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趣點滴】藏東南的螳蛉

2021-02-18 巍巍昆蟲記

螳蛉科Mantispidae 隸屬於脈翅目Neuroptera,具捕捉足,成蟲雜食性,可捕食小型節肢動物、取食花粉甚至樹汁。世界性分布,全世界已知約400種。我國螳蛉種類記錄較少,僅知約40種,其中西藏確切記錄2種,分別為藏優螳蛉  Eumantispa tibetana Yang, 1988 與 藏異螳蛉Allomantispa tibetana Liu, Wu & Winterton, 2015。

藏異螳蛉 A. tibetana,是我國記錄的第一種卓螳蛉亞科 Drepanicinae 昆蟲,較為罕見,本種生活史未知。(吳超 攝,引自 Liu et al. 2015)

西藏尤其是藏東南地區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螳蛉的種類遠不止2種,本次西藏考察目前已發現6種螳蛉(可惜沒有發現異螳蛉)。

藏優螳蛉 E. tibetana,西藏優勢種,前胸背板幾乎無斑(鄭昱辰 攝)

褐頸優螳蛉 E. fuscicolla Yang, 1992,與藏優螳蛉以及廣布的漢優螳蛉 E. harmandi (Navás, 1909) 近似,但前胸背板背面幾乎為褐色斑紋。 (鄭昱辰 攝)

亞螳蛉 Mantispilla sp. ,體深褐色,小型,翅痣端具褐色暈紋。(鄭昱辰 攝)

簡脈螳蛉 Necyla sp.,另外一種小型螳蛉。(鄭昱辰 攝)

瘤螳蛉 Tuberonotha sp.,中大型,可能擬態胡蜂,棲息於樹冠層(鄭昱辰 攝)

梯螳蛉 Euclimacia sp.,體中大型,擬態胡蜂,同樣棲息於樹冠層,較為粗曠。(鄭昱辰 攝)

參考文獻:

Liu XY, Winterton S, Wu C, Piper R & Ohl M (2015). A new genus of mantidflies discovered in the Oriental region, with a higher-level phylogeny of Mantispidae (Neuroptera) using DNA sequences and morphology. Systematic Entomology, 40, 183–206.

*******************************


想了解有關昆蟲的一切?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巍巍昆蟲記

新浪微博:混世魔王張巍巍

微信互動:actias

加入好物圈圈子與我們互動:

