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1元!2019年西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2019年西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西藏自治區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西藏調查總隊

2020年4月

2019年,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自治區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各族幹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論述,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六穩」要求,以處理好「十三對關係」為工作方法,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97.8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8.19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635.62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924.01億元,增長9.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8902元,增長6.0%。按年平均美元匯率折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088.8美元。

在全區生產總值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所佔比重分別為8.2%、37.4%、54.4%。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0.3個百分點。

根據全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全區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4.7萬個,比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增長1.2倍。產業活動單位5.4萬個,增長1.0倍。從業人員80.4萬人,增長55.7%。個體經營戶11.2萬個。 全年全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3%。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0%。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1%。

二、農牧業

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269.77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84千公頃。其中,青稞面積139.19千公頃,減少0.39千公頃;小麥麵積32.35千公頃,增加0.61千公頃;油菜籽面積21.45千公頃,減少1.01千公頃;蔬菜面積25.83千公頃,增加1.83千公頃。 全年糧食總產量104.69萬噸,比上年增長0.3%,其中,青稞79.29萬噸,增長1.9%。油菜籽5.69萬噸,下降2.2%。蔬菜77.49萬噸,增長6.8%。 年末牲畜存欄總數1702.81萬頭(只、匹),比上年末減少23.65萬頭(只、匹)。其中,牛621.89萬頭,增加15.16萬頭;羊1016.98萬隻,減少29.09萬隻。全年豬牛羊肉產量達27.75萬噸,比上年下降0.2%。奶類產量46.66萬噸,增長14.2%。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31.72億元,比上年增長5.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公有工業增長8.5%,非公有工業下降1.9%。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7.3%,股份制企業增長1.6%,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增長9.7%。分門類看,採礦業下降11.4%,製造業增長5.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6.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4.3%,有色金屬礦採選業下降13.1%,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14.6%,食品製造業增長4.6%,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下降18.8%,醫藥製造業下降2.6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2.9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6.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7億元,比上年下降70.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虧損10.66億元,虧損額增長4.0倍。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2.13億元,下降82.6%。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實現利潤2.64億元,下降46.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100.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水泥產量1080.94萬噸,比上年增長19.0%;鉻礦石7.84萬噸,增長19.0%;發電量71.05億千瓦時,增長16.5%;中成藥(藏醫藥)2865噸,增長17.3%;啤酒13.24萬噸,下降0.7%;自來水15564萬噸,增長14.5%;包裝飲用水53.39萬噸,下降13.5%。 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503.9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上年下降2.1%。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7.5%,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0.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5%。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經濟投資下降10.4%,集體經濟投資增長69倍,個體經濟投資下降9.2%,其他各種經濟類型投資增長17.9%。全年民間投資增長2.9%。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農林牧漁業投資比上年下降26.5%,採礦業投資增長94.9%,製造業投資增長13.5%,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1.3%,建築業投資下降95.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下降6.0%,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下降40.8%,批發和零售業投資下降49.5%,住宿和餐飲業投資下降17.6%,金融業投資增長1倍,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77.8%,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下降15.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11.6%,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投資下降42.3%,教育投資增長47.6%,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下降9.5%,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16.3%,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投資下降23.9%。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29.56億元,比上年增長39.9%。房地產開發施工房屋面積764.16萬平方米,增長113.1%;竣工房屋面積18.87萬平方米,下降62.2%;商品房銷售面積127.71萬平方米,增長74.1%;商品房銷售額96.78億元,增長83.2%。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9.33億元,比上年增長8.7%。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40.80億元,增長7.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8.53億元,增長12.8%。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539.29億元,增長8.4%;餐飲收入110.04億元,增長10.0%。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增長較快的有:棉麻類增長24.6倍,家具類增長5.2倍,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59.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56.6%,汽車類增長35.3%。

六、對外貿易

2019年,全區貨物進出口總額48.76億元,比上年增長2.6%。 其中,出口37.45億元,增長31.1%;進口11.30億元,下降40.4%。 在進出口貿易中,邊境小額貿易29.33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其中,出口29.01億元,增長21.6%;進口0.33億元,增長20.0%。

