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背影:朱啟鈐

2020-12-23 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

本期主題

營造·中華——中國營造學社成立九十周年回望

□ 本報記者 趙墨 / 策劃執行

【編者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營造學社這個私人性質的學術團體在短短十幾年間,於政局動蕩的中國先後考察了上千處歷史遺構,而經他們調查被重新發現的珍貴建築遺存更是橫跨了漢唐至明清各歷史時期。學社中前輩先賢對中國古建築發展體系所進行的孜孜不倦的研究與梳理,及一系列珍貴的考察報告、建築測繪、攝影圖片,不僅為早期中國古建築研究積累了極為重要的基礎資料,也強有力地對「中國古代建築有價值嗎」這一疑問做出了回答,並就此開創了文獻發掘與遺蹟考察相結合的中國建築史學建構和理論體系研究的學術事業。與此同時,在中國建築史學的外延層面,如歷史建築保護、舊城改造、中國鄉土建築考察與研究等諸多方面他們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九十年後的今天,「傳統」與「現代」的對立與矛盾,已然成為中國文化現代轉型中所不可避免之痛。我們期冀對中國營造學社簡史及其學術成果的回顧與梳理,不僅能讓讀者藉此領略到傳統建築和時間渾然不可分之綿延與厚重,也能讓我們認識到建築不僅僅是一處處「房子」,它還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與審美需求,以及與此相關的對人與環境、人與世界、人與信仰的思考和想像。想必,這都將敦促我們去思考如何在當代保存與發揚傳統建築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而這,就是對中國營造學社,對學社先輩最好的告慰。

遠去的背影 :朱啟鈐

□ 唐山

「不論形成中國營造事業的力量是什麼,它的成就是異乎尋常的。它在艱澀的建築資料中,反映出這個民族冶理性與風雅於一爐的出色天才。」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中,李約瑟對中國古代建築給予極高評價。

李約瑟做出這一判斷,完全是受《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的影響。他曾評價說:「一個包含了極為豐富內容的學術資料雜誌,是任何一個想要透過這個學科表面,洞察其本質的人,所必不可少的。」

此前,西方人書寫的世界建築史都是以歐洲建築演變為底本,梳理出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脈絡。在此「主幹」上,其他地區的建築只是歐洲建築的開枝散葉而已。特別是中國建築,僅被列為一個末節,儼然是演進中的一段歧途,因為沒有「體系」,所以既無繼承必要,也無開新可能。然而,中國營造學社徹底推翻了這一偏見,用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中國古代建築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體系」,有自身獨特的發展邏輯和美學品質,它是如此鮮活,足以走向未來。

從中國營造學社誕生到今天,時光已翻過整整90年。引人深思的是:當時學術條件很差,為何那一代學人仍能做出一流成果?究竟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們?

用匠人精神補足儒家短板

中國營造學社創辦人朱啟鈐生於清末,在他的姨夫、晚清名臣瞿鴻禨幫助下,以捐生身份入仕,曾任京師內外巡警廳廳丞。後任津浦路北段總辦,進入「舊交通系」。「舊交通系」是清末民初的重要政治勢力,奉袁世凱秘書梁士詒為首,掌控了鐵路、航運、郵政和多家銀行。

1924 年夏天,黎元洪與朱啟鈐、張學良同在北戴河療養(右三為朱啟鈐)

1918年南北議和,朱啟鈐作為北方代表,路過南京時,在江南圖書館發現影印宋本《營造法式》。朱啟鈐立刻意識到:「泰西建築則以磚石為主,而以木骨幹者絕稀。」朱啟鈐堪稱慧眼。

7年後,正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留學的梁思成第一次收到了父親梁啓超的禮物——《營造法式》,卻連聲抱怨看不懂。一是怪詞太多,二是記錄太簡約。比如「凡平坐鋪作,若叉柱造,即每角用櫨鬥一枚,其柱根叉於櫨鬥之上」,令人茫然。

而作為《營造法式》的發現者、再版人的朱啟鈐卻對這本書了如指掌,這一切源於他的「匠儒一體」理念。《營造法式》中的營造模數思想有很大一部分跟儒家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他意識到,儒家有難以適應現代性的一面,需要用匠人精神來彌補。

