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日記:疫情之下的費城

2020-12-17 澎湃新聞

美國疫情日記:疫情之下的費城

2020-03-17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收稿時間:3月14日

美國疫情進一步發展,終於燒到了費城,前兩天費城三校(賓大、德雷塞爾、天普)的師生還在輕鬆的互相轉發這個比賽誰先停課的表情包,結果實實在在的疫情沒過幾天就發展到了眼前。

3月12號賓州州長湯姆·西邊人·狼 (Tom Westerman Wolf)突然宣布費城旁傳統的富人區蒙哥馬利郡大規模關閉學校、商場、健身房、社區中心、娛樂場所。

消息一出,美國人也慌了,前幾天還嘲笑加州人囤貨搶空Costco的賓州人當晚就搶空了自己的Costco……(你們不是應該去囤槍嗎?為什麼要來搶Costco)。幸好我和內子當機立斷決定去華人超市囤貨,由於華人警醒的早,所以只能說準備有序,物資充足,關鍵是員工都帶著口罩,看著就放心。

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在面對災難的時候往往才能最反映出其特色。在狼州長的發布會上有記者問為什麼費城不關閉學校,答案絕對出乎很多人的想像:

「我們一半的學生都來自單親家庭,如果關閉學校,這些學生的家長就要留在家裡照顧孩子,他們工作怎麼辦……。」

「我們有很多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就指望著去學校吃那頓免費午餐呢……」

很多人對費城的印象可能是停留在費城是美國第五大城,曾經是美國的第一個首都,常青藤賓大在費城……,可能很少有國人知道費城的另外一個別名Filthadelphia 。這個詞由兩個詞組成:Filthy(骯髒的)和Philadelphia(費城),可以簡單翻譯成「髒費」。這個詞被美國人發明出來諷刺費城極差的公共衛生條件,比方說充滿尿騷味的地鐵站,建築上大片大片的塗鴉,尤其是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垃圾。我在中國生活了20餘年,又在美國東西海岸 生活了十餘年,可以說費城是我見過的馬路上垃圾最多的城市。

可能有紐約的同學不服,認為紐約更髒,但是紐約至少有政府安排的環衛工人清掃街道的服務。而費城是美國唯一一個沒有對居民區街道進行定期清掃的主要城市,而且對商業街道的清掃也極其落後。有記者報導在費城的主要商業街上75%的計劃中的清掃根本就沒有發生!而且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20年,早在2000年費城市政府就迫於預算危機砍掉了這項服務,然後就市政府就一直鬼混到了今天!

關於費城的各種問題,如果問及很多當地華人,他們一定會說都是因為費城窮黑人太多。(其實大量的白人也是這樣的想法,只是打死他們不敢跟別人這樣說)。這當然是充滿的種族歧視的說法,但是確實反映出了無法忽視的現狀。只不過這樣的討論在美國是一個極其、極其、極其政治不正確的意見,不僅不能被研究,而且不能被公開討論,所以根本無法被解決。

說回到疫情,疫情在美國愈演愈烈,3月13號費城政府突然宣布關閉所有學校兩周。而原因不是什麼公共衛生,而是費城學區的兩三萬教職員工住在有錢的蒙哥馬利郡,因為缺乏足夠的員工,所以學校就關閉了。至於窮孩子的午餐問題,對不起,你靠自己吧……費城學區學監還說,我們不像別的有錢的學區可以搞網絡教學,但是我們可能給學生發點材料啊,他們在家自學就好了……看來在面對問題時,費城政府的態度向來就是「不用你按,我主動躺倒,你隨便摩擦。」

前幾天我工作的賓大已經宣布停課、封校、轉網絡教學,內子還在焦急地等待她工作的德雷塞爾大學發通知,晚上突然收到學校簡訊,我們還以為是停課通知,結果是校警的警告通知……學校附近發生了例行的搶劫。

費城除了髒,犯罪率也極高。這是世界著名常青藤大學賓大附近過去6月的犯罪記錄,謀殺案1起,強姦2起,搶劫10起,(使用致命武器)加重攻擊案21起,入室盜竊14起,偷竊432起。

