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打工人,接近年關了,脫不開要寫一份年終總結或者年度述職報告。然而,有些人的年終報告、年度述職報告會被領導認可,繼而會被領導賞識。但有些人的述職報告就會被領導嫌棄,難堪大用,會被領導覺得連一份簡單的述職報告都寫不好,自己的工作都表達不好,展現不出公司需要的有用的價值,工作大概率也會做不好。
那我們怎麼才能寫好自己的年終述職報告呢?有幾個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數據化年終述職是領導對一個員工一年工作的評估,如果你發現你的工作很難用數據或者案例去展現的話,那你的評估將會變得非常被動。因為這意味著對你的評價完全取決於老闆對你的感覺,老闆感覺你不錯,那你就不錯,他感覺你不行,那你就是不行。所以能用數據說話的事情千萬不要只羅列事項。舉個人力資源的例子:現在團隊的滿編率是多少?這一年團隊入職了多少人?離職了多少人?離職率裡面優化的離職率是多少?主動離職的離職率是多少?這樣在寫的過程中不僅僅展示了你做了多少事情,還能通過數據分析得出領導想要的結果。例如,數據顯示對比同期雖然優化離職率降低了,但是你發現主動離職率卻高了。那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公司管理的問題,團隊氛圍的問題,亦或者是公司的文化不能被大家所接受。你有了這些分析以後,再匹配之後的動作,這才是順理成章的閉環流程。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數據背後的意義,才是有效的述職。
體系化日常工作可能是線性的,你按照時間順序按部就班的發展,但是你回顧一段時間的工作時,要把它從日常工作的時間線裡面提取出來,然後放到一個你自己塑造的體系裡面。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工作都是你自己做的,你怎麼講怎麼寫你自己都明白,但是在述職過程中想要別人一聽就明白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對工作內容進行分類、整理。還是以人力資源的工作為例子:可以按照培訓、招聘、薪酬、績效等等六大模塊去展開總結。按照模塊區分來寫,每一個模塊做了哪些事情都會很清晰。如果你按照時間順序來寫,那就會很亂,很像流水帳。當然也可以按照工作目的來寫,例如哪些工作促進了業務發展,哪些工作提高了團隊的管理,哪些工作增強了團隊的戰鬥力。學會歸納總結,該合的合,該分的分。流水帳上你做了10件事情,別人很難記住,但是如果你是有體系的,先寫我做了哪幾件大事,然後每一件大事裡面又分幾件小事。這樣別人記住的概率就大很多了。
亮點化述職報告裡你講得再多,別人記不住完全沒用。就像我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老師為了讓我們記住某些關鍵知識點,會給我們劃重點、敲黑板,我們的印象就會很深刻。工作述職也是一樣的,別的可以不被記住,但是我們工作的亮點一定要讓人記住。那什麼是亮點呢,其實亮點是有標準的,不可以亂寫的。人無我有的工作是亮點。成績突出的工作是亮點。優質工作方法是亮點。別人不了解的工作是亮點。別人都知道的、都參與的、都會的工作就不要贅述了,千篇一律,寫了也不會成為你的亮點。更多的人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亮點,其實不是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亮點,努力發覺總會有的,切記,太含蓄是會吃虧的,自我展示也是職場裡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
明年的工作挑戰及你的措施規劃本來按部就班的寫明年的工作規劃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樣寫會顯得你自己沒有認真思考。所以我們最好的辦法是先羅列出明年的挑戰有哪些,可以從行業趨勢的判斷和明年公司規劃的調整入手。同樣以人力資源的工作為例:你可以這樣寫:明天行業遇冷,員工的離職率可能增大;明年公司可能要持續下沉一線管理;所以,明年的工作重點要放到人員招聘、員工關懷及一線管理人員的培訓上。總之要讓領導明白,你明年工作規劃是有據可依的,是你經過了自己的思考才規劃出來的,而不是拍腦袋或者按照之前工作慣性直接鋪排出來的。哪怕到最後你明年的規劃完全執行不了,但是在述職的這一刻,領導知道你是有想法的。每個人在年終述職之前,領導都會對你有個預期,所以年終述職的作用就是為了讓你打破領導對你的認知,顛覆他對你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