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逼和尚結婚,和尚將「恨不相逢未嫁時」改1字,拒絕得高級

2020-12-22 貓眼國學

歷史上,有很多才華斐然長相清秀的高僧,他們仿佛遺世獨立的蓮花,引來許多人的欣賞和傾慕。在唐朝,佛教繁盛,僧人的數量也有所增長,也有很多與僧人有關的故事。相傳唐代有一個叫做李冶的大才女,對高僧皎然芳心暗許,寫下20字的情詩贈予高僧,想讓皎然明白自己的心意,不過皎然卻用一句「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婉轉拒絕了佳人的心意。

遇到佳人表白的高僧也不止皎然一個,到了宋代,道潛禪師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而且比皎然高僧的處境更加窘迫。喜歡他的女子比較「大膽」,直接在公共場合當著眾人的面對道潛禪師表明心意。為了不讓佳人尷尬,道潛禪師以詩回應「禪心已做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將自己比作沾了泥土的柳絮,八風不動,把自己只願一心向佛的思想婉轉地傳達給了佳人。

而另一位叫做蘇曼殊的高僧在拒絕佳人表白這件事上更加巧妙,他的拒絕方式堪稱完美。蘇曼殊從小就非常有學習的天賦,對書畫都非常擅長,可是在十九歲的時候卻執意皈依佛教,剃髮為僧。如此任性的蘇曼殊在成為僧人之後也不走尋常路,前後一共三次還俗,然後又三次歸佛,半生都在佛和俗之間流轉。

當年有一位名為楓子的佳人一直在蘇曼殊的身邊流轉,對蘇曼殊情根深種。在兩人結識了很長時間後,再也不願等下去的楓子主動出擊,有意逼迫蘇曼殊和自己結婚。不願娶妻的蘇曼殊便做了一首《本事詩·烏舍凌波肌似雪》回應楓子的求愛,全詩不過短短28個字,卻將蘇曼殊所有的情意都包含在其中。

縱觀整首詩,可以感受到蘇曼殊對楓子並非毫無情意。他借烏舍來表達對楓子的讚美,因烏舍在希臘神話是最美的女神,用女神來形容楓子,表示他對楓子最高的禮讚。且「凌波肌似雪」也是形容女子行走輕盈身姿曼妙,女孩子聽到這樣的誇獎都會心花怒放。第二句中,用「索題詩」來暗指楓子對他的示愛,寫得很是含蓄,讓楓子有臺階可下。

從蘇曼殊所寫的前兩句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對于楓子這樣敢愛敢恨的女子是非常欣賞的,但是礙於自己的僧人的身份,只能用後兩句來回答楓子。第三句中「還卿一缽無情淚」表示自己沒有辦法接受楓子的心意,只能「無情」回絕,讓楓子原諒自己,一個「淚」字更是體現了蘇曼殊內心的糾結和愧疚。

要說最妙的還是最後一句「恨不相逢未剃時」,此處蘇曼殊借用了唐代張籍的《節婦吟》,該詩最後一句是「恨不相逢未嫁時」,蘇曼殊將「嫁」改成「剃」來勸楓子放棄對他的執著,並且道破自己拒絕楓子的原因所在。不得不說,蘇曼殊用簡短的28個字既誇讚了楓子又回絕了對方的求愛,引用古詩,改編得非常巧妙。

