長、生存即共進、實踐即教學、世界即學校、創造即未來等理念,建構並實施指向「生活·實踐」的三級課程,以改革推動對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傳承與創新。
  • 每一次離別,就是最後一次相見;多一個擁抱
    離別時在所難免的 尤其是在我們慢慢長大的過程中 小時候從未想過離別 ;以為天天可以在一個地方過一輩子 慢慢的 要去離家遠的地方上學 。開始慢慢知道離別的傷心 站在離別的車站想哭 但是的忍住 告訴自己日子過去了就可以回來 。
  • 《諜影重重2》,伯恩的平靜生活,又一次的被打破了!
    特工伯恩的平靜生活,又一次的被打破了,他這次該面臨怎樣的困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到底該如何去選擇自己的生活!諜戰片的巔峰,情節緊,節奏快,絕對燒腦。關鍵是一點也不浮誇,不同於007的那種科幻,伯恩攻擊的武器,使用的方法,逃脫的技巧都是實實在在的,這才是真正的特工之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