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學實驗系列課程——第九關 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2021-02-19 高中物理學習與考試

力學實驗9——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實驗九: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1、實驗原理:

 2、器材選擇:長約     m的細線、              小球、        尺、          尺、    表、鐵架臺

 3、數據處理:①              ② 圖像法

 4、常見問題:

(1)擺角           。 (2)從           開始計時。      

(3)測             次全振動的時間

(4)若開始計時的時候數零,小球一共N次經過最低點,所用時間為t,則周期T=        

(5)若開始計時的時候數1,小球一共N次以過最低點,所用時間為t,則周期T=         

(6)用毫米刻度尺測擺線時,應               測量

(7)若測量擺線時把線拉得過緊,則g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8)若把N次經過最低點的時間記成了N+1次,則g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9)若固定擺線的懸點鬆動,則g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10)若不慎做成了圓錐擺,則g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11)若小球質量分布不均勻,但用T2—L圖像求g,則沒有系統誤差

5、圖像:

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可能是:

6、機械秒表的讀數:

7、遊標卡尺的讀數:

四個注事項:

1、注意零刻線而不是邊界

2、注意數第幾條刻線與主尺刻線對交時不要算上零刻線

3、計算出的數字都是有效數字

4、正好取整時有效數字的位數。例:下圖應為4.800cm

例1、某同學利用單擺測定當地重力加速度,發現單擺靜止時擺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將從懸點到球心的距離當作擺長L,通過改變擺線的長度,測得6 組L和對應的周期T,畫出L—T2圖線,然後在圖線上選取A、B 兩個點,坐標如圖所示。他採用恰當的數據處理方法,則計算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應為g=           。請你判斷該同學得到的實驗結果與擺球重心就在球心處的情況相比,將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例2、在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作出的T2—L的關係圖象如圖所示,該同學在實驗中出現的錯誤可能是               ,雖然實驗中出現了錯誤,但根據圖象中的數據,仍可算出準確的重力加速度,其值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9.86

例3、設計實驗,求小球的偏心率。有一批不合格的小鋼球,重心不在球心上,現給出如下實驗器材:細線,鐵架臺,秒表,刻度尺,遊標卡尺,試設計一個實驗,求出小球的偏心率(即小球重心偏離球心的距離與小球半徑r的比值)

 

例4、某同學在家裡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但沒有合適的擺球,他找到了一塊大小為3cm左右,外形不規則的小石塊代替小球.他設計的實驗步驟是:
  A.將石塊用彈性極小的細尼龍線系好,結點為M,將尼龍線的上端固定於O點.
  B.用刻度尺測量OM間尼龍線的長度L作為擺長.
  C.將石塊拉開一個大約θ=30°的角度,然後由靜止釋放.
  D.從擺球擺到最高點時開始計時,測出30次全振動的總時間t,得出周期.
  E.改變OM間尼龍線的長度再做幾次實驗,記下相應的L和T.
  F.求出多次實驗中測得的L和T平均值作為計算時使用的數據,代入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g.(1)你認為該同學以上實驗步驟中有重大錯誤的步驟                       (填寫實驗步驟前的「字母」)
(2)該同學用OM的長作為擺長,這樣做引起的系統誤差將使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還是偏小?                      ,你認為用什麼方法可以解決擺長無法準確測量的困難?              

例5、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a.取一根符合實驗要求的擺線,下端系一金屬小球,上端固定在O點;

b.在小球靜止懸掛時測量出O點到小球球心的距離l;

c.拉動小球使細線偏離豎直方向一個不大的角度(約為5°),然後由靜止釋放小球;

d.用秒表記錄小球完成n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t。

①用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其表達式為g=          ;

②若測得的重力加速度數值大於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實際值,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選填下列選項前的序號)

A、測量擺長時,把擺線的長度當成了擺長

B、擺線上端未牢固地固定於O點,振動中出現鬆動,使擺線越擺越長

C、測量周期時,誤將擺球(n-1)次全振動的時間t記為了n次全振動的時間,並由計算式T=t/n求得周期

D、擺球的質量過大

 

