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粿的讀音及釋義

2021-02-06 潮汕美食在上海

粿(guǒ )

解釋:1、米粉或麵粉;2、淨米;3、米食。粿,米食也。.

潮汕人對於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

它在潮汕地區出現有一定的淵源。早先,潮汕先民從中原南遷到潮汕,按祖籍的習慣,祭祖要用麵食當果品。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果品。這就是「粿」的來歷。這簡單的米食,在潮汕人手裡,成了主食米飯之外五花八門的東西。粿的品種繁多,美味爽口,成為食文化的一個縮影。這些粿品的製作要求精細、調味多樣、烹調考究,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堪稱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的喜愛。

粿的真正精髓在千千萬萬普通人家裡,而且融於節慶文化中。比如蘿蔔糕,潮汕人叫做「菜頭粿」(潮語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年糕叫做「甜粿」,麵包叫「面粿」松糕叫「松粿」。而用米粉蒸成薄片切成條狀的叫做「粿條」,所以潮語的所謂粿,實際就是別處所稱的糕,但包括的範圍又不單純是「糕」。粿在潮汕地區發展為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小食。

潮汕地區的粿品按味道的不同有甜粿和鹹粿之分,有因配料或包餡的不同,有菜頭粿、芋粿、菜粿、梔粿、豬朥粿、樸籽粿、鼠曲粿、豆粿、筍粿等等,還有以發酵為製作方法的酵粿。

潮汕的粿品從結構上講,粿品有皮包餡的,如:豆沙粿、韭菜粿、筍粿、鼠曲粿、鱟粿;也有主料和餡糅合和在一起的,如:菜頭粿、竽頭粿等。這種主料和餡糅和在一起的製作方法,是潮汕粿品的一大特色。雖然北方點心中也有如此做法的(如棗糕),但不如潮汕粿品豐富。這樣做粿象徵著一種傳統文化理念。「和為貴」,「和」即「融合」。潮汕先民融合了中原文化、閩文化形成了自已的文化,潮人祖先為求生存開拓到海外異國去打天下,吸收了異國文化,海外潮人因此發展壯大。有容乃大,容納各種品味,最後形成一種獨有的風味,這就是粿文化的精神所在。

由上述可見「粿」是貫穿在潮人的整個生活圖景中,牽扯著他們心中的鄉情、親情,與他們的歡樂和悲苦緊密相聯。潮汕的粿,不僅是滿足口腹的精美食品,而更凝結著一種本土文化,體現著潮汕的精神。

繼承和發展潮汕的「粿」,不僅有經濟上的意義,也有文化上的意義。如今的潮汕地區,製作粿品的傳統日趨淡化,能按傳統節日熟練製作多種正宗粿品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很多人不願意動手,每逢節日時就到外面買點現成的。可以說,粿文化有消亡的危險。所以如何讓粿文化傳承下去,是值得我們仔細思考一番的。

粿之道願意為潮汕粿文化的傳承做載體,希望有潮人的地方就有粿!


