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四兩撥千斤的力學原理——加速度和阻力

2020-11-02 太極療

很多人都聽說過四兩撥千斤,認為四兩撥千斤指的是一種技巧,在掌握了這種技巧之後就可以用很小的力量來對付千斤之力。那麼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其實牛頓第二定律F=ma就已經把四兩撥千斤的可能性表達出來了。

請看下面的例子:一人站立在地面上,由受力分析可知此人受到三個力的影響,分別是重力P、支持力N、腳底摩擦力f。通常情況下,我們只討論人在x軸的運動,並且重力P和支持力N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所以P和N無須考慮。假設現在有一水平推力向人推去(推力比較小,不足以使人騰空飛出),要維持人的靜止狀態必須讓摩擦力f等於推力F。

由於摩擦力的作用點在腳底,推力的作用點在身體上部,這裡可以把人體看做剛體,因此人會做定軸轉動。一旦人體產生轉動,人體的重心就會移出支撐面外,為了保持平衡,人會自然地把腳向後移動以便讓重心重新落回支撐面內。在移動的過程中腳底會不斷地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直到摩擦力把推力消耗掉,人體才又恢復到平衡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讓人先做了一個定軸轉動,然後人的調整能力又讓人做出了平移。如果推力太大導致人的調節能力無法在短時間內反應,那麼人就會騰空飛出,直到重力把它拉回地面然後摩擦力消耗掉推力為止。

從上面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種情況,腳底的摩擦力只作用在腳底這個位置,而在推力的作用點上可以認為沒有受到任何阻力的作用,因此推力全部轉換為對人體的加速度。這樣推力可以造成人體運動的最大效果。

第二種情況,如果我們把推力的作用部位改在腳尖的地方,讓推力和腳底摩擦力在一條直線上,這時如果還想讓人體運動,其推力就必須大於摩擦力。設摩擦力為一定值,則推力首先要被摩擦力抵消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推力才能轉化成人體運動的加速度。

上面第一種情況是四兩撥千斤的力學原型;第二種則是頂牛對抗。

在實際的推手當中,我們沒有辦法讓對方的推力正好與腳底摩擦力處於一條直線上,但我們可以儘量縮短推力的作用點和摩擦力作用點之間的距離,以減少身體產生轉動的可能性;並且通過身體姿勢的調整,儘量消除掉這個轉動力矩的影響,以保持自身的平衡狀態。

以上講的是推力在人處於靜止狀態時的四兩撥千斤;如果人體已經處於運動的狀態,比如重心移出支撐面外的時候,那麼只需要順著人的運動方向再施加一個推力,人的運動速度就會被疊加而增加得更大,這可以說是借力情況下的四兩撥千斤了。

