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為骨,以詩為魂|人物畫家王津浦

2020-12-27 騰訊網

一、畫家簡介

王津浦,號雲墨,1963年生於李苦禪、孫大石故裡—山東高唐,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現為北京京華閣書畫院籤約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印研究會會員、北京人民畫院理事。多次深得李苦禪、武中奇、於希寧、範曾等大師教益,加之本人酷愛、聰慧和多年鑽研、歷練,使之在國內外書畫界逐日名聲鵲起。

二、藝術特點

王津浦把線條的走勢、節奏、穿插、體積、力量感、動感等,通過用筆的變化體現出來,把平直、均勻、細韌的線條變得曲折頓挫、千姿百態,極富情致。難能可貴的是,王津浦善於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層內涵精髓,創造出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豐富的線條藝術之美。

「以書為骨,以詩為魂」,是範曾繪畫的顯著特色。所謂「書骨」,是闡明書法用筆是中國畫的藝術根基;而「詩魂」,則旨在標舉中國畫應該擁有詩一般的無窮意蘊、境界、神思和氣象;王津浦在師傅範曾影響下,在詩歌環境之薰陶培育,而且儒、釋、道等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下,其內心慢慢蘊含著一份涵養深厚的詩魂,這份詩魂又氤氳在他的筆墨深處。

王津浦老師經常懷古人之幽思,藉助古代高士以發抒「性靈」或「直抒胸義」,強調線條的韻致,重視詩詞歌賦與書法在其繪畫中的地位。他的作品畫的詩意不只是體現在整個畫面的意蘊風神中,同時也體現在每一筆的點劃流美之中。

三、個人成就

1989年榮獲「牧野杯」國際書畫大賽一等獎、

1990年榮獲「遵義杯」國際書畫大賽三等獎中國書畫大獎賽《特等獎》、

1995年榮獲中國書畫大獎賽特等獎、

1998年榮獲「長城黃河杯」國際書畫大獎賽優秀獎、

1998年在國家慶祝澳門回歸美術展中榮獲一等獎、

1998年《童子牧牛圖》等多幅作品在書刊、中國書畫報等處發表、

2000年1月編入國家《二十一世紀人才庫》、

2011年在慶祝建黨90周年書畫展中榮獲特等獎,並被授予「當代著名紅色藝術家」榮譽稱號、

2012年榮獲「神州杯」世界華人書畫大展金獎、

2012年《童子起舞圖》作品在聯合日報發表、

2013年在中國書畫報發表作品、2014年在山東美術家協會舉辦書畫展中榮獲《優秀獎》、

2014年《童子牧牛圖》、《五幅圖》等作品先後被日本、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內外知名人士珍藏、

2015年《竹林七賢》《飲中八仙》等作品被國外領導

四、作品欣賞

1.弟子歸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王津浦以弟子規為創作理念,加以創新構圖,融入範曾老師繪畫元素,傳承中華文明聖人遺風。

