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康:以透支的方式來彌補赤字是一種「連襠褲」思維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賈康

財政赤字貨幣化的概念過去一直就有,並不新鮮,關鍵是貨幣化的機制怎麼理解?是無所顧忌的,還是合理因而合意的?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激勵兼容」,如何掌握好激勵兼容原則的赤字貨幣化,裡面就有很多講究了。

不能以為全世界國家都可以效仿美國搞量化寬鬆

我個人並不贊同簡單地說「貨幣數量論」過時的這種看法。從學理上講,如果無所顧忌而不對貨幣數量加以某種調節控制,相關政策的存在就沒有了意義。不能因為美國無底線的量化寬鬆,就以為全世界都可通行無底線量化寬鬆政策,而且美國的這種情況更不是中國可以仿效的做法,在我們這裡沒有相關的、紮實的依據。美國有所謂全球硬通貨的霸權,當今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能與美國的情況相比——為什麼只把它叫做「金元帝國」呢?美元的世界霸權地位是在二戰以後,首先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的,在上世紀70年代初石油危機發生以後,美國在原承諾的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力不從心、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宣布取消美元兌換黃金的固定牌價而自由浮動。但是世界上的貨幣已不可能退回到貴金屬本位制,全球實際生活中最可接受的硬通貨仍首選美元。美國又能維持把美元作為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石油的結算貨幣而形成全球市場上影響最大的主導幣種。實際上,美元是依靠美國仍首屈一指的綜合國力、特別是有最根本意義的軍事和金融發達實力,得以延續著其頭號硬通貨地位。這是任何其它的經濟體都無法相比的。在特殊情況下,美國又會在非常時期行非常之策,包括過去沒有明確宣布過、但現在已有明確表述的無底線的貨幣寬鬆。其他的經濟體與之簡單攀比,就屬於東施效顰了。

財政赤字貨幣化的概念過去一直就有,並不新鮮,關鍵是貨幣化的機制怎麼理解?是無所顧忌的,還是合理因而合意的?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激勵兼容」,如何掌握好激勵兼容原則的赤字貨幣化,裡面就有很多講究了。

以透支的方式來彌補赤字是一種「連襠褲」思維

如以國債籌集的一部分資金填補赤字,而央行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國債,放出基礎貨幣,就是一種貨幣化,即赤字的貨幣化彌補。這一點吳曉靈闡述得比較明白,她的論述中正面的主張比較隱晦,但明眼人卻一望而知其要點,是關鍵在於安全合理區間內的量度怎麼掌握和機制怎麼優化。我個人認同吳曉靈的思路。

關於機制的優化,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中國實踐中的一個先例。在改革開放進行了一段時間以後,財政陷入非常困難的境地,當時的解決辦法是允許財政在發生赤字的情況下,向人民銀行透支,即央行允許以透支的方式來彌補赤字。

這樣做透支是一種「連襠褲」思維,央行把錢直接給財政,形式上什麼也得不到,反正都是一個國家的錢。後來發現財政、銀行「穿連襠褲」,並不是一個好的約束機制,就在形式上改為借款,財政可以向央行借款來彌補赤字,那麼借款就得還,看起來這就形成了約束——借款借得合算不合算,還得有經濟綜合效益的考量,當然也是績效的約束。

再後來發現「借款」的形式也會引發問題,因為如放開讓財政借款,在借款長期不還、沒有還款預期的情況下,「借款」和透支實際上沒有什麼差別。最後,朱鎔基同志下定決心,切斷這個途徑,不允許財政再向央行借款。所以,以後財政彌補赤字,除了可動用的結餘外,就得靠在市場上發行公債,不再以原來透支、借款方式直接形成央行基礎貨幣的投放,這個約束就比較有制度進步的意義了。

個人正面建議最好不發現金

有些人會聯想到既然可以肆無忌憚地、無約束地讓央行購買財政公債來彌補赤字,財政就拿這些錢再「撒」給老百姓,不是皆大歡喜?但是,前面已經說過並非可以無數量約束,這裡則要說可分配的錢在中國不應考慮平均每人一份兒的「推平頭式」的辦法,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政策。中國現在的情況是公共金庫非常緊張,財政過緊日子的特徵非常突出,而中國老百姓收入兩極分化,一直是一個熱點問題,還沒有形成很好的解決機制——中國的基尼係數已經非常高——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實際上我們的基尼係數高於很多的資本主義國家。在這種情況下,有什麼理由把納稅人寶貴的血汗錢用直升飛機撒錢的方式「推平頭」分發出去,同樣的數額馬雲一份,低保人員也是一份?

