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有多慘?戰壕挖了500公裡,德國還發明了臭名昭著的作戰方式

2020-12-23 老六歷史觀

第一次世界大戰可以說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鬥,從陸戰,毒氣戰、空戰到海戰,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戰爭的開端要從德國第一份計劃:《施裡芬作戰》說起。也就是:先往西部用最快的速度尻掉法國,再回頭把俄國幹掉。但法國早有防範,邊界地方蓋了一堆要塞。德軍於是假裝派一些兵去邊界跟法軍打打鬧鬧,真正的大軍從比利時繞進去。比利時對此表示加入戰鬥,然後因為中立的比利時被輾過去,本來還想置身事外的英國不得不加入戰局。法軍完全守不住從比利時衝出來的大批德軍,全軍一路邊打邊退,眼見巴黎就要淪陷了…

還好英國遠徵軍及時趕到,法軍配合英軍用盡吃奶的力量背水一戰,反打一波,在馬恩河奇蹟似的擋下德軍。德軍士兵被反攻了,於是他們趕快開始挖戰壕!設下防線,別讓他們反攻。英法士兵也趕快開始挖戰壕!設下防線,別讓他們再次進攻。於是兩邊各挖了一條大戰壕,架好一堆機關槍,設下重重防守,沒有人可以穿越。

英法軍官:「這樣下去會陷入僵局,我們必須挖戰壕包圍它們!」

德軍軍官:「這樣下去會陷入僵局,我們必須挖戰壕包圍它們!」

然後兩邊就像玩貪食蛇一樣,一邊狂挖土,一邊想辦法包圍對方,不小心挖太近還會起衝突。結果就這樣一路從瑞士山邊,挖到比利時海邊,雙方除了挖出兩條500公裡的壕溝以外,對戰況一點屁都沒影響,從此雙方陷入可怕的僵局。

兩軍就這樣身陷戰壕困境四年,雖然雙方都一直嘗試要突破對方的防守,但是要衝過機槍的火線根本就只是送頭,不論怎麼進攻,都只有死一堆人,完全0作用。

為了突破戰壕,德軍想出了一堆點子,例如:「我們可以用毒氣癱瘓他們的戰壕啊!」結果毒氣一噴,效果十分顯著,被毒氣壟罩的英法軍又是不能呼吸、又是失明的,一下整個防線就潰散了。

「敵軍防線已破!大家衝啊啊啊……啊?你們怎麼不衝?」結果德軍不敢衝進自己丟的毒氣,作戰失敗。之後大家就都有防毒面具了,造成毒氣戰效果不彰。

接著是空中戰,本來的空戰是很智障的,飛行員必須一下開飛機,一下站起來開槍射人。不然就是多帶一個人上去操控機關槍,但只能射側面,一不小心還會射到自己的機翅膀。

可是德國這時研發出強無敵的《福克E》戰鬥機,性能超OP就算了,機槍還可以直接穿過螺旋槳往前射擊!

「德意志的飛機都是怪物嗎!」德軍徹底支配整個天空,英法的破爛戰機只能被霸凌。但德軍很怕飛機機密外洩、也不希望飛行員折損,所以德軍並沒有使用飛機作主力進攻,只拿來防守跟輔助用。除了戰鬥機以外,德軍還作出了超炫炮的《齊柏林飛船》,可以直接飛到英國去轟炸老百姓。但齊柏林超大臺,飛太低一下就會被打下來;可是飛太高的話,炸彈又丟不準,所以也沒對戰局造成什麼影響。

最後是海戰,由於一開戰,英國就用強大的皇家艦隊從海上封鎖住整個德國。德軍的無畏艦們全部都龜在家不敢出來,但是德軍生出了秘密武器《U潛艇》,從水面下偷偷摸出門,從外側實施反包圍。這種水面下的刺客非常無解,英軍完全束手無策,不論是軍艦還是商船,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摸掉,英國、法兩國海上的補給線也幾乎被U艇切斷。

西線的戰鬥完全陷入泥沼,進退兩難,但東線的狀況卻不太一樣,在俄軍的幫忙下,塞爾維亞很努力的擋住了奧匈的攻勢。而且俄軍在對奧匈的戰役中,還佔了上風。但德軍一把軍隊從西線調過來後,俄軍就被殺翻。

