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蘇菲·瑪索沒能撐起的角色,但它拍得很好看

2020-12-22 福斯看電影

這是一部根據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改編的小說。卡列寧(詹姆斯福克斯飾)和安娜(蘇菲瑪索飾)是十九世紀俄國上流社會的一對夫妻。安娜擁有非凡的美貌,萬種風情。後來,安娜和風流倜儻的渥倫斯(西恩賓飾)邂逅了。渥倫斯的炙熱愛情點燃了安娜心中沉睡已久的激情,兩人不顧一切的相愛了。卡列寧當然無法容忍安娜的這種行為,但是安娜為了這段愛情,選擇了奮不顧身,不惜一切代價。

於是,她的命運被徹底改寫,走向了另外一個軌跡。

原作是一部非常龐大的小說,世界名著,故事主線雖然只是一個美麗的女人出軌的故事,但是,在簡單的主線裡,迸發出人類最盤根錯節的生命力,這種強大的力量,總是讓人無法忽視它的美和絕望。

小說寫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時值以英法為首的西歐國家猛烈變動之年。這些國家在農業技術、工業技術、全民教育、城市規劃等多方面的改革,既帶動也反映著當時社會風俗的快速變遷。這些消息傳到俄羅斯,迫使他們作出回應,彼得大帝以後俄國就充滿了對歐洲中心的嚮往(以至於歐洲國家實際上是很排斥這個龐然大國的)有這麼多新發展,新動向,我們應該學哪些,不學哪些託爾斯泰在書中形容俄羅斯「一切都顛倒了過來,一切都剛剛開始建立」,他深刻地意識到俄羅斯必須以嶄新的方式走出農奴制時代。

1997版的安娜是由一個法國美人兒---蘇菲·瑪索出演,她當然很美很美,我甚至想要盤點法國美人的時候把她放在第一位,但是,我私心覺得只有憂鬱內斂面龐的蘇菲·瑪索本人沒有那麼適合擁有著強烈風情韻味和生命旺盛的安娜這個角色。

這部關於女人的時代悲劇被電影詮釋成了情慾悲劇,電影改編拋棄了很多應該表達的細節,女性角色除了美真的就讓人覺得不夠鮮活,當然了,蘇菲·瑪索都美成那樣了,穿上一襲華服真的是美的不可逼視。

原作中安娜和丈夫之間的矛盾往小的說就是面對一個社會思緒碎亂。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公理變幻,本來堅固牢靠的所有東西,都開始鬆動、搖晃。安娜擁有那強烈的生命力,熱烈嚮往更加美好的自我,寬廣的人生,然而……

電影裡安娜和丈夫之間的衝突和矛盾給人感覺就是性生活不美滿引起的,安娜對於情夫沃倫斯基的戀情是她自身的選擇,她也預見自己最終將面臨什麼,這樣的冷覺,超然的面對自身的悲劇,然後還要飛蛾撲火的猛烈熱情,影片沒拍出來,太單薄了。最後沃倫斯基迫於社會輿論壓力而冷淡安娜也被直接處理成了始亂終棄,這處理方式,看了一下出品方,果然是美國。

影片裡邊飄雪的莫斯科和有著大片草場的聖彼得堡以及一座座奢華的建築廳堂真的很漂亮。

被自己的愛情如預定般拋棄的安娜一襲黑衣失魂落魄的走著,畫面中一個小女孩遲疑,然後躍入湖中,切換回來,安娜就直挺挺的向著鐵軌倒下去。這一段拍得極為詩意,甚至有些隱晦了,好像是害怕鮮血破壞全篇的美感。原作中安娜臥軌是多麼慘烈的方式表達自己女性生命壓抑的痛苦,這一點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表達。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作為看漂亮的畫面,美麗的蘇菲·瑪索真的很棒。如果要探討那個時代的人性社會悲劇,我覺得名著還是要看原作的。