2019年,我區與71個國家或地區有貿易往來,前三大貿易夥伴是尼泊爾、印度尼西亞和美國。其中,對尼泊爾貿易總額31.65億元,比上年增長26.7%,佔全部進出口的64.9%;對印度尼西亞貿易總額4.30億元,增長132.7倍;對美國貿易總額1.76億元,下降40.9%。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完成貨物運輸周轉量156.14億噸公裡。其中,鐵路運輸39.91億噸公裡,增長20.1%;公路運輸114.47億噸公裡;民航運輸0.65億噸公裡,增長17.3%;管道1.12億噸公裡,下降5.1%。全年旅客運輸周轉量130.61億人公裡,增長4.4%。其中,鐵路運輸18.08億人公裡,下降4.1%;公路運輸27.23億人公裡,下降2.6%;民航運輸85.30億人公裡,增長9.0%。 年末公路總通車裡程103951公裡,比上年增加6167公裡。其中,有鋪裝路面總裡程35262公裡。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4.79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快遞業務總量874.34萬件,增長20.5%;快遞業務收入2.89億元,增長19.0%。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299.83億元,增長167.8%。建設通信光纜總長度達20.19萬公裡。年末電話用戶總數393.1萬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71.7萬戶,行動電話用戶321.4萬戶。行動電話用戶本年新增9.1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達93.5部/百人。固定網際網路寬帶接入用戶91.4萬戶,比上年增加13.2萬戶。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98.7部/百戶。其中,固定網際網路光纖寬帶接入用戶87.2萬戶,增加13.5萬戶。移動寬帶用戶287.8萬戶,增加12.3萬戶。全年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34381萬GB,比上年增長221.3%。農村地區寬帶用戶16.1萬戶,比上年增加4萬戶。全區行政村寬帶覆蓋率達100.0%。

全年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4012.1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1%。其中,接待入境遊客54.19萬人次,增長13.8%;接待國內遊客3957.96萬人次,增長19.2%。實現旅遊總收入559.28億元,增長14.1%。其中,旅遊外匯收入27907萬美元,增長12.9%;國內旅遊收入540.44億元,增長14.1%。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2.00億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稅收收入157.52億元,增長1.1%。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80.88億元,增長10.6%。其中,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衛生健康、農林水事務、交通運輸、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等七項民生相關支出合計1409.33億元,增長17.3%,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4.6%。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4973.91億元,比上年增長0.9%。其中,住戶存款960.19億元,增長3.8%。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4695.22億元,增長3.1%。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6.65億元,比上年增長9.6%。財產保險保費收入24.76億元,增長11.7%。其中,機動車輛險保費收入12.76億元,增長13.8%。人身險保費收入11.90億元,增長5.3%。其中,壽險保費收入4.82億元,增長10.0%;意外險保費收入3.10億元,下降10.9%;健康險保費收入3.99億元,增長15.8%。全年共支付各類賠款22.58億元,增長25.5%。

九、教育、科學技術

全區普通高等教育院校7所,年內招生11720人,其中,研究生940人,普通本專科10780人;在校生38671人,其中,研究生2445人,普通本專科36226人;畢業生10512人,其中,研究生577人,普通本專科9935人。中等職業學校11所,招生10537人,在校生25402人,畢業生6601人。中學136所,其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高級中學26所,完全中學6所,初級中學99所。高中招生23238人,在校生65500人,畢業生19159人;初中招生48681人,在校生139808人,畢業生41191人;小學821所,招生61760人,在校生340952人,畢業生50998人。特殊學校招生172人,在校生1021人。年末幼兒園2014所,在園幼兒141660人,比上年增加18669人。全區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7%,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年末西藏氣象系統共有756個自動氣象站,其中,有人值守氣象站39個,無人值守氣象站717個。天氣雷達站9個,其中,都卜勒雷達站4個,小型X波段雷達5部。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區共有廣播電視臺77座。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98.1%和98.6%。全年出版期刊2613千冊,比上年增長7.0%;圖書1965萬冊,增長49.4%。 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1642個,其中,醫院156個,鄉(鎮)衛生院67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2個,婦幼保健院(站)57個。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17073張,其中,醫院12748張。衛生技術人員2066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052人。每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4.87張。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5.89人。每千人執業(助理)醫師數2.58人。