「每人一份」不是一個合理的政策設計,政策含義違背優化分配和再分配的基本原則。所以如果要發現金,至少得區分低中收入階層和中等以上收入階層,中等收入階層以上就不用發現金了。至於怎麼認定低中高收入階層,就會產生管理成本的問題,僅向低端發現金,也可能會發生現金使用不當的問題,所以我個人正面的建議是最好不發現金。對低中收入階層,可以借鑑美國發配給券(也可以把它稱為優惠消費券)的做法。發這種優惠券跟商家自身的促銷不一樣,這全是政府的扶助,即政府出錢給了低收入階層,他們可以此為憑證去超市裡買基本的食品,滿足維持生活的需要。這些是更合理的方式,也有國際經驗可供借鑑,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一種可選的方式,至少具有比發放現金更可選的價值。

央行與財政的實質性負擔是調控責任的履行

央行承擔的是宏觀調控之責,所謂貨幣化也是調控中產生的效應,央行和財政一樣都是要努力做好對宏觀調控的管理。要說負擔,兩家的負擔其實還都不是「錢」的問題,實質性負擔是調控責任履行得好不好的問題。如果以適當方式推行財政赤字貨幣化,兩大政策協調的機制與水平就應力求高一些。

要非常好地掌握好財政赤字貨幣化的機制和方案設計,要堅持基本的制度建設取向,服務全局,有約束、講綜合效益。在優化機制、講求效益的大前提之下,自然就不會產生「直升機撒錢」等問題。

非常之時有非常之策,要打一套組合拳,要有全球化背景下儘可能高水平的「一攬子」設計。

總體來說,發行特別國債有增加流動性、擴張總量的特徵,特別國債就是給市場增加流動性的一個非常規的機制,所以在當前的非常之時,於政策調控框架之下,要積極運用。但特別關鍵的要領,是它一定要有儘可能高水平的結構特徵,總量調節和結構調節在機制上應可以很好結合。依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與效率的戰略思維,在這一事項上必然要求把短期的救濟、紓困(這方面會側重於消費),和中長期的以結構優化支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這方面應側重於「有效投資」)合為一體。

