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慢,其實挺好的

2020-08-25 綠水錦江

跑步一年多,跑量快到2000公裡。對於剛開始跑步的朋友來說,挺多了,對於咱們的跑友來說,我才起步。

一路跑來,有一句話,一直印在腦海中:跑得慢,才能跑得遠。開始不懂,傻乎乎的邁著大步子,結果氣喘籲籲,越跑越不想跑,覺得好難,並且出現的膝傷讓我幾乎放棄。偶然看到《跑步聖經》,隨後又找到同類的書籍《掌控》、《運動改變大腦》等,頓悟,原來跑步真的是要慢一點,姿勢要端正一點,核心力量需要更強一點,跑鞋支撐性要好一點,衣服要速幹的好一點……總之,跑步的最終歸宿,不是快,而是快樂。跑得慢,真的沒關係。

近來加入了跑團,和大家一接觸,發覺很多團友配速是真的真的很棒,有的打卡說15公裡慢跑卡,點開一看配速5分……這個速度可是我要用洪荒之力跑,也就只能堅持幾公裡,人家卻是在慢跑。群裡有新加入的夥伴,每天打卡,速度不慢,卻總說自己進步不大,我時不時回復一下:跑得慢,真的沒關係,幹嘛在意那些數據,跑步最重要的是開心。如果你需要減脂,能跑得遠,跑的時間長,減脂的效能就可以最大化,我那近30斤體重,就是在一年多這樣通過慢跑降下來的,我第一年跑步的配速都是8分多。只要你不糾結那些數據,跑得快慢又有誰會在乎呢?人類90%以上的焦慮,都來自於對比。在跑步中認識自己,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要比任何數據、成績來得重要得多。千萬別讓負面情緒,妨礙自己享受這項如此美妙的運動。

根據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慢跑可以有效地增加人體的壽命,並減少老化的影響,有益於心血管系統。只有慢跑才會在有效對抗肥胖的同時,保持健康。研究者詹姆斯·奧基夫說:「如果你想兩個半小時跑完一場馬拉松比賽,慢跑是不可能幫你實現的;但是,如果你想活到90歲,仍然有一個好心臟,那慢跑是最理想的運動。」所以,跑得慢咋了?活得長呀!記得加入跑團後,第一次參加例跑,一位團友說道:「跑馬拉松,有的人三小時多便跑完了,我用更多時間去完成,相當於享受更長的時間,慢點就能更享受其中的樂趣。」這話我如同身受,當去年第一次參加半程馬拉松,當跑到最後一公裡時,突然覺得自己就這麼完成了,完全意猶未盡。

其實,對於專業運動員來說,大部分時間的訓練都是速度相對較慢的持續有氧跑。有研究顯示,男子專業馬拉松運動員75%-80%的訓練配速是要比比賽配速慢的,而女子專業馬拉松運動員66%的訓練配速要低於比賽配速。永遠不要輕視低強度有氧訓練的作用。馬拉松是一項耐力運動,達到一定的跑量才能出好成績。也就是說我們跑得越多,耐力才能得到提升,比賽自然就能跑得快一些。


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所學到的知識,在這兒給大家介紹一下心率跑法吧,叫最大有氧心率跑,就是跑步的時候,最大心率不要超過180減去年齡。你可能會覺得這麼跑速度會非常慢,確實是這樣的,但是當你堅持最大有氧心率跑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相同的心率下配速會逐漸提高,這說明你的心臟功能變強大的,跑步能力也提高了。我第一年配速8分多,心率都在140多,7分多的時候就在150以上了,甚至160。2019年首次參加半程馬拉松,配速6分10秒,心率一直就在170以上。現在一年半過後,配速7分30,心率就在140左右,大多數時間在140以下。這就是所謂的跑量到了,心臟功能強了,一切就更好了。