早在任京師內外巡警廳廳丞時,朱啟鈐便「奔走內外城的大街小巷,揣摩五朝帝都市政布局的得失」。1914年,他出任北洋政府內務部總長兼京師市政督辦(相當於市長)後,對正陽門進行改造,成為「拆下老北京第一塊牆磚」的人。

1916年,曹汝霖為首的「新交通系」崛起,「舊交通系」屢受打壓。朱啟鈐又因支持袁世凱稱帝,被黎元洪下令通緝(直到1918年才取消),朱啟鈐從此淡出政局,專注於古建保護、古籍整理、詩歌創作等。

甘為學術機構當財神爺

營造學會沉浸於文獻工作,因核心成員多是文科學者,不懂建築。

比如闞鐸,早年留學日本,後加入「舊交通系」,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總務廳廳長。闞鐸還是一位紅學家,因《紅樓夢抉微》成名。1919年,闞鐸校勘了清代張潮的《幽夢影》,引起朱啟鈐關注。

加入營造學會後,闞鐸翻譯了許多日文材料,與日本學者伊東忠太、關野貞等人建立密切聯繫。1930年3月,營造學會正式易名為中國營造學社,在北平寶珠子胡同7號辦公,只有3張桌子和6名正式成員,即:

編纂兼日文譯述闞鐸。

編纂兼英文譯述瞿兌之(著名文學家和畫家)。

編纂兼測繪工程司劉南策(著名學者陶湘的女婿)。

編纂兼庶務陶洙(陶湘的六弟)。收掌兼會計朱湘筠(朱啟鈐長女)。

測繪助理員宋麟徵。

初期中國營造學社較忽視實測,1930年冬,得知「樣式雷」後人因家貧,準備售賣家藏燙樣和圖紙,學社立刻行動,保留了大部分文物。闞鐸晚年附逆投靠偽滿,且學社研究方法轉變,所以後人知闞鐸的已不多。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中國各科學協會成立的高峰期,總數達394個,大多數經費無著。朱啟鈐為官多年,人脈頗廣。中國營造學社剛成立,便得到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資助,抗戰前每年撥款1.5萬元。該社是上世紀20年代用美國退還庚款建起的基金會,董事之一周詒春與朱啟鈐關係密切,周詒春也在中國營造學社任幹事(相當於董事)。

中國營造學社一行赴五臺山佛光寺途中

1934年起,中英庚款開始資助中國營造學社,到1937年,共給付5.6萬元。1930年到1935年,朱啟鈐爭取到私人捐款6.1萬元,他自己每年也會贊助一筆錢。1932年7月,中國營造學社搬到天安門內西朝房辦公(今中山公園內),從1914年到1937年,朱啟鈐一直任公園委員會主席。

中國營造學社能順利運轉,全靠朱啟鈐輸血。

如今,中國營造學社雖然已經遠去,但因它曾培養出莫宗江、盧繩、羅哲文、王世襄等大家,也成就了「中國古建大師的黃埔軍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美術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相關焦點

