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畫家簡介
王津浦,號雲墨,1963年生於李苦禪、孫大石故裡—山東高唐,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現為北京京華閣書畫院籤約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印研究會會員、北京人民畫院理事。多次深得李苦禪、武中奇、於希寧、範曾等大師教益,加之本人酷愛、聰慧和多年鑽研、歷練,使之在國內外書畫界逐日名聲鵲起。
二、藝術特點
王津浦把線條的走勢、節奏、穿插、體積、力量感、動感等,通過用筆的變化體現出來,把平直、均勻、細韌的線條變得曲折頓挫、千姿百態,極富情致。難能可貴的是,王津浦善於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層內涵精髓,創造出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豐富的線條藝術之美。
「以書為骨,以詩為魂」,是範曾繪畫的顯著特色。所謂「書骨」,是闡明書法用筆是中國畫的藝術根基;而「詩魂」,則旨在標舉中國畫應該擁有詩一般的無窮意蘊、境界、神思和氣象;王津浦在師傅範曾影響下,在詩歌環境之薰陶培育,而且儒、釋、道等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下,其內心慢慢蘊含著一份涵養深厚的詩魂,這份詩魂又氤氳在他的筆墨深處。
王津浦老師經常懷古人之幽思,藉助古代高士以發抒「性靈」或「直抒胸義」,強調線條的韻致,重視詩詞歌賦與書法在其繪畫中的地位。他的作品畫的詩意不只是體現在整個畫面的意蘊風神中,同時也體現在每一筆的點劃流美之中。
三、個人成就
1989年榮獲「牧野杯」國際書畫大賽一等獎、
1990年榮獲「遵義杯」國際書畫大賽三等獎中國書畫大獎賽《特等獎》、
1995年榮獲中國書畫大獎賽特等獎、
1998年榮獲「長城黃河杯」國際書畫大獎賽優秀獎、
1998年在國家慶祝澳門回歸美術展中榮獲一等獎、
1998年《童子牧牛圖》等多幅作品在書刊、中國書畫報等處發表、
2000年1月編入國家《二十一世紀人才庫》、
2011年在慶祝建黨90周年書畫展中榮獲特等獎,並被授予「當代著名紅色藝術家」榮譽稱號、
2012年榮獲「神州杯」世界華人書畫大展金獎、
2012年《童子起舞圖》作品在聯合日報發表、
2013年在中國書畫報發表作品、2014年在山東美術家協會舉辦書畫展中榮獲《優秀獎》、
2014年《童子牧牛圖》、《五幅圖》等作品先後被日本、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內外知名人士珍藏、
2015年《竹林七賢》《飲中八仙》等作品被國外領導
四、作品欣賞
1.弟子歸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王津浦以弟子規為創作理念,加以創新構圖,融入範曾老師繪畫元素,傳承中華文明聖人遺風。
百善孝為先,孝: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仁:不清仁,無限害。小人近,百事壞
學: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
愛:凡是人,皆需愛。同天覆,地同載
禮: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
善: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志:朝起早,夜眠起,老易至,惜此時
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2.忠義千秋
3.鍾馗神威
4.老子出關
5.童子系列
君子所言
春在柳梢頭
春曉圖
牧童圖
我們充滿希望
牛勁
歸牧圖
松下問童子
拉回來
屈原
童趣
博愛
戲蟾圖
杜牧雅趣
6.其他人物
飲中八仙
天籟藏道
兇君問道
觀音菩薩
東方朔西王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