相關焦點

  • 跑得慢,真的沒關係
    跑得慢,真的沒關係。 但同時她又擔心自己剛開始跑步,完全是個小白,跑得慢,參加跑團活動,要是跟不上,會不會很尷尬,不會被嫌棄吧? 小編告訴她,跑得慢,真的沒關係,跑團活動一般都會分快慢組的,只要下定決心來跑步、來改變自己,都很歡迎的。
  • 跑得慢,活得長:大幅度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點藍色字關注「愉快的跑步」跑得慢在跑步中認識自己,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要比任何數據、成績來得重要得多跑得慢,更有利於延長壽命因此,一些醫生建議跑步一定要慢,甚至有些退役老運動員也說:「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慢跑,可以防止大部分的傷害,它可以讓我們越跑越健康。
  • 跑得慢,有錯嗎?
    很想替她打抱不平,找該跑團負責人嘮扯嘮扯,身體有差異,能力有大小,既然如此,跑得慢,不是她的錯,更何況,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不能以競技的眼觀,要求她起飛,她只追求健康跑,加入跑團的目的,為了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卡,享受跑步的樂趣,絕非追逐速度與激情,所以佛系、健康跑,成了她的標籤,包括她進入訓練營,只想改善跑姿,認真訓練,讓自己無傷跑到老,僅此而已,所以,不要瞧不起慢跑者,請善待他們。
  • 跑得慢就不算跑步?
    其實,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跑步會傷害膝蓋。膝蓋之所以出現損壞的情況,是軟骨被損耗,是由於年齡的增大導致鈣流失,軟骨得不到足夠的營養,這是一個衰老的過程。相反,跑步會擠壓軟骨,軟骨在這個過程中會攝入營養,反而起到保護膝蓋的作用。總之一句話,跑步只要有科學的方法和掌握適度的原則,就不會毀膝蓋,反而有好處。膝蓋受損除了一個老化的原因之外,還有的是超重。
  • 跑步:這樣跑,挺好!
    快點跑……他們作為局外人,壓根兒就不懂,雖然看上去很慢,實際跑起來卻很快,所以不管他們如何慫恿,我泰然自若,按自己的節奏雷打不動,包括跑後,發朋友圈,跑友會說,慢了!少了!這不是你的個性啊!在他們的心目中,每次4分配,甚至3分配,常符合常規,可是我只想說,沒有比賽的日子,只要能堅持,跑起來舒服就行了!15號跑了6公裡,騎行10公裡,騎跑結合,令人舒爽;16號下雨,休跑!
  • 其實,我一個人真的過得挺好的
    其實,我也不是不想結婚,只是不想稀裡糊塗的結婚,換句話說,是沒找到那個讓我有想結婚想法得人。其實吧,二十六七歲的年紀了,也有過兩段感情經歷和無數相親經歷;失去一個別人看來特別特別好的人,也因為現實問題丟掉了那個讓自己意難平的另一半,剩下更多是想不來長相想不來姓名的相親對象……在家裡或者家長眼裡,我可能是個很作的姑娘吧。
  • 做個佛系跑者也挺好的
    做個佛系跑者也挺好的,純粹就是為了健康為了跑步而跑步,不要去看重什麼配速啦,跑量啦這些東西。隨心所欲地邁開腿跑起來,自己適合跑多快就怎樣去跑,不刻意強迫自己去追求速度。視自己的身體狀態,想跑多少就跑多少,不要刻意為了跑量而去強迫自己增加跑量。因為我們都是為健康而跑步的,不是專業運動員,無需去追求速度和跑量。如果強迫自己去追求速度和跑量的話,就已經違背了自己跑步的初心了,結果就是會造成運動傷害。一旦受傷了,反而會跑不了步了,那麼速度和跑量又有何意義呢?
  • 跑得慢並不丟人,堅持跑步才是王道!
    跑得更慢才能跑得更遠跑步不怕慢,就怕著急!速度一快就容易出問題!很多跑者其實都是從低配速、低跑距開始的,沒有人一開始跑步就能跑出多高的配速。所以八分鐘跑一公裡是很正常的起步速度,畢竟這時候對跑步的要求也僅僅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競技,所以不要著急慢慢跑速度會提高的,否則跑步損傷就離你不遠了!
  • 我想說;其實一個人挺好的
    後來學校裡發布考試日期,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回校園,否則畢業證很難拿到,我因此不得不向公司請假,再一次踏上那座城市的旅程,縱然令我有多麼的心痛,但是為了順利畢業不得不這樣,因為沒得選擇,而自己也會意識到我會再次見到那個人,其實那件事情發生了這麼久,想來想去一個人也是挺好的,孤立久了自然習以為常。
  • 黃磊甩掉油膩仍自嘲跑得慢:跑者要學會不攀比保持進步享受樂趣
