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慢,有錯嗎?

2020-12-12 跑者劉楚楚

今天學員給我說,她受傷了!我問她,為毛?她說,跑得慢,拖了跑團後腿,現在他們有活動都不叫我了!只有賣鞋的時候,找我去墊個背,其他時間,找他們也不理,總而言之,我是被孤立的!……望著學員那副楚楚可憐的樣子,坦率地講,本宮憐香惜玉了!很想替她打抱不平,找該跑團負責人嘮扯嘮扯,身體有差異,能力有大小,既然如此,跑得慢,不是她的錯,更何況,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不能以競技的眼觀,要求她起飛,她只追求健康跑,加入跑團的目的,為了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卡,享受跑步的樂趣,絕非追逐速度與激情,所以佛系、健康跑,成了她的標籤,包括她進入訓練營,只想改善跑姿,認真訓練,讓自己無傷跑到老,僅此而已,所以,不要瞧不起慢跑者,請善待他們。

我很少加入跑團,大概工作的緣故,禮拜天他們聚跑,我在上班帶學員,時間湊不到塊,但我還是喜歡跟跑團裡的人傳遞跑步知識,至於裡面的風水,我就不得而知了!按照目前的勢頭,估計也很難保持清淨,速度快的,永遠坐高席,不甚榮光,至於跑得慢的,成了各類運動裝備的接盤俠,有的甚至出大招,請各類小妖小神過來講座,如何提速,如何破三,如何跑得快且不受傷……總而言之,你能提到的問題,他們永遠給你最滿意的答覆,聽得你一驚一乍,恨不得當場拉個十公裡,試試靈丹妙藥,至於能不能落地,奏不奏效,就不得而知了!沒辦法,跑得快是時髦,是門面,不趕一回,就跟沒跑過步似的。假如你問對方初衷是什麼,他會很響亮地告訴你,不追速,不過量,健康跑到老……倒背如流,嘎嘎順,只是跑起來,就是風馳電掣那款,跑完還想跑,志願者都攔不住,打了雞血一樣,太神奇了!

我這人比較包容,不支持也不反對提速,這是他選擇的權利,我無權幹涉,只是作為一名教練,會引導他往良性的方向走,把受傷的概率降到最低,量力而行,適可而止,狀態好,突破自我,狀態差,健康完賽,不可能每次能PB,順其自然吧!我也不會嘲笑和嫌棄慢跑者,他們跑得慢,不要誤以為實力不行,可能稍微使使勁,興許只有吸尾氣的份,他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馬,甚至超馬、越野賽、鐵三的洗禮,對於成績早已雲淡風輕,重在參與,享受過程就好吧!跟我一樣,抽過筋,岔過氣,退過賽,受過傷,到頭來,發現,跟大家差不多,除了一塊獎牌和一張成績證書之外,我還有傷,所以破三又如何?奪了獎金又如何?能當飯吃嗎?經歷多了!你終究會明白,數據是浮雲,能讓你回憶的永遠是過程,所以我覺得跑得慢不慢無所謂,享受自己的馬拉松之旅就好!