百善孝為先,孝: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仁:不清仁,無限害。小人近,百事壞

學: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

愛:凡是人,皆需愛。同天覆,地同載

禮: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

善: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志:朝起早,夜眠起,老易至,惜此時

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2.忠義千秋

3.鍾馗神威

4.老子出關

5.童子系列

君子所言

春在柳梢頭

春曉圖

牧童圖

我們充滿希望

牛勁

歸牧圖

松下問童子

拉回來

屈原

童趣

博愛

戲蟾圖

杜牧雅趣

6.其他人物

飲中八仙

天籟藏道

兇君問道

觀音菩薩

東方朔西王母圖

相關焦點

  • 大畫家崔白和與他有關的幾首詩
    崔白以繪畫而名於世,擅花竹、翎毛,也畫佛道人物,山水。他注重寫生 ,具有革新意義,突破了當時宮廷甚流行的「黃筌畫派」的畫法,備受推崇。在電視劇《清平樂》中,這位大畫家也有出場,並通過懷吉、皇后曹丹姝、仁宗趙禎等人之口,多次稱讚,電視劇中甚至還讓他和董秋和這個仁宗後來的淑妃有了男女之情。
  • 江西畫家詹明榮創作古代絲綢之路長卷《絲路瓷魂》
    為了考察絲綢之路的分支唐蕃古道,詹明榮到西藏考察近日,江西畫家詹明榮歷時兩年,先後赴北非和東南亞採風收集素材創作的反映古代絲綢之路的長卷
  • 隨筆|歐家作:畫家改畫與老嫗解詩
    在結尾自然段,宗先生宕開一筆,談到一個希臘畫家的故事,照錄於下:希臘畫家亞拍爾曾把自己的畫放在街上,自己躲在畫後,聽取意見。有一個鞋匠說人物的鞋子畫得不對,他馬上改了。我不由地就把「希臘畫家亞拍爾」與唐代著名詩人白樂天聯繫起來了。粗看,畫家改畫的故事確實與白樂天「老嫗解」太過相似。傳說白樂天作詩喜歡在民間找普通老百姓品評,如果修改到老太太都說聽得懂,他才覺得是真的好。今天我們能看到「老嫗解」故事最早的出處,一個是孔子後人、北宋文學家孔平仲(1044-1111)撰寫的一部野史筆記《談苑》,另一個是北宋詩僧釋惠洪((1071?-1128)的《冷齋夜話》。
  • 第一個提出藝術為勞動人民服務的畫家,是鄭板橋?有詩為證!
    在我國繪畫歷史上,第一個提出藝術為勞動人民服務的畫家,似乎是鄭板橋。他是浙江興華人是揚州畫派的首領,以畫竹最為著名。現在,蘇州、杭州的許多名勝、古蹟、園林中都還有他的畫和字的石刻、木刻和手跡陳列。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年老體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且語言也。」
  • 法度精湛師造化,雲山松濤美如詩——記著名畫家洪一勝
    著名山水畫家劉有成先生入室弟子。曾師學於上海著名畫家、嶺南畫派著名代表人物林禽先生。現為:安徽省黃山山水畫藝術研究院院士。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2016年至2017年在清華大學美院高研班研修美術理論研究與創作。著名山水畫家劉有成先生在品評他的作品時贊道:一勝善悟,作畫多奇思妙想,出其不意。筆墨沉著老辣中現靈動,章法合理舒適中見新意。
  • 藝術人物:畫家周銘作品賞析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李寶林工作室畫家;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首都書畫院理事;北京燕谷書畫院副院長。被中南海國禮中心聘任為「國禮藝術家」。 《秋色無遠近》138cm×68cm 中國畫自古講求詩、書、畫、印四能。
  • 端午時節,畫家告訴你為什麼我們要紀念屈原?
    宋元:屈原是文人畫家政治理念的再現  作為古代文人崇高的精神偶像,屈原也漸漸成為藝術家描摹的典範。自古至今,不少畫家都畫過屈原像,據統計,自南北朝到清代,以屈原為題材的畫作有48種404圖,其中屈原像有18種18圖,現僅存9種9圖。
  • 樂清籍山水畫家胡鐵錚 《物我同春》詩書畫慶金婚
    原來,這是樂清籍知名山水畫家胡鐵錚偕夫人金筱霞在這裡舉辦《物我同春》——詩書畫慶金婚專場,活動時間10月1日至6日,為期6天。 「物我同春」「豪氣肝膽兩相照 魂靈潤化水和山」「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琴瑟和鳴五十春 天作之合百年福」……詩書畫慶金婚活動得到全國各地許多詩書畫界朋友的支持,紛紛寄來賀畫、賀詩、賀聯。