相關焦點

  • 《安娜,卡列尼娜》一場赴湯蹈火的婚外情愛情,結局卻只有一個
    安娜,卡列尼娜,跟伏倫斯基的愛情,是驚鴻一瞥的悸動?還是當情感控制了理智,就如同飛蛾撲火一般自我毀滅?當他看到安娜的一瞬間,被她驚人的美貌吸引,悸動的心無法控制自己的理智,隨即拋開了戀愛了許久的吉娣,對安娜卡列尼娜展開了熱烈的追求。明明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有家庭,還是被她開朗陽光熱情快樂的性格吸引,不顧一切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幸福。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是應該同情?還是活該?這個觀點很特別!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比刪)列夫·託爾斯泰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世界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很多,有三部震驚世界的名著《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第三部《安娜克列尼娜》。
  •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安娜的一生
    看完了《安娜卡列尼娜》。故事一開始是可憐的是陶麗面對丈夫的出軌,無能為力。她的生活全部是為了她那五六個孩子。陶麗勤儉掎家。她一直以為她的愛情她的生活幸福美滿,可是在她發現丈夫出軌後便轟然倒塌了。安娜來做說客。在火車上遇見優倫斯基的母親,兩人一見如故,聊的很開心。在車站,有人臥軌自殺,那也是她第一次見到伏倫斯基。
  • 《圖蘭朵》將襲,關曉彤挑大梁,姜文、蘇菲·瑪索做配,厲害了
    關曉彤有顏值有演技,向來資源好到爆炸,這不,她主演的一部大電影又將來襲,她挑戰高貴美麗的公主角色,這部影片就是《圖蘭朵:魔咒緣起》。關曉彤演公主應該算是本色出演,她的家世決定了她在娛樂圈天之嬌女的地位,她也曾多次出演公主之類的角色,像古裝劇《畫皮2》中的少年靖公主,《鳳囚凰》中的山陰公主劉楚玉,所以關曉彤演這個角色合適。
  • 《安娜卡列尼娜》,一個平凡女人的不平凡一生
    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託爾斯泰,也是優秀的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除了《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也是其代表作。就作者個人來說,他出身於貴族,最後成為一個徹底的清教徒,他敢於和當時的社會作鬥爭,在她筆下的人物,或多或少的帶有一點他的個人色彩,如人物安娜卡列尼娜便是敢於和當時的社會作鬥爭的代表人物。在這部作品當中,作者巧妙地運用愛情來表達對腐朽的俄國上流社會的不滿,切入點不落俗套,以一個女人的一生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所想要表達的,值得一讀。
  • 又一年奧斯卡,還記得那年的《安娜卡列尼娜》
    緊湊的臺詞更烘託出康斯坦丁的慌張,和證件時發展的倉促感,讓人目不暇接之餘也隱約預料到時間的結尾——求婚沒能成功。與這種瞬間切換相對應的,由場務人員現場變換場景跟觀眾又是另一種新鮮感,這種有間隔的切換讓觀眾在前一個緊湊的節奏下能夠得到喘息、思考。
  • 讀一個出軌的女人,《安娜卡列尼娜》
    嗯嗯帶你讀好書最近剛讀完《安娜卡列尼娜》,讀完這本書的嗯嗯沉默了,有不解,當然也有頓悟。這本書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文學代表作。在倆人旅途結束返程之後,依然保持聯繫;安娜內心沉睡依舊對愛情的渴望被弗龍斯基喚醒,無法自拔在被丈夫卡列寧知道之後,安娜要求離婚,身處政府高層官員的卡列寧為了自己的聲望,以兒子作為要挾,拒絕了離婚。
  • 把自己的世界活大——讀《安娜 卡列尼娜》有感
    讀完《安娜 卡列尼娜》,我總有想拿起筆來為女孩子寫點什麼的衝動。 當一個人只為愛情而活的時候,你的世界就變小了。世界小了,格局就小了。最終你就會像安娜一樣走向毀滅。 文中主人公安娜離開家庭與沃倫斯基私奔,她拋棄了丈夫,拋棄了兒子,離開了上流社會。
  • 《安娜卡列尼娜》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教我們如何去愛一個人
    「我不是對你失望,這個世界,或是生活、命運,或叫它神,或無論叫它什麼,它好差勁。我現在讀小說,如果讀到賞善罰惡的好結局,我就會哭,我寧願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討厭人說經過痛苦才成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我討厭大團圓的抒情傳統,正面思考是多麼媚俗!可是,你知道我更恨什麼嗎?我寧願我是一個媚俗的人,我寧願無知,也不想要看過世界的背面。」