  • 追尋義勇軍遠去的背影(十四)——義勇軍與塔城
    方家舊聞(長篇小說節選之十九)▶  方家舊聞(長篇小說節選之二十)▶  方家舊聞(長篇小說節選之二十一)▶  來來往往▶  這個多雨的秋天▶  耐住寂寞才會贏▶  西湖邊的 「兩道風景」▶  不改初衷▶  教誨將伴筆耕老——我與老師範敬宜的點滴往事▶  追尋義勇軍遠去的背影
  • 朱啟鈐:在梁思成、林徽因之前,改造北京舊城第一人
    朱啟鈐使北京具有現代城市雛形的第一人光緒十七年(1891年),朱啟鈐的姨丈瞿鴻禨出任四川學政,命朱啟鈐隨侍歷練。19歲的朱啟鈐從此開始了宦途生涯。他最初做的是負責工程的小官,因為瞿鴻禨以為科舉不易,不如從實事入手。
  • 第一次相親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桌上空空的盤子,她留下委屈的淚水
    原來是娟娟起身去洗手間,對方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娟娟的扎馬尾的衣服後面,除了幾根脫落的頭髮,還有殘留的星星點點的頭皮屑,給對方造成了一種娟娟很邋遢的感覺,娟娟想要解釋,看著男生遠去的背影,竟然委屈的話都說不出口。
  • 《背影》第三課時教案:賞析與仿寫
    這時,《背影》發表了——二、 賞析《背影》1、《背影》最成功之處在哪裡?在「滿街走著壞爸爸」的年代裡,寫了一個「好爸爸」2、《背影》成功之處有哪些?1、選取「背影」這個意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
  • 媽媽的背影又再一次浮現是什麼歌誰唱的完整歌詞介紹
    媽媽的背影又再一次浮現是什麼歌誰唱的完整歌詞介紹  歌詞 「媽媽的背影又再一次浮現」 是什麼歌?據悉,這是由南徵北戰演唱的《沉默的誓言》。  曲:南徵北戰NZBZ  出品公司:東亞星光  工廠到家的距離  寫滿了你的命運和艱辛  你是我一半的生命  也曾有陽光燦爛的過去  都成了回憶 卻無能為力  微笑的背後有太多的委屈  無私地給予 從不曾畏懼  當繁華褪去 你依舊那麼美麗  媽媽的背影又再一次浮現
  • 西班牙足球十年路 一個王朝遠去的背影
    結果是美好的,但是細心的西班牙記者捕捉到了勞爾與薩爾加多慶祝的鏡頭,而在媒體的鏡頭中他留給老帥的只有一個深邃的眼神,和決絕的背影。在媒體的渲染下,幾乎所有的西班牙人都參與到了一個問題的討論中,那就是阿拉貢內斯是否需要勞爾,或者說這支年輕的西班牙鬥牛士軍團,是否還需要王子的庇護。
  • 孩子就像握不住的沙,父母子女的緣分只不過是目送他遠去的背影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緣分只不過是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望著他那逐漸模糊的背影。而這個背景告訴你的,是不必追。該撒手啦!孩子不是我們的提線木偶。
  • 馬君詩歌:遠去的歲月遠去的人
    遠去的歲月遠去的人,遠去的靈魂牽我心作者:馬君一天色空朦,淚眼模糊天旋地轉,長歌當哭大廈將傾,折損支柱可憐,可憐我的小侄子沒有了親父我怨天不公
  • 老馬背影CBA換代,丁神成90後MVP,扣籃王滿分創紀錄!
    老馬背影CBA換代,丁神成90後MVP,扣籃王滿分創紀錄!柳號籃球觀察請朋友們點擊右上角「關注」,訂閱我的百家號,精彩體育評論海量放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當以瘋狂飆分為樂趣的兩屆全明星MVP和得分王比斯利遠去後,本屆CBA全明星賽的最大看點換成了本賽季大紅大紫的弗雷戴特,賽前央視的焦點對位中,就將他與馬布裡放到一起對比和採訪,他也的確對得起這份榮耀,全場砍下32分5籃板5助攻。不過,2010年全明星MVP馬布裡則第一次成為配角,在15分鐘出場時間裡得到7分,而這可能是老馬的最後一屆全明星賽。
  • 畫面悠悠情意不盡:送人遠去只寫老友背影,卻成為唐詩中經典之作
    而在另一個詩人的筆下,只寫友人背影的離別,傳達出的情感意蘊卻也更為豐滿,更為打動人心。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勾勒出悠悠意境,寫明友人要遠去的地方。而後的「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更是只寫了老友的背影,他頭戴鬥笠,向著夕陽落下的方向走去。夕陽的餘暉之中,他的身影越來越長,距離詩人卻越來越遠。詩人留在遠處,目光所及之處,是友人的步伐,更是友人的身影。
