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是創業邦推出的乾貨類欄目,以分享優秀書籍、電影、商業史、管理理論、精彩演講為主題,幫你找到海量信息裡最具價值的思想與內容。
文丨MIN
編輯丨Dexter
最近,迪士尼在國內兩次成為熱點頭條。
一是字節跳動挖來了原迪士尼高管、流媒體業務主管凱文·梅耶爾擔任營運長兼TikTok全球執行長;還有一個是上海迪士尼於5月初重開,成為在全球其它地區疫情肆虐之下唯一開放的迪士尼樂園。
去年9月出版的迪士尼董事長和前CEO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自傳《一生的旅程》,正是以2016年6月上海迪士尼開幕式前幾天的幕後為引子開卷,展開對他成長生涯的回顧和對領導原則的總結,也以難得的冷靜坦誠讓我們得以一窺大公司併購和高層選拔的幕後。
羅伯特·艾格是迪士尼過去15年的傳奇CEO,在他2005-2020 任下迪士尼實現了國際化娛樂和新媒體的品牌再打造。本書被比爾·蓋茨稱為「難得的值得一讀的商業類書」並在夏季書單中推薦。
全書分成兩大部分,基本按年代順序寫成。
第一部分「學習」,講述了他從1974年加入ABC,從最底層的運營做到ABC(美國廣播公司)總裁,之間經歷/參與了ABC被大都會合併(1985),以及大都會/ABC被迪士尼收購(1996),然後在迪士尼繼續一直做到二號接班人COO(2000年)、最終成為CEO(2005年)的經歷。
第二部分「領導」,是他在迪士尼CEO職位上的經歷,幾乎可以作為「怎麼當好一個CEO」的教科書。他在任職期間實現了上任之初的三大願景:打造更多高品質的內容、擁抱科技、進一步國際化。其中大手筆收購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以及21世紀福克斯的談判內幕都可以成為商業教學的經典案例。
原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
學習
超級CEO是如何煉成的
1974年,小鎮青年艾格加入ABC,職位是ABC權力金字塔接近最底部的電視臺製片服務,為各個節目跑腿打雜,忍受了不少職場霸凌,還因為直言頂頭上司的腐敗而被威脅排擠。
10年後,他成為ABC體育部的副總裁;20年後,他成為收購ABC的母公司大都會/ABC的總裁和營運長;30年後,他成為全球最大的媒體娛樂公司迪士尼的CEO,並在任15年,帶領迪士尼創造出了新的神話和輝煌。他是怎麼做到的?
書中總結了領導力10大原則,包括:樂觀、公正、勇氣、果斷、真誠、專注、慎思、誠信、好奇、追求極致和完美。雖然聽起來像是泛泛之談,但確實是艾格在成長和領導過程中身體力行的準則。
追求極致,承擔責任
從電視臺製作服務部門轉入ABC體育部門,艾格遇到了他的第一個職場「貴人」,當時電視領域的傳奇高管、ABC體育部負責人魯尼·阿利奇。從魯尼那裡,艾格學到了以後貫穿他職業生涯的風格:嚴格的完美主義,絕不接受「差不多」,「為了更好,不惜一切」。
遵循這一準則,艾格完成了職業生涯初期幾個近乎不可能的漂亮任務,如爭取到1979年朝鮮平壤的國際桌球錦標賽直播許可,使ABC成為幾十年來第一支踏入朝鮮的美國媒體團體。
讓魯尼開始對艾格另眼相看的是某次ABC一個重要直播機會,當魯尼在部門大會上大發雷霆問責時,圍坐長桌的高管們都不敢出聲,坐在外圍的艾格舉手表示責任在他,沒能及時取得賽事的直播許可。在嚴格又暴躁的魯尼治下,這是部門內第一次有人敢直認錯誤。
艾格的認真努力和坦誠讓他在ABC體育部門穩穩地升至副總裁。
堅持,同時擁抱變化
在1985年艾格擔任ABC體育部門副總裁後不久,ABC被當時規模要小得多的大都會通信公司收購,他的頂頭上司也從歷史上最成功的體育節目總監魯尼變成了地方電視臺「土老帽兒」丹尼斯·斯旺森。他還接到了原來的同事加盟新公司後的邀約。走還是留?
