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休假是如何規定休假天數的?

2020-12-23 中國法院網
 

  公休假日又稱「公休日和公共假日」。是指國家法律明文規定的帶薪休假制度。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單位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年休假由單位統籌安排,是符合勞動法規定的。


 

相關焦點

  • 年休假天數是多少天?年休假天數按照什時間確定
    年休假是如何計算?按照什麼公式計算?年休假是根據累計工齡計算。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一條、第三條和人社部《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規定,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休假天數按照累計工作年限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 還沒耍的年休假會清零嗎?休假天數是怎麼算的?
    適用範圍: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 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
  • 全球僱員休假天數:中國倒數第三
    對於很多人來說,休假是十分奢侈的事情。全球四大HR諮詢公司之一的美世(Mercer)公司對全球62個國家僱員的假期進行了調查和統計,結果顯示,英國和波蘭的僱員擁有最慷慨的法定帶薪假期,而印度尼西亞、加拿大、中國、泰國以及菲律賓的帶薪假期天數位列最後五位。統計以「每周工作5天且已有10年工齡」的全球僱員擁有的法定帶薪年假以及法定公眾假期為基礎,數據不含周六日。
  • 年休假的這些規定及具體計算原來是這樣的,必須學起來
    律師解答:通過<<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來年看﹐年休假是按日曆天來計算的。你所舉例中該員工在2010年可享年休假天數為(59天/365天*5天=0.8天)0.8天﹐因不滿一天的不計算﹐因此該員工在2010年尚沒有年假。
  • 你知道機關事業單位年休假規定嗎?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職工累計工作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規定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的假期,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2.哪些情況不享受帶薪年休假?(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 休假天數是怎麼算的?
    適用範圍:《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休假天數是怎麼算的?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 軍士的輪休和春節休假
    02除了輪休之外,還有過年過節的休假。記得之前,休假遇上公休假,比如說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國慶節等等假期,國家規定放三天假的,軍人可以加一天,國家規定放七天假的,軍人可以加三天。而現在,休假遇上公休假,比如說春節,休了30天,實際可以享受37天假期,因為,公休假全部不算在假期當中。所以,一到過年過節,想要休假的就差掄起拳頭幹一仗來決定誰走誰留。面對這樣的情況,小劉真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
  • 2018關於病假、事假、婚假、產假、年假等規定天數和待遇
    對於請事假累計20天的問題應做如下考慮1、應考慮該職工是在多長時間內累計請假20天按照國家規定,實行月工資制度的,每月平均工作天數不應超過21.75天。所以在這個工作期間內,平均每月工作天數超過21.75天的,累計事假天數對工資不產生影響。2、《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1條,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
  • 跳槽、換單位要滿一年才有年休假,這個規定合法嗎?
    根據我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相關規定,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即可享受帶薪年休假。小郭原來在某公司工作5年,2017年2月跳槽到了新工作單位,10月份他向單位申請休年假,但單位人事部告訴他,新員工要入職滿一年才有5天年休假,像小郭這樣2月份入職的員工,要到2018年2月才有年休假休。心存疑惑的小郭於是諮詢了律師。
  • 軍人休假政策全解析,值得收藏!
    士官的事假、病假、公休假日等假期與年休假假期計算關係,按照本《通知》軍官有關規定執行。 士官年休假天數不得少於本人當年應休天數的70%,各單位年度士官休滿假率不得少於90%。
  • 關於休假,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規定
    事情的經過大概是這樣的:去年他因為工作忙沒有休假,所有的假一直拖到今年年初才來休,結果剛把去年的假休完,上級來了通知,要求休假不跨年不累計,於是莫名其妙就把今年的假全部扣完了,最後補了一筆錢,叫做未休假經濟補償。而根據新的規定,他的未休假經濟補償不能超過應休天數的40%,也就是說,還有十幾天就不翼而飛了,既沒有補假,也沒有補錢。
  • HR別再算錯:年休假天數正確的計算方法,不足1天的算不算年休假
    大家好,這裡是幫助企業降低用工風險的「小灰聊職場」,我們這一章節繼續來講這個年休假,上期我們留了個尾巴。年休假我們要怎麼去防範這個風險?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方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比如說我們在仲裁的時候,要判斷他這個員工的工齡,就要去看他的社保繳費記錄,勞動合同工資流水等等一些證據,那麼就是說那我們單位遇到員工一進來就要年休假的,那我們就可以要求員工提供以前的社保繳費記錄,勞動合同、銀行流水、工資條等等一些材料。這樣我們就可以計算他的連續工作時間。
  • 望城區全面開啟「提醒+監督」模式 幹部休假期間紀律「不休假」
    近日來,針對黨政機關公職人員休假高峰,望城區抓住關鍵時間點,早提醒、勤監督,確保公休假期間紀律「不休假」。溫馨提醒在前,工作不留「空檔」不「脫節」「年假準備去哪兒呀?」「書記,我們準備全家一起出去旅遊一趟。」
  • 在西安,婚假、產假、喪假、探親假、年休假是怎麼規定的?
    二、產假 1、根據陝西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十四條,用人單位對生育或者終止妊娠的女職工,應當依法保障其享受下列勞動保護: a、正常分娩的,休產假98天,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 b、難產或者實施剖宮產手術分娩的,增加產假
  • 年休假的重點在哪裡?單位沒有帶薪年休假怎麼辦?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職工除了法定的節假日以及周末休息時間以外,每年還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待遇。關於「帶薪年休假」的規定是怎樣的呢?年休假的法律依據年休假,主要指的是依據我們國家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關於一些具體的實施細則和辦法,依據是《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 帶薪年休假的正確計算方法
    符合休假資格員工入職當年度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剩餘日曆天數÷365)×全年應享受天數(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符合休假資格員工離職當年度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過日曆天數÷365)×全年應享受天數-當年度已休天數(用人單位當年已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多於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
  • 年休假享受什麼條件?應該享受的年休假多少天?
    帶薪休假的條件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連續工作滿12個月是指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2個月還是在不同單位也連續計算呢?不享受年休假的規定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4條的規定,以下情形,當年度不再享受年休假(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 婚喪假休假規定!
    故此詢問:我國到底有沒有喪假的規定?若有的話是如何規定的?我國一直以來就是有婚喪假的規定的,早在1959年《對企業單位工人、職員加班加點、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間工資待遇的意見》中就有明確規定,不論工人還是職員,請婚喪假在三個工作日以內的,工資照發。在1980年,《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中則對婚喪假的範圍和日期有了進一步規定。
  • 年假國家規定 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
    那2018勞動法年假規定是怎樣的?年假天數如何計算?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按《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
  • 2020版: 婚假.產假.年休假.病假.事假.哺乳假等規定和待遇一覽表
    03、事假 事假的天數各個用人單位通過制訂規章制度確定不同的天數。 當然,有的用人單位是不扣勞動者在事假期間的工資的。 《勞動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因此,喪假的天數一般為3天,且不包括國家法定休假日,假期內照發工資和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