相關焦點

  • 食在潮汕——「粿」然驕傲
    粿對於潮汕人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在饑荒年代,粿是潮汕人急中生智的果腹之物,在豐登年代,粿是答謝神明的不二之選。一粿多吃、一粿多樣是潮汕先民精緻、睿智的象徵,粿只是一個總稱,潮汕粿品種類繁多,口味多變,相信接下來會令你大開眼界。形似紅桃,意圖吉利,年初年底家家必備,是考驗巧媳婦的標準,是叩謝神明的佳品。
  • 海山風情之說說 「粿」
    粿條,南洋的華裔叫做「貴刁」,也就是潮汕讀音的「粿條」,是用米攪成米漿,然後放進鍋裡蒸熟,就成了大片的粿了。賣的時候,一般用刀切成一條一條的。有牛肉粿,炒粿條,牛腩粿,沙茶粿。在外我曾以為就是河粉,但有些長輩說不是,但至今我也沒有分辨出區別。
  • 南方,到底有多少粿粿粿粿粿粿?
    在吃方面,南方和北方有很多有趣的CP:南米北面、南(湯)圓北(水)餃、南燜北燒、南煲北燉…… 關於各種糕點小吃,我們也發現了一對:南粿北餜。
  • 河口小吃:燈盞粿與麻餈粿
    鍋鏟柄長,雙手撓鍋攪粿忙。 灶堂火候,濃漿水幹坯粿就。燈盞拱圓,餡料堆填燈盞沿。 天然碧綠,青玉粿坯雙手築。攪粿粿餡       燈盞粿是河口名小吃。關於鉛山人做稞(包括燈盞粿)的起源傳說,大多認為是為了祭神。較有說服力的是,民間俗話中把小孩生病稱之為「做粿」。「做粿」的目的是「請夜菩薩」。
  • 關於大潮汕的粿,今天帶你duang一下
    廣東人出了名的什麼都吃,潮汕尤甚。潮汕美食之所以那麼出名,除了求鮮求精外,食材的豐富多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體現在做粿所用的食材上,也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粿還與民風民俗緊密聯繫。如潮人除把粿當作日常點心外,每個節日都要做不同的粿,即所謂「時節做時粿」。
  • 潮汕小吃|那些藏在「鼠殼粿」裡的故事
    啥是「諸葛粿」那到底「諸葛粿」是啥呢?若按這個粿的原料配方、時令氣候和長相特點,老者口中的「諸葛粿」,其實就是是潮汕汕尾一帶,頗受歡迎的「鼠殼粿」。「鼠殼」與「諸葛」二字的閩南讀音相近,被人誤會和流傳自然不是難事。
  • 順蔓摸瓜、靡靡之音,你知道它們的正確讀音嗎?
    由於成語本身的特殊性,成語的讀音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請閱讀下面4個句子,看您能否把黑體字成語的音讀準確吧。1、你這般含情脈脈地看著我,我會懷疑你喜歡我的。2、呵呵,你還好奇我是怎麼找到你的?下面,要公布黑體字成語的正確讀音了,一起來看看。1、含情脈脈正確讀音:hán qíng mò mò易錯讀:脈釋義:形容含有情感,默默表露的樣子。
  • 「策勳十二轉」中「轉」字讀音釋疑
    是《木蘭詩》中的句子,在注釋中,對轉的讀音進行了標註,標註為「zhuǎn」,對之,略有些疑問。在網絡上,查找康熙字典電子版,當讀音為三聲「zhuǎn」的時候,卻見到了這樣的解釋:釋義(17):遷職;釋義(23)量詞:勳級每升一級叫一轉。
  • 潮汕,到底有多少粿粿粿粿粿粿?
    ▲牛肉炒粿條粿條不分早中晚,尤其在福建,潮汕等吃粿大區,24小時都可能遇見賣粿條的檔口。    鹹水粿在上饒、潮汕,是孩子放學後校門口的零食扛把子、大叔們飲茶吹水時的好搭子。▲潮汕地區的「鹹水粿"    潮汕流行在夏天吃草粿,到了浙南、江西、寶島臺灣叫仙草凍或燒仙草,在客家人聚居區又叫仙人粄,在馬來西亞等海外華人叫仙草粿。草粿在製作中需要加入米漿,所以稱為「粿」並無毛病。
  • 在漢語浩瀚的詞海裡,讀音釋義都相同的三個詞,是哪三個?
    在漢語浩瀚的詞海裡,有三個雙音節單純詞,也是雙聲連綿詞,「髣髴、仿佛、彷彿」,不光讀音相同,而且有著相同或相近的釋義,真是神奇。⑴髣髴 讀音:【fǎng fú】,偏旁為「髟」,讀音為[biāo],本意指長發披垂的樣子,無其他引申義。《說文》長發猋猋也。
  • 關於春天的成語,你能說出幾個?
    春暖花開春光明媚在花紅柳綠的季節一起來欣賞關於春天的成語釋義:指生機勃勃的春意充滿人間。讀音:chūn hé jǐng míng出處:宋•範仲淹《嶽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 「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魚粿牛肉粿」——潮汕粿大全