同樣的情形在1996年大都會/ABC被迪士尼集團收購時又一次出現。艾格彼時已經是大都會/ABC的總裁和COO,正準備順順噹噹接任CEO。在被收購後沒有爭取到二把手的位置,當時的迪士尼CEO麥可·艾斯納還找來了行外人士當艾格的主管。
「在我們的職業生涯和生活中會出現一些轉折點,但在當時,這些轉折點往往並不會顯得多麼舉足輕重。」
艾格回顧這些時刻的時候,慶幸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堅持留下來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待新機會的出現。
在大都會/ABC,他的盡心盡責,特別是在1988年加拿大卡爾格裡冬奧會中表現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創造性,很快得到新老闆——大都會CEO湯姆·墨菲和COO丹·伯克的賞識。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把他往不同的職位上調動。
在那之後的幾年中,他從體育部調到ABC電視臺,再擔任ABC娛樂部門負責人,「剛開始的感覺確實與自由落體十分相似」。在那裡,他悉心向經驗豐富的手下學習,打造出有史以來最具革新性的電視節目,也出品過臭名昭著的崩盤劇,深入了解了好萊塢和創意文化,完成了從原來「體育人」定位到全方位媒體高管的轉變。
在加入迪士尼後也是如此,雖然跟當時的CEO麥可·艾斯納關係微妙,他還是與之坦誠相待,表明自己雖然意向COO並希望在艾斯納退休後有接班的機會,但還是會在當時ABC總裁的崗位上幹好。後來艾斯納把他調去開拓迪士尼當時還不明朗的國際業務,在外人看來放棄ABC的實權有點明升暗降,他也欣然接受。上海迪士尼的選址、談判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不斷學習,向所有人學習
艾格在ABC-迪士尼一共經歷了14個崗位,包括跨部門、跨業務領域、跨地區的調動。幫助他順利實現這些轉變的,是他一直謙虛的心態和學習能力。
從ABC體育跨界到ABC娛樂當主管的時候,他的信條是「知你不知,信你所知」,「你需要提出你必須提出的問題,不要有任何歉意地承認自己不懂的東西,並做好功課,以儘快學到必須學到的東西。」這樣才能把握好保持誠實謙虛和維護好自己的權威和領導力之間的微妙界限。
他歷任了20位經理,也幾乎向每一位誠心學習。魯尼教會他力求完美和至死創新的工作作風;墨菲和伯克教會他知人用人,完成從一個部門管理者到公司管理者的躍遷。
在艾斯納身邊,他學會了管理樂園的創新細節,並得到了國際化的戰略視角。更加深層微妙的是,在選CEO接班人的掙扎,以及跟董事會的鬥爭直至被驅逐的最後幾年,艾斯納應該也讓艾格對權力的理解更加深刻和警醒。
領導
「買買買」背後的洞見和藝術
相比通往迪士尼CEO之途的曲折跌宕,艾格在第二部分對當上CEO後「領導」階段的描述,則更客觀冷靜。
書中非常細緻地呈現了幾個對娛樂業影響深遠的迪士尼併購案例構想和談判的幕後,讓我們得以一窺迪士尼這樣的巨型國際公司如何通過大手筆併購、批量打造超級IP、並在這個新時代如何確立戰略定位的全貌。也就是比爾·蓋茨評論的,「真正地告訴了我們CEO每天都在幹什麼」。
三大願景
艾格在與外來候選人競爭迪士尼CEO的時候,請了一個公關公司作為競選團隊(沒錯,本來是為政治選舉服務的),公關公司幫他確立了一個策略:專注於提供迪士尼未來發展的願景,以跟當時CEO和大家對過去幾年管理的批評脫鉤。
這是艾格當時仔細考慮後提出的三大願景:打造更多高品質的品牌內容;擁抱科技;實現全球性增長。他之後15年的迪士尼CEO生涯,基本就是圍繞這三個方面把迪士尼帶入新時代。
在IP和內容方向,基本上可以用各種「買買買」來概括。在他主導下,迪士尼完成了對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21世紀福克斯等一系列大手筆收購,把「玩具總動員」、「超級英雄」、「星球大戰」這些超級IP收歸迪斯尼旗下。
在擁抱科技方面,他收購流媒體技術公司BAMTech和內容平臺HULU,並成功推出了ESPN+、迪士尼+等頻道讓迪士尼拓展線上王國。
上海迪士尼歷經18年準備後的開張和成功、巴黎迪士尼的擴建,則把迪士尼樂園和品牌進一步向全球推廣。
在寫作本書的2019年回望過去,艾格認為迪士尼在他任期內獲得的一切成功,是他一開始就抱有的願景的完美落地。
他也坦然承認,回望往事時才能將故事拼湊完整,當時他並不知道這段旅程會將他帶向何處。只是通過不斷學習,相信直覺,並受幸運女神眷顧,他才帶領迪士尼取得驚人成功,並能用語言總結和具體表達這一成功路上需要的領導特質。
贏得所有對手和朋友的尊重