相關焦點

  • 「恨不相逢未嫁時」誕生之初竟無關愛情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被很多人用來表達遲來的愛情,那種愛而不得的遺憾不禁讓人潸然淚下,賺取了世間多少痴男怨女的眼淚。但是你知道這句話的本意並不是描述愛情,而是殘酷的政治鬥爭的無奈之舉嗎?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整首詩的字面意思是:你知道我有了丈夫,還贈送給我一對明珠。我心中十分感激你的纏綿情意,把明珠系在紅色的短上衣上。我家的高樓就連著皇帝的花園,我丈夫拿著長戟在皇宮裡值班。雖然知道你的心思光明磊落,但我已經發誓與丈夫同生共死。
  •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並非愛情故事,竟是拒絕信
    必定是最怕被人發「好人卡」,所謂「好人卡」,就是委婉地拒絕別人的表白。其實,「好人卡」並不是現代人的首創,在古代,就有過類似的「好人卡」詩歌,比如這一首「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意思就是說一位女子,淚流滿面地與男子告別,並且將男子贈予的明珠歸還,還說,只恨我沒有在嫁人之前遇見你。這一句詩,就是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啊!
  •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不是我們不曾心動,也不是我們沒有可能,嘆只嘆有緣無份,恨只恨情深緣淺。總之,我們愛在了不對的時間裡。千古名句「恨不相逢未嫁時」,正是表達了人們這種無法釋懷的遺憾。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你明明知道我已經有了老公,還要送給我明珠。我很感謝你的用心良苦,也謝謝你這麼貴重的禮物,而我也只能把明珠系在我的紅羅衫上。
  • 「恨不相逢未嫁時」前面一句才是精華,已婚男女越早知道越好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是古人很早就意識到,婚姻之事,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時候所娶非人,有時候所嫁非人,甚至是婚後才遇到了自己的真愛、或者遇到了青馬竹梅的那個ta。有一首唐朝詩歌,描述了這樣的遺憾:「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 恨不相逢未嫁時!愛而不得的感情有多美!
    恨不相逢未嫁時『這句詩看起來很美吧?它出自唐代張籍的《節婦吟》「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人世間最美的遺憾,都在一句唐詩:「恨不相逢未嫁時」
    比如題目當中的這句唐詩「恨不相逢未嫁時」,就因為說出了人生中最美的遺憾,而在人世當中備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喜愛。人都說,有缺憾乃是人生的常態,年紀越大,這種感悟就越多。年少時讀評傳小說,聽說書相聲,對於「無巧不成書」印象深刻。
  • 情侶之間相處,恨不相逢未嫁時,只是愛得不夠深刻
    可能這是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最令人遺憾的地方,然而對於在戀愛中的人,恨不相逢未嫁時,是最讓人悲痛的。然而我想說恨不相逢未嫁時,它只是一種錯覺,並不是在這一刻你真的尋找到真愛,而只是在某一霎那心中的缺憾,恰好身邊這個人剛好擁有能填滿。當你渴望得到什麼的時候,然後他能給予你,所以你才會有這樣的錯覺,如果能和這個人在一起,也許你心裡會非常滿足。
  • 日本美女天皇,曾兩度稱帝,終身未嫁,卻和1個和尚不清不白
    豫薦你|文【全文1843字,圖片11張】日本美女天皇,曾兩度稱帝,終身未嫁,卻和1個和尚不清不白中國古代只有一位女皇帝武則天,但日本古代卻有10位女天皇世界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皇室,就是日本皇室,當日本皇室男丁稀少時,就有考慮讓女性作為繼承人,這在世界上還是比較少見的。這些女天皇,形成了日本歷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其中有一位女天皇,原名阿倍內,她20歲被立為皇太子,也是日本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皇太子。
  • 「恨不相逢未嫁時」作者不是表達愛情的,它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我們熟悉的「恨不相逢未嫁時」就是這種表達方式的典範。唐朝自從安史之亂後,就逐漸走向了衰落。中晚唐最嚴峻的政治問題就是藩鎮割據與宦官專權。唐憲宗繼位之後就開始著手打擊藩鎮。他為難的是用什麼方式來拒絕呢。畢竟李師道稱霸一方,連朝廷都拿他沒辦法,為了安撫他,還不得不給他加官進爵。更何況連宰相都敢暗殺,誰要是得罪了他,那就性命難保啊。大才子不愧是大才子 。幾個不眠之夜的考慮之後,張籍提筆寫了一封給李師道的信。這封信很特別,是一首詩。這首詩的題目也很特別一一《節婦吟》。
  •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蘇曼殊