相關焦點

  • 張禮卿:只有在市場化融資無法實現合理赤字目標時才能貨幣化
    一、財政赤字彌補的兩個渠道從理論上講,彌補財政赤字有兩個途徑。一是市場化融資,即通過向央行以外的機構和個人發行國債,由後者以自有儲蓄或其他來源的資金進行購買。二是財政貨幣化,即中央銀行直接或在二級市場購買財政發行的國債,或對其進行借款透支。這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賈康:中美共享全球產業鏈是基本盤,也是中國的信心所在
    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賈康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上發表了這樣的觀點。賈康指出,中美各自的盟友存在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關係。中美現在的關係與當年的美蘇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一定要認識到中美共享全球一個產業鏈這個根本的基本盤,它對政治形成了直接或間接的制約力和影響力。
  • 賈康:中國經濟再次一枝獨秀已成定局
    當然,也要經受歷史性的考驗,要居安思危、防範未然,抵禦可能遇到的巨大不確定性衝擊,要有底線思維,千方百計爭取最好的結果。 看好來年之局 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賈康說,對2021年中國經濟表現,許多國際機構、國內研究者的看法一致:年初因為2020年的基數較低,明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會較高。
  • 思維決定命運,人類有這些思維方式,你是哪一種呢?
    而創新思維是創新的主導因素,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思維決定命運。人類世界有許多人類共同體,每個人類共同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大致可分為十類。 1.發散思維:它是一種由想像力和創造力主導的思維,不受環境格局的限制,能創造出環境格局之外的事物。哲學家黑格爾說過:「創造性思維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
  • 拼貼:一種思維方式
    一般來說,提到拼貼,首先想到的是一種現代藝術手法。拼貼的英語詞根來自法語,法國人用拼貼這個詞來描述保羅·畢卡索和喬治布·拉克的藝術創新,這些立體主義先鋒派在1912年開始將報紙插頁和其他材料粘貼在畫布上,企圖打破繪畫的二維性,製造空間虛實結合的視覺效果。
  • 赤字貨幣化是什麼意思?財政赤字貨幣化爭論
    消息面:  最近,學界對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討論逐漸升溫,「財政赤字貨幣化」引起熱議。4月27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一次會議上談到,「在疫情,也包括全球的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高債務、高風險的『三低兩高』新態勢下,是否可以考慮財政赤字適度貨幣化?」
  •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直接融資更適合發揮企業家潛能
    在12月11日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之首席經濟學家分論壇上,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就企業化定位提供貸款,以間接融資方式支持
  • 新華國際時評:超越「認知藩籬」 消弭「理解赤字」
    例如,他認為中國人對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看得很重,這源自中國曾遭受殖民入侵的痛苦經歷;歷史文化註定中國慣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軍事上尋求捍衛自身利益的能力,而非尋求戰爭;讓中國變得像美國一樣是個幼稚的目標……這些觀點為美國人讀懂中國提供了有益參考。當下中美關係的一個癥結正是美國對中國的認知偏差。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經濟深度融合,雙邊貨物貿易額增長了252倍。
  • 社論|財政赤字貨幣化應適度 數量限制與規則制約是關鍵
    近日,有專家撰文表示,在(中國經濟受到疫情嚴重衝擊)這種新的條件下,是否可以考慮財政赤字適度貨幣化?比如,如果由央行直接購買特別國債,不但可以避免國債向市場發行產生的擠出效應,而且可以產生和央行擴大貨幣供應不同的效果。
  • 有機,可以是一種思維方式.
    interview 谷田部摩耶  & 白冰  「有機, 可以指一種思維方式。」一定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滿足以及生活機能上的便利,而是可以給人們帶來一種精神構築。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生活的富足應該就是每天都精緻地生活,跟自己的好友一起吃頓飯。然而像在東京這樣匆忙的地方,這些理所當然的事情反而變成了一種奢望。
  • 韓國人一生中45歲最有錢 16歲透支最多
    【環球時報記者 金惠真】16歲透支,45歲盈餘,59歲赤字,這可能是大多數韓國人的一生。據韓聯社7日援引韓國統計廳當天發布的統計結果,在韓國人一生中,平均16歲時透支最多,達到3215萬韓元(約合19.4萬元人民幣),並且直到27歲始終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到了28歲,韓國人才開始轉入「收入高於支出」的財政盈餘狀態,並且這種盈餘情況會在45歲左右達到峰值,人均存款1484萬韓元(約合9萬元人民幣),處於一生中最富裕的狀態。
  • 賈康:中美兩國共享一個產業鏈的基本事實難以撼動
    賈康  中國改革研究會常務理事、著名經濟學家賈康表示,中美兩國共享一個產業鏈的基本事實難以撼動,中美摩擦劍拔弩張之後,國際化企業雙邊下注的格局不會改變,不要相信少數政治極端行為能夠產生根本改變。  而中美之間關係在賈康看來,疫情衝擊下,某些局部、短期的表現會近似脫鉤,但中長期一些行業還是會共處一個產業鏈。
  • 韓國統計廳:韓國人45歲時最有錢,16歲透支最多
    【環球時報記者 金惠真】16歲透支,45歲盈餘,59歲赤字,這可能是大多數韓國人的一生。據韓聯社7日報導,韓國統計廳當天 發布的《2017年國民轉帳帳戶》統計結果顯示,在韓國人一生中,平均16歲時透支最多,達到3215萬韓元(約合19.4萬元人民幣),並且直到27歲始終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
  • 語言學家劉丹青:方言是一種思維方式
    身為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和全國漢語方言學會原會長,對60多年來漢語方言生存境況的起落瞭然於胸。在他看來,每一種方言都提供了一種看待事物、感知和體驗世界的獨特視角,意味著一種特有的思維方式與文化。在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已經達到73%、大城市普及率已超90%的今天,他認為要實施差別化的語言保護政策。日前,在位於北京東二環內的辦公室裡,劉丹青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專訪。
  • 賈康:要讓民企繼續吃好定心丸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財科院研究員賈康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雙循環」發展需要使民企繼續吃好「定心丸」》的演講。本文為賈康演講精編。  口 述:賈康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財科院研究員  編 輯:郴嘉泉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 管清友對話賈康:公眾對房產稅有誤解,以為通過房產稅打壓房價
    房產稅目前來看是不是真的要來了?賈康:這輪估計也沒有什麼特別切實的依據,但其實從現在中央要求深圳打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先行示範區的戰略部署來說,可以設想深圳應該有在改革方面敢為人先、擴大試點這樣一種方案的研究。至少要考慮如果在全國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體制的示範區,房地產市場上怎樣對接市場的供需機制,來用經濟手段為主優化調控:是不是要用房地產稅這樣的一個經濟手段作為政策工具。
  • 真正幹大事的人,都少不了一種思維方式
    相比於以往,發傳單全憑給行人強塞,小夥子卻另闢蹊徑,行人想要傳單,需要自己主動來拿。 他用這種方式發傳單,人們不僅不反感,還為自己收穫了滿滿的人氣。 更重要的是,他每天還能發出2000到3000張傳單。
  • 赤字硬拉:操作方法,肌肉工作方式以及誰該使用此動作
    ,這篇文章就圍繞著赤字硬拉帶你了解赤字硬拉如何執行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而且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都可以使用赤字硬拉進行。因此,通常這種不利於運動範圍的硬拉來增加特定運動範圍的力量。對於某些人來說,保持髖關節的起始位置可能非常的困難,因此,通過專注於這一特定的動作來對身體進行提示就可以提高身體的意識。
  • 赤字硬拉:操作方法,肌肉工作方式以及誰該使用此動作
    赤字硬拉是硬拉的進化版本,使用好了可以使我們的硬拉質量有很好的提升,但是同樣使用赤字硬拉也有很多的風險,這篇文章就圍繞著赤字硬拉帶你了解赤字硬拉如何執行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什麼是赤字硬拉赤字硬拉是指在高於平地表面進行的,從而導致運動範圍增加的任何硬拉。該位置被認為不利於正常的啟動機制,通過使用該訓練從而提高硬拉起始階段的力量輸出。而且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都可以使用赤字硬拉進行。
  • 幽默是一種技能,一種思維方式,像脫口秀學習,成為講話有趣的人
    其實我們一直都錯了,幽默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技能,通過學習,我們也能成為講話有趣的人。幽默只有在故事裡,而且是生活中真實的故事,而故事是對生活的一種情趣。婚姻用幽默的方式如何吐槽,什麼又是造成離婚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