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的關鍵晶片,幾乎被日美壟斷,中國晶片公司打破技術封鎖

2021-01-08 數碼小妖精

由於多方面因素,我國在半導體領域掌握的話語權微乎其微。這導致目前,在許多與晶片相關的行業仍處處受制於人,例如光刻機製造、晶片製造等方面。

雖說華為、聯發科等巨頭已經掌握了手機處理器設計能力,但手機上的另外一種關鍵晶片,目前依舊被日美企業壟斷,該產品正是射頻晶片。

據Qorvo公布的數據,在全球射頻晶片市場,日美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高達90%以上,博通、思佳訊、村田等均為美日兩國的射頻晶片龍頭,常年壟斷著全球市場。

同時,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激增。根據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預測,2018年至2023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預計會以16%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2023年有望達到313.1美元。

而愈發龐大的市場將為參與者帶來更豐厚的收益。如果中國依舊沒有掌握射頻前端技術的話,不僅會失去這部分市場,而且還會繼續充當「魚肉」的角色,任人宰割。

好在,有一家中國晶片公司已經成功打破海外的技術封鎖,這家公司正是卓勝微。

公開資料顯示,卓勝微是目前國內射頻晶片設計領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同時也是國內行業龍頭。

卓勝微成立之初,全球射頻前端市場就被掌握在外企手中,這家中國晶片公司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為了能夠儘快立足、儘可能掌握話語權,卓勝微避開巨頭鋒芒,選擇了技術難度小但產品需求量大的LNA(低噪聲放大器)和開關賽道。

獨闢蹊徑的卓勝微,還選擇了產能更靈活的fabless(無晶圓代工設計)模式。經過10多年的潛心研發,卓勝微不但掌握了LNA和射頻開關的核心技術,而且還憑藉靈活的產能贏得了三星、華米OV等大廠的青睞。

筆者了解到,在射頻開關和LNA器件上,卓勝微已經佔據世界領先地位。不過,公司在完整的射頻器件上,與頭部企業還有很大差距。

不過,有可能在完整射頻晶片設計上成功的卓勝微,依舊是華為等重點扶持的對象。

時至今日,卓勝微還沒有走到沒巨頭圍攻的那一步,但如果卓勝微能夠實現國產完整射頻晶片的研發,終將要挑戰博通、思佳訊等頭部企業。

你認為,卓勝微能夠在將來真正實現完整射頻晶片的國產替代嗎?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相關焦點