相關焦點

  • 太極拳原理是槓桿原理嗎?
    太極拳原理是槓桿原理嗎?》某中考試題的「22.人體的槓桿」這道填空題是誰出的題?踮腳究竟是省力槓桿還是費力槓桿?因為骨骼肌施加於骨槓桿的力的作用點離該骨的關節軸很近,動力臂很小,總是小於阻力臂,於是動力總是大於阻力。說到人體槓桿,就想起了太極拳。閆芳在收徒儀式上推手視頻被大眾質疑其真實性,因為大家看不到閆芳用力,弟子就亂蹦亂跳,還晃顫轉圈,認為違背力學常識。
  • 太極拳中的人體力學:勁力不分
    人體力學是它的一個分支,它應用力學原理,研究體育運動中人體或器械的機械運動規律,探索人體結構和機能的生物力學特性,尋求合理的動作技術原理,為制定最佳運動技術方案和預防運動創傷提供科學依據。人體力學認為,人體運動的一切動作都是在大腦調控下肌肉收縮所引起的有目的、有意識的運動行為。
  • 太極拳大師們懂太極拳的真諦嗎?
    《太極拳大師們懂太極拳真諦嗎?》 所謂「起根」的說法是太極拳大師們的一種習慣語言表述,是缺乏科學知識的表現。所謂「起根」也常被某些太極拳大師表述為「拔根」或「失去重心」。太極拳大師們還把使對手「起根」或「拔根」或「失去重心」稱作「粘」或「拿」。太極拳大師們常常說:「只有粘得起,才能發得出」或者「只有拿得起,才能放得出」。
  • 體悟太極拳:起式的槓桿原理
    物理槓桿原理有五要素:一是支點,槓桿繞著轉動的點。二是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三是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四是動力,使槓桿轉動的力。五是阻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 行拳走架的時候,人體是多級槓桿,一級槓桿:髖骨為支撐點,尾椎為動力臂,胸椎為阻力臂;二級槓桿:肩為支撐點,手臂為阻力臂,肩胛骨為動力臂。起式向前向上抬手原理是:第一步:下插雙腿,後撐命門,夯實以命門支撐點的髖骨;尾椎向前向後向下沉,尾閭向前向下插為著力點,帶動胸椎頸椎向上向後;第二步:沉肩,夯實肩部支撐點,肩胛骨下沉,撬動大小臂向前向上平舉,指尖為阻力點,臆想撬勁將對方送擲遠處。
  • 必須重新認識太極拳!
    《必須重新認識太極拳!》大家都聽說過,太極拳是以柔克剛的拳術。雷雷被徐小東秒殺。馬保國被王慶民秒殺。還有其他不知名太極拳大師被其他搏擊手秒殺。這讓大眾對太極拳的「最高境界的技擊術」的美譽產生了質疑:都說太極拳以柔克剛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怎麼上了擂臺的太極拳大師都被秒殺了呢?為什麼太極拳以柔克剛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的特點蕩然無存了呢?
  • 太極拳祖師張三丰並不懂太極拳原理!
    「雀不飛」是太極拳宗師和大師由於不懂太極拳力學原理而不得不借用比喻解釋以柔克剛所舉的一個例子。其實這個比喻很不確切,跟太極拳力學原理根本不相符合。傳說張三丰偶見龜蛇大戰時蛇以柔克剛,從而悟出太極拳之理其實太極拳原理跟蛇以柔克剛的道理並不是一回事!這個傳說恰恰說明張三丰根本不懂太極拳原理。
  • 力學原理在太極推手中應用
    研究其原理,有合力、慣性、力偶、螺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彈力原理、離心力原理、槓桿原理、重心原理、摩擦力原理、壓力原理等等。在推手中特別要貫徹重意不重力,心靜體松,巧妙地調整力學結構,科學應用力學原理。下面就力學原理在太極推手中應用探討。一、合力原理應用合力也叫疊加力。它的原理也就是避開對方攻擊,順著對方的力,加上我的力,兩力作用於對方身上,是合力的應用。
  • 太極拳大師展示的太極拳神奇現象的原理是什麼呢?
    太極拳大師展示的太極拳神奇現象是如何發生的呢?原理是什麼呢?是「內功」「內氣」「內力」的作用嗎?是因為「放鬆」而產生了超乎常人的巨大潛能力量嗎?看完太極拳大師的所有演示,聽完聽完太極拳大師的所有解釋,最終你也聽不懂他演示內容所產生神奇現象的原理是什麼。像石明、馬長勳、祝大彤這些太極拳大師最終告訴你的就是「放鬆」「不用力」,「只需用意」,並沒有講出任何道理,沒有說清神奇現象產生的原理是什麼。
  • 不明白太極拳力學原理就不是真懂太極拳!
    ​研究太極拳,首先要明確太極拳定義,然後要明確太極拳原理。如果既不明確太極拳定義,又不明確太極拳原理,還長篇大論的說道,那就等於主體沒有靈魂。在我看來,武禹襄、李亦畲、郝唯真、郝月如、郝少如、楊露禪、楊班侯、楊少侯、楊澄浦、陳微明、鄭曼青、汪湧泉、魏樹人、祝大彤、陳王廷、陳鑫、陳發科、陳照奎、馮志強、洪均生、蔣家俊等等等等太極拳大師
  • 根源於動量守恆原理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
