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軍浴火重生,與日軍兵戎相見,孫立人痛罵日軍為狗雜種

2020-12-15 騰訊網

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後,新22師和新38師奉命撤入印度蘭姆伽,接受美式軍事訓練。

(新一軍)

1943年,這兩個師整編為新一軍,軍長為鄭洞國。新一軍在蘭姆加基地經過淬血的訓練後重見天日。

1943年10月,為配合中國戰場及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形勢,重新打開中印交通線,中國駐印軍總指揮史迪威將軍制定了一個反攻緬北的作戰計劃,代號為「人猿泰山」。

計劃從印緬邊境小鎮利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首先佔領新平洋等塔奈河以東地區,建立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供應基地;而後翻越野人山,以強大的火力和包抄迂迴戰術,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奪佔緬北要地密支那,最終連通雲南境內的滇緬公路。

(前進)

1943年10月20日上午11時,新38師搜索連在行進途中與日軍第18師團相遇。18師團下轄第114、55、56聯隊,共有兵力3.2萬人。該師團是日軍的一支王牌部隊,以兇頑聞名,參加過進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戰,是製造南京大屠殺的元兇之一。它在新加坡曾以3萬多人迫使8萬多英軍繳械投降,後投入緬甸作戰,有「叢林作戰之王」的稱謂。

雙方立即搶佔有利地形,並幾乎同時向對方開火。此次戰鬥一開始,日軍根本不把中國士兵放在眼裡,立即向中國軍隊佔據的無名高地發起衝鋒。

輪到中國軍隊反衝,只見頭戴鋼盔的中國士兵更是個個爭先,勇不可擋。他們充分發揮自動武器近戰的長處,把手持老式步槍的日本人打得血肉橫飛,渾身都是窟窿。下午,另一連的中國士兵及時趕到,兩路一齊夾擊,日軍丟下200多具屍體,倉惶而逃。

(訓練)

10月24日,新38師第112團開始攻擊前進,29日即佔領新平洋。日軍第18師團發現中國軍隊入緬後,立即調整部署,以114聯隊守密支那,以第55聯隊第56聯隊向前線增援,師團指揮部亦向前開進。

11月初,新38師112團第1營和第2營進至於邦附近時,與日軍第18師團第55聯隊遭遇,雙方在加拉蘇四周山頭展開激戰。112團佔據山頭,居高臨下,擁有各種口徑迫擊炮60門,輕重機槍110挺。日軍雖然兵力佔優勢,但迫擊炮不到20門,機槍只有10餘挺。

(訓練)

第一天,中國軍隊的迫擊炮幾乎主宰了戰場形勢。日軍進攻屢屢受挫,連指揮部也挨了兩發炮彈,正在指揮作戰的第55聯隊副隊長平田一郎大佐被當場炸死。

日本人強攻不成,遂改變戰術,以1個大隊迂迴到112團陣地後方,斷其歸路,再以不斷佯攻小股襲擾,以吸引中國軍打槍打炮消耗彈藥。果然,一連數日後,中國方面還擊漸趨稀疏,炮兵射擊亦變得十分零落。

(戰前準備)

12月24日上午9時,新38師向於邦發起全線進攻。炮兵部隊進行了1個小時的炮火急襲,370多發炮彈在敵人陣地開花。火炮準備後,隨著一陣嘹亮的衝鋒號,中國軍隊向日軍發起了攻擊。親臨前線督戰的史迪威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觀感:「中國人打得很好,這些人勇猛無畏,下級軍官是好樣的。

」12月29日,經過6天的激戰,新38師全部奪佔了於邦的日軍陣地。日軍56聯隊丟下300多具屍體,倉惶向後退卻。日軍難以理解,昔日那支潰退之師何來如此神力。

戰後日本的戰史是這樣記載的:「在九州編成,轉戰中國,素有把握的第18師團,與中國軍戰鬥最自信,豈料胡康河谷的中國軍隊,無論是編制、裝備,還是戰術、技術,都完全改變了面貌,……使我軍損失慘重……全軍不禁為之愕然。」

(孫立人)

於邦戰鬥結束後,被俘的日軍被帶到新38師師長孫立人將軍的面前,孫立人厭惡地皺皺眉頭,不加思索地命令參謀:「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槍斃。今後都這樣辦。」