  • 打破美日韓壟斷?中國晶片加速國產化,國家開始「放大招」了
    ,騰訊和京東在電子商務上會分分鐘取而代之;如果說中國沒有了華為,又有哪一家公司可以替代,或許華為的兄弟企業中興通訊會扛起我國通訊的大旗。因此,中國晶片加速國產化,成為了首要的發展目標,只有打破美日韓晶片技術的壟斷才能徹底擺脫「卡脖子」的處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我國歐菲光集團宣布,該司已成功研發半導體封裝用高端引線框架,並計劃於明年第一季度實現部分生產線的打樣試產,二季度實現量產。據悉,引線框架是晶片最為關鍵的一種封裝載體,也是晶片信息與外界的「聯繫渠道」。
  • 打破美日韓壟斷?國產存儲晶片取得新突破,官方聲明暗藏玄機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晶片進口國,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的晶片進口金額都超過了3000億美元,是中國第一大宗進口商品,比石油還緊缺,而我國的國產晶片自給率僅有12%,88%的市場需求都要從國外進口。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市場養育了海外的晶片巨頭,讓它們賺得盆滿缽滿。
  • 國內首顆無機取向LCOS晶片量產 能否打破日美在微顯示領域壟斷?
    一直以來,微顯示領域主要被美國IT、日本Sony等國外大公司壟斷。「比如說近兩年比較火的極米投影儀,他們的顯示晶片主要是從美國IT公司採購的,因為技術的壟斷,他們有很高的議價權,極米的老總也說擔心哪天再貴都不賣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鄭緯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 打破壟斷!國內晶片關鍵原材料取得突破,半導體市場再次迎來改變
    其實此前任正非也曾表示過,國內不是設計不出晶片,而是基礎工業不行。就像前一段時間中芯國際彭進也曾表示過即便是將產能增加也會出現晶片不夠用的情況,而這個原因就比較多了。在整個產業鏈中,不僅僅是任正非所說的工藝基礎不行,就像光刻機、相關材料、技術都比較落後,但我們也在奮起直追,近期國內晶片關鍵原材料取得突破,這或將打破當下日歐壟斷的局面。
  • 全球頂級晶片公司數量比拼:美國6家,英國1家,中國多少家?
    過去兩三年,因為中興、華為相繼遭到美國在晶片上制裁的緣故,國內用戶大都對晶片產業發展十分關注。而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各類晶片公司的確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中國晶片廠商距離全球頂級晶片公司依舊有不小差距。
  • 英國媒體:中國又掌握關鍵部件核心技術,再次打破美國技術封鎖
    當然,這還是因為中國的科技和經濟發展迅速,我一直都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同樣的,我們現在也能感受到中國科技在世界上有怎樣的影響力。就目前而言,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是什麼,我認為就是半導體行業了,原因也是很簡單,半導體是現代科技的基石,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所有的科技產品,尤其是只能產品,它的核心就都是晶片,而晶片是由光刻機製造出來的,因此光刻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歐盟17國聯合行動,只為打破美國晶片技術封鎖?
    而更為關鍵的是,美國做出的這些舉動都是毫無根據可言,就像是一個科技強國行使科技霸權的體現。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曾表示,由於美國用「最極端」的方式打開了潘多拉之盒,美晶片企業已經承受了近1700億美元(約11120億元人民幣)的損失。美國限制晶片出口後,美企的所生產的晶片不能正常出貨,有的已經積壓在倉庫。
  • 中國晶片巨頭助攻華為,打破海外的壟斷
    中國晶片巨頭助攻華為,打破海外的壟斷我們現在生活的21世紀時代是一個被科技包圍的幸福的時代,因為有各種各樣高科技電子產品還有發達的網絡出現,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非常快捷,尤其是手機這個電子產品更是在我們生活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這樣說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因為有了手機我們不用出家門便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信息,購買到外面的東西,而且手機也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
  • 天大教授在美被定罪,美國打擊中國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美國為何不遺餘力抓捕一名中國教授?答案就在諾思的主營產品濾波晶片中,濾波晶片是現代無線通信、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行業的核心與基石,直到今天,該技術幾乎一直被美國安華高科技公司壟斷。不過,諾思已成為中國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濾波晶片研發機構,且已形成小批量供應市場的生產能力,對中國晶片行業突破封鎖和打壓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 德專家:中國晶片科技若自研成功,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將失去意義
    儘管我們在某些技術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但在部分領域我們仍然很薄弱,甚至與西方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例如,晶片,航空發動機等,因為我國起步較晚,加上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所以我們在部分領域與西方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追趕的腳步。而西方國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我國的技術取得突破。因此,一些德國專家表示:如果中國頂尖的晶片研發成功,美國將無法再對中國施加技術封鎖。
  • 打破日本技術壟斷,中企巨頭突破晶片材料,關鍵性堪比光刻機
    晶片製造關鍵之一——光刻膠 晶片生產過程整體上可以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和晶片封裝。其中晶片製造是最硬核的一個步驟,涉及到各種頂尖的技術,設備和材料等等。 任何一個細節出現紕漏,都有可能影響晶片製造的效果。
  • 面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我國不甘示弱,打破壟斷再創壯舉
    引言我國再創新的成績,並且打破壟斷,讓西方的國家都為此驚嘆,美國媒體也是表示中國很會偽裝。面對西方國家對我們國家的技術封鎖,我們國家也是不甘示弱,開始走向了獨立自主的道路,並且已經獲得了不少的成就,打破了壟斷再創壯舉,也讓這些西方國家都為此驚嘆,中國真的強大起來了!
  • 中國晶片再傳佳音,打破美國技術封鎖,速度之快讓美方始料未及
    在如今這個智能網際網路時代,手機等終端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手機已經完全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在手機中,最核心的東西就是處理器,而處理器的核心又是CPU晶片。所以,對於手機等智能設備來說,晶片才是重中之重。但對於絕大多數國家而言,晶片製造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原因是太難了。
  • 晶片的榜樣「大型盾構機」,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
    尤其是最近,川普下令封鎖大部分晶片相關企業與華為的合作,一石激起千層浪,網際網路上討論不斷。看衰華為、看衰我國晶片事業者大有人在。誠然,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晶片技術是一個短期內難以攻克的險關。就仿佛兩個高手同臺競技,結果我們上來就被人扼住了喉嚨。
  • 打破美日韓壟斷!中企強勢「突圍」,晶片月產擬翻倍至10萬片
    近年來,加速晶片國產化進程已成為中國科技企業當下較為重要的議題之一。據日經亞洲評論1月12日報導,中國存儲晶片製造商——揚子存儲正在加速生產。 報導指出,揚子儲存計劃於2021年實現每月的存儲晶片產量增加一倍,達到10萬片晶圓,約佔全球總產量的7%。
  • 美國專家:中國這項科技突破技術封鎖,德日禁令淪為「笑柄」
    中國目前被其他國家封鎖的關鍵技術多達35項之多,其中每一項技術封鎖,對中國造成的損失都是非常大的,一步落後就步步落後,在光刻機和晶片領域,我們就嘗到了很大的苦頭,因此中國在近些年大力投資科研力度,希望在更多的領域實現自由化。
  • 採購美國技術晶片遭封鎖!華為晶片概念股全名單來了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姚輝)訊,美國商務部全面封鎖華為購買採用美國技術的晶片,華為國產替代供應商站上風口,其中華為晶片概念股更是成為焦點。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5月15日發布聲明稱,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包括那些處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
  • 華大九天正式宣布,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就是晶片設計大廠,其設計出來的麒麟手機晶片足以比擬美國老牌巨頭高通,並且華為麒麟晶片也是國內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高端手機晶片。近來華為麒麟在在晶片製造這一環節被卡脖子引起了廣泛關注,但是殊不知,在晶片設計環節也依然存在被卡脖子的危機。比如EDA軟體。
  • 又一款國產晶片取得重大突破!打破美日德技術壟斷:掀起國產替代潮
    【7月3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進入到5G網絡時代以後,意味著萬物互聯時代也將隨即而來,根據美國華爾街知名人士預測,未來將會有超過50%的5G連接設備來自於中國地區,而這些5G連接設備都有哪些呢?不僅僅包括了智慧型手機、電腦,同時還有各種智能設備、傳感器等等,尤其是在溫度、光線、距離等傳感器,都將會成為5G萬物網際網路時代,必不可少的智能終端設備,所以全球很多科技巨頭,都紛紛開始搶奪傳感器晶片市場;而近日,美國《福布斯》更是直接將傳感器列為未來十大科技產品之首,可見傳感器晶片的重要程度,但在傳感器晶片領域,全球共有超過4.8萬種傳感器,但我國僅研究了其中的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傑發科技打造智能汽車「中國芯」
    本報記者 向炎濤「汽車電子晶片市場非常大,容得下很多公司;汽車電子晶片是汽車的大腦,決定著汽車的核心技術水準。希望汽車整車和零部件廠商要敢於使用國產晶片,這樣才有利於中國本土汽車產業的發展,強化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