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重新認識太極拳!

2020-08-28 太極仁拳

《必須重新認識太極拳!》

大家都聽說過,太極拳是以柔克剛的拳術。雷雷被徐小東秒殺。馬保國被王慶民秒殺。還有其他不知名太極拳大師被其他搏擊手秒殺。這讓大眾對太極拳的「最高境界的技擊術」的美譽產生了質疑:都說太極拳以柔克剛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怎麼上了擂臺的太極拳大師都被秒殺了呢?為什麼太極拳以柔克剛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的特點蕩然無存了呢?為什麼「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的四大金剛八大天王和武當山的武當功夫掌門和其他門派的掌門都不敢露臉為太極拳正名呢?網上看到的太極拳大師們展示的那些不見用力弟子就亂蹦亂跳的神功怎麼就看不到了呢?難道太極拳原本就是一種神話,太極拳大師都是裝神弄鬼的騙子嗎?非也!太極拳大師們都不是騙子!太極拳大師們都沒有師徒配合作假騙人!太極拳大師們都的的確確是有功夫的!凡是上擂臺比武的太極拳「大師」都是過高估計自己本事的人。凡是不上擂臺比武的太極拳大師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所有的太極拳大師都不懂什麼是太極拳,不懂太極拳力學原理是什麼。所有觀眾更不知道什麼是太極拳,更不懂太極拳力學原理是什麼!觀眾平時看到的太極拳視頻不是太極拳套路演練,就是太極拳大師給弟子們上課的推手教學視頻,或者是展示太極拳以柔克剛原理的視頻,都不屬於搏擊格鬥實戰,更不是擂臺比武搏擊格鬥!推手不等於搏擊!推手功夫代替不了搏擊功夫!太極拳大師不要把推手功夫當成搏擊功夫!觀眾也不要用觀看擂臺搏擊的眼光標準評論太極拳推手現象!擂臺搏擊是擂臺搏擊,太極拳推手是太極拳推手,各行其道,各有各的規矩!太極拳是以柔克剛的防身自衛術。但現實社會是法制社會,法制越來越健全,社會秩序越來越好,打架鬥毆的現象越來越少,防身自衛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偶然受到非法武力侵害,防衛時還常常由於對法律學習不夠深刻,造成防衛過當而違法犯罪的後果。幾乎沒有絲毫機會防身自衛實戰。打人不允許!防衛過當還是不允許!又從來也沒有想過登擂奪冠。觀眾對太極拳大師們不能有不切合實際的要求!那麼,太極拳推手是不是就沒有什麼用途了呢?太極拳是不是就不能用於搏擊了呢?非也!練習太極拳推手是為了體悟太極拳以柔克剛之道。太極拳宗師和大師們對太極拳以柔克剛之道理,也就是對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之原理都沒有搞清楚。他們都是借用儒釋道經論太極陰陽哲理和柔弱勝剛強哲理解釋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之道理,對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力學本質原理都研究不出來,錯誤的認為,太極拳不用力,用力就不是太極拳,力學是研究力的作用的,用力學研究太極拳就一定會導致如何增大用力,違背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特點。還有很多太極拳大師認為自己找到了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力學原理,錯誤地把槓桿能省力的原理當成了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原理。還有很多太極拳大師認為太極拳是剛柔並濟的拳術,而不是純粹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拳術,太極拳之所以可以做到讓對手推不動,是因為太極拳有」千斤墜」的功夫,錯誤地認為推不動的力學原理是自己的身體形成了三角形穩定架構,對手推到自己身上的力沿著身體向下傳導進入到了地下,地面的反作用力支撐住了自己。結果,所有的太極拳宗師和大師都沒有搞清楚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力學原理,又認為「拳架為體,推手為用」,把推手當作實戰訓練。太極拳宗師和大師們還搞不清楚什麼是太極拳,把太極拳定義為防身養生悟道益智的集合體,把太極拳搞成了大雜燴。什麼是太極拳?要知道太極拳的定義,必須讀懂王宗嶽《太極拳論》和《打手歌》。只可惜除了王宗嶽一個人懂太極拳外,其他太極拳宗師和大師都不懂太極拳!沒有任何太極拳宗師和大師讀懂王宗嶽《太極拳論》和《打手歌》。王宗嶽《太極拳論》和《打手歌》論來論去歌來歌去,實際上等於只告訴了大家一句話:太極拳是順勢而為的拳術。太極拳推手時要順勢而為。太極拳技擊時也要順勢而為。順勢而為就要不頂不丟。順勢而為就要以靜制動。順勢而為就要後發制先發。順勢而為就要捨己從人。順勢而為就不能出現頂抗之力。不頂就必須松空虛無,至對手一羽不能加於我,蠅蟲不能落於我,我能保持平衡。太極拳順勢而為的力學原理是什麼?盡在《太極拳力學原理研究》!

太極拳功夫在實戰中的表現是什麼樣子呢?舉例如下:

https://m.toutiaoimg.cn/group/6828691789193413127/?