    有一首潮汕歌謠這麼唱:「潮汕人,相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有一首潮汕歌謠這麼唱:「潮汕人,相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
  • picture的正確讀音和使用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Picture的兩種讀音,分別是英式讀音和美式讀音。英式讀音更加正宗,是pkt(r),美式讀音是進行了本土化的讀音,因為美國是當前唯一的超級大國,所以這個讀音也很流行,是pkt(r)。
  • 再談「旋轉」的讀音
    《語言文字》版曾發表《談談「旋轉」的讀音》一文,討論「旋轉」的「轉」的讀音,認為《現代漢語詞典》標註有誤,應讀為。  這確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讀者經常質疑,我們《現代漢語詞典》的編者也曾有討論,就著這個話題我也談一點想法。
  • 潮汕的粿食世界
    每個潮汕人自一出生就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粿,這些粿貫穿我們的一生,也成為所有離開家鄉的潮汕人日思夜想、不可擺脫的鄉愁。這就是「粿」的來歷。這簡單的米食,在潮汕人手裡,成了主食米飯之外五花八門的東西。如甜粿、鼠曲粿、樸籽粿、紅桃粿等等。還有些並非米製品,潮人也稱之為「粿」,如草粿、無米粿之類。潮汕地區的粿品品種如此繁多,按味道的不同有甜粿和鹹粿之分,有因配料或包餡的不同,有菜頭粿、芋粿、菜粿、梔粿、豬朥粿、樸籽粿、鼠曲粿、豆粿、筍粿等等,還有以發酵為製作方法的酵粿。
  • 文昌東閣粿仔:「小粿仔 大養生」
    喜迎新丁做「粿仔」「粿仔青」為煮好的粿仔加配料。在東閣鎮東航路做了23年粿仔的鄭玉青,由於做的粿仔味道正宗,周邊的街坊都叫她「粿仔青」。為了感謝鄉親,主人家要用細米粉製作一些可口的粿仔。因為來看孩子的人較多,主人家往往人手不夠,鄰居們就會主動幫手,漸漸形成了全村人做粿仔,全村人吃的習慣。儘管舊時關於「孩子出生12天後外人才能看」的迷信早已不存,但是做粿仔招待全村人的習慣在文昌的一些村落仍保留至今。文昌作協編寫的《文昌市情走向文明昌盛》一書中記載:東閣粿仔最出名。
  • 為什麼叫「粿」
    而《廣韻》和《集韻》則成書與「海濱鄒魯」揚名朝廷之後,故其對粿這一「米食」的新義說明當時由「麥食」變身「米食」的潮州「粿」類小吃已出現並成為北宋朝廷對粿的新定義。例如樸籽粿的原料樸籽葉可消食去積,清熱解毒;鼠曲粿的原料鼠粬草可消積和胃,化痰止咳;桅粿可助消化增食慾;菜頭粿,可去邪熱氣;麥粿,可利便養肝······目前仍流傳下來的關於粿的民諺和童謠便有一百多段。
  • 兩部現代漢語辭書對「校對」的釋義及自己的一個想法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關於「校對」的釋義有三:第一,「核對是否符合標準」;第二,「按原稿核對抄件或付印樣張,看有沒有錯誤」;第三,」做校對工作的人「。(《現代漢語詞典》,第689頁)其中,前兩項釋義對應的」校對「為動詞;第三項釋義對應的「校對」為名詞。
  • 【課題研究】粿真有學問——探究詔安粿文化
    通過走訪老城區和菜市場,我們了解到,有些人專門以製作出售粿製品為生,收入可觀。由於粿的美味可口,即使在平日裡大家也有吃粿的習慣,逢年過節,粿的銷量更加火爆。我們參觀了粿的製作過程,收集了圖片資料。無米粿攤子,在街邊小店才能吃到最正宗美味的粿下面是我們對制粿阿姨的採訪內容(節選)吳鑫:阿姨您好,我們是詔安一中高二的學生,我們正在開展關於詔安粿文化的課題研究,請問您能抽空回答我們幾個問題嗎?
  • 關於春天的成語大全!
    如 沐 春 風讀音:rú mù chūn fēng出處:出自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四:「朱公掞見明道於汝州,逾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釋義:沉浸在美好的環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風裡。也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風的吹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