至於解決問題,那是不可能的,會有各種各種的政治正確會在路上等著攔著你的(比方說要尊重隱私不能搞視頻監控)。和疫情一樣,只要富人區沒有問題,美國的政治家們是不會管窮人的死活的……

本期責編 | 盛靜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標題:《美國疫情日記 | 疫情之下的費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新冠肺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加拿大和美國為何都選擇拖久疫情時間|疫情日記
    編者按:下文作者是居住在加拿大的華人,記錄疫情之下的日常生活和思考,歡迎大家留言參與討論。我在昨天的日記裡提到了加拿大的邊境管制。因為近期爆發的案例多是從國外回來的加拿大本地人,根本不在管制範圍之列,更不用說水深火熱的美國依然和加拿大保持著邊境來去暢通,所以我認為這個邊境管制其實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 「爾雅日記」 疫情下的美國日常生活(八)
    值得高興的是,近兩天,美國聯邦政府給民眾的疫情紓困金,我們全家均收到了(每人$1200)。其實我覺得天天宅在家,沒多少花錢的需要,LG卻說我:飽漢不知餓漢飢。 所以川普在電視直播上,口口聲聲這死人那死人,這缺醫療物資那少醫護人員,這沒準備好那有漏洞,不斷輪播各地缺醫少藥的情況,實時播報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讓全世界都知道美國疫情的嚴重性。 想想川普也不容易,若把他看成鄰家老頭,覺得他每天操心操肺,寢食難安,哪比得上人家含飴弄孫,怡享天年的平頭百姓!
  • 西雅圖日記——疫情之下的海外生活
    而在州長宣布華盛頓州疫情高峰已過、曲線放緩之後,飽受了陰雨連綿(今年1月份31天裡有28天在下雨)的當地人,已經迫不及待要擁抱春光,馬路上的車流量也明顯增大。  儘管華盛頓州3月12日才頒布「居家令」(這已經算美國發布居家令較早的州了),但很多西雅圖人從2月底就主動開始居家隔離。當地眾多科技公司紛紛出臺政策支持員工在家辦公,以降低員工感染的風險。
  • 疫情之下,倖存者偏差
    美國的確診數量連續兩天破萬,20萬武漢人在抖音上面點讚慶賀,而湖北日報來個「今天日增萬例」捷報;美國的確診數量衝上世界第一,全網調侃「恭喜美國,喜提第一」,而環球時報來個「美國,第一了」的通報!暗爽之情,溢於言表,躍然紙上。且不說,東北那楊媽媽的粥店的扎心的慶賀美日疫情的橫幅了。群氓狂歡,高潮迭起,丟臉都丟到國際上了。
  • 「爾雅日記」 疫情下的美國日常生活(十)
    (杜荀鶴)===鬱乃讀『爾雅日記』(九)有感。」(作者在法國諾曼第) 爾雅,本名張曉敏。定居於美國蒙特瑞地區的華人女作家。可受疫情影響,附近開闊的伊莎貝拉海灘已關閉,掉轉車頭,打算去看看3分鐘車程外的登山處,是否也同樣?出乎意料,山腳入口處雖立有牌子,但並非關閉,而是提示登山者須保持6英尺的距離。 登山的人不多,估計好多人未知。三兩零星的遊人,有人戴口罩,有人沒戴。若平常,陌生人交臂而過,總會互致問候。但目前,彼此遠遠看見,均特意繞行或遠立路肩,讓對方走過,避免碰面。
  • 學姐來了|西雅圖日記——疫情之下的海外生活
    導語:在國內疫情趨於平穩的時候,國外的疫情卻突發猛漲。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疫情的嚴重程度已經令人無法忽視。本期專欄,學姐採訪了居住在美國西雅圖的許白(筆名)老師,通過她的講述,我們可以了解疫情之下當地人的真實生活,此外,還有學姐專欄的科普知識,一起來看看吧!西雅圖,因愛情電影而聞名的城市很多人知道西雅圖,是緣於愛情電影《西雅圖不眠夜》。