附:

https://m.toutiaoimg.cn/group/6839090981162189324/?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92435937&group_id=6839090981162189324&use_new_style=0

相關焦點

  • 再悟《高手》011:重新認識太極拳第一勁
    《高手》一書,雖然不能跟《紅樓夢》相持並論,但對於太極拳愛好者來說,尤其是習練張志俊拳法的,不管是什麼層階,都愛不釋手。因為它既是一部人物習拳傳記,更是一本適合太極拳各階段習練者的教科書。張志俊先生毫無保留地把其用畢生精力悟到的太極拳哲理和盤託出。
  • 修煉太極拳必須把握的核心原則
    不過,以下五點,則應成為太極拳修煉者必須把握的核心原則。   第一,知行合一。  對太極拳要高度重視,視之為進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真正途徑。許多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只停留在語彙和道理的詮釋上。這樣的認識是邏輯的推理和辨析,是外在知識的積累,與近求諸己的中華傳統文化之混元整體的境界還不能兼容,甚至連自身的健康都保持不住。
  • 讓我們來認識,與理解太極拳中的「掤勁」
    「掤勁」是太極拳的專用術語,與太極拳八法之「掤」即有聯繫又有區別,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 習練太極拳必須打通小周天的兩個階段
    小周天的打通必須分兩個階段進行。在第一階段,必須練好太極拳;在第二階段,應在太極拳的基礎上打通小周天。在第一階段,練好太極拳。太極拳練成怎樣意味著練好?練好太極拳的標準是什麼?練好太極拳的第一步是盤好拳架,以達到正確的身法和標準運動。否則,將浪費時間和精力,卻遲遲無法入門。?
  • 關於太極拳"意"的一點粗淺認識
    以意識為主導練習太極拳,就是對體內、體外兩個複雜龐大的系統進行能量交流、分化、重組、優化,既是一種心理過程,也是一個信息和能量轉換、傳遞的過程。太極拳練的是意識感知和控制身體的能力。但我覺得這種意識不同於想吃飯喝水之類的,或者說,太極拳練的意識是更高級的東西,它除了人的基本想法、意念外,更是區別於大腦之外不自覺而形成的一種「身意」。這種「身意」是身體自帶的,是與生俱來的,它是人對外界的應變反應能力,平時懶洋洋的隱藏在身體每一個部位,很難顯現,只有在生命或身體遭遇巨大危機時才會爆發出巨大能量,比如我們常講的危機之下一個柔弱的女子為救孩子可以掀起一輛汽車的故事。
  • 進入太極拳高級階段的學習,必須持之以恆的堅持:一二一訓練計劃
    所以,人們對太極拳的期望值也就高了,見不得太極拳輸,不允許有人褒貶它……等等,寧願讓那些所謂的「大師」賺黑心錢,也不能讓太極拳遭難看……實際上,無論是什麼拳,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就會被淘汰出局,這是必然的!
  • 正確提高太極拳水平和質量改進的初探
    戴明的學說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理論基礎,對提高產品、工作質量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同樣對提高太極拳水平有很高的指導價值。以下幾點是根據戴明主要觀點並結合對太極拳教學體會整理的,供太極拳愛好者參考:   1. 提高太極拳水平是長期無止境的過程  太極拳愛好者必須從短期目標的迷途中歸返,轉回到長遠改進的正確方向(太極拳對普通人來說是不可能幾個月學會的)。
  • 太極拳的練與養
    太極拳是一個練養結合的拳術,不是只講究練習各種硬功,而是在練習的過程中強調養。它既是武術,可以防身禦敵,又是養生術,可以祛病強身,益壽延年。那麼,我們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如何把握練和養呢?我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掌握。首先,要從理論上提高認識,用太極理論指導練拳實踐。太極拳是以陰陽變化為靈魂的哲理性拳術,所以,我們練習太極拳,首先要從太極理論上明白陰陽轉換的哲理。
  • 【求真】簡化太極拳之父李天驥大師:「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我的形意拳不能再毀在你們手中」.
    這是老師在70年代末教育我們一位同學所說的話,原因是我的這位同學將要代表北京參加全國比賽,這次比賽必須是選拔 五項才成,我的這位同學一時湊不上五項,就想拔形意拳,他來請示老師,恰巧我在老師家,老師對這位同學不客氣的說:「你們已經毀了我的太極拳,我的形意拳 不能再毀在你們手中」。老師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太極拳必須要注意的「五度」,你知道幾點?
    太極拳為「五度」,到底是哪五度呢?請看下面內容:一、高度練太極拳的架子可高可低,高架子運動量小,適合於初學體弱多病者;低架子運動量大,適合於身強力壯年青者,對練功的人,架子的高低因人而異,不可勉強。但練一套拳應保持架子高度基本不變,尤其在同一個式子中,不可忽高忽低。保持穩定的高度,就是保持穩定的運動量,就是保持骨肉、內外之間穩定的氣血流通。
