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另謀IPO之路

2021-02-13 投中網


文丨柴佳音

編輯丨王慶武

來源丨投中網

 

「激進賭徒,決策果斷、大賭大贏」,25年前,《紐約時報》曾如是評價孫正義。

 

沒有哪個年份比2020年更能詮釋孫正義的「賭性」。在疫情期間,軟銀曾損失一半市值,錄入歷史上最嚴重虧損;而後,短短幾個月內,孫正義在二級市場發起了非同尋常的突擊戰,軟銀隨之收穫了創紀錄的利潤,公司市值迎來激增,其本人身價暴漲。

 

接下來,「賭徒孫正義」的故事將如何續寫?

 

2021年1月7日晚間,據VentureBeat報導,軟銀正準備在2021年內讓其投資過的至少6家企業完成上市。在2020年的基礎上,孫正義的財富或將被推至更高點。

 

據知情人士向VentureBeat透露,即將在2021年進行IPO的軟銀所投企業包括韓國電子商務先驅Coupang、印尼線上商城運營商PT Tokopedia,以及中國打車巨頭滴滴出行等。

 

關於軟銀願景基金自身,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登陸資本市場,軟銀此前從未曾試水的「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併購公司),已然成為孫正義在2021年斬獲IPO的關鍵詞。

 

近年來,SPAC在美股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公司繞開傳統的IPO程序,試圖以更快、成本更低的方式上市。黑石等知名PE早已成為該賽場的活躍玩家。

 

終於,孫正義坐不住了。

 

願景基金欲通過SPAC上市,規模超千億

 

2020年10月,軟銀願景基金負責人Rajeev Misra在一次採訪中表示,該基金計劃通過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規模或超千億。

 

「我們的目的是籌集資金,並使用這些資金併購現有的優質公司以實現上市目的。」Rajeev Misra稱。

 

簡單來看,SPAC是借殼上市的創新融資方式。與買殼上市不同的是,SPAC自己造殼,即首先在美國設立一個特殊目的的公司,這個公司只有現金,沒有實業和資產,這家公司將投資併購欲上市的目標企業。目標公司將通過和已經上市SPAC併購迅速實現上市融資的目的。

 

彼時,一位知情人士向Business Insider證實,願景基金將利用熱衷於這一不同尋常的工具(即SPAC)的投資者狂熱來籌集資金。

 

同時,該知情人士表示,「軟銀正在尋求吸引外部投資,並可能將自己的資金投入這一規模尚未確定的籌資工具。」

 

很快,一向雷厲風行的孫正義開始了行動。

 

2020年12月,據VentureBeat報導,軟銀願景基金計劃通過該公司的第一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IPO融資5.25億美元。

 

根據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該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VF Investment將專注於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慧、機器人、雲計算和軟體等領域。

 

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已經籤署了一項遠期購買協議,承諾在與另一家公司合併時投入2.5億至3億美元的資金。與SPAC合併可以使公司公開上市,同時避免了IPO的不確定性。

 

VentureBeat提到,這不會是軟銀唯一一次試水SPAC。

 

「這家投資巨頭至少還在籌備另外兩個SPAC,2021年,軟銀將繼續使用該空白支票工具用於籌資收購創業公司,然後通過反向收購使其上市。」

 

如此看來,通過SPAC的方式實現IPO,或將成為軟銀未來的主流方向。

 

「納斯達克巨鯨」出擊,成立SPAC旨在為投資者實現價值最大化

 

在2020年的二級市場上,軟銀是個不容忽視的存在。

 

幾個月前,「軟銀是2020年助推科技股泡沫的『納斯達克巨鯨』」的聲音不絕於耳。RajeevMisra曾對該說法回應稱,「沒有人在幾個星期內買入100億美元的股票,就能影響納斯達克的走勢。我們甚至連海豚都算不上,更別提鯨魚了。」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風起雲湧的二級市場,過去一年的孫正義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還要激進。

 