相關焦點

  • 跑得慢,真的沒關係
    跑得慢,真的沒關係。 所以有一段時間小編就一直沒在群裡打卡,團長問我是不是因為工作忙沒跑步,我告訴了她我的顧慮,她笑著跟我:跑得慢,真的沒關係,幹嘛在意那些數據,跑步最重要的是開心。 小編似乎突然明白了,只要你不糾結那些數據,跑得快慢又有誰會在乎呢?人類90%以上的焦慮,都來自於對比。在跑圈,也不例外。
  • 跑得慢,其實挺好的
    跑步一年多,跑量快到2000公裡。對於剛開始跑步的朋友來說,挺多了,對於咱們的跑友來說,我才起步。一路跑來,有一句話,一直印在腦海中:跑得慢,才能跑得遠。開始不懂,傻乎乎的邁著大步子,結果氣喘籲籲,越跑越不想跑,覺得好難,並且出現的膝傷讓我幾乎放棄。
  • 跑得慢就不算跑步?
    總之一句話,跑步只要有科學的方法和掌握適度的原則,就不會毀膝蓋,反而有好處。膝蓋受損除了一個老化的原因之外,還有的是超重。超重會給膝蓋造成極大的負擔。簡單地說,你每胖一斤,那麼你的膝蓋就要多承受一分壓力。那些體重過重又不跑步,對膝蓋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 跑得慢,活得長:大幅度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點藍色字關注「愉快的跑步」跑得慢在跑步中認識自己,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要比任何數據、成績來得重要得多跑得慢,更有利於延長壽命美國癌症協會建議,每周跑五天,每次慢跑至少30分鐘,可以有效幫助預防癌症。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慢跑等其他有氧運動能夠大幅度降低癌症發生率。
  • 跑得慢就是垃圾跑量?每次奔跑,都好過原地踏步
    有人就說,跑得挺多,就是配速太慢了,這樣跑基本都是垃圾跑量,沒什麼用。現在,隨著業餘跑友越來越專業,跑圈出現了很多新名詞。「垃圾跑量」便是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詞彙,一部分人認為,「垃圾跑量既耽誤時間又不能提高馬拉松成績,總是跑得太慢還不如不跑;」還有一些跑友認為,「跑得慢怎麼了?我自己覺得高興、舒服就行,我每天慢跑,照樣馬拉松輕鬆完賽。」
  • 配速343,5公裡18分36秒,你跑得過韓寒嗎
    跑得快的他,不由得讓跑友們更敬佩了幾分!(因為跑不過)原來,韓寒曾是體育特長生。在初中時是長跑健將,高中是體育特招,長跑特招。為什麼成為體育特長生,源自於韓寒一次被罰站站的腿麻木了,在接下來的長跑過程中因為腿沒有知覺而只知道向前跑。跑了一段兒發現自己不累了,於是突破了自己,也破了當時上海的長跑記錄。
  • 跑得慢並不丟人,堅持跑步才是王道!
    跑步不怕慢,就怕著急!速度一快就容易出問題!很多跑者其實都是從低配速、低跑距開始的,沒有人一開始跑步就能跑出多高的配速。所以八分鐘跑一公裡是很正常的起步速度,畢竟這時候對跑步的要求也僅僅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競技,所以不要著急慢慢跑速度會提高的,否則跑步損傷就離你不遠了!
  • 航母遇到颱風扭頭就跑!潛艇跑得慢怎麼辦?你的擔心可能多餘了
    雖然隨著科技等的不斷發展,如今的航母一般都可以抵抗十二級以下的颱風,但是航母上飛機會因風太大無法正常起飛,通常大於6級的颱風就會對艦載機起降產生影響,而且最主要的是遇到大風暴就算艦體沒事,裸露在外的手臂粗的桅杆都能吹斷,其它各式各樣的雷達天線怎麼也是抗不住的,因此在預計到前方海域有颱風時,航母一般都會選擇扭頭就跑,以避免給儀器設備、艦載機等造成損失。
  • 跑得慢不怕,怕的是你不跑
    剛入坑的小白,有時跑完步會在朋友圈打卡激勵自己,跟大家分享正能量,這本是一件積極向上的事情,卻被有些人嗤之以鼻:「跑這麼慢,發朋友圈得瑟啥?」跑得慢不怕,怕的是你不跑。邁開腿的那刻,你就戰勝了自己。畢竟跑起來動起來,永遠比躺在床上有意義。很多人開始跑步時,初心很純粹,一切向健康看齊。
  • 跑步:實在跑不動了放棄有錯嗎?
    我在前年購置了一臺跑步機,直至今日跑了不到十次,如此閒置下去,算是破費了,以前的想法,就是趁著天色不好的時候,在家跑跑得了,比如下雨天,或者大霧天,可是打開跑步機那種噪響讓人深惡痛絕,甭說樓下受罪,對於自身也是一種折磨,剛買回來的時候,可能處在興奮勁頭,跑起來神清氣爽,特別得勁,按照當下時髦的話說,精神小夥正上線……跑了不到二十來分鐘,樓下的大兄弟,怒氣衝衝地捶響了房門,本想當場懟一頓的,見我是個小巧玲瓏的女漢子,也就忿忿地埋怨了幾句,這麼大動靜,還讓不讓人睡覺?
