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深度歷史觀
要說表白最怕遇到什麼事呢?必定是最怕被人發「好人卡」,所謂「好人卡」,就是委婉地拒絕別人的表白。其實,「好人卡」並不是現代人的首創,在古代,就有過類似的「好人卡」詩歌,比如這一首「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意思就是說一位女子,淚流滿面地與男子告別,並且將男子贈予的明珠歸還,還說,只恨我沒有在嫁人之前遇見你。這一句詩,就是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啊!
細心的朋友就要問了,「恨不相逢未嫁時」,不就證明這位女子已經結婚了,要是真接受了男子的求愛,那不成出軌了嗎?這首詩的名字,叫做《節婦吟》,「節婦」的意思就是指古代貞潔的婦女。全詩是以這位節婦的口吻,給一位男子發了「好人卡」,它是這麼說的:你明知道我已經有了夫君,還要送我明珠,我知道你是個好人,但是我已經發誓,和我的夫君生同眠死同穴,所以把明珠還給你,拜拜!
當然,這名女子的口吻是非常委婉的,比如形容自己還明珠的時候「雙淚垂」,表示對方人很好,自己很不舍這樣子,但是,有過收「好人卡」經驗的朋友就知道,只要是張「好人卡」,其實就沒什麼舍不舍的,那都是客氣話!如果稍微不客氣點,那就是另一個版本。比如說,《陌上桑》裡的羅敷。羅敷是個大美女,出門摘個桑葉,回頭率都有百分之二百。有一回羅敷走在路上,被一個路過的使君攔住了,問羅敷家住哪兒啊,年紀多大啊,還邀請羅敷同坐一輛車,其實就是暗示羅敷,自己看上她了,結果,被羅敷無情拒絕。
羅敷是怎麼拒絕使君的呢?她劈頭蓋臉就給使君一頓罵:「使君一何愚」,說你是不是傻?「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你有老婆,我有老公,你這是幹什麼呢?然後,羅敷就說了一大堆,說自己的老公有才有貌有地位,誰還能看得上你!說得這位使君面子上根本掛不住,灰溜溜地就走了。其實,你要說羅敷真的有這麼個了不起的丈夫嗎?也許有,也許沒有。總之,她的目的,就是要拒絕這個無禮又自大的使君。所以,咱們回頭看《節婦吟》,作為一個「節婦」,當然不會喜歡有別人來給自己表白,如果能像羅敷這樣,痛快地回絕,那多爽快,為什麼還要選擇如此委婉的方式呢?或許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那個表白她的人,她得罪不起。
《節婦吟》的標題,其實還有後半段,叫做「寄東平李司空師道」,而詩的作者,是張籍。也就是說,這首《節婦吟》,其實是一個男性詩人,寫給一個叫做李師道的大官的。
張籍呢,是晚唐時期的一位詩人,是「老杜」杜甫的鐵桿粉絲,那會有一本八卦小說,記載了這麼一故事,說張籍把杜甫的詩集燒成灰,伴著蜂蜜吃,跟吃補品似的,他覺得吃了這個,自己寫詩就能跟杜甫一樣好了!擱現在,這得算行為藝術了!可見,張籍這個人,是個很有想法的人。那他幹嘛給李師道寫首《節婦吟》呢?咱們得聯繫時代來分析。
晚唐時期,藩鎮割據嚴重,到處都是小朝廷,誰也不把中央政府看在眼裡。這個李師道,就是某個藩鎮的軍閥,還挺有勢力。既然是割據,那勢必會有爭端,不一定是真刀真槍的打仗,也會有朝政外交的暗湧,所以,軍閥要籠絡的人裡,文化人是必不可少的,而張籍就是李師道看中的一個人才。但是你想,張籍的偶像可是老杜啊!能不愛國嗎?張籍自然是不想唐朝分裂的,所以不願意追隨李師道。
不願意是一回事,怎麼拒絕又是另一回事,畢竟身份地位的差距擺在這裡。所以,張籍想來想去,就寫了這首《節婦吟》,借一位節婦拒絕別人求愛的故事,「恨不相逢未嫁時」,回絕了李師道的收買。李師道看了,心裡很受用,畢竟詩寫得這麼哀婉,表達得又這麼坦蕩,這個「好人卡」不得不收啊!所以,說到底,《節婦吟》根本就不是什麼令人惋惜的愛情故事,而是一場令人玩味的說話藝術表演,有需要的朋友,真的值得全文背誦,好好品味一番!
參考文獻《新唐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