當軟銀業績遭遇史詩級的滑鐵盧後,孫正義最先賣的是市場流動性最好的阿里巴巴股票。據統計,軟銀在2020年第二季度間共回籠約137億美元,最後累計套現約價值154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不僅如此,2020年6月,軟銀以200億美元出售美國第三大移動通信運營商T-Mobile部分股權。2020年8月,軟銀以140億美元出售軟銀日本移動通信業務三分之一股份。2020年9月,軟銀將英國晶片設計公司 Arm 以400億美元出售給英偉達。

 

接連數次在股市套現後,孫正義利用現金回購了自己的股份,並將軟銀的股價推至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軟銀也在2020年的公開市場收購了大量科技股。

 

2020年8月到9月期間,軟銀在一份監管文件中稱,公司買入了近40億美元的科技公司股票,包括亞馬遜、微軟、特斯拉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同時,軟銀還買入了與其中一些股票掛鈎的40億美元期權,大部分是看漲期權,押注股價的進一步上漲,也一度帶來短期浮盈約40億美元,華爾街人士將這些期權視為二季度美國科技股股價上漲的幕後推手之一。

 

不過,Business Insider指出,因為投資者一直強烈不滿,軟銀將悄然削減衍生品風險敞口,任由所持的期權合約到期,不再保持相關倉位的規模。

 

「我們還坐擁大量現金。這是一種流動性管理策略,是一種多元化策略。」Rajeev Misra表示,「在過去18個月裡,我們看到公開市場投資者對科技初創公司的興趣顯著增長。為此,我們相信成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將使我們有機會為投資者實現價值最大化。」

 

1年籌集754億美元,SPAC已吸引黑石等巨頭入局

 

軟銀對於SPAC的入局並不算早,實際上,SPAC的熱度,已在近年來逐漸被推向高潮。

 

根據Refinitiv的數據,2020年內,在美國上市的SPACs公司已經通過IPO籌集了754億美元,可謂是「風靡華爾街」。

 

2020年11月,優客工場與納斯達克上市的SPAC公司 Orison Acquisition Corp完成業務合併,標誌著「聯合辦公第一股」正式以SPAC方式登陸美股。

 

2020年12月,黑石就Alight Solutions LLC與空頭支票收購公司Foley Trasimeneacquisition Corp的合併進行談判。根據談判,如果合併順利,兩家公司將合併為一家市值超過80億美元(包括債務)的上市公司。

 

在中國,SPAC也並非小眾的概念,近年的SPAC上市案例包括和睦家醫院、北京奧瑞、播思科技、穩盛金融、播思科技、開心汽車等。據投中網了解,諸多國內投行已開始接觸SPAC相關業務。

 

「我們的SPAC上市案子已經快收尾了,再有1個月便能發布併購公告。這是我們公司經手的第3個SPAC上市項目。」近日,某國內投行的SPAC公司發起人對投中網透露稱。

 

但是,通過SPAC上市並不無風險。

 

BBAE必貝證券認為,被SPAC收購的公司往往具有較高的投機性。「這些公司往往商業模式未經證實,現金流很少或幾乎沒有。」

 

BBAE必貝證券以SPAC公司VectoIQ收購電動汽車製造商Nikola舉例。早期來看,其股價因此翻了3倍。但是,由於Nikola最終未能敲定與通用汽車(GM.US)的合作協議,美國證監會也以欺詐罪對其展開了調查。「可見,SPAC公司本身具有極高的風險性,而其上市必定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BBAE必貝證券表示。

 

高盛認為,只有在關注增長而非價值的環境下,SPAC才會受到熱捧。

 

高盛表示,2020年完成的SPAC IPO中,多數都在尋找主要在信息技術、醫療保健或非必需消費品領域的收購目標,這與前幾年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外,「受益於SPAC的上市模式,全球併購規模有望在未來2年內達到3000億美元。」高盛分析師DavidKostin預計,SPAC的熱潮或將持續到2021年,不過如果收購後出現盈利疲軟等問題可能會對未來帶來不利影響。

轉載、合作、加入粉絲群請聯繫小助理
(微信號:ChinaVentureWeixin)