地圖右下角,現在中東那邊有個顎圖曼帝國(今天的土耳其),奧斯曼看到有人在揍俄國,馬上加入同盟國一起毆打俄國。

戰局擴大成:德國+奧匈+奧斯曼vs英國+法國+塞爾維亞+俄國

奧斯曼跟俄羅斯結怨已久,尤其是之前巴爾幹大亂鬥就是因為俄羅斯跑來亂,才會害奧斯曼失去巴爾幹的勢力。顎圖曼部隊心想:「我們可以偷偷翻過高加索山,打爆俄羅斯這大笨熊!」

結果被抓包,奧斯曼在山上被擋住,更87的是忘記帶外套上山,冬天一來全部冷死。

後來兵線還被俄國反推,整個超雷,為了消耗同盟國,英國決定加開更多戰線。就開著一堆戰艦,帶著紐西蘭跟澳洲的士兵進入地中海,想從黑海支援俄國(不然俄軍快被德軍滅掉了。)

但奧斯曼卻在黑海入口的加裡波利半島攪局,雙方又開始了一陣惡戰,然後也一樣陷入僵局。

但因為夏天幹很熱、秋天病毒大流行、冬天又夭壽冷,大家都打得很痛苦,最後英軍就帶著大家撤退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大的登陸戰就這樣以兩敗俱傷畫下句點,死傷慘重,卻沒能改變戰局。