全區共有健身路徑器材3057套,農民體育健身工程5259個。本年度認證社會體育指導員806人,其中,一級體育指導員370人,二級體育指導員436人。全年銷售體育彩票9.76億元,籌集體育彩票公益金2.73億元。我區運動員在國際國內各種競技體育比賽中共獲得金牌37枚、銀牌27枚、銅牌51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根據人口抽樣調查資料推算,年末全區常住人口總數為350.56萬人,比上年淨增加6.7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0.57萬人,佔總人口的31.5%;鄉村人口239.99萬人,佔總人口的68.5%。人口出生率14.6‰,死亡率4.5‰,自然增長率10.1‰。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1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10元,增長10.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51元,增長13.1%。

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029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637元,增長11.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418元,增長13.0%。年末城鎮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33.4平方米,農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41.5平方米。

全年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鎮新增就業人口5.2萬人。年末全區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165.9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36.7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5.3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33.9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6.68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98.7萬人,其中,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1.0萬人,參加農牧區醫療制度人數267.7萬人。

全區城鎮居民共有25728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共享受低保救助金1.82億元。農村居民共有132509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共享受低保救助金4.37億元。年末全區各類社會福利機構共有115個,公辦兒童福利院11所,集中收養5413人;供養五保戶13553人。全年銷售福利彩票18.95億元,籌集社會福利公益金5.45億元。

十二、礦產資源、安全生產

全年地勘系統新發現礦化點3處,有3種新增礦儲量。實施地質勘探項目207項,經費投入1.76億元,完成鑽探實物工作量3.58萬米。

全年共發生各類安全事故306起,比上年下降3.5%;死亡160人,增長8.1%。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94人,下降10.5%。萬車死亡人數2.065人,工礦商貿就業10萬人死亡人數1.936人。

注釋

1.本公報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正式數據以《西藏統計年鑑—2020》為準。

2.對外貿易、交通、郵電、旅遊、財政、金融、保險、教育、科技、氣象、環保、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和保障、資源、安全生產方面的數據均由自治區有關部門提供。

3.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各產業、工業和建築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其它指標未特殊說明均按現價計算。

4.國家統計局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分省區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進行了修訂並反饋,本公報中2018年我區生產總值數據為普查最終反饋數。

