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屋藏兩個多億現金,《國家監察》還點出了賴小民案的一個關鍵……

2021-02-17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賀詩  |  北京報導

1月13日晚,央視五集電視專題片《國家監察》播出第二集,除了詳細披露賴小民案諸多「觸目驚心,讓人瞠目結舌」的細節,亦點出了賴小民案成為「典型案例」的關鍵原因。

專題片稱,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其中的重點。但近年來查處的國有金融行業的腐敗案件反映出,腐敗問題是導致金融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對這個領域黨員幹部的監督亟需加強。

而賴小民案正是被視為腐敗問題導致金融風險的典型案例。

兩個多億現金藏屋內,「一分錢都沒有花」

2012年9月,賴小民出任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融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18年4月1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賴小民個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19年2月,天津檢察機關依法對賴小民涉嫌受賄、貪汙、重婚案提起公訴。

在專題片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幹部監督室副主任陳清浦總結了賴小民案的特點,「我們也曾經辦過多件金融領域的案件,但是都不像賴小民事後查清的違紀違法的這種數額、危害程度、犯罪情節、犯罪手段,都是觸目驚心,讓人瞠目結舌。」

在案件調查過程中,專案組在北京某小區發現了賴小民藏匿贓款的一處房屋,裡面有多個保險柜,存放的現金超過兩億元。

為逃避調查,賴小民要求行賄人用現金交付,收錢後他自己開車來這處房子,親手放到保險柜裡,路上還會特意多繞幾圈,以防有人跟蹤。他和一些關係密切的知情人之間,說到這處房子都是用暗語,管它叫做「超市」。

「拿了就往那兒一放,就像經常會去超市嘛,把這個名字叫超市」,已身陷囹圄的賴小民在接受採訪時明顯表達了悔意,「一分錢都沒有花,都放在那裡了,最後組織上都收了。所以要這麼多錢有什麼用呢?最後又不敢花又不敢用,還提心弔膽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細節與2017年熱播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中的一處劇情非常相似。在該劇中,貪官趙德漢也在家中被搜出超過2億元的現金,他悔恨地說:「我一分錢都沒花,不敢啊。」

實際上,「超市」裡藏的巨額現金,只是賴小民違法所得的一部分。除了現金,他還收受大量房產、名車、名表、黃金、字畫。他的違法所得最終數額還需經司法機關最終認定。毫無疑問,這將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賴小民違法所得金額巨大,除了本人的貪慾,也反映出金融行業腐敗不同於其它行業的一些特點。

陳清浦指出,金融領域的特點是資金密集、資源密集,「實業領域一個項目也就是兩三個億,金融領域一個融資就達幾十億,賴小民也知道自己的『價格』,知道他能給人帶來多大的好處。」

賴小民本人也坦承,在金融行業幹久了,錢仿佛變成了一個數字,找人要房要車,成了一件相當自然的事情,「天天跟錢打交道,接觸的老闆動不動上百億,給你點錢對他來說小菜一碟,自己也覺得很正常,非常麻木了。」

為賴小民個人升官,華融公司成金融風險製造者

華融公司是一家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控股的國有非銀行金融機構,主業是經營處置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但賴小民激進經營、急速擴張,開設幾十家子公司、分公司,迅速發展成為擁有銀行、證券、信託、投資、期貨、金融服務等全牌照的金融集團,嚴重偏離主業,甚至違背國家政策,參與一些明令禁止國有金融機構涉足的項目。

華融國際(華融公司下屬子公司)原總經理白天輝坦言,要想繼續升官,賴小民需要業績的支持,「他不會考慮長期的風險,只要第一時間把規模做出來,實現短期利潤,至於這個項目三五年後出現風險,他不會管。因此我們只能去投一些相對高風險的項目,比如說房地產、股票等。」

賴小民在追求政績的同時,也瘋狂謀取個人利益。在他的直接幹預下,華融公司向與賴小民存在利益輸送關係的私營企業提供了大量資金。這些項目是賴小民自上而下指定合作的,審批程序倒置,下屬知道這是董事長的意思,對這些項目的評估把關、風險防控也流於形式。

白天輝說,「有很多項目都是賴小民直接交代的,為了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把一些從市場角度考察的很多因素,要麼是忽略了,要麼是給美化了。」

在專題片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工作人員曹春霞提到,面對監管機構的提醒,賴小民不以為然,甚至斥責監管人員不專業,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金融領域本身專業性比較強,隱蔽性比較強,所以很多事情看似合規。但層層剝離開來,都存在巨大的風險。」

