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回復【真言】,抽取屬於你的一條親子關係箴言
拼圖,樂高,桌遊,這大概是我們陪伴孩子的歲月裡都繞不過去的3樣寶貝,我也很喜歡和姐弟倆一起玩這些,拼圖是從小就玩的,樂高姐弟倆在2歲以後開始玩的多,桌遊的比重則是在姐姐4歲以後大大增加了,大部分時候是全家一起玩。
說實話,市面上可供選擇的桌遊真的太多了,不管什麼主題,只要是你能想到的肯定都能找到,大的方面比如感官發展,語言啟蒙,精細運動,認知發展,情緒管理... 然後這些領域下面又可以細分出好多不同主題和功能的遊戲,再加上各種不同的品牌,真的可以讓你看花眼睛,不知道選什麼好。
不論你是剛剛一頭扎進桌遊的坑,還是已經和孩子們玩遍了數不清的好桌遊已經不知道還有什麼可玩的,我都願意給你一條建議,就是在家裡囤幾款真正經典的遊戲,我說的真正經典,往往包含了下面的幾個要素:
1/ 歷史悠久,比如那些人們已經玩了幾百年的遊戲,歷經時代的變遷卻一直被人們珍愛。
2/ 老少鹹宜,不用讀長長的說明書大家都會玩,70歲的祖輩可以和4,5歲的孫子玩,中年危機的父母可以和青春期的孩子玩。
3/ 容易買到,不用滿世界找購買渠道。
4/ 可以從3歲玩到99歲,而不是過了孩子的某個心智發展階段就不適合玩了。
5/ 真的不貴,如果你只是想買一款能夠玩的遊戲,而非有收藏價值的。
雖然我和孩子們一起玩過不少桌遊,但是真的能滿足上面這些要求的經典遊戲就少多了,只要家裡有那麼幾款,就不用擔心晚飯後的時光或者周末懶洋洋的午後怎麼消磨,家裡來了幾個好友時也可以一起玩,肯定是主人客人都開心的事情。
今天和大家分享幾款我們平常玩的最多的經典桌遊,這些遊戲中除了一樣,其他的都屬於棋牌類遊戲,這也不意外,可能桌遊最初的代名詞就是「棋牌遊戲」吧。
為什麼和孩子一起玩桌遊?
進入正文之前,我還想聊幾句桌遊。玩桌遊確實對孩子有很多好處,學習遵守規則和團隊合作,鍛鍊專注力和邏輯思維等等,不過我覺得桌遊對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還是它帶來的美妙的家庭時光,大家圍坐在一起或輪流或合作玩遊戲的輕鬆和愜意。
這是一個人們比較容易焦慮的時代,即使是桌遊這麼放鬆的事情,我們可能還是忍不住抱著「教」孩子一點兒什麼的心態去玩,其實當我們忘記「教育」這個目的時,才能讓每一個參與的人都最大程度的體會到遊戲帶來的快樂。
比如弟弟才3歲多,他玩遊戲時能不能按規則來全憑他的心情,一開始我覺得這是一個教育他遵守規則和尊重他人的機會,於是每次他不按規矩出牌時,我都要停下來跟他講道理,他不聽的時候我又說如果你不「好好玩」的話,那就讓其他人都玩不好了,最後經常以他的發脾氣和大家的失望收場。
後來我慢慢的學會在遊戲中真正的放輕鬆,不再中途停下來blablabla講道理,而是選擇在玩之前問弟弟:你覺得你今天能像大家一樣按照規則來玩嗎?我覺得你一定可以的!我給他一個很高很好的期待,他一般也會很開心的答應,我發現這種自我期許是有效的,他在遵守規則方面有了一些進步。
不過有時候如果一盤遊戲太長了,或者他很想贏的時候,他還是會「胡來」,我們就隨他去,明明只能往前走一步時,他非要走好幾步,那就走吧!明明他扔出的骰子是紅色,他非說那是綠色,那就綠色吧!當我們不再去跟他計較規則時,反而大家都玩的很開心,在這種歡樂的氛圍裡他竟然也能更好的守規則了,起碼比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他時要好。
這就讓我有感觸,我們一天當中有很多的時間和機會可以去教育孩子,那麼玩遊戲的這半個小時裡就忘掉其他的東西,盡情的去享受遊戲的樂趣就好了。
你們準備好了和我一起玩幾樣經典簡單又好玩的桌遊了嗎?