5.交通運輸統計中,由於2019年開展道路貨運專項調查,公路運輸統計口徑不一致,與上年數據不可比。

6.全區健身路徑數據來源為2019年體育場地專項調查數據,截止時間為2019年6月30日。

主編:張韜

編審:侯廣臣 央金

編輯:婁群 索朗央宗

來源:西藏日報

相關焦點

  • 統計公報:2019年廈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70元
    年發展成就的《廈門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有質量的GDP,支撐著老百姓生活的切實改善——「公報」也多側面、全領域展現出我市民生改善與經濟增速同步,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社會民生呈現積極活躍的新氣象。  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  「公報」顯示,2019年,我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70元,比上年增長9.7%,明顯高於GDP增速7.9%。
  • 廣州市統計局:2019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52元
    廣州市統計局:2019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52元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  2020-03-27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3月27日,廣州市統計局發布了
  • 2019年廣州市各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比較,天河區領跑!
    根據廣東省廣州市統計部門統一核算的2019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數據,小編整理出該市所轄各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本市排位情況,詳細數據如下圖表1所示。012019年度廣州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幾乎高出全國水平一倍據上圖表1中數據顯示,廣州市2019年度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為
  • 廣州市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贏GDP
    大洋網訊 根據廣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發布的《2019年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廣州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其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8%。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萬元,跑贏GDP增速。金銀珠寶消費最強勁,同比增長28.9%。
  • 國家統計局: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
    1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記者從會上獲悉,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6%,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
  • 常德居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670元 較上年多了2202元
    常德居民去年人均多掙了2202元 人均收入較2010年翻了一番 常德晚報訊(記者 譚明 通訊員 高文娟 姚丹)記者昨日從國家統計局常德調查隊獲悉,2019年,常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70元,增長9.8%,增速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 義烏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8121元 工資性收入增長5.9%
    資料圖今天(1月22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義烏調查隊了解到,2019年義烏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21元,同比增長8.6%。從收入構成看,人均工資性收入29104元,比上年增加1629元,增長5.9%,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 31省份2019年居民收入榜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萬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李金磊)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31省份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上海以69442元高居榜首,逼近7萬元大關。北京以67756元位居第二名。上海人、北京人能掙能花,其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超過4萬元,同樣位居前兩名。  9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水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人均GDP增長大體持平。
  • 從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能看出啥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共有9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贏全國平均水平,依序分別為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天津省、江蘇省、廣東省、福建省、遼寧省和山東省;上海市居於全國首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萬元,北京市緊隨其後。此外,共有10個省份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
  • 北京: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7%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0日訊 20日,北京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據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資料顯示,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56元,同比增長8.7%。
  • 上海: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9442元
    2019年上海市工業生產有所好轉,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先增長。2019年上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哪些特點?在21日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9442元。
  • 2018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10元 增長8.5%
    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1月23日發布,2018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10元,比上年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2%。  按常住地劃分: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41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5.9%;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8元,比上年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8%。
  • 快訊|2019年重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0元 同比增長9.6%
    1月20日,2019年重慶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記者從現場獲悉,2019年,重慶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消費水平持續提高。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920元,比上年增長9.6%。2019年,重慶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939元,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33元,增長9.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2.51:1,比上年縮小0.02。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774元,比上年增長7.9%。
  • 49899元!2019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高出將近2萬元
    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近期公布了2019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浙江以49899元僅次於上海和北京排在全國第三位!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存款呢?
    2019年中國人均GDP、人均收入2019年,咱們中國境內的個人、企業、機構等創造的GDP已經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按美元算約為14.36萬億美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體居民人均獲得的「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人民幣(按上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4455美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這個「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我們實際拿到手的各類型收入,除了工資外,還保留投資、做生意、補貼、福利等其他各項收入」。如果算上已經繳納的稅費,那就不止30722元人民幣了。
  •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對比
    此外,2019年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為6.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990865億元(折合14.36萬億美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GDP接近7.08萬元人民幣(折合美元約為1.03萬)。那問題來了,同期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分別的是多少呢?
  • 2019年廣西14個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爐,2019年你收入了多少?
    近期,廣西各地都相繼公布了2019年的經濟主要指標統計結果,在GDP方面,基本格局沒有變化,前三強還是南柳桂。另外各地居民2019年可支配收入結果也公布了,自己經過多個小時的信息匯總,統計了廣西十四個地級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情況。各地有關居民可支配收入都採取了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分開統計方法。
  • 一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6元 消費支出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調查,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20年一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6元,同比名義增長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0%(全國下降3.9%)。2020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數與中位(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低於全國平均增速 居第20位2020年一季度,陝西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國31個省份中居第20位,較上年同期上升一個位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於全國0.3個百分點。
  • 上海2019年GDP總額近4萬億 人均可支配收入領跑全國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上海2019年GDP總額接近4萬億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領跑全國中新社上海1月21日電 (記者 李姝徵)上海市統計局21日下午發布上海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上海市統計局副局長湯匯浩當日在發布會現場表示,2019年上海GDP(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總量達到38155.32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6.0%。資料圖:上海。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湯匯浩以「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固穩」為2019年上海全市經濟運行總體情況作評。
  • 2019年甘肅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 比上年增長7.9%
    新聞發布會現場每日甘肅網1月20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19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維昌,省統計局一級巡視員劉光華,國家統計局甘肅調查總隊副總隊長彭國強介紹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