本是不良資產處置者的華融公司,在賴小民的引導下,漸漸異化成了金融風險製造者。出現問題之後,賴小民並未回歸正途,反而利用所謂的專業經驗,用飲鴆止渴的方式加以掩蓋。

「賴小民說了,如果出了風險,我華融就是幹不良資產的,我能解決」,白天輝說,賴小民所謂的解決,不是靠技術和運營,而是靠拿更多的錢再去填更大的窟窿,形成惡性循環。

從管理層到食堂大廚,都有賴小民的老鄉

黨委書記是黨風廉政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如果不領導紀檢監察工作,反而帶頭違紀違法,必然導致作風和腐敗問題多發。

賴小民自己就說,「黨委書記、董事長、法人都是我一個人挑,紀委書記在自己領導的黨委下面管,哪有多少權威?紀委書記是我的黨委委員、我的部下,說實話他很難監督我。」

華融國際原董事長汪平華直言,在華融公司沒人敢和賴小民對著幹,「基本上都是老賴說啥就是做啥,我們個人的官帽子,每年拿多少績效,能獲取多大資金支持,都是老賴一支筆說了算。你要是頂他兩次、三次,估計你工作崗位就調整了,這有活生生的例子。」

賴小民用手中的人事權,排擠異己、任人唯親,將國有企業當作自己的私人領地。他是江西瑞金人,華融集團從管理層到食堂大廚,很多崗位他都安排了自己老鄉圈的人。

賴小民的用人導向,也使得反對的聲音大多沉默,投其所好的人大行其道。華融公司的政治生態嚴重惡化。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三監督檢查室副主任李中華分析說,賴小民本人從內心就排斥黨的領導,把華融公司變成了他的「家天下」,「內部、外部的監督全部失效,導致了賴小民案的結果,這是近年來金融領域裡面影響極其惡劣、教訓極其慘痛的這麼一個案件。」

賴小民案揭示了華融公司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紀檢部門難以履職、監督嚴重缺失的狀況。這種現象在其他金融企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新一輪派駐機構改革向15家中管金融企業直接派駐紀檢監察組,正是針對發現的監督薄弱環節對症施策。過去幾年裡,15家金融企業移送司法的案件總共只有10起,而派駐改革不到一年,已經移送近20起。