1/ Dominoes(多米諾骨牌),簡易版2+
多米諾骨牌的歷史真的很悠久了,最早的關於多米諾骨牌的記錄是在宋朝,18世紀傳入了義大利,這就是西方人現在玩的多米諾骨牌。
正常的多米諾骨牌是像上面這樣兩端各刻有一定點數的牌,不過我買的這一副是低齡兒童也可以玩的,它的一面是正常的多米諾牌,另一面是」食物多米諾牌「,這樣還不會數數的孩子也能很容易的找到相同的食物來配對。
多米諾骨牌的玩法不同地方會有一些不同。我用正常的牌面來介紹一下最基本的玩法。
玩法:
1)洗牌和拿牌,如果2人玩每人拿7張牌,3-4人玩每人拿5張牌,剩下的牌叫做「boneyard」。
2)每人拿出自己手中最大的一張「double」,擁有最大的「double」的玩家將這張牌放在桌面,遊戲開始,按順時針方向進行。
3)如果沒有「double」的話,每人比較手中點數最高的牌,然後把最高點數的牌放在桌面,遊戲開始。
4)下一個人拿出一張可以和桌面上任意一個「open end」點數配對的牌,將這張牌上相同點數的一端緊挨著」open end「放下,「open end」見下,然後輪到下一個玩家。
5)如果手中沒有牌可以放,就要從「boneyard」裡拿牌,直到拿到一張可以放的牌為止。
6)桌面上的第一張「double」叫做「spinner」,只有這張牌的四面都可以連接其他牌。
7)之後如果放一張「double」,要這樣垂直放。
8)為了節省空間,其他牌有時候會放成「L」形狀。
9)第一個放掉手中所有牌的人在本局獲勝,把其他人手中剩下的牌的總點數加起來,這是獲勝一方的得分。
遊戲結束,獲勝方得5+7+6+4=22分
10)遊戲過程中每個玩家都有得分的機會,如果玩家放完一張牌以後,桌面上所有」open end「的點數加起來是「5」的倍數,那麼玩家可以得到這個分數。
該玩家得6+4=10分
該玩家得3+1+1=5分
11)第一個積滿100分或者150分的人是最終的贏家。
多米諾骨牌可以從簡易版玩起,這是我和弟弟玩的」食物多米諾骨牌「,不用計分玩起來就簡單多了,只要先出掉手中的牌就獲勝,多米諾骨牌每次玩都能擺出不同的形狀,姐弟倆很喜愛這一點。
簡易版之後就能進階到普通點數版,但是仍然可以不用計分。如果要完成計分的話(要理解」5「的倍數),得要小學階段的孩子才能玩。
2/ Uno紙牌遊戲,3+
Uno紙牌遊戲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一個叫Merlin Robbins的人發明的,"Uno「是西班牙語裡的「1」。
自從我把這幅小小的紙牌買回來以後,它在好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姐弟倆的最愛,幾乎每天都要玩,Uno的玩法不複雜,小朋友只要認識基本的顏色和「0-9」的數字符號就可以玩了,說明書上寫的雖然是7+的遊戲,但是3歲的弟弟在大人的提示下可以已經玩得不錯了。
Uno的基本規則就是顏色和數字的配對,不過一副Uno紙牌中還有不少的功能牌,怎麼最好的使用這些功能牌就是需要一些思考的地方了。簡單的介紹一下玩法。
玩法:
1)2-10個人不等,由一名玩家做dealer,dealer洗牌後給每個人發7張牌,剩下的牌放在中間,成為」draw pile「。
2)dealer將"draw pile"的第一張翻過來放在桌面,比如是一張紅色的「1」。
3)遊戲從dealer左邊第一個人開始,這個人要出一張紅色的牌或者一張任意顏色的數字「1」,比如一張黃色的」1「。
3)接著輪到順時針方向的下一個人出牌,ta可以出的牌要麼是黃色的,要麼是數字1,然後依次進行。
4)如果手中沒有牌可以出,那麼就要從「draw pile」中拿一張牌,如果這張牌可以出的話可以馬上出掉,否則就要留下這張牌,輪到下一個人。
5)如果你手中只剩一張牌了,要馬上說」Uno!「,沒說被發現的話要從「draw pile」拿4張牌。
6)第一個出掉手中所有牌的人獲勝。
7)遊戲中還會出現一些功能牌,比如「讓下一個人拿2張牌」,「跳過下一個人」,「變換出牌順序」,」任意變換顏色」等等。
這些功能牌既增加了遊戲的趣味,也增加了遊戲的思考性,比如當有人說出了」Uno「以後,其他人要儘可能根據之前的出牌情況判斷出這個人手中最後一張牌的顏色,然後通過」變換顏色「來將牌面變成ta不能配對的顏色,或者通過「拿2張牌」,「跳過「,」變換方向「等這些牌來破壞掉ta出掉最後一張牌的機會。
