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根據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改編的小說。卡列寧(詹姆斯福克斯飾)和安娜(蘇菲瑪索飾)是十九世紀俄國上流社會的一對夫妻。安娜擁有非凡的美貌,萬種風情。後來,安娜和風流倜儻的渥倫斯(西恩賓飾)邂逅了。渥倫斯的炙熱愛情點燃了安娜心中沉睡已久的激情,兩人不顧一切的相愛了。卡列寧當然無法容忍安娜的這種行為,但是安娜為了這段愛情,選擇了奮不顧身,不惜一切代價。
於是,她的命運被徹底改寫,走向了另外一個軌跡。
原作是一部非常龐大的小說,世界名著,故事主線雖然只是一個美麗的女人出軌的故事,但是,在簡單的主線裡,迸發出人類最盤根錯節的生命力,這種強大的力量,總是讓人無法忽視它的美和絕望。
小說寫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時值以英法為首的西歐國家猛烈變動之年。這些國家在農業技術、工業技術、全民教育、城市規劃等多方面的改革,既帶動也反映著當時社會風俗的快速變遷。這些消息傳到俄羅斯,迫使他們作出回應,彼得大帝以後俄國就充滿了對歐洲中心的嚮往(以至於歐洲國家實際上是很排斥這個龐然大國的)有這麼多新發展,新動向,我們應該學哪些,不學哪些託爾斯泰在書中形容俄羅斯「一切都顛倒了過來,一切都剛剛開始建立」,他深刻地意識到俄羅斯必須以嶄新的方式走出農奴制時代。
1997版的安娜是由一個法國美人兒---蘇菲·瑪索出演,她當然很美很美,我甚至想要盤點法國美人的時候把她放在第一位,但是,我私心覺得只有憂鬱內斂面龐的蘇菲·瑪索本人沒有那麼適合擁有著強烈風情韻味和生命旺盛的安娜這個角色。
這部關於女人的時代悲劇被電影詮釋成了情慾悲劇,電影改編拋棄了很多應該表達的細節,女性角色除了美真的就讓人覺得不夠鮮活,當然了,蘇菲·瑪索都美成那樣了,穿上一襲華服真的是美的不可逼視。
原作中安娜和丈夫之間的矛盾往小的說就是面對一個社會思緒碎亂。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公理變幻,本來堅固牢靠的所有東西,都開始鬆動、搖晃。安娜擁有那強烈的生命力,熱烈嚮往更加美好的自我,寬廣的人生,然而……
電影裡安娜和丈夫之間的衝突和矛盾給人感覺就是性生活不美滿引起的,安娜對於情夫沃倫斯基的戀情是她自身的選擇,她也預見自己最終將面臨什麼,這樣的冷覺,超然的面對自身的悲劇,然後還要飛蛾撲火的猛烈熱情,影片沒拍出來,太單薄了。最後沃倫斯基迫於社會輿論壓力而冷淡安娜也被直接處理成了始亂終棄,這處理方式,看了一下出品方,果然是美國。
影片裡邊飄雪的莫斯科和有著大片草場的聖彼得堡以及一座座奢華的建築廳堂真的很漂亮。
被自己的愛情如預定般拋棄的安娜一襲黑衣失魂落魄的走著,畫面中一個小女孩遲疑,然後躍入湖中,切換回來,安娜就直挺挺的向著鐵軌倒下去。這一段拍得極為詩意,甚至有些隱晦了,好像是害怕鮮血破壞全篇的美感。原作中安娜臥軌是多麼慘烈的方式表達自己女性生命壓抑的痛苦,這一點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表達。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作為看漂亮的畫面,美麗的蘇菲·瑪索真的很棒。如果要探討那個時代的人性社會悲劇,我覺得名著還是要看原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