  • 童年記憶:父親的背影與被羊拔掉的牙
    記憶中的背影:父親努力的樣子被山羊拔掉牙後很久,我們都以為豁牙會一直伴隨我的時候,掉牙的地方長出了新的牙齒。高興之餘,煩惱隨之而來。原本被拔掉一顆牙,現在卻長出來兩顆。時光飛逝:童年已遠去,父母已暮年時光飛逝,轉眼,童年已經遠去,父母已近暮年。今年秋天回家看望父母,家裡正秋收。由於受颱風影響,莊稼倒伏嚴重機器無法收割,我便和父母一起開始手動扒苞米。
  • 遠去的絕響
    金紫山的山石留住了他們戰鬥的痕跡,天目溪的溪水攝下了他們遠去的背影。這種悲壯的歷史畫面在當年的中華大地不過一個小鏡頭、一個小插曲而已。在華夏大地的千山萬水裡,不知印下了多少革命者奮勇前行的足跡,不知流淌了多少革命英烈殷紅滾熱的鮮血。  歷史的腳步沉重地向前邁著,革命者的鮮血沒有白流,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富家小學的校園上空高高飄揚。日曆又翻到了我們的小學時代。
  • 賀朝夫斯基《背影》:我覺得我的背影特別帥氣!
    在他寫完作文《背影》之後,同學們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誇讚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與思想家。原因在於他在作文裡面一本正經地誇讚自己,讓人實在是忍俊不禁。下面是原文,我們一起來評析一下。開篇一句:我覺得我的背影特別帥氣。直接開門見山,說出背影的對象以及這個背影的特徵。用簡短的文字道出如此多的意蘊,是相當的不容易的。接下來展開論述,通過引經據典舉例子多方面對自己的背影展開形象的描述。其文字流暢,寓意深刻,最主要的是巧用賀朝夫斯基說過為這篇文章增添了一絲幽默感。
  • 白鱘 和那些遠去的背影
  • 趙麗穎的背影很好看
    #創作最光榮#今天又看到我們穎寶上熱搜啦這次穎寶熱搜的原因是她的背影。真的好美啊!小編忍不住收集穎寶的各種各樣背影和大家分享。話不多說,爆出我們穎寶的背影殺。首先來一張小編覺得最經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美背圖:
  • 海布裡的國王,那是青春的背影
    四,遠去的背影在酋長球場的日子不算太長,因為人總要年華老去,人也總要面對離別。面對諾坎普的召喚,亨利在2007年的夏天以2400萬歐元的轉會價格加盟了巴塞隆納。121次出場,49粒進球和7座冠軍獎盃。
  • 從「xiá」字的讀音,到「背影」和「故鄉」,童年經典還有多少
    很多離我們遠去。後來,教材裡的《牛郎織女》不見了。不知道天上的牛郎織女,還是否能夠一年一度相會。牛郎織女作為中國傳統故事,愛情美麗,結局悽涼,在那個封建年代,抗擊壓迫追求自由的精神是中國人的精神內涵。把這樣美好的故事,從學生眼前挪走,我實在編者是要表達什麼思想。
  • 賀朝夫斯基的背影我愛了
    除去這些,只是一個背影,就足以讓人神魂顛倒。賀朝夫斯基曾經說過:一個人所有的財富,能力,以及他的經歷都會體現在他的背影上,我覺得這話說的非常好。就像老人有佝僂的背影,小孩有充滿朝氣的背影,有錢人有洋洋得意的背影一樣。但我的背影是非常的與眾不同。
  • 鬥羅大陸:當看到唐昊的背影才叫「真」男人,唐三不過是背影殺手
    那搶眼的藍色長髮其實就是阿銀的,本來以唐三那瘦小的身板就已經很秀氣的,如今加上一頭飄逸的長頭髮,這堪稱是「背影殺手」。若不是提前知道唐三是個男的,想必在他的背影來看,很多人都會喜歡上這麼帥氣的美女,不過身處鬥羅大陸的世界的世界當中,越是外表好看的人,或許就越是危險。
  • 水墨畫裡的人間真情,《大師的背影》帶你走進國畫大師的真實世界
    18集大型文獻紀錄片《大師的背影》是由著名導演米家山執導,歷時五載,採訪近百人,錄製近300小時素材的誠意之作。紀錄片《大師的背影》除了加入了眾多真實採訪視頻外還進行了情景重現,專業演員的演繹,縮短了讀者與大師之間的時空距離,也使得讀者在觀看紀錄片時更加具有代入感,從而減少了單純文字介紹帶來的枯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