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 兵者詭道也

2021-01-15 笑宇清揚

【原文】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譯文

一個戰役布局在於陰陽相生虛實相和也。所以,能而不能,用而不用,近而遠之,遠而近之,好利則給他甜頭,隊伍混亂而無章法則拿下他,武器精良實力雄厚則時刻防備他,遇鋒芒則繞而攻之,狂躁不已就繼續刺激他,自以為是就繼續助長他的火焰,逸樂嚴明就想辦法讓他舟車勞頓疲憊不已,各隊伍之間相互依存互為觸角就想辦法分而治之。待其不備出其不意,兵者之意不可以提前透露否則棋錯一招功虧一簣。

文屬百家號笑宇清揚 轉載請確認授權

相關焦點

  • 一句「兵者,詭道也」,讓很多人誤讀了《孫子兵法》
    我們先從《孫子兵法》書中的一句話講起,這句話是這麼說的「兵者,詭道也」,全句翻譯過來就是,用兵之道在於千變萬化,出其不意。這句話一出,可是誤了不少人。大部分人的理解是用兵在於計謀,要多使用詭詐之術。其實錯了,《孫子兵法》裡的計並不是計謀的意思,而是要綜合各種已掌握信息估計出大概的勝率。也就是真正的意思是「計算」。孫子的本意也並不是鼓勵多用計謀,用小聰明兵行險招,以弱勝強。
  • 兵者詭道也 爐石傳說中的孫子兵法心理戰
    [摘要]孫子曾經在《孫子兵法》中如是說過。嗯……他說的是「兵者」,而不是「爐石者」,但那只是因為但是還沒有爐石~爐石者,詭道也。孫子曾經在《孫子兵法》中如是說過。嗯……他說的是「兵者」,而不是「爐石者」,但那只是因為但是還沒有爐石~這都不重要,重點是:敵人能根據他知道的情況做出應對,而你則可以根據你了解的情況建立優勢。要是對手被我們騙了,那他很可能被我們坑一把,掉進我們的陷阱中。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可能很多人都遇見過:要是你懷疑對面法師手中有呼啦,你肯定不會選擇鋪場。因為你不會願意給對手送很多怪。
  • 40.兵者詭道也
    孫臏,孫武后代,戰國時代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孫臏與龐涓是同學,師從鬼谷子。
  • 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高洋能而示之不能,韜光養晦奪取帝位
    「兵者,詭道也。」在《孫子兵法》的第一篇中,孫子就已經明確提出了這一點,而兵不厭詐,正是歷代軍事家所慣用的策略。在孫子看來,他對在軍事中利用陰謀詭計而達到目的做法非但不排斥,反而大行其道,洋洋灑灑寫了12種運用詭道的戰法,後世稱之為「詭道十二法」。
  • 文言文每日一讀:《兵者,詭道也》
    積累《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 《孫子兵法》合集
    《孫子兵法》03 謀攻篇《孫子兵法》04 形篇《孫子兵法》05 勢篇《孫子兵法》06 虛實篇《孫子兵法》07 軍爭篇>《孫子兵法》08 九變篇《孫子兵法》09 行軍篇《孫子兵法》10 地形篇《孫子兵法》11 九地篇《孫子兵法》12 火攻篇
  • 兵法學刊:孫子兵法的制勝之道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孫子兵法最光輝的軍事思想,同時他提倡的謀略也是建立在了解敵我雙方力量的基礎上的,因此我們認為它始終貫穿於《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強調,為將者需有五德:「智信仁勇嚴」智:智謀;信:信譽;仁:仁愛;勇:勇氣;嚴:嚴格. 符合這五種必備素質的將領才是合格的軍隊領導,否則,那真是將帥無能累死千軍啊!
  • 兵者詭道也,NO!被誤解的孫子兵法告訴你,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這一點,我們都誤解了《孫子兵法》,以為它是教人使詐的書,其實它是一本個人成長學,看我們如何修煉自己的實力。大多數人都在碌碌無為,不做點什麼事就會焦慮,實際上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歸結起來只有四個字,先勝後戰。什麼是先勝後戰呢?
  • 玄古子:奇門遁甲是孫子兵法「詭道」理論源泉—最高戰爭決策學!
    直到春秋時期孫武《孫子兵法》「詭道」的理念運用到兵法之中,才逐步出現計謀,也就是人們「變壞了」。真正孫子兵法運用最好的,研究最透的是美國人。如果孫子兵法是戰略戰術,奇門遁甲就是戰爭中每個環節精神的引領。