  • 《安娜卡列尼娜》:世間可有心如止水的愛情?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長篇小說,被譽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曾被改編成多個版本的電影搬上螢屏。 01、面對渥倫斯基的追求,安娜一開始明顯是抗拒的,這來自她的教養和理智,也來自女性特有的矜持。
  • 唯美藝術之經典——神秘的《無名女郎》與悲劇《安娜卡列尼娜》
    這幅畫的名稱籠罩著一種一言未盡而又神秘的面紗,從1883年展出那天起,傳說就一直伴隨著她。女主角安娜年輕時和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結合,育有一子,本婚姻美滿。安娜在交際場上光芒四射,卡列寧亦於仕途上頗為成功。故事始於安娜的哥哥奧布朗斯基公爵出軌法國家庭女教師,公爵與妻子杜麗鬧翻,求助於其妹安娜。安娜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替二人調解,在車站偶遇年輕軍官渥倫斯基。
  • 安娜卡列尼娜婚內出軌,為愛付出一切的女人,會幸福嗎?
    安娜卡列尼娜一個美麗優雅的上流社會貴婦,丈夫卡列寧比她年長20歲,不解風情,一心只想著他的政府工作,醉心功名,孜孜於公務!安娜雖跟丈夫的感情不是很好,但是也相敬如賓,維持著家庭的溫馨生活!她非常愛她的兒子謝遼沙,因此在沒有遇到沃倫斯基的時候,她從未想過離開這個家!
  • 《廊橋遺夢》和《安娜 卡列尼娜》:同樣為愛選擇,為何結局不同
    文/學乃身之寶 看了電影《安娜 卡列尼娜》(1997年版)後,我的心情很沉重,回想著安娜臥軌後臉上出現的笑容,我知道她解脫了,而這又讓我想起電影《廊橋遺夢》中的弗朗西斯卡,她和安娜的經歷相似,也是在結婚後愛上了另一個男人,但她和安娜的結局卻大不同。
  • 拍雜誌也撞衫?安娜·德·阿瑪斯秀迷人曲線,西班牙女星乾癟撐不起
    而這件黑色抹胸緊身造型,被安娜·德·阿瑪斯駕馭出了美妙迷人的氣質,32歲的她正是女人最具魅力的時候,無論是氣質還是身材,都與這件黑色look造型完美的契合。不過,拍雜誌也有撞衫的時候,重要的是她們同穿一款服裝,卻有著不同的美感。
  • 《安娜卡列尼娜》:治癒「婚外情糾結症」,需破解愛情三大迷思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大文豪列夫託爾斯泰的長篇小說,作為已經流傳了一百多年的經典文學巨製,它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啟發,摧枯拉朽般地激發了我們對愛情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故事簡介:安娜,在自己正青春貌美的時候嫁給了比自己大20歲的高官丈夫,並有了一個8歲的兒子。她情感豐富,渴望激情,而他的丈夫沉悶古板,只醉心於工作,不懂情愛,也不懂生活。
  • 《安娜卡列尼娜》:人性的鏡子,如何折射出愛情的本質?
    在這些最具反抗精神的代表當中,其中有一位女性,是來自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安娜是列夫託爾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在這本書中,安娜是本書的主角,也是書的靈魂人物。安娜的經歷讓這部作品無論從它的偉大思想、藝術價值還是考驗人性方面來說,都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這本書是19世紀現實主義的最具特色的一部作品。
  • 《安娜卡列尼娜》:堅守自我,忠於內心,方能守望幸福
    安娜與卡列寧:卡列寧是安娜的丈夫,面對妻子安娜的出軌,卡列寧一開始是縱容的,他不想與妻子離婚,因為他極力想維護自己在外人面前的尊嚴。有一段時間,卡列寧甚至無視安娜與沃倫斯基的私會,他提醒安娜:只要不被外人發現就行。面對卡列寧的虛偽,安娜更加地肆意妄為。
  • 繼蘇菲·瑪索之後:法國女神伊娃·格林,她的美中透著「冷豔」!
    而我覺得復古風被她演繹得淋漓盡致,尤其是伊娃·格林「冷豔」的眼神太有戲,也許這就是演員具備的基本素質吧!她把角色演活了,也呈現出了畫面該有的本質。我覺得笑起來的她是最美的,不比「冷豔」時的那種古典美,面帶微笑的她,反而充滿著最真實的親和力。她身穿一襲金色長裙,側身看著身材顯骨感,已經40歲的她,身材管理的很好,真叫人羨慕。
  • 《戰雙帕彌什》卡列尼娜爆裂怎麼樣 卡列尼娜爆裂強度評測
    導 讀 戰雙帕彌什手遊中卡列尼娜爆裂是一個非常強力且受玩家歡迎的角色,接下來九遊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卡列尼娜爆裂的全方位詳細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