  • 跑馬拉松比賽,為什麼前幾公裡一定要慢?
    半馬的前1-3公裡,全馬的前面5公裡,一定要比平均配速慢10到15秒。這是因為我們在運動的初期都有一個癢虧階段,吸入的氧氣,滿足不了身體突然增加的耗能。這時候身體就會以糖代謝為主,而糖代謝會產生乳酸,增加身體的疲勞感。
  • 跑步很好,但很多人都跑錯了!你跑對了嗎?
    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人跑了幾個月就出現了跑步膝,但是有人跑了很多年依然非常健康?答案很簡單,因為很多人都跑錯了!快來看看你跑對了嗎? 很多人都認為跑步很簡單,但是鮮有人能夠真正跑正確,跑步有很多好處,可以排解煩悶情緒,可以提高我們的身體機能,可以養護我們的皮膚,可以促進我們內分泌的平衡……但是錯誤的跑步姿勢容易導致我們關節的損傷,那麼怎樣的姿勢才是正確的呢?
  • 8分鐘跑完一公裡,這樣的速度算「慢」嗎?
    討論速度快或者慢,一定要找一個參照物。如果你和奧運冠軍來比較跑步速度的話,那八分鐘跑一公裡實在是太慢了。但是如果你和一個很胖的胖子來跑步的話,那你的速度要比他快很多。
  • 黃磊甩掉油膩仍自嘲跑得慢:跑者要學會不攀比保持進步享受樂趣
    ,運動量有沒有上限呢? 但另一方面,堅持跑步也並不一定意味著人人都要有跑馬的願望,也不一定意味人人都要有PB的目標,通過跑步鍛鍊身體,促進健康,養成積極的生活方式,即便並沒有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多,那又有何妨呢?
  • 聰明的跑者才會懂:慢一點,是為了跑更久!
    慢不下來,快不上去 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0名成熟跑者進行了調查:首先請他們自述自己的訓練強度。 多數跑者聲稱:自己每周進行3 次輕鬆跑、1 次中等強度訓練、1~2次高強度跑。
  • 盤點足壇十大跑不死,王興說的有錯嗎?網友:技術不行就體能來湊
    盤點足壇十大跑不死,王興說的有錯嗎?網友:技術不行就體能來湊 最近,王興的一則「男足12分跑不如清華子弟」的言論引起中國足壇強烈的大地震。雖然12分跑3000米是衡量一名球員的一項指標,但不是評判一名球員的唯一標準。
  • 天天跑步速度也不慢,為何就不瘦?跑快了並不利於減脂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高效減脂跑三要素,你做到了嗎?常有一些跑友來問這樣的問題:我為什麼天天跑步都沒掉肉,經常都是10公裡、5公裡,配速也不慢,5分多?很多想要減脂的人以為,只有跑得快一點、跑得多一點才能消耗更多的能量,來促進脂肪燃燒。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鬱悶,被別人嘲笑跑得慢,慢跑的標準是什麼?
    有沒有標準?大多數人跑完步都喜歡曬公裡數,不少人都會盯著你的配速看,比如今天跑進了5分以內的配速,沾沾自喜想獲得朋友的讚揚,卻被另一個聲音打破了,跑的也太慢了,也好意思曬出來。如果是新手跑步可能還會比較生氣鬱悶,如果是老手一般不去計較,跑什麼速度都有一定的規劃和目的,都懶得理那個傢伙。
  • 遊泳比賽卻因跑得慢被淘汰?平時遊泳該如何練體能?
    具體包括3000米跑、30米衝刺跑、垂直縱跳、引體向上和軀幹核心力量。後面幾項可能還跟遊泳的關係大一些,但是像3000米跑這種項目,主要測試的是耐力體能,其實很多短距離衝刺項目的遊泳運動員並不擅長。「我是來比遊泳的,結果因為我跑步跑得慢被淘汰了?」這也導致了眾多網友議論紛紛。相關話題也頻繁登上近期的熱搜。 對此,遊泳協會的主席周繼紅解釋說:「加強體能、惡補短板的目的是為了鼓勵運動員在基礎身體能力和專業運動表現上,都能對標世界頂尖水平。」
  • 慢就是快!輕鬆跑佔80%的進步幅度高兩倍
    無論是跑步新手或是半馬、全馬訓練課表中,輕鬆跑都是佔比最高的訓練,然而常有跑者覺得輕鬆跑「很沒用」,在輕鬆跑時跑得太快。事實上,國外研究已發現輕鬆跑對跑步表現的驚人影響,輕鬆跑佔所有跑步訓練比例較高(80%)的跑者,反而比佔比較低者(65%)進步幅度高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