責編 | 李慧敏

版式 | 楊   琳

相關焦點

  • 賴小民案細節曝光:家藏2億多元現金
    13日晚央視播放的專題片第二集《全面監督》,詳細披露了金融領域一起影響極其惡劣、教訓極其慘痛的案件——賴小民案。賴小民以及華融公司多名原高管現身說法,反思華融公司監督缺失的問題,接著紀委監委在片中對強化金融企業監督「開出藥方」。
  • 賴小民案細節披露:設房屋藏現金2億 起暗號"超市"
    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反映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成效的5集紀實專題片《國家監察》,於1月12日至16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晚8點檔播出。專題片共5集,分別為《擘畫藍圖》《全面監督》《聚焦脫貧》《護航民生》《打造鐵軍》。1月13日晚,在專題片第二集《全面監督》中,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現身說法。
  • 賴小民案細節披露:專設房屋藏現金2億,起暗號為「超市」
    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反映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成效的5集紀實專題片《國家監察》,於1月12日至16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晚8點檔播出。專題片共5集,分別為《擘畫藍圖》《全面監督》《聚焦脫貧》《護航民生》《打造鐵軍》。
  • 家藏2億現金 「金融第一貪」 賴小民:不敢花(圖)
    原標題:家藏2億多元現金!「金融第一貪」賴小民坦言:不敢花13日晚,反腐專題片《國家監察》第二集《全面監督》播出。該集大篇幅披露了金融領域一起影響極其惡劣、教訓極其慘痛的案件——賴小民案。賴小民以及華融公司多名原高管現身說法,反思華融公司監督缺失的問題,接著紀委監委在片中對強化金融企業監督「開出藥方」。賴小民,國有金融企業華融公司的「一把手」,他藉助職務之便,有意逃避內外監管,收受大量現金和各類贓物。專案組在北京某小區發現了賴小民藏匿贓款的一處房屋,裡面有多個保險柜,存放的現金達兩個多億。
  • 賴小民案細節曝光:家裡兩億現金一分錢不敢花(現場圖)
    電視專題片《國家監察》昨日播出第二集《全面監督》,展現了黨中央從黨內監督全覆蓋破題,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各方面監督,通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實現對全體黨員和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  剛剛播放的這一集,詳細披露了金融領域一起影響極其惡劣、教訓極其慘痛的案件——賴小民案。
  • 金融圈「第一貪」賴小民 被控受賄17.88億元創紀錄
    華融公司原董事長賴小民受賄、貪汙、重婚案一審開庭:非法收受17.88億餘元。這個近18億的金額,創下記錄。 「金融第一貪」賴小民 家裡兩億現金一分錢不敢花 賴小民,他是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在2018年年底的時候,涉嫌受賄、貪汙、重婚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
  • 受賄近18億,賴小民的巨額貪腐資產到底有哪些?
    當天,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華融公司原董事長賴小民受賄、貪汙、重婚一案。針對賴小民的起訴書指控,2008年至2018年,被告人賴小民直接或通過他人索取、非法收受相關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7.88億餘元,其中1.04億餘元尚未完成收受。此外,賴小民還利用職務便利,夥同他人非法佔有公共資金共計人民幣2513萬餘元。
  • 賴小民的情人有哪些?100多情人住同一個小區?真相來了
    2018年10月15日,賴小民被公布開除黨籍和公職。  「我們也曾經辦過多件金融領域的案件,但是都不像賴小民事後查清的違紀違法的這種數額、危害程度、犯罪情節、犯罪手段,都是觸目驚心。」2020年1月,電視專題片《國家監察》披露查處賴小民案的相關情況:「他的違法所得最終數額還需經司法機關最終認定,但無疑將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 家藏2億多現金、車庫全是豪車!專設「超市」藏贓款!他說不敢花……
    13日晚,反腐專題片《國家監察》第二集《全面監督》在央視播出,該集講述的是黨中央通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完整視頻戳>>)第二集中,詳細披露了金融領域一起影響極其惡劣、教訓極其慘痛的案件——賴小民案。
  • 官方證實:賴小民把2億現金藏在「超市」
    專案組在北京某小區發現了賴小民藏匿贓款的一處房屋,裡面有多個保險柜,存放的現金達兩個多億。賴小民為了逃避調查,都是要求行賄人用現金交付,收錢後他自己開車來這處房子,親手放到保險柜裡,路上還會特意多繞幾圈,以防有人跟蹤。他和一些關係密切的知情人之間,說到這處房子都是用暗語,管它叫做「超市」。
  • 周蓬安:斂財17.88億,「坦白」救不了賴小民
    周蓬安:斂財17.88億,「坦白」救不了賴小民這幾天,不斷有朋友通過微信向我轉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賴小民的「爛事」,大家把關注點都放在賴小民的100名情婦上面,如《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他把100多個情人安置在一個小區,所有的孩子都喊他爸爸
  • 賴小民被執行死刑,新華社:貪腐沒有「免死金牌」!
    最高人民法院經覆核確認:賴小民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利用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7.88億餘元;賴小民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公共財物共計人民幣2513萬餘元;賴小民有配偶而長期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
  • 17.88億,一個時代的記錄和落幕
    2018年4月17日,執掌中國華融9年之久的賴小民落馬,這起「417案」被定性為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大金融腐敗案。時隔兩年4個月的2020年8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賴小民受賄、貪汙、重婚一案。
  • 鬥球資訊:貪汙現金摞起來,賴小民17.88億贓款,到底啥概念?
    此前,據媒體總結,賴小敏有「三個100」:100多對戀人,100多套房,還有100多對特定關係。788億的概念是什麼?為什麼他只喜歡現金?會上訴嗎?第一個貪財的賴小民,最近被判死刑?據法院調查,2008年至2018年,被告人賴小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直接或通過特定關係人,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取得融資、承包工程、合作經營、轉崗、調整職務等提供幫助,通過職務行為非法收受、索取有關單位和個人給予其他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物共計17.88億餘元。其中,未實際取得1.04億餘元,屬於犯罪未遂。大約是10年。賴小民平均每天貪汙近50萬元。
  • 鳳凰晚報:「金融巨貪」賴小民被判死刑,河北省進入戰時狀態
    貪近18億!「金融巨貪」賴小民被判死刑2021年1月5日,天津市二中院公開宣判華融原董事長賴小民受賄、貪汙、重婚一案,對被告人賴小民以受賄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據《國家監察》反腐專題片披露,賴小民在北京某小區有一套藏匿贓款房屋,存放的現金達2個多億元。
  • 賴小民,死刑。踩遍所有紅線,丟了那件大衣。
    比如2009年,十年之期將滿,某AMC一東北辦事處就將價值18.68億國有不良資產賤賣了1800萬,而其中竟然還包含了買主2600多萬債務。是的,買家直接清帳,還賺了800萬。如此案例,比比皆是,最後,1.4萬億不良資產僅20%現金回收。而華融,只是賴小民人生的分水嶺。
  • 鞏固發展壓倒性勝利——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之「反腐篇」
    上午11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同時發布重慶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鄧恢林,青海省原副省長、海西州委原書記文國棟,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問鳴,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原總會計師駱家駹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通報。開年之際,4「虎」同時被「開」,再次傳遞出懲治腐敗零容忍、不放鬆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