  • 宋魯鄭巴黎日記:法國女作家的疫情日記被封殺
    面對疫情,中國表現出最寶貴的理性、敬畏和責任感。這些都是今天的西方所匱乏的。像美國紐約一家殯儀館外,民眾聞到惡臭報警以後,才發現4輛卡車中存放著六十具屍體,其中2輛冷藏失效的卡車上的屍體已經腐爛。這樣的社會管理能力實在是太low了,死了這麼多人,政府還如此麻木,甚至還一直想著解封。解封後的狀況,政府應對的了嗎?
  • 費城東北區的房地產市場逆勢而行,疫情中房價不降反升
    新冠可能對費城的房地產市場造成影響嗎?答案是必然的,這場全球性的浩劫已牽動了所有行業,在全美特別是對航空、酒店、旅遊等經濟支柱行業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美國股市也創歷史,因聯邦發布的抗疫消息觸發連續數次熔斷。全面走低之下,大費城地區、特別是費城東北區的房產價格卻在疫情中保持堅挺、不降反升便成為現象級的存在,分外引人注目。
  • 疫情之下,怎樣愛國?
    極個別人甚至將一沓捕風捉影、道聽途說的日記拿到國外去出版賣錢。愛國的前提是不禍國。首先,要遵守國家的法律,不傷害國家的法治環境;其次要自律自己的行為,不傷害國家的道德體系和社會風尚。一個違法亂紀、胡作非為的人與愛國是沾不上邊的。愛國作為一種情懷,是一種感情的自然流露和自覺行為的表現,不存在強制和脅迫。
  • 疫情之下的世界監獄風雲:感染、越獄、釋放
    據悉,紐約市懲教委員會21日宣布,市內囚犯有38人已被確診,疫情範圍包括溫斯坦所在監獄。出現監獄感染病例的國家,疫情都比較嚴重,無一例外。截至3月26日20時,韓國累計確診9241例,死亡131例;法國累計確診25233例,死亡1331例;美國累計確診69197例,死亡1050例。
  • 大流感:美國費城自信地繼續舉辦大遊行,第二天疫情大爆發
    美國有超過2500萬人被感染。約為人口的1/4,其中死亡人數約為67.5萬人。」這段文字出自美國學者洛伊斯.N.瑪格納所著的《傳染病的文化史》,該書中文版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飢餓、惡劣的生活條件、緊張和作戰的疲倦大大降低了人的抵抗力,對發病和死亡人數產生了很大影響……戰爭使大批軍隊在國家間運動,但即使考慮到這些不正常因素。1918至1919年的流行也仍是獨特的。
  • 竇婉茹•紐約疫情日記 | 美國,你的瓦雷利亞鋼劍呢? | 4.4
    《紐約時間》很幸運地找到這樣一位寫日記的作者。縱然疫情陰影籠罩,我們還期待更多的幸運,期待更多的人加入到記憶這座城市的行動中來。你也寫日記嗎?邀請你。竇婉茹 I 文 一「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 《童大煥:中國速度與美國速度》二在「去全球化」的大潮之下,新冠病毒一面加速了人與人之間的社(互)交(相)疏(嫌)離(棄),一面提醒大家,還是要合作。可是人類合作起來非常困難,跟不合作,一樣的困難。
  • 書遠美國疫情日記「4.25」金錢比生命還重要嗎?川普:是的
    今天是我第25篇日記,宅在家的第54天。美國累計確診928635,日增37324。已經漸漸習慣了宅家的日子,每天的生活充實也逐漸規律起來。既然也改變不了什麼,既來之則安之吧。經過抗議,美國已經逐漸開始解封了。喬治亞州州長坎普宣布喬治亞州將允許部分商業活動在24號開門營業,就是美國的今天。在沒有出現任何拐點跡象,甚至昨天新增人數又一次突破新高的時候,美國要解封了。雖然對於我們沒什麼影響,還是一樣宅著。
  • 疫情之下,美國房價漲瘋了
    要知道,即使是在2002-2006年美國房地產泡沫積累最快的階段,房價在短期內的上漲速度都沒有像今年這麼快過。而且這個趨勢還在繼續,疫情衝擊美國之後,美國房價曾在4-5月環比下跌了0.2%,之後就是+1.1%、+1.2%、+1.5%、1.7%。