相關焦點

  • 「獨角獸」正在崛起,這一次又被孫正義押中了,如今市值5000億!
    「獨角獸」正在崛起,這一次又被孫正義押中了,如今市值5000億!提到投資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日本的億萬富翁孫正義。孫正義一直被人們稱為是投資神話,他也是很多投行人士心中的標杆,作為軟銀集團的CEO,孫正義登上經濟類頭條的頻率可以說是非常之高。
  • 軟銀孫正義有望在2021年再次迎來IPO大潮
    在2020年的基礎上,軟銀希望將孫正義的財富推向更高點。有知情人士透露,即將在今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的企業包括韓國電子商務先驅Coupang、印尼線上商城運營商PT Tokopedia,以及中國打車巨頭滴滴出行。消息人士拒絕透露身份。2020年,DoorDash和KE Holdings成功上市,投資過的企業紛紛IPO,給孫正義帶來了新一輪的財富。
  • 孫正義捐贈被罵怎麼回事?孫正義捐贈為什麼被罵 孫正義是誰個人資料
    孫正義捐贈被罵怎麼回事?孫正義捐贈為什麼被罵 孫正義是誰個人資料 北晚新視覺網 2020-03-12 15:58 顯示圖片
  • 審判孫正義
    媒體的讚譽紛至沓來,「兇猛」,「王者歸來」等光鮮的標籤又貼在了孫正義的頭上。成王敗寇,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現實,一年時間內,從巔峰到谷底,熱烈歌頌孫正義的人,激烈批評孫正義的人,差不多同一波人。對於創業者來說,暗透了,更能看見星光。媒體負責批判,企業家唯有前行,無論譽滿天下還是謗滿天下。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 尷尬的孫正義
    孫正義穿著一套深色西服,褲子有些過長,彎了幾道彎把黑色皮鞋的大部分都罩住了。「捉襟見肘。」孫正義的開場白先用了這個詞,臉上是少見的極為尷尬的微笑。1981年,24歲的孫正義站在一個裝啤酒的塑料框上,對著兩名招募來的公司職員發表公司成立的演說時,聲音極為響亮,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就是為他準備的。
  • 孫正義扳回一局,繼阿里之後,又一「獨角獸」被押中
    甚至如果沒有他的這筆投資,或許阿里的成長之路要尤為艱辛,能否成長為如今這個規模還兩說。這個人就是軟銀的孫正義。自從阿里上市之後,孫正義靠著對阿里的投資就一躍成為了日本的首富,與此同時,也讓孫正義增加了對企業投資的興趣。
  • 孫正義的海盜人生
    但他留給孫正義的寶藏卻不是這份家產,而是一種奇妙的自信。在孫正義還小的時候,孫三憲就一直質問孫正義:你為什麼要相信老師呢?你為什麼要相信規則呢?你為什麼要相信別人都在做的事情呢?這種靈魂三問,貫穿了孫正義的一生。
  • 孫正義,從阿里巴巴「畢業」
    孫正義與阿里巴巴結緣於2000年。那時剛剛創辦阿里巴巴的馬雲在尋求投資時四處碰壁,後來經人介紹與孫正義取得聯繫,並誕生網際網路投資史上的一段佳話:交談不過幾分鐘,孫正義立刻被馬雲的「熱情和理想」打動,決定為阿里巴巴投入2000萬美元的資金。就是這樣一筆似乎有些衝動的直覺式投資,讓孫正義和日本軟銀開始成為網際網路投資界的神話。
  • 卑微孫正義,為什麼總被日本人嫌棄?
    在這樣的社會認知之下,孫正義一把掏出了100萬個試劑盒,當然會激起不少日本人的憤怒情緒。因為日本人覺得,孫正義這樣做會給日本整個醫療系統平添太多的麻煩,而這和日本傳統的文化觀念相違背。再加上孫正義一直以來都被日本社會嫌棄,這一次出現這樣的局面,其實並不讓人意外。
  • 孫正義,超級「接盤俠」?
    5月初,在軟銀2018財年業績後的投資者會議上,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向外界透露了這隻全球最大科技基金成立以來的「成績單」。在2018年全球累計負回報資產佔比高達93%的大背景下,願景基金的表現著實亮眼。
