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漢娜·阿倫特》深刻詮釋「思考為王」

2020-12-14 圖南御扶搖

傳記電影《漢娜·阿倫特》中,阿倫特的老師海德格爾向學生們講述了這樣一段話:

思考,與科學不同,並不能帶來知識,思考並不能產生實用的實際的智慧,思考並不能揭開宇宙之謎,思考並不能賦予我們力量去行動。我們生活,因為我們活著,我們思考,因為我們天生懂得思考。

經過深思熟慮和「思考」的影響,阿倫特報導審判納粹阿道夫·艾希曼時,以哲學方式在《紐約客》上提出的「平庸之惡」概念。她試圖理解艾希曼犯下滔天罪行是因為他根本不會思考,並強調嘗試理解並不等於原諒。

正是她秉持著「思考為王」的思想,正是她敢於直面眾人的謾罵和挑戰,正是她對哲學和政治理論的不斷探索和追求,最終成就她成為20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論家之一。

思考是人類文明不斷向前推進的源泉。

向思考致敬!

相關焦點

  • 《漢娜·阿倫特》:邪惡的平庸面
    曾經親歷並僥倖逃過大屠殺的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一路顛沛輾轉從納粹的魔掌中逃亡到美國,並致力於研究有關邪惡與體制、人性、思想之間的聯繫問題,她也因此不畏曾親身經歷的死亡陰影,決定親臨審判,為《紐約客》雜誌撰寫一份關於這場審判的紀錄報告。
  • 漢娜·阿倫特:「惡」產生自簡單的不會思考
    漢娜·阿倫特與「惡」(節選)文/託尼·朱特譯/林驤華節選自/《重估價值》漢娜·阿倫特關於極權主義問題的全部思想看來明顯地佔據了中心位置。當然,最主要的是,她的許多讀者不能理解,更不用說認同她將德國政權同俄國政權簡單地歸為一種類型。
  • 漢娜·阿倫特:與命運鬥爭一生,一生毫不妥協
    如今,她對政治性罪惡之本質的天然敏感,可能會為她贏得比當年更多的熱心聽眾。」 —— 阿莫斯·埃隆《對漢娜·阿倫特的絕罰》 在很多人眼中,漢娜·阿倫特(1906.10.14—1975.12.4)是一位頗具爭議的哲學家、政治理論家。
  • 平庸的惡 知無知人文通識解讀 「漢娜·阿倫特」 聽後感
    《漢娜·阿倫特》,寫一點觀感,讓自己更加地印象深刻。▲ 德國電影《漢娜·阿倫特》海報在猶太人法庭對納粹軍官艾希曼的審判事件中,漢娜·阿倫特從民族、歷史、公眾意識等等語境中抽身,站在看待一個普通人的視角,觀察玻璃房中受審的艾希曼。
  • 猶太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的觀點至今仍然重要
    德國猶太哲學家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參加了20世紀60年代初對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的戰爭罪審判,並為《紐約客》(New Yorker)報導了這一事件。1) 漢娜·阿倫特是誰?為什麼有一部關於她的電影?
  • READ HER|漢娜·阿倫特:我們如何愛這個世界
    布呂赫稱馬克思為「一個真正的神奇拉比」(拉比:猶太人中智者的象徵),而他自己則以「偉大神奇拉比的小學生」的身份對阿倫特獻上真摯的吻。諸如此類的表白在他們的書信往來中屢見不鮮。生活的瑣事在他們的筆下似乎也有了幾分生趣。
  • 尚雯婕獻唱電影《上海王》主題曲 詮釋大時代傳奇
    電影《上海王》主題曲-《花開亂世-Blossom-in-Shanghai》海報  搜狐娛樂訊 「電子唱作人」尚雯婕受邀獻唱著名導演胡雪樺電影作品《上海王》、《上海王Ⅱ》主題曲《花開亂世 Blossom in Shanghai
  • 鄭傑榆|願意思考是當責的
    電影《漢娜·鄂蘭:真理無懼》(大陸譯為《漢娜·阿倫特》)正是在說這樣的一件事。 猶太裔女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在二次大戰期間,幸運地躲過被送到納粹集中營的災難,輾轉流亡,最後逃到美國,並就此定居了下來。1960年,前納粹的高官阿道夫·艾希曼被猶太特工找到並帶回以色列接受審判。這位前納粹分子在二次大戰期間,是負責希特勒民族大屠殺命令的執行者。
  • 評分8.7的動畫電影,早就該推薦給你,帶給人深刻的意義與思考
    「大人」帶著固有的偏見,還未觀影就已經抹殺了一部動畫電影的價值。隨著年齡的長大,年輕人是否也進入了「以形式定好壞」的觀影模式,不再看動畫電影,以免被人說「幼稚」。但一部動畫電影,有時所能夠帶給人意義,能夠遠遠超越其他「大人才看的影片」。
  • 漢娜·阿倫特逝世45周年|愛與思的不朽傳奇
    漢娜·阿倫特在柯尼斯堡的十年求學生涯是漢娜生命中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早慧的她對學校課程的枯燥乏味心生厭倦,終日沉浸於希臘文學和哲學,對古典詩歌也饒有興味,良好的語言天賦讓她能流暢地閱讀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著作。值得一提的是,阿倫特14歲時開始閱讀康德的著作,康德的思想對於漢娜思考政治與真理、政治與哲學的關係影響深遠。