    根源於動量守恆原理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理是動量守恆原理的必然體現,一個獨立系統或物體不受外力或受到合力為零的外力的作用,根據動量守恆原理,這個物體自然是動量守恆的,動量不會改變的,動量不會改變就是物體運動速度大小不變或為零,且物體運動方向不變。
  • 不明白太極拳定義和太極拳力學原理就不懂太極拳實戰之道
    暱稱「C太極鄉人」的網友在薛斌頭條帳號「南京洪傳陳式太極拳」上所載文章《太極拳實戰訓練的反思》的評論中寫到::「​期待具備高學歷、現代科學知識背景同時真正入太極拳門的太極拳名師能夠攜起手來共同科學地研究總結太極拳,揭示其奧妙,普及給大眾,這也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做了好事,功德無量!在此對薜斌老師也有所期待!」
  • 你不了解的種植牙知識--人體力學原理
    當不同部位缺牙壞牙、影響功能也不會一樣,不同位置的種植牙修復,角度和深度的不一樣影響種植牙恢復正常牙齒的力學也不一樣,因為牙齒不是單純產生力量,它要和整個口腔牙齒和組織協調發力,一顆牙齒種的好與壞,怎麼去從力學原理上去判斷呢?今天「即刻用在京一」系列專題,就讓北京即刻用種植牙研究院裡的專家談一談,我們不了解的種植牙知識-人體力學原理。2顆牙齒,就能超過100公斤的承重?
  • 什麼是太極拳的真諦?
    什麼是太極拳的真諦有沒有太極拳宗師和大師知道太極拳真諦?我認為,由於太極拳屬於武術,武術是技擊術,技擊必然跟力密切相關,所以能夠揭示太極拳柔弱勝剛強四兩撥千斤的太極拳力學原理才是太極拳的真諦!由於沒有任何一位太極拳宗師和大師懂得太極拳力學原理,所以沒有任何一位太極拳宗師和大師知道太極拳真諦!
  • 太極拳「合」和「轉」的原理
    練習太極拳對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太極拳的原理有很多,生活中我們只有了解相應的原理對我們的練習才是更加有幫助的「合」和「轉」的原理合練習太極拳主要就是力的運用,而人體力的來源主要就是骨骼、肌腱、肌肉三種器官組織,運用好「合」才能更好的掌握好力。
  • 太極拳搏擊的七要素
    太極拳作為從理論到實踐都非常先進的優秀拳種,其發力更加符合人體生理。機械力學、流體力學原理在太極拳中的運用使人讚嘆。1、機械力學原理的運用在太極拳搏擊中,許多姿勢和動作都是跟力學原理相吻合的,如擊打時,我們的衝刺步就是利用了槓桿原理;擺拳就是利用了輪軸的原理,而側身則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
  • 太極拳秘籍在何處?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太極拳原理蘊藏在易經、道德經、太極、陰陽、五行、八卦之中。其實太極拳原理只跟牛頓力學有關。太極拳力學原理才是真正的太極拳原理。王宗嶽《太極拳論》清晰的描述了太極拳技擊推手規律「無過不及」、「捨己從人」、「隨曲就伸」、「人剛我柔」、「我順人背」、「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總之一句話:順勢而為。
  • 國外研究發現呼吸也能影響姿勢,而太極拳已經實踐了上千年
    美國喬治亞南方大學健康與運動學院Matthew L Holmes等研究太極拳呼吸對姿勢控制的影響,發現太極拳能減少呼吸-姿勢同步(即呼吸-姿勢相互幹擾),其原因為通過12周的太極拳訓練可影響呼吸的幅度和時間特徵,從而減少了呼吸對姿勢的影響。
  • 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文章抽選關於量子力學基本原理的幾個題目,包括量子力學與經典物理學的對比、量子概念的產生、薛丁格方程的出現、全同性原理和量子路徑積分等,作些說明。目的在於激發讀者思考量子力學的本質在哪裡。01 經典物理學回顧任何物理理論都不僅僅描繪事實,它們包含由經驗延伸出的假設和觀念。經典物理學大致包含四個分支:力學、電磁學、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經典力學處理的對象以質點係為代表,經典力學的狀態是質點系所有質點的位置和速度。
  • 要練出四兩撥千斤之功夫你首先得走出認知上的誤區
    不過,因為現在更多人沒有練到這種本領也沒有見到哪位高人顯露過一二,於是乎質疑「四兩撥千斤」是否真實存在。而在筆者看來要徹底搞清「四兩撥千斤」的真實面目,首先你得走出認知上的誤區。關於「四兩撥千斤」之句最早出見於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其原文為「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
  • 力學實驗系列課程——第九關 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力學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