    他從十三歲起,就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先在上海姑母家寄食兩年,學習中文和英文,十五歲那年,得其表兄林紫垣的資助,到日本留學。回國工作不順,後因投靠興中會遭到誤會,便跑到廣東惠州某破廟削髮為僧,在尚未取得正式和尚的資格,即乘師父外出之機,偷了已故師兄博經的度牒,溜之大吉,從此以「博經」自命,並自稱「曼殊和尚」,開始了四海為家的流浪生活。有時以教書為生,有時靠賣文過活,有時寄食於寺廟,有時乞貸於友朋,有時「貲絕窮餓不得餐,則擁衾終日臥」,有時甚至把金牙敲下來換煙抽。
  • 大媽被假和尚騙走1千看病錢,街頭偶遇當街怒踹洩憤
    病急亂投醫,有的人在自己生病的時候,總是喜歡胡亂看病,還有人信一些民間偏方,當然,有時候偏方有用,但是最好還是去正規醫院看,雖然貴了點,但是比較科學,日前,河南一個大媽就在看病途中被一個和尚給忽悠了,和尚說自己有偏方,大媽信以為真,把自己準備看病的1000元錢給了和尚,沒想到一個月過去了
  • 虛雲老和尚年譜 | 13 虛雲和尚自述年譜
    正修和尚請往麗江金山寺講經。朝雪山太子洞。到維西中甸阿敦子各地遊覽。又到藏邊參觀喇嘛十三大寺。回寺過年。[附記]是年予正在龍華山講經時。大理府所屬四縣發生地震。以大理為最劇。屋舍城垣悉倒塌無餘。惟寺宇寶塔未倒。仍矗立如故。地動時震開巨隙。中噴火焰。蔓延燃燒。人爭逃命。每遇足下地裂。身即陷墮。甫欲出時。地又複合。有截斷腰肢者。有僅露一頭於地面者。儼如生陷火焰地獄。慘不忍睹。
  • 一字成就一首好詩:大詩人寫了首詩給和尚品鑑,和尚卻讓他改個字
    唐末五代十國之時有一著名的詩人名叫王貞白,字有道,號靈溪,乃信州永豐人(也就是今天的上饒市廣豐人)。提及王貞白,興許有人不知,但提及它的詩句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 」,可謂無人不曉,就連三歲小兒也都能朗朗上口。
  • 諸宗部——密庵和尚語錄
    行二十字。若於此薦得。許親見密庵。如或未然。聽取一轉語。淳熙十五年冬仲月九日。參學張(鎡)序。密庵和尚語錄  密庵和尚住衢州西烏巨山乾明禪院語錄  參學小師崇嶽了悟等編  師於乾道三年八月初一日。就本院受請。升座雲。適來未鳴鼓已前。喚作傑上座。而今升座已後。喚作烏巨長老。驟爾更其名易其號。披毛戴角。拖犁拽把。向異類中。頭出頭沒。既然業債難逃。
  • 六不和尚7首律詩,天下何人如我狂,寄託詩人情懷,你喜歡哪首?
    這半年來,王和尚忙於讀書,寫文章,律詩寫得不多。我寫詩,注重筋骨和寄託,從不草草動筆寫詩,胸中有詩意,才會下筆去寫。詩對我而言,多寫胸中感慨,寫思考和真情。△六不和尚律詩選:狂傲與沉靜的心懷1.壯行題解:我心多豪壯,我詩也多壯語。
  • 和尚殺害青樓女子,蘇軾審案,寫下一首判詞,成為罵人典範
    蘇軾以直率著稱,他敢於直言,讓皇帝都頭疼,屢次被貶,卻始終不改初心。遇到快樂的事,他會頭戴鮮花,聊發少年狂。遇到不平的事,他也會直言不諱,慷慨激昂。和尚殺害青樓女子,蘇軾審案,寫下一首判詞,成為罵人典範在皇都風月主人所著的《綠窗新話》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杭州的靈景寺,有一名僧人叫瞭然。此人不遵守戒律清規,常常和一個名叫李秀奴的娼妓來往。
  • 一個字揭示詩詞的奧秘,王和尚講詩,寫詩有妙招
    王和尚談勢,寫詩如何張力十足?今日談詩,王和尚只說一個字:勢。何為「勢」?《說文解字》曰:勢,盛力,權也。即「勢」乃力之意,且多指未消失之力。就作文而言,「勢」可指文氣之張力,行文之氣勢。蘇洵論孟子之文時,曾說孟子的文章文辭簡練,說理透徹,「語約而意盡」,氣勢磅礴「其鋒不可犯」;而他在論述韓愈文章時,曾說韓愈文章「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人自畏避,不敢迫視」。此均可理解「勢」之含義,即或精煉雋永,後浩蕩雄壯,然其中張力十足,氣勢逼人。
  • 日本皇室公主,放棄皇族身份嫁大15歲和尚,民眾卻直呼她高攀
    日本皇室公主,放棄皇族身份嫁大15歲和尚,民眾卻直呼她高攀在婚姻大事上面,人們最支持的就是門當戶對,因為婚姻關係中的兩方水平差不多,所以小夫妻兩個不會在三觀方面有太大差距,假如一對戀人三觀不同,兩個人是絕對走不到最後的。
  • 和尚愛上歌女,被拒絕後將其殺害,蘇軾寫了一首詞,大罵禿驢
    這讓李秀奴不禁產生了尋得一良人,回歸正常生活的想法。所以李秀奴在前不久,特意前往西湖邊著名古剎靈隱寺上香求願,希望佛祖垂憐,給自己一樁好姻緣。而正巧,接待她的,就是年輕和尚瞭然。從未涉世的小和尚瞭然,遇到這麼一位具有成熟風韻、頗懂得男人心思的美女,自然是一下子便淪陷了。兩人夜夜笙歌,巫山雲雨。瞭然將他本就不多的那點積蓄全部揮灑到怡秀院裡。他本以為,李秀奴也是愛自己的。
  •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錯,和尚根本不在廟裡!
    又比如俗話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其實這也是錯的,和尚並不住在廟裡。那麼,寺、廟、祠、觀、庵有什麼區別呢?因寺內的經書是用白馬馱來的,朝廷便將其命名為「白馬寺」。這樣,洛陽的白馬寺就成為中國的第一座佛寺。隋唐以後,寺作為官署越來越少,而逐步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用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