  • 太極拳精髓
    意為下苦功夫,流大汗,吃大苦攻練太極拳。一要有百折不回之毅力;二要有脫胎換骨之精神。不要看輕緩慢、輕靈、鬆柔的太極拳。重視練拳,從定式到聯動式,牢牢打下紮實的基本功,往最高境界修煉。必須讓學者明白,學拳容易改拳難。草草快快學一套拳,有「一年學拳三年改不完」之說。更甚者幾十年改不好。一套拳定勢學正確了,再聯動習練,一套拳扎紮實實,功底深厚。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帶你認識真實的傳統武術太極拳
    小編姓楊,也很榮幸落入了陳楊兩姓太極拳的爭論之中。(楊氏太極拳和陳式太極拳屬於太極拳兩大派別,曾經只傳陳楊兩姓氏的後人)。人們也常說太極拳能不能打。在中國人的語言詞彙裡,打,是勁力的象徵。老伯伯們打的太極操原本是太極拳裡面的套路練習方式,在太極拳裡面是最無用的東西。因為太極拳本身是作為一項防身術殺人技,並非是天天才廣場把手慢慢的揮過來舞過去。可能年紀長一些的朋友都聽過「想練武先吃苦」之類的話語。太極拳也一樣,真正的太極拳習練者,更多的時間是在扎馬步,在練基本功。
  • 「拳友心得」談談我對孫氏太極拳的認識
    初起不知拳中意,再回首十年已過,不斷耕耘,無數次揮汗如雨,一直在求索在攀登,時常回想起初次練習孫氏太極拳的時候,老師首次強調的練習孫氏太極拳的點點滴滴,老師的話依然猶在耳畔,
  • 練太極拳,為什麼要從鬆柔入手?
    太極陰陽學說規範太極拳為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的拳種。學練太極拳,鬆柔功夫是必修課,練拳必須鬆柔,「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用意,不要用力」。太極拳的拳理拳法規範從學者,必須修煉松功。練太極拳,修煉松功同一個道理,以常人的目光審視松功,以常人的思維去認識、理解太極拳的松功,是練不成松功的。
  • 山東省國術館與簡化太極拳
    研究「國家太極拳套路」的淵源,認識《太極拳講義》在中國太極拳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將《太極拳講義》的楊式太極拳套路定性為國家體育總局至今仍在推廣的《簡化太極拳》的基礎,就不得不提及我國太極拳推廣普及運動的開拓者——李天驥先生。
  • 學太極拳必須知道每一招第一式的用法
    現在幾十年太極拳練下來都不知道每招每式用法的人比比皆是。而太極拳的練習是必須知道每招每式用法的。不知道用法精神就無所依存,身體不能協調,勁力無法顯現。可見明白用法對於學習太極拳的重要性,尤其在學習之初,記用法可以方便我們記憶,許多人感覺難學,記不住動作,其實都是因為不知道用法,前年我曾在一個太極隊教楊氏傳統太極劍,當時我根本沒講動作怎麼做,只是講了一下攻防含義,然後配合每個人試了一下招,基本上每個人試一次招以後就能把動作記住,五節課下來就把五十四式劍教完了,大家感覺毫無壓力,不象以前學個套路要二三十節課,還經常記不住
  • 太極拳如何「盤架」
    太極拳盤架練習盤架是傳統太極拳綜合訓練的一種方式,把太極拳單練的各種功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太極拳的基本功有如書法中的筆畫,盤架則是把筆劃組合成一個個完美的字體。太極盤架中的每一式乃至每一個細微動作都滲透著太極陰陽哲理,否則即使習練數十年也只能在強 身健體這一階段徘徊,不可能達到武學的上乘境界。
  • 快來看看你學習太極拳方法正確嗎?
    太極拳作為一項全民運動,早已蔚然成風,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太極的身影,但他們打的所謂的「太極拳」真的是正宗的太極麼?當然不是,我們看到最多就是公園裡老太太老大爺們晨練時成群結隊的在打太極,故而給我們形成一種「太極拳是老人練的老人拳」的錯覺。其實不然,太極拳是一項博大精深的技擊健身術,這些老人只是學會了太極拳的健身功效。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嚴禁自封「掌門人」等武術界亂象
    不過在繼續推廣太極拳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規避一些誤區——多年前王培錕就曾提出,需要謹防把太極拳混同為太極操或者太極舞,「既然是武術,就要按照武術的本質,必須要有攻防含義,必須內外兼修、神形兼備。」在王培錕看來,想要杜絕此類亂象,在官方機構的規範管理之外,也需要武術界普及科學的認識,才能規避普通人的誤解。比如,把套路運動等同於實戰能力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誤區,「不同的形式,要求不一樣,鍛鍊的也不一樣,自己有自己的路子。」
  • 太極拳推手介紹-原福全
    太極拳推手介紹太極拳推手是太極拳技擊訓練的一種方式,也是檢驗和提高太極拳練習者太極拳技擊功夫的一種套路。它和太極拳套路是「體」「用」關係,太極拳推手有單推手、雙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散推手等。推手中,分別採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八種太極拳基本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