相關焦點

  • 【蟲趣點滴】我和瓢蟲的不解之緣(下)
    上回說到中(dan)原(wan)大(zhi)市(di)-駐馬店市的瓢蟲,這回給大家分享一下西北地區和東南地區的瓢蟲。
  • 吃在藏東南丨藏地食材,原味烹飪
    山美水美的藏東南,有著數不清的自然景觀,也有著無比豐富的食材。
  • 冬蟲夏草成了「藏金蟲」
    冬蟲夏草主產於西藏,簡稱「藏蟲草」,是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屍體的複合體,主要活性成分為蟲草素、蟲草酸、蟲草多糖等有益於人體吸收的物質,具有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抗疲勞、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多種功效
  • 被「封殺」的藏東南,未來我們還能徒步多久?
    4人都是徒步愛好者,來到藏東南探索一條冰川路線,已徒步了4天。▲藏東南群山宛如魔鏡一般。攝影 /NanzhouLi 李南洲/圖蟲創意笨鳥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一年前,他跟隨圈內徒步大神守靜篤,走通了念青東波密北線。21天的行程近乎完美。唯一的遺憾是,最初他們要進一處冰川探索,卻被河水擋住去路,只能原路返回調整路線。這次他找來3名隊友,想趁著冬天河水結冰,過河進入冰川地帶。
  • 【蟲趣點滴】察隅的扁甲
  • 車八嶺的蟲·DAY3
    溼津津的草、木、蟲還有我的衣服,讓我想起在婆羅洲穿梭雨林的日子。中華扁鍬,俗稱夾夾蟲東螳蛉,今晚一大收穫,第一次見文末感謝車八嶺保護區管理處的支持,同行夥伴ICE、Slan和Jac的相隨,以及為文中物種辨識提供幫助的蠅虎ºOOº、另一隻蟲、張明、SDS電泳液用立白、spider王、麥子和zyc等各位大佬的支持~【參考文獻】
  • 【蟲趣點滴】昆蟲騙術——視覺擬態
  • 冰峰叢林 | 首次公布藏東南核心區域山峰資源
    很多自駕愛好者或旅行者從藏東南地區回來後,面對著電腦裡很多雪山的照片竟然叫不出名字,這也是一種無奈吧。基於以上現實,再加上近兩年開始對西藏的東部及南部地區山峰資源不斷搜集照片及文字資料,我越發覺得寫一篇介紹藏東南山峰資源的文章是十分必要之事。
  • 大水 心塞 蟲趣
    但是據汪曾祺在《昆蟲備忘錄》裡說「磕頭蟲的脖子不知道怎麼有那麼大的勁,把它的肩背按在桌面上,它就滴答滴答地不停地磕頭。把它仰面朝天放著,它運一會兒氣,脖子一挺,就反彈得老高,空中轉體,正面落地。」這種喜歡磕頭的蟲子,老讓我聯想到宮廷劇,裡面好多人沒膝蓋,動不動就曲下高貴的雙膝。喜歡玩兒蟲,只是出於一顆喜歡大自然的心,沒玩出過什麼名堂,卻樂此不疲。
  • 番外篇→藏東南開什麼花 part 2
    第一次見到天南星屬的植物就是在藏東南一帶,當時覺得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大還這麼醜的花啊(後來也依然覺得醜)。深圳也有幾種天南星,保育狀態岌岌可危,願大家有幸在野外看到都能好好保護。▼ 狸藻科 捕蟲堇屬 Pinguicula。雖然黃先生不養食蟲植物,但是親眼在野外看見一個捕蟲堇還是有點小激動的。
  • 共同「蟲返」森林,「蟲新」體驗生命魅力
    為倡導保護生態、關愛自然的理念,10月22日,火炬區「蟲返森林,走進昆蟲世界」昆蟲文化遊園活動首場在火炬區中心小學順利舉辦。活動通過科普遊園進校園的形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體驗昆蟲世界樂趣,加深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對自然生態的好奇心,自覺形成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意識。
  • 行李︱史詩級綠絨蒿之旅【丙察察—藏東南—山南】
    6.20-7.10(上半程:6.20-6.29;下半程:6.29-7.10),和足跡遍布青藏高原的植物學專家落新婦博士、每年夏天都在流石灘上摸爬滾打的自然攝影師彭建生一起,穿過生物多樣性無與倫比的三江併流區域、藏東南區域和西藏山南地區,赴一年一度的流石灘之約。
  • 【蟲の藏】巨齒蛉標本製造!
    前不久託廣西蟲友尋找一對越中亞種,兩個月後終於找到,公蟲達到153+的巨大尺寸,母蟲也有122+。除了體型巨大,這對的翅膀保存較為完好,很是難得。大飛蟲果然不負所望,雖然早有準備,但當蟲取出之後仍然被它們巨大的體型震撼了。
  • 古豔多姿鳥蟲篆
    然而,在篆刻藝術數千年的發展和衍變中,出現了不少並非以典型篆書入印的篆刻藝術,如甲骨文印、肖形印、九疊篆等等,而鳥蟲篆就是其中格外具有特點的一種。鳥蟲篆又稱為鳥蟲書、蟲書、鳥書等等,它將常見的小篆線條加以裝飾化處理,其筆畫盤桓彎曲,並變形為細長的鳥、蟲紋飾,因此具有流美婉轉、古豔多姿的裝飾性,增加了篆刻的趣味美,令篆印之審美層次更為豐富。
  • 嘉寄閒情 蟲趣物語
    齊白石 工蟲鳶尾花 設色紙本 立軸 100.3 × 34 cm中國嘉德2013春拍1840萬元成交雖然我們今天已經見不到這幅名畫,但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趙昌齊白石 秋葉草蟲 設色紙本 鏡心 中國嘉德2010秋拍1400萬元成交說到唐代詩人詠蝶名句中的生活氣息,不由得令人聯想起齊白石的草蟲畫作
  • 一代蟲俠譚敬 (一)
    回國後,任華業信託公司、華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東南信託銀行常務董事等職。民國37年赴香港,任香港華商總會理事。1950年經中央文化部鄭振鐸副部長去信動員,從香港回上海。1956年後任公私合營上海房產公司董事。1981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民革六、七屆中央監察委員、民革上海市七屆委員。
  • 364首方劑總結趣記歌訣版(下)
    趣記: 將軍歸天山, 胡老獻紅桃。對照: 將軍歸天山, 胡老—紅桃。199.大黃�蟲丸(《金匱要略》)歌訣: 大黃�蟲芩芍桃, 地黃杏草漆蠐螬;水蛭虻蟲和丸服, 去瘀生新幹血療。趣記: 大人忙著要升國旗, 水蛭吃黃桃。對照: 大仁虻�藥生國漆, 水蛭—黃桃。
  • 夜燒雄黃,水蟲成列.水蟲聞燒雄黃臭氣,皆趣火
    早在成書於公元前2世紀的《淮南萬畢術》中就有如下記載:「夜燒雄黃,水蟲成列。水蟲聞燒雄黃臭氣,皆趣火」。這說明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開始利用雄黃滅蟲了。到了魏晉時期,雄黃愈發顯出翩翩清貴公子的神採來。說到魏晉,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竹林七子等名士,是狂放、灑脫、俊逸的風骨。而說到這種魏晉風度,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種叫做「五石散」的丹藥。
  • 古人的蟲具尋趣
    伴隨著鬥養蟋蟀之風,蟲具設計製作的推陳出新亦是自然。唐代已有以象牙製作蟲具,南宋顧文薦《負喧雜錄》載:「(唐天寶間)長安富人鏤象牙為籠而蓄之,以萬金之資付之一喙。」宋代蟋蟀蟲具更趨精巧,南宋詞人姜夔曾記道:「蟋蟀……善鬥。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 【自走棋攻略】刀塔自走棋四蟲攻略 蟲又生蟲,萬物轉蟲
    這是我本人第一次在小黑盒上發帖,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四蟲哈。(讓小蟲蟲爬滿人家的屏幕不爽嗎)  我呢一開始也是不會玩四蟲的,在一次內戰裡被滿地三星蜘蛛網制裁,密集到看不見信使好吧,於是乎開始了我的四蟲之路,打不過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