  • ...的信:「一直都保持著忠誠與不忠,從未停止愛他」| 漢娜·阿倫特...
    1927年,海德格爾的著作《存在與時間》出版,在馬堡(Marbourg)最主要的創作期間,他與學生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之間發生了一段激情四射的愛情故事。但與這段故事相比,海德格爾在愛情話題裡的沉默態度似乎更引人爭議。他本人曾公開談論過這段感情,並在後來表示那段日子是生命中最興奮激動的時光。至於阿倫特,海德格爾承認她曾給自己的創作帶來了很多靈感,並激發了他「激情的思考」。
  • 電影《一步之遙》:三層隱喻帶你了解電影所蘊含的深刻哲學道理
    就連影評人它的評價也只是在敘事結構與電影情懷這兩個方面。很多人都看不懂姜文到底是要表達什麼樣的情感。姜文為了圓夢,他花了巨資邀請頂級特效團隊為這部電影製作大量特效,然後用繽紛絢麗的色彩,展現出和伍迪·艾倫式的大量對白,讓這部電影具有超現實主義特色。
  • 《愛與聖奧古斯丁》漢娜·阿倫特的博士論文寫了什麼?
    《愛與聖奧古斯丁》作者:(美)漢娜·阿倫特 編者:(美)J.V.斯考特,J.C.斯塔克 譯者:王寅麗,池偉添 版本:灕江出版社 2019年9月阿倫特與海德格爾《愛與聖奧古斯丁》一書,是在思想家漢娜·阿倫特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是阿倫特學術生涯的起點。
  • 平庸之惡:到底惡在「平庸」還是「無思」|漢娜·阿倫特|阿道夫...
    究竟是什麼支撐著這些罪惡的系統有條不紊生生不息地運行,又是什麼導致人們對這些罪惡的漠視,關於這個問題,漢娜·阿倫特在她爭議最大的著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回答——缺少思考。漢娜·阿倫特漢娜·阿倫特,猶太裔美國政治理論家,1906年出生於德國漢諾瓦一個猶太人家庭,在馬堡和弗萊堡大學讀哲學、神學和古希臘語;後轉至海德堡大學雅斯貝爾斯的門下,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國,1951年成為美國公民。同年,《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出版,為她奠定了作為一個政治理論家的國際聲望。
  • 《勝者為王》定檔5月30日 燒腦劇情上演「無間道」
    據悉,電影《勝者為王》講述了一位神秘的幫派老大為了統領全市幫派成為王者,親自臥底策劃一場血雨腥風的陰謀,經過一系列的布局和設計,他成功欺騙了所有人,順利稱王。  《勝者為王》發布海報 懸疑燒腦劇情上演「無間道」警匪動作電影自80年代起,就已經活躍在觀眾的視野,警匪鬥智鬥勇的類型電影不僅讓觀眾感受到緊張的激戰,同時也考驗著觀眾的大腦。伴隨著激烈的動作畫面,燒腦的情節,影片讓觀眾在觀影期間感受一場絕佳的視聽體驗。
  • 李宗偉自傳電影《敗者為王》
    下羽球為球友提供及時、實用的信息服務,致力於成為羽毛球文化的傳播者,歡迎關注、留言或投稿(來源:羽毛球新聞)馬來西亞羽毛球名將李宗偉的自傳電影
  • 鄒兆龍《封神演義》熱播 詮釋霸氣商王彰顯實力派演技
    由王麗坤、羅晉、鄧倫、何杜娟、鄒兆龍、海一天主演,張博特邀主演,胡靜特別主演,于和偉特約主演的電視劇《封神演義》已於4月8日登陸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實力派功夫巨星鄒兆龍出演商王。雖說鄒兆龍給大眾的第一印象皆為反派,但本次的商王還是與以往角色不同,觀眾對於鄒兆龍詮釋的商王,給予了「氣場強大、最像商王」、「帝王相十足「等等諸如此類的肯定評價。新《封神演義》與以往的封神演義相關影視作品不同,本劇著重講述了楊戩的英雄成長史。
  • 推薦必看的經典科幻電影
    給各位推薦一些好看的經典科幻電影,名次不分先後。1,黑客帝國絕對經典的科幻電影,腦洞大,畫面炫,劇情引人,哲學思考深刻,動作夠酷開創了科幻電影動作電影的革命!至今仍然值得稱頌!2,第九區小編非常喜歡的一部科幻電影。科幻的故事背景,加上故事情節對現實社會一些醜惡現象深刻的諷刺,非常深刻的詮釋了種族歧視,讓人移情其中,也是必看之作。3,原始碼構思非常巧妙的電影,劇情也有點燒腦,給人帶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 疫情之下電影行業:由淺至深,四個層面解構思考
    電影行業是一個閉環,牽一髮而動全身,影片撤檔、影院歇業、各影視城、劇組全部停工,幾乎所有環節都受到極大的影響,整個電影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而隨之而來的是資金的重大虧損。本文從四個層面解構思考,疫情下的電影行業。
  • 《鎧甲勇士捕王》《火蠍特戰隊》領銜英雄列電影
    《鎧甲勇士捕王》  2016年由上海天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兩部國產優秀英雄動作片橫空出世,一部是以現代特種軍事題材為主的電影《火蠍特戰隊》,另一部是國產真人特攝英雄大電影《鎧甲勇士捕王》,兩部不同題材類型的電影卻都各成為同領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