相關焦點

  • 抗戰名將孫立人,率一個軍殲滅日軍10萬人,活埋數千日軍俘虜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稅警總團也開赴淞滬戰場,孫立人率部對日軍造成了沉重打擊。1937年11月3日晚,孫立人帶人去炸一座浮橋時被日軍炮火擊中,身中十三發彈片。財政部長宋子文派其弟宋子安將其護送到香港治療,武漢會戰時,還沒有痊癒的孫立人就又率部參加了保衛武漢的戰鬥。戰後,孫立人升任稅警總團總團長,將稅警總團被打殘的三個團擴充到六個團的規模。
  • 「凡到過中國,一律就地槍斃」孫立人殺了1200日軍戰俘嗎?
    下面這個故事,就與孫立人有關: 1944年初,孫立人指揮新38師入緬作戰後,勇猛作戰,俘虜了日軍第18師團的1200多名官兵。被俘的日軍被帶到了孫將軍跟前,他皺皺眉頭,厭惡地命令參謀:」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後都這樣辦。」於是,1200多名官兵被就地槍決。
  • 孫立人的「天下第一軍」有多能打?把2000名日軍逼得活活餓死
    之後第一次加入緬甸作戰,任新一軍的軍長,這一次他一共擊敗了3萬名日軍將士。也正是因為這兩次入緬甸,讓他成為了當時軍級單位將領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被大家稱為「叢林之狐」和「東方 隆美爾 」。在孫立人第一次加入緬甸戰場時,日軍實力還是非常雄厚的,但是當時只要是身為中國人,對日軍都是痛恨至極的。所以那些只要是和孫立人帶領的軍隊作戰時,幾乎是很少有人能活著回去。
  • 國軍一個團頂住日軍兩個聯隊的進攻,日軍無法接受,孫立人也不信
    1943年10月,史迪威飛赴重慶,商談出兵緬甸的作戰計劃時,代理指揮的美軍參謀長柏特諾認定,日軍在胡康河穀穀口只有少數指導官和緬甸偽軍,因此命令新38師第112團從印度雷多遠徵軍基地出發,分散攻擊臨濱、拉加蘇等日軍據點,因為覺得敵人不多,柏特諾認為根本沒有必要派出援軍。 這個少數到底是多少?
  • 戰鬥力彪悍的美械新一軍,一個團打崩潰五倍於己的日軍
    新一軍下轄兩個師,分別是新38師和新22師,軍長鄭洞國,新38師師長孫立人,新22師師長廖耀湘。新38師是一支比較特殊的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財政部下轄的稅警總團,這支部隊是裝備一直都很好,由於有財政部做靠山,所以武器裝備全是從英美等國進口的,營以上軍官全都在英美等國留學過。
  • 孫立人真的活埋了一千多日軍戰俘?
    當時青島為德國佔領區。孫立人9歲時,某天在海邊玩耍,發現了一顆極為漂亮的石頭,於是高興地將這顆石頭拿在手裡玩耍。這時,來了幾個德國小孩,他們看見了孫立人手上的石頭,於是聯手欺負孫立人,搶走了石頭,並且打了孫立人兩記耳光,還辱罵了中國人。
  • 淞滬會戰中十三發彈片的孫立人,到緬甸打的日軍十八師團四處逃竄
    淞滬會戰後,稅警總團已經被打殘了,沒有受傷的被總團長黃杰帶走改編為40師,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孫立人在這些老弱病殘的基礎下重建稅警總團,並將其擴充到六個團的兵力,可以說是兵強馬壯。1941年12月,蔣介石命人將稅警總團裁撤,財政部被迫裁掉三個團的兵力,作為交換條件,剩下的三個團改編為新編38師,隸屬66軍,孫立人擔任新編38師少將師長。
  • 抗日戰爭中日軍最怕哪位將領?不是薛嶽也不是孫立人,而是他
    孫立人將軍作為遠徵軍將領之一,他的抗日事跡則更為具有傳奇色彩,有傳聞說孫立人將軍曾俘虜了一千多日軍,問其中誰去過南京,只要去過南京的就都活埋,中國人無不拍手稱快。 後來證實這是假的,不過孫立人在緬甸的抗日戰績卻是千真萬確的,孫立人率領新38師到緬甸參戰,殲滅日軍一個大隊的兵力,救出了被日軍包圍的7000英軍官兵,此舉轟動全球。
  • 被日軍尊稱「中國軍神」的孫立人有多傳奇?斃敵3萬,壽長90歲
    1941年12月,財政部交出緝私總隊半數兵力給國民革命軍,重組為新編第38師,由孫立人擔任師長,這支部隊成為中華民國當時的主力部隊之一。 1942年,日軍進攻緬甸,妄圖截斷中國唯一對外交通線——滇緬公路。中國決定組成遠徵軍,入緬協助盟軍作戰。孫立人在何應欽的號召下,率新38師抵達緬甸作戰。
  • 孫立人率遠徵軍大破日軍,戰場變成「軍需庫」,廖耀湘:恭喜發財
    他們一路掃蕩,連克日軍外圍據點十餘個,於6月7日進佔支遵。支遵與加邁一江之隔。在支遵的城樓,可以望見插在加邁城內大佛塔塔頂的日軍膏藥旗。廖耀湘揮師南下,進逼加邁北郊事情就這麼湊巧。自從廖耀湘在索卡道用藤杖猛敲日軍炮管,下令猛撲加邁後,新22師以神速動作,揮師南下,先頭部隊第65團恰在此時,進逼加邁北郊。
  • 「孫立人」太冤!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被蔣介石關33年