  • 關於孫子兵法的知識
    《孫子兵法》又稱《吳孫子兵法》、《孫子》、《孫武兵法》,孫武撰。《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 《鴻圖之下》兵者詭道技能如何獲取 兵者詭道技能獲得方法
    導 讀 在鴻圖之下手遊中兵者詭道技能究竟該怎麼獲得呢?獲取的方式內容又是什麼呢?想了解的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孫子兵法》精華錄——感悟兵家鼻祖的智慧!
    《孫子兵法》也稱《孫子》,是由2500年前春秋時期的孫武所作,是我國最早的兵書著作,是我國軍事學的奠基之作,也是全世界公認的軍事名著,現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傳播。《孫子兵法》是歷代將帥的必修課程,文字簡練,意義豐富,被尊稱為「兵經」。下面我們節選其中的一些經典名言,與大家共享。
  • 《孫子兵法》商業智慧:管理如龜,經營如兔,老闆不懂必吃虧
    《孫子兵法》不單是一部兵書,更是蘊藏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博大智慧。接下來,我將為大家一起走進神奇的《孫子兵法》,用現代管理學和傳統國學來詮釋企業經營管理。▶ 不是每一部兵法都叫《孫子兵法》唐太宗李世民曾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就是說,我看的兵書裡,就沒有超過《孫子兵法》的,可見評價之高。
  • 讀《孫子兵法》計篇之二,兵者,詭道也。如何才能善用詭字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大家一定都很排斥「詭道」這個詞,總會把它與陰險狡詐、心術不正放到一起,其實「詭道」指的是作戰中欺詐多變的方式,謀略運用的方法,強調的是要想打勝仗就要善於運用謀略。「兵者,詭道也。」
  • 《孫子兵法》講得太透徹了!果斷收藏了!
    百戰百勝還在戰,證明勝的質量很低.」這樣解讀孫子兵法你可曾聽過?這麼多年來,我們真正讀懂《孫子兵法》了嗎?真正領悟到它的精髓了嗎?今天,就讓我們來跟著華杉一起讀透《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勝利一定來源於壓倒性的優勢」這句話。
  • 《孫子兵法》中的慎戰論、詭道論、先勝論,都有著什麼由來?
    近現代以來,對《孫子》的軍事思想體系多有研究。概括起來,《孫子》軍事思想的精要大致有二十一個方面,這二十一個方面構成了《孫子》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二十一個方面中的慎戰論、詭道論、先勝論。
  • 《孫子兵法》計篇
    計篇,是《孫子兵法》十三篇的首篇,主要論述了廟算(戰前評估)的首要性和重要性,以「五經」「七計」評估戰前的勝負因素,以「詭道」指導戰前的行動和時機。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讀《孫子兵法》心得
    文的方面,長期以來是儒家的經典,有十三經;武的方面,有以《孫子兵法》為領頭的《武經七書》。在座的各位不管對《孫子兵法》是否了解,我覺得《孫子兵法》已經作為中國文化裡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元素滲透到我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當中。
  • 【看書】終於有人把《孫子兵法》講透了...
    百戰百勝還在戰,證明勝的質量很低.這些是華與華董事長華杉讀到的《孫子兵法》。我們真的讀懂《孫子兵法》了嗎?真的領悟到它的精髓了嗎?剛剛錄製完北京衛視《總裁讀書會》節目的華與華董事長華杉,和你分享「《孫子兵法》的核心要義,以及企業經營和軍事戰爭的不同之處」。
  • 孫子兵法篇:兵家睥睨縱橫之術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俗話說,好人以德,小人以敬。那敵人呢,則用之以兵法。和敵人對陣,乃是生死存亡之道,勝,則生。敗,則亡。不能夠不去對這些事情有所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