③在與其他同學交流實驗方案並糾正了錯誤後,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他決定用圖象法處理數據,並通過改變擺長,測得了多組擺長L和對應的周期T,並用這些數據作出T2-L圖象如圖甲所示。若圖線的斜率為k,則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g=        。

④這位同學查閱資料得知,單擺在最大擺角q 較大時周期公式可近似表述為。

為了用圖象法驗證單擺周期T和最大擺角q 的關係,他測出擺長為L的同一單擺在不同最大擺角q時的周期T,並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如圖乙所示的圖線。根據周期公式可知,圖乙中的縱軸表示的是            ,圖線延長後與橫軸交點的橫坐標為           。

例6、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以下對實驗的幾點建議中,有利於提高測量結果精確度的是________.
         A、實驗中適當加長擺線

B、單擺偏離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C、當單擺經過最大位置時開始計時

D、測量多組周期T和擺長L,作L-T2關係圖象來處理數據

(2)某同學在正確操作和測量的情況下,測得多組擺長L和對應的周期T,畫出L-T2 圖線,如圖所示。
現這一結果最可能的原因是:擺球重心不在球心處,而是在球心的正____方(選填「上」或「下」)。了使得到的實驗結果不受擺球重心位置無法準確確定的影響,他採用恰當的數據處理方法:在圖線上選取 A、B 兩個點,找出兩點相應的橫縱坐標,如圖所示,表達式 g=________計算重力加速度,此結果即與擺球重心就在球心處的情況一樣。

例7、某小組在做「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試驗後,為進一步研究,將單擺的輕質細線改為剛性重杆。通過查資料得知,這樣做成的「復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為,

式中為由該擺決定的常量,m為擺的質量,g為重力加速度,r為轉軸到重心C的距離。如圖(a),實驗時在杆上不同位置打上多個小孔,將其中一個小孔穿在光滑水平軸O上,使杆做簡諧運動,測量並記錄r和相應的運動周期T,然後將不同位置的孔穿在軸上重複實驗,實驗數據見表,並測得擺的質量m=0.5kg。

(1)由實驗數據得出圖(b)所示的擬合直線,圖中縱軸表示               。

(2)的國際單位為       ,由擬合直線得到的值為          (保留到小數點後二位);

(3)若擺的質量測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測量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例8、(1)課堂上老師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在固定點O用細線懸掛小球構成單擺,將一直尺的左端置於O點的正下方的P點與擺線接觸,如圖4所示。在豎直平面內將擺球向左拉至水平標誌線上,從靜止釋放,當擺球運動到最低點時,直尺在P 點擋住擺線,擺線碰到直尺,小球繼續向右擺動。對小球的這次運動過程用閃光頻率不變的頻閃照相的方法進行記錄,所得到照片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照片記錄了小球從左至右通過11個不同位置時的像,且拍得第1和第11個小球的像時,小球恰好分別位於兩側的最高點,且均在水平標誌線上。(空氣阻力可以忽略)

①如果從能量的角度分析這個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

A.從最左端擺到最低點過程中,小球動能增大

B.從最左端擺到最低點過程中,小球重力勢能增大

C.向上平移直尺改變擋住懸線的位置,小球所能擺到的最大高度不變

D.小球在擺動過程中重力勢能與動能相互轉化,機械能守恆

②小球從左向右經過最低點時,擺線在P 點被擋住的瞬間與被擋住前瞬間相比,擺線的拉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如果小球在P點的左、右兩側的運動都可視為簡諧運動,則擺線碰到直尺前後的擺長之比為            。

總結: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1、實驗原理:

2、器材選擇:長約     m的細線、              小球、        尺、          尺、    表、鐵架臺

3、數據處理:①              ② 圖像法

4、常見問題:

(1)擺角           。        (2)從           開始計時。       

(3)測             次全振動的時間

(4)若開始計時的時候數零,小球一共N次經過最低點,所用時間為t,則周期T=        

(5)若開始計時的時候數1,小球一共N次以過最低點,所用時間為t,則周期T=         

(6)用毫米刻度尺測擺線時,應               測量

(7)若測量擺線時把線拉得過緊,則g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8)若把N次經過最低點的時間記成了N+1次,則g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9)若固定擺線的懸點鬆動,則g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10)若不慎做成了圓錐擺,則g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11)若小球質量分布不均勻,但用T2—L圖像求g,則沒有系統誤差