  • 「投資之神」孫正義認輸?幾年時間「燒光」近千億,如今「迷路」
    中國人最「熟悉」的日本富豪,孫正義肯定要算一個。孫正義靠投資阿里,獲得了數千億元的回報,孫正義也憑藉自己擁有的阿里股票,曾一度蟬聯日本首富之位。不過近年來隨著孫正義的「揮霍」,他的財富不斷的縮水,甚至多次「變賣」阿里股票來還債。
  • 日本首富孫正義,韓國人聲稱他是韓人後裔,他說自己祖籍中國福建
    軟銀老總孫正義1957年孫正義出生在日本,家中排行第二,孫正義的父母在日本九州島從事一種賭博遊戲機,孫正義天資聰穎,從小學習成績就突出,16歲那年就越級考入加州伯克利大學經濟學系,上大學期間他就展現自己驚人的商業天賦。
  • 軟銀14年來首現季度虧損,孫正義反思:錯判了WeWork
    在財報發布會上,軟銀創始人、CEO孫正義說:「在許多方面我的投資決斷是不足的,我正在深刻反思。」當地時間2019年11月6日,日本東京,軟銀集團CEO孫正義公布第二季度財報。 視覺中國 圖孫正義對共享辦公企業WeWork的投資近來引發廣泛爭議。
  • 到底是孫正義成就馬雲,還是馬雲成就孫正義?事實你絕對想不到
    比如說今天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到底是孫正義成就馬雲,還是馬雲成就了孫正義,還是他們互相成就?其實這個問題也被提了很多年,不過至今都沒有標準答案。孫正義日本首富,因為投資阿里巴巴而聞名全球,他的6千萬美元最終變成了1750億美元。
  • 孫正義又押中國內「獨角獸」,投資140億,今市值5188億
    孫正義的投資經歷孫正義是日本軟銀集團的創始人,也是投資界的鼻祖之一,他的每一次投資都會被業內關注,尤其是在國內的阿里巴巴崛起之後。因為馬雲在創辦阿里時,正是孫正義給了他第一筆資金,如果沒有孫正義,馬雲可能也不會成為家喻戶曉的中國首富。
  • 日本首富孫正義,韓國人說他是韓國後裔,他稱自己祖籍是中國福建
    而像孫正義這樣擁有多國身份的富豪也不佔少數,即有身價600多億的孫宏斌,也有身價超千億的海底撈張勇夫婦等,相比普通人而言,這些富豪們在世界範圍內更具有流動性。那麼,已經三代定居日本的孫正義,為何還是因身份受到爭議呢?
  • 狂欠6000多億,又遇疫情黑天鵝,孫正義遭遇空前危機!
    全世界都知道,阿里是孫正義有生以來最偉大的一筆投資,投中阿里讓軟銀狂賺數千億,堪稱巔峰之戰。那麼,孫正義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危機,導致連阿里股份都要拋售?連續暴跌,讓孫正義焦頭爛額,只得套現資產回購股票,先保住公司命脈。二是空前的債務危機。
  • 軟銀逆轉:不變的孫正義
    孫正義本人在軟銀持股上漲三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軟銀手中儲備了 800 億美元現金。過去 9 個月,孫正義完成上百筆一二級市場交易,買賣股票、槓桿交易、投資併購、出售資產、抵押借款……孫正義依然是孫正義,那個《紐約時報》24 年前所寫的激進賭徒,決策果斷、大賭大贏。
  • 孫正義為何退出阿里董事會?
    孫正義在6月25日舉行的軟銀集團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自己將從即日起退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他表示:「作為董事,我從阿里巴巴『畢業』了。」阿里巴巴的股票目前依然是軟銀持有的價值最高的資產。孫正義稱,軟銀仍將儘可能長期地持有阿里巴巴股票。
  • 周文強財商思維《孫正義篇》
    曾經,投資界有兩位大佬,巴菲特和孫正義。巴菲特是神話,孫正義是魔王。巴菲特只購買有潛力的股票,做價值投資,孫正義則孵化有潛力的公司,賭未來發展。到底誰更勝一籌? 孫正義先後投資上百家公司,其中很多都取得巨大的成功和回報,大家熟悉的就有盛大、噹噹、網易、新浪、雅虎、攜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