  • 中國當代著名人物畫家——李美英
    李美英畫家《畫家簡歷》李美英,筆名紅梅,1974年生於荊州,九八年畢業於湖北美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中國人物畫研究會會員,中國藝術家雜誌社特聘畫家,一級美術師。其作品曾獲第二屆「楓葉獎」仕女畫創作大賽金獎,第四屆全國仕女畫展銅獎,代表作品《收入中國當代美術全集》、《名家仕女畫藝術》、《中國人物畫百家》、《20世紀中國繪畫》等。
  • 「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竟是著名詩書畫家鄭板橋先生的詩句!
    眾所周知,鄭板橋系清朝時期的著名詩書畫家,詩書畫藝術被世人譽為「三絕」,亦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官至縣令。他不僅飽學多才,滿腹經綸,而且行俠仗義,剛正不阿,是深受百姓愛戴的清官。所以,他畫的竹在當時也曾轟動一時,竹韻清風,氣節浩然,佳話諸多,也為一些詩書畫家做出了榜樣。
  • 明代畫家傳:劉珏,吳門畫派師祖級人物,書文畫三絕,影響深遠!
    代表人物王履【明代畫家傳:醫學家、書畫家王履,傳世作品僅《華山圖》孤本】、方從義、戴進等等。第二階段:在傳承學習唐、宋、元兩代畫風之後的突破階段,而且是從院體畫開始發生了重大突破。代表人物呂紀【明畫家傳:明代花鳥畫第一家呂紀,全景寫意、工筆花鳥畫第一人】、林良【明代畫家傳:林良,影響到中國花鳥畫史重大轉折的重要人物】等等,劉珏也屬於這個階段。
  • 真功實能寫蒼生——著名畫家王偉寫意人物畫賞讀
    ,放在了畫法探究上,繪畫從以社會學為考量尺度的迷惘中,終於回歸到以藝術學為衡量標準的畫本位上,它使得當代中國畫的發展出現了一次難得的機遇。應該承認,老一代畫家所構建的繪畫框架,也確實為傳統人物畫的現代化轉換起了積極地推動作用,也影響了一大批年輕的人物畫家,這些人後來成了中國現代人物畫壇的主力軍。但是,隨著蔣兆和的去世,中國現代人物畫在文脈上就有些後繼無人了,出現了一個斷層。
  • 美術研究|畫家:以山為德,以水為性!
    02中國傳統山水畫發展中的重大變革從中國美術發展的脈絡看,中國傳統山水畫在發展中有過兩次重大變革,即:從重人物轉變為重山水;從重敷色轉變為重水墨。南朝人物畫在六朝時期最為盛行,是當時魏晉風度的具體體現。盛唐時期,我國人物畫已經完全成熟,達到高潮。至宋後,才漸漸退出主流地位。「江南風景,山明水秀,遠在東晉南朝時期,古代山水畫最先在這一地區萌芽。至五代南唐,這裡湧現出一批富有才華的山水畫家,建立了江南山水畫派」。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是人物畫向山水畫轉變的過渡期,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真正將山水畫推向新的高度的是盛唐時期的一批畫家」。
  • 【詩語星空】鄧智華 / 古體詩十首 ——為書畫家而歌
    ·《乾陵文苑》總第1092期 · 古體詩十首 ——為書畫家而歌 文|鄧智華詩文翰墨廣流傳 更杯換盞英雄氣 好酒品茗賽神仙 2018.10.20 閱陳浩書法 剛飲一杯酒 醇烈潤嗓喉 魂神妙趣處
  • 每日讀詩: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這五首詩分別吟詠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在長江三峽一帶留下的古蹟,讚頌了五位歷史人物的文章學問、心性品德、偉績功勳,並對這些歷史人物悽涼的身世、壯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此聯雖然緊承上聯之意說出,但卻由詠古蹟轉向了詠懷與議論,揭示了造成昭君悲劇的原因。這兩句詩具有內在的因果關係:正因為漢元帝昏庸,「按圖召幸」,使小人有機可乘,故而辨識不出美惡真相,才害得昭君遺恨終身。這就把帳算在了昏君、佞臣的頭上,含意深廣。杜甫自己「竊比稷契」,結果卻遭到君王的厭棄,終老江湖。
  • 【五臺人物】畫家馬傑生
    來源:大美忻州畫家馬傑生馬傑生,字鐵山,1935年 8月出生,五臺縣東冶鎮永興村人。畫家。原為山西國際文化交流畫院副院長,高級畫師。原山西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原中國美術教育家協會會員,山西名人聯合會理事。其藝術生平及作品入編多種大型辭書。出版有《馬傑生水彩畫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