  • 2020年疫情之下怎麼獲得美國籤證回到美國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之下各個國家都關閉了邊境,導致很多遊客回不了自己的祖國,很多有緊急事情的人去不了別的國家,基本上所有的籤證都暫停辦理。疫情從過年開始到現在已經8個多月了,旅遊可以不去 探親我們可以忍忍 學校可以網上上課的我們可以將就一下 我們本著非必要不出門的原則。但是有的事情必須要我們親自前往,必須必須的工作 必須的留學。前期辛苦準備一一年甚至好幾年,不可能放棄也不能放棄,即使疫情也要前往。美國應該是中國人出國留學 工作 旅遊最多的國家。很多人疫情之前回到了中國。
  • 疫情之下美國騷亂的根源
    新冠病毒仍在美國肆虐,而美國不愧是第一強國,再次創下新冠確診第一、死亡人數第一的雙重桂冠,雖然疫情期間美國的騷操作不斷,四處甩鍋,但整體疫情趨於緩和,本以為接下來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誰知道一個黑人的死亡,再次挑起美國種族主義的怒火,且越燒越烈,並向全球蔓延,十幾萬人的死亡抵不過黑人的一條命
  • 美國伊朗「鬥不停」,疫情之下美國實力如何?都小看了川普
    【編輯/海峽軍情欄目 凌峰】最近,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又陷入了緊張的對峙。看來,美國即使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也從未放棄對伊朗的打壓。如今兩國的關係,可以說非常的惡化。美國的疫情形勢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嚴峻,而伊朗也不輕鬆,確診人數也已經超過了13萬。相比之下,美國更關注對伊朗的制裁。美國對伊朗採取了包圍的措施,但是並沒有發動任何的火力。相比普通的戰爭方式,美國的做法顯得有點獨闢蹊徑。當然,伊朗也沒有懼怕,面對美國的包圍,也沒有一絲要妥協的意思。美國伊朗「鬥不停」,疫情之下美國實力如何?都小看了川普。
  • 美國運營商的套路深:疫情之下美國貧困人群連寬帶都用不上了
    目前,美國疫情的情況依舊不見好轉。在疫情影響之下,很多人們不得不待在家裡。和我們當初一樣,上網幾乎成了困守在家的美國人最重要的消遣及獲取信息的方式。不過,和我們不一樣的是,疫情之下美國人,尤其是貧困人群卻連寬帶都用不上了也用不起了。據了解,由於寬帶覆蓋不足,客服能力跟不上,以及收費標準複雜,一部分美國家庭至今仍然很難用上低成本的寬帶服務。
  • 疫情日記不止方方一種寫法,還可以這樣寫
    有鑑於此,本人特地邀請在疫情期間身處16個國家的21位作者,通過日記體的表達形式,採用不同的敘事視角,來展現域外諸國民眾在這一特殊時段疫情之下的生活以及他/她們對此的所見、所聞、所感與所悟。針對新冠疫情,國內一些從個人體驗出發撰寫的文學色彩較強的封城日記,固然有其價值,但單向度聚焦一個區域而缺乏他者對比的多維視角,可能或多或少地會顯得偏狹與任性。而這本名為《域外疫情觀察日記》的集子囊括域外亞、歐、北美、南美四大洲十六個國家,且作者社會身份與地位都不太相同,似乎更能立基於一種全球層面的多元視角來審視新冠疫情對於不同政府與不同民眾所產生的不同影響。
  • 書遠美國疫情日記「4.24」暴力裝箱?歧視華人?美國人究竟怎麼了
    今天是我第24篇日記,宅在家的第53天。美國累計確診891627,日增34833。不知不覺已經在家待了53天了。美國確診人數已經逼近90萬!這段時間美國各個州都有反對「居家令」的抗議活動,大家似乎都很想回到工作崗位。可今天發生的事情讓我有了改觀。前幾日在美國某網站我和先生買了些日用品,今天就收到了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