我買的這幅Uno牌中還有一種很特別的功能牌,叫做「表情牌」,這張牌要和一張畫有表情的牌一起出,一旦有人打出「表情牌」,下一個人就要一直保持這個表情一輪的時間,這是Mia被執行表情牌以後做出的表情,真的把大家都逗樂了。
這個Uno牌叫做」UNO Emoji「,美亞上可以買到。
這樣看下來的話Uno遊戲的基本玩法是不是挺簡單的?3-4歲的小朋友在有家長稍加指導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玩了,如果要熟練的掌握這其中的技巧,增加自己獲勝的機率,多練習多玩就可以了,孩子的觀察力和學習力其實是很驚人的。
3/ Jenga game(抽積木條),3+
這就是我今天介紹的所有遊戲裡唯一一款非棋牌類的。大家一看圖片也許就知道怎麼玩了,這是成年人在節日生日聚會上也經常會玩到的遊戲,確實很刺激。
我給孩子們買的這一款是彩色積木,一共有48塊,成年人玩的一般是原木色的,有52塊,積木大小也要大一些。
玩法:
1)可以分兩組玩,每組多人;也可以每個人組成一個獨立的組。
2)把所有的積木3個一排縱橫交錯的碼好,變成一個塔的形狀。
3)每個人輪流從中抽出一根積木條,然後放到塔的最頂端,要保證塔不會倒掉。
4)讓塔倒掉的一方就輸了。
這個遊戲最大的一個好處是,它是一個輸掉了也同樣很精彩很好玩的事情,只有在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弟弟不但不會為了輸掉比賽感到沮喪,還會為此感到很激動,看吧!
4/ 四子棋(Connect 4), 3+
四子棋的經典就不用多說了,而且玩法大家也都很熟悉,就不介紹了。
這可能是不少孩子接觸的第一款真正有點難度的思維遊戲,我覺得在正式引入四子棋以前不妨先多跟孩子在紙面上玩一玩「Tic-Toc-Toe」,也就是「井字格」裡的「三子連」,然後過渡到四子棋就要容易一些。
我給這個遊戲標的雖然是3歲就可以玩,事實上3歲的孩子懂得的「戰略」可能還很有限,比如弟弟基本上還只明白要「堵(block)」,哪怕對方的一條線上還只有1個棋子,他也要迫不及待的去「堵」,所以姐姐經常「教育」他:Ian,你不要只知道去堵,你要想一想怎麼贏!
對於4,5的孩子,玩四子棋難度大一點的地方是關於「連斜線」,Mia一開始只知道橫著連和豎著連,對於斜著連就不太敏感,我就慢下來帶她反覆的去觀察和認識「斜線」,多練習也就會了。
倆人有時侯玩這個遊戲也是一頓瞎放,但是開心的程度一點也不會因此而減少,甚至到了遊戲廳裡看到了有四子棋的遊戲還開心到跳起來,爭著搶著要玩,不過最後還是要靠媽媽來幫ta們打敗機器贏很多tickets。
5/ Checkers game(西方跳棋),4+
Checkers game也是雙人對局的棋類遊戲,分為紅棋和黑棋兩種顏色,它用的棋盤和西洋棋的棋盤一樣的,這個遊戲已經有著成百上千年歷史了。
它的基本規則很容易掌握,不像中國象棋和西洋棋有好多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的」功能「都不一樣,Checkers game裡所有的棋子一開始的功能和走法都是一樣的,這就讓它的門檻低多了,我覺得4-5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玩了,是很不錯的棋類入門遊戲。
玩法:
1)紅黑雙方各自擺好自己的棋子,注意所有的棋子都擺在黑色的格子裡。
2)黑棋先行,走法如下:一次移動一個棋子,一次只能沿著對角線方向向前移動一格。
3)兩人輪流下,如果碰到下面的情況時,可以「跳躍」和「吃子」。
4)也可以連跳兩下,吃掉對方兩個子。
5)如果一方的某一個棋子一直走到了對方棋盤的最頂端一行,那麼這顆棋子可以「加冕成王」(kinged),」加冕「就是放一個同樣顏色的棋子在這個棋子的上面,被加冕以後的棋子不僅可以前進,還可以後退。
6)如果一方將對手的所有棋子都吃掉,或者將對手的棋子逼到死角無路可走時,就獲勝了。
也許你會覺得棋類遊戲都是屬於「strategy game」,4,5歲的孩子畢竟思維能力還有限,能玩的好嗎?其實完全不用擔心,Checkers game要玩成高手當然不容易,但是入門是不難的,5歲的Mia玩起來雖然說不上能「深思熟慮」,但是她已經可以根據規則玩的很熟練了。
看著她下棋的時候認真思考的樣子媽媽真的會覺得很治癒。
如果你和孩子玩上一盤,很可能就會發現想要贏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呢!