5、圖像:

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可能是:

6、機械秒表的讀數:

7、遊標卡尺的讀數:

四個注間事項:

1、注意零刻線而不是邊界

2、注意數第幾條刻線與主尺刻線對交時不要算上零刻線

3、計算出的數字都是有效數字

4、正好取整時有效數字的位數。例:下圖應為4.800cm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實驗: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1、實驗目的:①學會用單擺測定當地的重力加速度;②能正確熟練地使用秒表。
  • 單擺測重力加速度誤差分析
    【計算法】將測得的擺長和周期帶入公式求出g,多次測量最終計算加速的平均值【1】計算擺長時,只考慮線長,而未加小球半徑——測量值小於真實值【2】計算擺長時,將懸線長加小球直徑 ——測量值大於真實值【3】測量周期時,將n次全振動記成n+1次全振動——測量值大於真實值【4】單擺振幅較小
  • 重力加速度的測定
    在本實驗中,我們將利用單擺這個簡單的實驗器材,來達到下面幾個目的:·練習數據處理與分析,並了解其意義。·實驗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控制變因的方法。·學習實驗報告的寫法及數據的分析。我們將單擺實驗分成 ABC 三個部份,每一部份各有其不同的學習重點。你將會 體會到,簡單的單擺可是蘊藏著很多的學問喔!
  • 單擺
    單擺  用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忽略細線質量與小球體積,若給小球一個初速度,讓小球在最低點附近沿圓弧往復運動,這種裝置叫做單擺。
  • 高二物理:用等效法求單擺的周期
    二、求等效重力加速度原始的單擺模型在振動過程中回復力來源於重力的分量,要研究升降機中單擺的周期問題,必須從研究回復力著手,求出其等效重力,再求等效重力加速度g',則例2.在升降機中掛著一單擺,擺長為L,當升降機以加速度a勻加速上升的過程中,求單擺的振動周期T。簡析:單擺在擺動過程中,受重力和繩的張力F的作用,當升降機勻加速上升時,單擺一方面繞懸點振動,另一方面沿豎直方向作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力的作用效果,將F分為
  • 大學生宅在家中怎麼上物理實驗課? 東大「組合套餐」在線玩轉物理...
    東大探索「套餐式」全新物理實驗在線教學模式物理實驗課是東北大學的公共基礎課,面向全校理工科二年級本科生開課,本學期有101個班級、約3000名學生需要修完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受疫情影響,高校延期開學,大學物理實驗課如何開展?東大物理實驗教學中心未雨綢繆,早在2月初就著手準備,打造了「MOOC看實驗+虛仿模擬實驗+在家動手做實驗」的「套餐式」全新在線教學模式。
  • 高二物理複習方法:幾種能解決物理實驗難題的思維方法
    1.物理量之間的替代:如研究單擺的運動圖像時,用紙板的位移替代時間,簡化了實驗測量。  2.物理現象之間的替代:如初中的熱脹冷縮實驗,利用雙金屬片熱脹冷縮的彎曲來接通電路,讓燈的明暗來反映雙金屬片的彎曲。
  • 第二講:神奇單擺
    實驗過程:T形支架上
  • 我院多位教師參與建設我國首個超重力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
    全世界容量最大,應用範圍最廣的綜合超重力多學科實驗平臺193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率先建成超重力離心機以來,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和高水平研究機構競相投入建設超重力實驗裝置。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美國陸軍工程師兵團離心機容量已達1200重力加速度•噸,而我國正在運行的超重力離心機最大容量為500重力加速度•噸。
  • 單擺周期公式的推導
    單擺示意圖周期的積分表達式 不考慮空氣阻力等非保守力導致的能量損耗,則擺動過程中總機械能守恆上式中我們將勢能零點取在了最低點處,即平衡位置處的勢能為零。但問題是這個積分的結果並不能用初等函數表示,所以光有這個漂亮的積分式並不解決問題。不過如果我們關心的是擺幅並不算大的振動,那麼就可以利用一些近似方法來處理這個積分,得到近似的結果。
  • 太極拳四兩撥千斤的力學原理——加速度和阻力