    對於比大多數人都要忙得多的超級明星,步入中年,明顯發福的黃磊其實是在2019年10月開始跑步的。 也許黃磊的這個年跑量、配速在許多成熟跑者眼裡壓根不值一提,但其實從運動促進健康角度來說,黃磊這個運動量已經遠遠超過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低運動量,甚至已經達到實現健康所需要的最佳運動量。
  • 聰明的跑者才會懂:慢一點,是為了跑更久!
    當曬跑量、拼速度成為朋友圈的日常,互相攀比就變得難以避免。 當跑者紛紛追求更快的日常跑步,孜孜以求提升配速時,其實已經陷入了誤區。
  • 跑得慢就是垃圾跑量?每次奔跑,都好過原地踏步
    有人就說,跑得挺多,就是配速太慢了,這樣跑基本都是垃圾跑量,沒什麼用。現在,隨著業餘跑友越來越專業,跑圈出現了很多新名詞。「垃圾跑量」便是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詞彙,一部分人認為,「垃圾跑量既耽誤時間又不能提高馬拉松成績,總是跑得太慢還不如不跑;」還有一些跑友認為,「跑得慢怎麼了?我自己覺得高興、舒服就行,我每天慢跑,照樣馬拉松輕鬆完賽。」
  • 騎得慢,真的沒有關係
    在騎行中認識自己,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要比任何數據、成績來得重要得多。 1、騎得慢不是你的錯,無論快慢都可以跑得很精彩。 創造新的個人紀錄之後的快感,完成了一次艱苦訓練之後的滿足感,一場表現差勁的比賽之後的失落感,其實都是騎行帶來的,無論快慢,你都能體會到這一切酸甜苦辣。這也是騎行的魅力所在。騎行新手5公裡第一跑進30分鐘的喜悅,與大神把5公裡拉進16分鐘的喜悅並沒有什麼差別。
  • 航母遇到颱風扭頭就跑!潛艇跑得慢怎麼辦?你的擔心可能多餘了
    雖然隨著科技等的不斷發展,如今的航母一般都可以抵抗十二級以下的颱風,但是航母上飛機會因風太大無法正常起飛,通常大於6級的颱風就會對艦載機起降產生影響,而且最主要的是遇到大風暴就算艦體沒事,裸露在外的手臂粗的桅杆都能吹斷,其它各式各樣的雷達天線怎麼也是抗不住的,因此在預計到前方海域有颱風時,航母一般都會選擇扭頭就跑,以避免給儀器設備、艦載機等造成損失。
  • 跑步的"快"or"慢"
    跑步到底該快還是該慢,是跑友最愛爭論的話題。當看到有人為了全馬破3,衝過終點後癱倒在地,有人說:「看這哥們真無語,為了成績,命都不要了,何苦。」當人們普及慢跑的好處時,有人講:「再宣傳幾年慢跑,馬拉松就沒人參賽了。既然慢跑為什麼還到處報名參加馬拉松。」
  • 跑得慢不怕,怕的是你不跑
    剛入坑的小白,有時跑完步會在朋友圈打卡激勵自己,跟大家分享正能量,這本是一件積極向上的事情,卻被有些人嗤之以鼻:「跑這麼慢,發朋友圈得瑟啥?」跑得慢不怕,怕的是你不跑。邁開腿的那刻,你就戰勝了自己。畢竟跑起來動起來,永遠比躺在床上有意義。很多人開始跑步時,初心很純粹,一切向健康看齊。
  • 奧爾莫:其實拉莫斯點球罰得挺好的,相信他還能罰進
    對於拉莫斯罰丟點球,奧爾莫表示:「隊長罰丟點球是一個很遺憾的事情,我覺得他其實罰得挺好的。當然我們最終堅持到最後扳平了比分,可惜沒有取得最後一個進球。我們還需要繼續在和德國的比賽中努力。」對於拉莫斯罰丟點球之後說了什麼,奧爾莫笑著表示:「更衣室裡面的事情就不說了,我們相信接下來他還是會罰進的。」
  • 遊泳比賽卻因跑得慢被淘汰?平時遊泳該如何練體能?
    具體包括3000米跑、30米衝刺跑、垂直縱跳、引體向上和軀幹核心力量。後面幾項可能還跟遊泳的關係大一些,但是像3000米跑這種項目,主要測試的是耐力體能,其實很多短距離衝刺項目的遊泳運動員並不擅長。「我是來比遊泳的,結果因為我跑步跑得慢被淘汰了?」這也導致了眾多網友議論紛紛。相關話題也頻繁登上近期的熱搜。 對此,遊泳協會的主席周繼紅解釋說:「加強體能、惡補短板的目的是為了鼓勵運動員在基礎身體能力和專業運動表現上,都能對標世界頂尖水平。」
  • 我在雲南的小縣城曲靖陸良,其實挺好的!
    在小縣城,其實也挺好的,在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北方已經飄著雪花,但是在雲南的陸良,幸福公園裡還有青青的草,同樂公園還有嬌豔的花,天空還有緩緩流動的白雲,遠處的山色依舊青翠。小縣城的生活,節奏緩慢,都是聽得懂的方言,自小就吃習慣了的味道,房價不貴,一個月的收入,買上一平米房子,還略有結餘。
  • 配速343,5公裡18分36秒,你跑得過韓寒嗎
    「如果我經過一些訓練或者是怎麼樣的話,我相信我的長跑肯定應該是挺好的。如果有很輕的跑鞋的話,一定會跑得更快。」韓寒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後來,他穿著人類全馬破2第一人基普喬格同款鞋子,5公裡跑出18分36秒,瞬間在跑圈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