6/ 中國跳棋(Chinese checkers),5+
跳子棋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應該屬於童年的記憶了吧,我小時候每每到了周末或者平日裡寫完了作業以後,就會同媽媽或者小姨一起下棋,我記得我那時的棋藝是不錯的,常常把她們倆甩出一大截。
那方小小的圓形棋盤和好多晶瑩剔透的玻璃球真的承載了不少美好的時光和親情的溫暖。
我也買了中國跳棋開始教孩子們玩一玩,上面那個西方跳棋棋盤的另一面就是一個中國跳棋的棋盤,是可以兩用的。
跳子棋的入門難度要比Checkers高一些,它對觀察力,基本的數學能力,還有平面幾何都有一定的要求,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容易掌握的技能,我覺得5歲左右的小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Mia還是對跳子棋很感興趣的,下的時候一直都很專注,可能她還是喜歡有一點挑戰的事物的。
要學會下跳棋,沒有什麼捷徑,就是多跟孩子下幾盤,讓孩子在實操中去一點一點的去體會這是怎麼一回事,一旦孩子把這項技能掌握的比較好了,前面就會有很多很多一起玩跳棋的歡樂時光等著你們了。
7/ 普通撲克牌,3+
要說經典的棋牌類遊戲的話,就不得不提一下普通撲克牌了,這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我還特意給孩子們買了這樣一副大號的撲克牌,玩起來更有儀式感,更有趣一些,不過這不是必須的。
可以用撲克牌玩的遊戲就太多了,因為篇幅有限,在這裡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如果大家想要關於撲克牌的專門介紹的話,可以留言告訴我,我再找時間單獨總結一些。
希望你們都能玩的開心呀!
叨叨幾句
雖然今天的整理中只提到了7種不同的遊戲,但真的每一樣都是經典,不論桌遊界每年要冒出多少顏值高,理念好,做工也精緻的新遊戲,這些經典的桌遊卻始終不曾淡出人們的視線,是實實在在經過了時間考驗的好東西。
而且這些遊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不是特意為孩子設計的遊戲。
這其實能讓你更好的忘記要去教孩子一點什麼,而且成年人往往還能從中得到更大的樂趣,陪孩子玩這些的話,你真的不用擔心自己會無聊到靈魂出竅,一不小心還有可能被娃虐一把。
END
喜歡我的話,不妨加個星標,常來這裡坐坐呀!
By 超雄
2019.2 克利夫蘭
超雄:坐標克利夫蘭,2年+線下雙語音樂早教經驗,有兩個萌萌噠的混血雙語寶寶,姐姐Mia(5歲)是個小甜心,弟弟Ian(3歲)是個淘氣包和段子手。
猜你還喜歡
6個適合晚飯後到睡覺前全家一起玩的小遊戲(零道具)
玩具房怎麼布置最能激發學習欲和創造欲?實用,清爽,真正適合孩子的
後臺「回復」「加群」,加入「0-6歲中美育兒交流群」
後臺「回復」「手工」,查看簡單好玩的親子手工集錦
後臺「回復」「生活英語」,學習地道的親子生活英語
菜單欄點擊「英文兒歌」,看經典英文兒歌視頻(帶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