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承載了許多人童年的快樂。小時候在農村地區生活過的孩子們,大多有這樣的經歷,聽到外面有「嘭!嘭!嘭!」的聲響,或是聽到做爆米花的大爺吆喝聲,急急忙忙找老媽要一袋玉米或大米,跑出門去找爆米花的位置所在。和一群小夥伴搓著手等著鍋爐裡的爆米花被燒熱,大爺一聲「捂耳朵」,就等著聽那一聲巨響。
有多少人曾經被那個黑色的鍋爐嚇到的?這種老式的爆米花機,其實正式名稱是「大炮手搖爆米花機」,如今我們已經無法在城市裡看到這種爆米花機,只能在一些博物館裡,或是偏遠的山區,還能找到它的蹤跡。但這種老式的爆米花機,並非我國發明,而是19世紀後期的英國人發明出來的,所以它也被叫做英式爆米花機。
只是到了20世紀電氣化時代,這種爆米花機在西方國家退伍,到了中國反而成了一代人童年的記憶。這種爆米花機的工作原理,是讓改變機內的壓力,由於受熱,機內壓強慢慢升高,當人們打開機蓋後,機內的高溫、高壓同加工原料一起噴發出來,外界壓強迅速下降,玉米粒內部氣體迅速向外擴張,玉米粒變成了爆米花。
於是這種手搖式的爆米花機,成了很多人童年裡又愛又恨的東西,愛的是它能把玉米、大米、黃米、蠶豆做成又香又脆的米花,加上一把白糖,就是美味的小零食。恨的是揭開機蓋那一瞬間的巨響,讓很多人被嚇得蹦起來,安撫自己狂跳的心臟。
然而,這種巨響停止在很多人的童年裡,到了現在,更加新型的爆米花機誕生,童年裡的那一聲巨響,也隨著手搖式爆米花機逐漸退去。為什麼現在新型的爆米花機,已經不會發出這樣的巨響了呢?
我們現在吃到的爆米花,和以前自己家揣著一袋玉米去做的爆米花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自己做的爆米花,用到玉米是普通食用玉米,這種玉米需要爆開的溫度較高,需要一個高壓的環境,才能將玉米做成爆米花,因此需要手搖式爆米花來給予玉米一個高壓環境。
而現在電影院裡售賣的爆米花,是美式爆米花,用到的玉米是特殊的小顆粒爆裂玉米。這種玉米起源於美國,顆粒更小,表皮更堅硬,含水量大約在14%左右。這種爆裂玉米爆開的溫度比較低,不需要高壓環境,只需要簡單加熱就能讓玉米膨脹,衝破外皮形成爆米花。並且做出來的爆米花顏色更白,口感更鬆軟,品質更好。
由於美國的這種小顆粒爆裂玉米逐漸成為主流,中國的手搖爆米花機也開始力不從心。再加上有一段時間,人們發現用老式的手搖爆米花機,會讓爆米花中的含鉛量大幅度上升,對人體有一定傷害。因此這種爆米花機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商場裡新式的加熱型爆米花機,聲音小,更健康,更安全,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