在他主導的這些收購案例中,除了商業上的策略制定、談判定價細節能讓讀者學到很多東西之外,同樣精彩的還有艾格怎樣以他的誠信、遠見和行動力贏得對手的信任和尊重,並把很多人變成了終身的朋友。
其中最動人的一章是他和前蘋果和皮克斯CEO史蒂夫·賈伯斯的交往。
艾格上任CEO之初,是迪士尼和皮克斯關係的冰點。迪士尼動漫雖然有米老鼠、白雪公主這樣的美國動畫經典,但在近年已經創作乏力,只有跟皮克斯合作的幾部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迪士尼原來的管理層卻保持傲慢的態度,還把皮克斯看成需要仰仗迪斯尼的招牌和發行渠道的小弟。賈伯斯當然也不是可以隨意拿捏的,他憤然公開指責迪士尼並發表了終止合作的聲明。
艾格確定上任後,給賈伯斯打電話示好,對方只是不冷不熱地說知道了。後來艾格做對了兩件事跟賈伯斯和皮克斯重修舊好,並進一步收購了皮克斯。
他下一次找賈伯斯聊天,完全繞開了皮克斯合同不談,先表明自己是狂熱音樂愛好者和iPOD、iTUNE資深用戶,然後主動分享了他對科技趨勢的見解:越來越多的人會像在iTUNE上消費音樂一樣消費電影、電視這些視頻內容。他想讓迪士尼跟蘋果合作,趕上這股浪頭的先機。
賈伯斯被打動了,他拿出了蘋果正在研發中的新款視頻iPOD樣機。雙方在蘋果發布會上公布了新的合作協定,艾格決定把五部迪士尼熱門電視劇授權給iTune,並在視頻iPod上播放。這也重啟了迪士尼動漫和皮克斯的合作談判。
艾格另一件驚人之舉,是在談跟皮克斯的下一步合作的時候,提出為什麼不乾脆讓迪士尼收購皮克斯呢?公司內部所有的人都說他瘋了,賈伯斯怎麼肯賣,就算賣也肯定會是天價。再說兩家文化不同的公司收購後怎麼整合呢?
艾格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認為如果長期來看這是最好的策略,那總得問一問再說。出人意料的是,賈伯斯沒有暴跳如雷,而是跟他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列出合併的所有優點和缺點,得出結論是——雖然優點只有幾條,但幾個實打實的優點不應該被一堆缺點掩蓋。74億美元的天價收購由此一錘定音。
這當然是兩位偉大人物對時代、科技和商業的認知正好同頻了,彼此惺惺相惜,確認對方是好的合作夥伴。另一方面,艾格的謙虛、誠懇和包容也深深打動了賈伯斯。
合併後賈伯斯加入迪士尼的董事會,成為艾格的堅定盟友,在以後幾次併購和其它董事會投票中都幫他站臺背書。
有個令人唏噓的故事。在皮克斯併購協議籤署前的一個半小時,賈伯斯把艾格拉到一邊,向他透露了自己胰腺癌復發轉移到肝臟,已經時日不多的消息,在要求他保密的同時,也給他最後反悔的機會。艾格遵守了協議,除了自己的太太和法律顧問,沒有向別人透露這個消息。
幾年後,在賈伯斯葬禮後的小型家庭聚會上,艾格跟賈伯斯的家人和親密朋友分享了這個故事。賈伯斯的太太補齊了故事的後半段。協議籤署後,賈伯斯的太太問他是不是可以信任艾格(不對外透露賈伯斯癌症復發的消息),賈伯斯說,是的,我敬愛(Love)這人。
永遠帶著正直和誠實前行
對CEO來說,自己人品的正直誠信非常重要,更需要在企業運營中體現出來,為整個企業營造安全、相互尊重的文化環境。
「作為一家公司的領導者,你就是公司的門面。你的價值觀——你的正直、得體、誠信以及你在人前的一舉一動,都是公司價值觀的體現。無論你領導的機構是7個人還是25萬人,這條原則同樣適用:別人對你的看法,就是他們對你企業的看法。」
艾格在書中分享了一些非常艱難,但是在價值觀指引下,他不得不做出的決定:如立刻開除發了種族歧視推特的黃金檔節目製作人羅珊·巴爾;讓吸毒事發的皮克斯首席創意官約翰·斯奇帕主動辭職;在Metoo運動中在全公司各個層級進行徹查,讓每個受害者都能大膽站出來並保護他們免遭報復。
漫威電影《黑豹》的面世背後,也有艾格價值觀的影響力。「黑豹運動」是美國種族鬥爭史上非常有爭議性的一段,而且從商業角度出發,好萊塢和紐約漫威都一致認為黑人主演的超級英雄電影不會在票房上取得好成績。
艾格力排眾議,認為這些都是迂腐陳舊的老舊觀點,與世界的當下現實和未來趨勢不符。「我們既有機會創作出一部偉大的電影,又有機會將美國一個未被充分體現的群體搬上銀屏,這兩個目標並不是互不相容的。」
影片上映後大獲成功,票房遠超十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排名第四的超級英雄電影。在文化領域,《黑豹》更是引發人們的熱議和沉思,意義影響深遠。美國著名黑人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發信來表示「想到黑人孩子能伴著電影傳達的理念長大成人度過一生,我激動得熱淚盈眶。」
未來
過山車去向何方?