    1942年,中國遠徵軍成立後,孫立人率師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4月18日,在仁安羌攻克日軍陣地,殲敵1個大隊,解7千英緬軍之圍,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傳教士和新聞記者500餘人。緬甸作戰期間,孫立人的新三十八師在胡康河谷,與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第18師團交手;打得對方死傷過半,狼狽逃走。日軍戰史在對此事的記載中說:「在九州編成,轉戰中國,素有把握的第十八師團,與中國軍戰鬥最自信,豈料胡康河谷的中國軍隊,無論是編制、裝備,還是戰術、技術,都完全改變了面貌,……使我軍損失慘重……全軍不禁為之愕然。」
  • 中國遠徵軍系列之五:日軍56師團閃擊臘戍,10萬遠徵軍後路被截
    可孫立人沒時間風花雪月,清華大學一畢業,他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公費留學,進入美國普渡大學加修土木工程。僅一年,孫立人就完成了學業並順利畢業。大學畢業後的孫立人也和現今的大學畢業生一樣,開始找工作。高文憑的人當然找高度專業性的工作,很快,孫立人進入了美國橋梁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師。
  • 孫立人將軍
    中國駐印軍基本殲滅日軍第十八師團(因為在日後的英日緬甸敏鐵拉會戰中,18師團雖還有7000戰鬥兵員、作為軍主力骨幹兵團使用,但已是經過重建和補充,故此處用基本殲滅而不是重創),一雪兩年前退兵緬甸的恥辱。史迪威稱此戰為「中國歷史上對第一流敵人的第一次持久進攻戰」。中國駐印軍攻克密支那後,部隊進行休整擴編,由新一軍擴編成兩個軍,即新一軍和新六軍。
  • 民國十大抗日名將——孫立人
    中國駐印軍基本殲滅日軍第十八師團(因為在日後的英日緬甸敏鐵拉會戰中,18師團雖還有7000戰鬥兵員、作為軍主力骨幹兵團使用,但已是經過重建和補充,故此處用基本殲滅而不是重創),一雪兩年前退兵緬甸的恥辱。史迪威稱此戰為「中國歷史上對第一流敵人的第一次持久進攻戰」。中國駐印軍攻克密支那後,部隊進行休整擴編,由新一軍擴編成兩個軍,即新一軍和新六軍。
  • 英軍命令孫立人繳械,孫立人怒道:如遇繳械,立刻開槍
    這個活動功莫大焉,告慰了無數先烈,也包括當年的抗日名將孫立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英美宣戰,早已磨刀霍霍的日軍很快出兵緬甸,打得英軍節節敗退。在英國的請求下,中國決定組建遠徵軍,趕赴緬甸參戰,孫立人的新38師也在其中,駐紮在緬甸北部重鎮曼德勒。
  • 抗戰唯一一位擊斃3.3萬名日軍的軍長,到臺灣卻被蔣介石軟禁33年
    孫立人,安徽合肥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孫立人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後,取得公費到美國留學的機會,到美國普渡大學學習。畢業之後,孫立人在美國幹了半年工程師,之後考入美國維吉尼亞軍事需要。在校期間,孫立人遊走了歐洲各國,對歐洲的軍事發展狀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 他一戰殺死日軍800人,日軍後裔要求賠償兩億,他強勢回應!
    日本這個國家的武士道精神給日本人添了不少神秘色彩,據悉,武士道精神指的是以不惜命的覺悟為根本,強調「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顧忌的死,毫不猶豫的死」。
  • 中國「軍神「——孫立人
    此時,一名中國將軍對隨從下達了, 如何處理日軍戰俘的命令: 「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 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槍斃, 今後都這樣辦。」 1200名日本鬼子當即被全部活埋。 每一個中國人看到這,一定大呼: 解氣! 儘管沒有史料證實這位將軍, 曾經大規模活埋過日軍, 不過這位中國將軍,他的人生, 遠遠比這個傳聞還要輝煌傳奇百倍!
  • 7千人被1千人日軍圍困,英國臉紅的恥辱一戰,卻被中國軍隊解了圍
    3月19日,杜聿明剛剛從英軍手中接手同古並做好戰略布防,就遭遇日軍以優勢兵力合圍同古,在擁有絕對的制空權優勢下,3月30日遠徵軍被迫放棄突圍,中國遠徵軍第一回合便吃了敗仗。但是在十餘天的時間裡,遠徵軍浴血奮戰,在沒有制空權並且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讓日軍也吃盡了苦頭,為主力的集結贏得了時間。
  • 孫立人的新一軍為何抗戰中戰無不勝,而解放戰爭中不堪一擊?
    由於新編38師奉命解救被圍的英軍,新編38師臨時劃歸杜聿明的第5軍管轄,因為撤退方向的爭執,孫立人率領新編38師退入印度,而杜聿明的第5軍退入了野人山。第5軍在野人山迷路,損失慘重,新編22師在美軍飛機的引導下退入印度,最終新編38師與新編22師在印度會師後合編為新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