    很多人都聽說過四兩撥千斤,認為四兩撥千斤指的是一種技巧,在掌握了這種技巧之後就可以用很小的力量來對付千斤之力。那麼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其實牛頓第二定律F=ma就已經把四兩撥千斤的可能性表達出來了。請看下面的例子:一人站立在地面上,由受力分析可知此人受到三個力的影響,分別是重力P、支持力N、腳底摩擦力f。通常情況下,我們只討論人在x軸的運動,並且重力P和支持力N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所以P和N無須考慮。假設現在有一水平推力向人推去(推力比較小,不足以使人騰空飛出),要維持人的靜止狀態必須讓摩擦力f等於推力F。
  • 浮力的實驗題難?!跟老師學怎麼歸納總結常考題型及解題方法
    【學習目標】掌握有關浮力大小的探究實驗的解題方法和基本要求。【方法點撥】1. 題型一 關於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浸在液體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於被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要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可根據稱重法 F浮=G-F拉 得出浮力,然後測出排開液體的重力。2.
  • 自重健身的奧秘——與牛頓力學三定律的關係
    「力學」研究的是動作,因此,它是物理學的傳統分支。但是在體育和自重訓練中,力學得到了巨大的應用,所以說它具有另一個名稱——「運動學」。 力學有助於理解作為一切自重訓練的基石而存在的運動科學,即使領悟它的一點皮毛也將讓你受益匪淺。在本部分,我們將探討經典力學之中一些有用的觀念,尤其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1642-1727)所提出的那些。
  • 為何經典力學還被稱作牛頓力學
    這句話雖然是調侃別人的話,但是牛頓的成就也來源於對之前科學巨人的繼承,這個巨人就是伽利略,伽利略也被稱作現代物理學之父,經典力學的鼻祖,物理學上的速度、加速度、自由落體、重力和慣性等理論都是伽利略率先提出的。伽利略作為一個距離牛頓力學最近的科學家,他是第一個將實驗和力學結合起來。
  • 詳解跑步力學之重力 | 圖解+理論推導
    抽象分析如下:如圖,圓形代表運動的物體,斜面與水平面夾角為θ;假設斜面光滑;則重力沿運動方向的分力為:F = G·sinθ,即:ma = mg·sinθ,於是:a = g·sinθ得出結論:角度θ越大,則重力做給予的加速度越大。
  • 初中物理實驗大匯總
    實驗目的   用託盤天平測質量。(加減砝碼或移動遊碼)   5.讀數時,被測物體質量=砝碼質量+遊碼示數(m物=m砝+m遊)   實驗記錄   此物體質量如圖:62g   2.彈簧測力計測力   【實驗目的】用彈簧測力計測力   【實驗器材】細線、彈簧測力計、鉤碼、木塊   【實驗步驟】
  • 自由粒子的運動方程(測地線)
    推導測地線方程一般可以從最小作用量(用泛函分析)、場方程導出運動方程(有空再補上相關推導),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本文將從牛頓定律逐漸推廣,導出自由粒子的運動方程——測地線。在經典力學範疇,牛頓第一定律認為不受力的物體,即自由的物體,將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的軌跡就是一條直線,這一直線也就是測地線(或短程線)。
  • 慣測小分隊 「掌握」加速度
    一路以穩定可靠的表現為嫦娥五號提供高精度加速度信息,為這次交會對接穩住速度的是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研製的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石英撓性加速度計及I/F轉換電路組成的「慣測小分隊」。 中國航天科工有關專家表示:「要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需要以非常精確的控制來確保軌道返回組合體與上升器之間的相對速度儘可能小,而加速度反映的恰恰是速度變化的情況。
  • 「實驗探究」(力學實驗)實驗二: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力學實驗實驗二: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目的】1.能用刻度尺測出物體運動的路程,能用停表測出物體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2.能根據公式v=s/t計算出物體在這段時間內運動的平均速度。3.能寫出簡單的實驗報告。【實驗器材】小車、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塊、金屬片(擋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