2020年2月,艾格突然提前從迪士尼CEO職位上退休,迪士尼樂園事業的主管包正博(Bob Chapek)繼任。原來深孚眾望的凱文·梅耶爾沒能上位,才有了如今跟字節跳動的一段緣分。
艾格原本計劃2021年12月退休,人們不禁紛紛猜測提前退休的緣故。不少人大膽設想,艾格應該是會準備下任總統的競選。
其實看完這本書,你可能都會想,真是太正了,這樣一個人不當政客/總統都可惜了。
艾格甚至在書中都提到自己不是沒有設想過參選2020。他跟民主黨內二三十位重要人士進行過交談,開始廢寢忘食地學習,從醫療保健到稅收制度,從移民法到國際貿易政策,從環境問題到中東歷史到聯邦利率,甚至開始揣摩歷史上偉大領袖們的著名演講,重讀《憲法》和《權利法案》。為此川普辦公室都特地打來電話詢問他是否在準備參選。
而沒有參選的理由,可能一是他覺得自己獲得民主黨內提名的可能性很微小,另一個也正逢合併21世紀福克斯,默多克要求他能留任迪士尼一段時間,保證平穩過渡。
估計艾格看到最近美國的亂象,都後悔沒有大膽在2020年參選。從出書、提前退休的節奏來看,準備一下2024不是沒有可能。讓我們來以他最近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的原話作為結語,並祝他下段徵程順利。
「美國現在深切需要樂觀主義,能夠讓我們放眼未來,堅信很多事情都會變好,堅信我們作為一個國家可以解決這個時代最緊迫的問題。」
附錄一:艾格的領導力原則
1. 關於創新: 拼死創新,這一點放在今天更加實用。如果將對新事物的恐懼作為行動的出發點,那麼創新就無從談起。
2. 以善待人:用公平和同理心對待每一個人。這並非讓你放低期望,也不是讓你傳達犯錯無足輕重的信息,而是讓你打造出一個環境,讓人們知道你會傾聽他人講述事情原委、情緒穩定而處事公平,且會在別人犯下無心之過時給對方第二次機會。
3. 關于格局:不要在消極條件下開始著手某事,也不要從小處入手。人們往往會把注意力放在細枝末節上,以此來掩蓋他們對清晰連貫的大格局缺少把握。如果你著眼小處,那麼格局也會顯得狹隘。
4. 關於風險:有時候,人們會在第一步還沒邁出之前就對可能性進行估算,從而說服自己放棄嘗試,這也是他們怯於大膽冒險的原因。我的直覺一直告訴我,高風險事物的風險,其實往往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高。
5. 關於發展:科技的發展終將會淘汰老舊的商業模式,你可以選擇哀怨傷懷,盡一切努力維持原狀;或者,你也可以拿出比你的競爭者更勝一籌的高漲熱情和創意,努力理解和接受新的格局。
6. 關于謙卑:面對工作和生活時,請保持一種發自內心的謙卑感。我所收穫的成功一部分是源於自身努力,但是外界的萬千因素,許多人的努力、支持和榜樣以及在我掌控之外的命運之輪,也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附錄二:全書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