相關焦點

  • 一戰中貢獻大,一戰後被無視的國家,除了中國還有誰?
    它不僅出錢出資源,還派出90萬人的軍隊上前線作戰,又派了30萬勞工到歐洲前線與中國勞工一道挖戰壕,做後勤。我們今天不說印度的勞工,也不說它提供的各類資源,單說它的作戰部隊。印度的作戰部隊可謂滿世界作戰:
  • 一戰時中國勞工有多慘?3萬多人死在歐洲,倖存者還做了上門女婿
    一戰時中國勞工有多慘?3萬多人死在歐洲,倖存者還做了上門女婿14萬華工遠涉重洋1914年,一戰爆發。同盟國和協約國在歐洲大打出手,第一世界亂成一鍋粥。再加上西方思想的傳入,許多年輕人都想去歐洲看一看,他們的國家是否有宣傳中的那麼好。於是,就抱著對未來美好的崇敬,這些人便開始遠赴歐洲了。但是,真正去歐洲之後,他們才發現,事情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首先,想去歐洲還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的。只有通過體檢合格,身強力壯的人才能留下來,好不容易留了下來,還要遠涉重洋地前往歐洲。
  • 一戰時流行的塹壕戰,究竟怎麼打的?為何抗戰期間我軍同樣適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作戰方式就是塹壕戰,雖然壕溝出現的時間很早,但是它大放異彩確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且這個時候的壕溝和以前的不一樣,它可以說是當時軍隊在建築和工程方面智慧的象徵。
  • 德國人發明的火焰噴射器,被稱為一戰「魔鬼」武器,究竟有多厲害?
    說到這個火焰噴射器,還真就是跟塹壕戰有著天然的關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由於當時戰場普遍流行滑膛槍,命中率低,裝填慢,於是歐洲人發明了排槍戰術,也就是被人戲稱為「排隊槍斃」的戰術。但是隨著槍械的進步,尤其是高速機槍的出現,這樣在去排隊,那真是去送死了。
  • 二戰時期,德國的暴風突擊隊實力到底有多強悍,能吊打各國步兵?
    畫風變化之快,讓人猝不及防,之前的大無畏衝鋒,變成挖戰壕,蹲壕溝,「狗」在防禦工事後面,架著機槍,就是不出來,最終成了一戰時期的常規操作。 結果就是1940年5月10日,德國對早已準備好防禦的法國發動衝擊,利用較有優勢的裝甲集群繞過「馬奇諾防線」,從防守最薄弱的阿登山區直插法國心臟。到6月22日,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在持續了40多天的抵抗後宣布投降。
  • 一戰的法國實力強悍,但是到了二戰,因為德國太強了打不過嗎?
    一戰的法國實力強悍,但是到了,二戰因為德國太強了打不過嗎?1915年,著名的德國馮·法金漢打破了德法聯軍在德法邊境和低地國家之間的僵局,驅走了多線作戰的疲勞。德國人決定先把精力集中在法國人身上,然後再把精力放在英國和俄羅斯身上。
  • 一戰時的沙俄跟德國相比有多弱?難怪被兩線作戰的德國打崩!
    20世紀前期,歐洲王室之間相互通婚,英國國王喬治五世與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都是血濃於水的表兄弟關係,他們有著共同的祖母(外祖母)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一戰又被後人稱作是一場表親之間的戰爭。沙俄先後動員了1500萬軍隊,投入戰場,但是依然打不過東西兩線作戰的德國。打到1917年,自己國家率先崩潰,爆發了革命,沙皇被迫退位,俄國就此退出協約國組織。沙俄在戰場上鮮有建樹,說白了還是國力不行。只有一副空架子,遇到德國這樣的硬茬,只能挨削。下面一起認識一下,一戰時俄國的成色。1861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
  • 戰爭讓德國輸的多慘?一戰賠到2010年,現在還為二戰買單
    而二戰又是由德意志第三帝國掀起的,法西斯主義的侵略,最終世界多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終於戰勝了法西斯主義,德國又一次成為了戰敗國。 但是二戰後世界格局發生了改變,兩極陣營為了拉攏支持對象不僅免去了大量德國的賠償,還紛紛資助起德國,蘇聯扶持東德,美國扶持西德,德國的分裂影響到了賠款計劃。
  • 德國有多慘,一戰賠款交到2010年,二戰賠款現在還被人追著要?
    有一個詞語叫做"凡爾賽文學",原指法國貴族的宮殿,現在多用於朋友圈低調而不失優雅地炫富。條約中有26條與國聯盟約有關,剩下的406條均是對德國的制裁。 為什麼需要規劃如此多的條約來限制德國?這個國家的一戰賠款交到了2010年,二戰賠款到現在還被人追著要? 這主要歸功於德國。1914年,德國作為新興的國家,加入了同盟國的陣營,發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 1914年一戰戰壕裡的平安夜 雙方休戰共同慶祝
    數百萬的士兵和百姓在這場衝突中喪生,它改變了戰爭的方式,也為20世紀的後幾十年奠定了格局。   但是,有一天一夜,戰場上的某些部隊——法國和英國士兵一邊,德國一邊——放下武器,團聚起來慶祝一個節日。   The Great War was supposed to be over by Christmas of 1914.
  • 富大龍挖戰壕,馮小寧自製衝鋒鎗,500萬成本的《紫日》註定經典
    看過很多戰爭片,雖然有想哭的衝動,但是還能忍住眼淚打轉。但有一部戰爭片,根本沒有忍住的餘地,它就是《紫日》!01《紫日》作為馮小寧導演戰爭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相比於《紅河谷》、《黃河絕戀》,《紫日》既深情又不失深刻!
  • 戰壕裡的聖誕歡歌
    戰壕上面立起了聖誕樹,鐵絲網上燃起了蠟燭。互為敵人救死扶傷,唱起了聖誕歌,祝福聖誕快樂,希望和平持久……」  這是德國作家米夏爾·於爾格斯在《戰爭中的平安夜》一書中描述的「聖誕節休戰」(英語Christmas Truce,德語Weihnachtsfrieden,法語Treve de Noel)的情景。
  • 雜菜說一戰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為何那麼大?
    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人大概會納悶,這不是廢話嘛,戰爭哪有不死人的,既然是世界級別的大戰,那死那麼多人不是很正常嗎?這話也有道理,戰爭都要死人的,越是現代戰爭,武器越先進,傷亡就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傷亡就直線上升,直接從三千多萬總傷亡跳到近億,這一方面是二戰捲入大量平民,尤其是德國和日本法西斯殺戮了大量蘇聯和中國的平民,另外一方面還是戰爭武器的威力更大了,一戰後期最強的陸戰武器坦克到了二戰已經成為了常規武器,二戰的終極武器已經是一顆下去十幾萬人傷亡的原子彈了。雜菜齋這裡說一戰傷亡大呢?
  • 彈藥箱就碼在戰壕敵人卻打不到?電影看多了,那樣等於送死
    從古至今,為了滿足自己膨脹的欲望,為了爭奪土地、資源、財富等等,大大小小的戰爭在各個國家之間、各個種族部落之間從來沒有停歇過,戰爭在讓人們感受到傷痛和悲愴的同時,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和交流也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戰爭當中,有為了正義而發動的戰爭,當然也有因為一己私利發動的非正義的戰爭,上個世紀,盛行軍國主義的日本為了擴張自己的領土,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試圖用武力搶奪中國的土地和資源,中國人民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 德國昔日戰爭方式的教訓
    這種戰爭方式源於德國所處的地緣環境,即位於歐洲中心、資源有限,被人力物力居優的敵國包圍,面對的是兩線或多線作戰風險。由此,德國產生了一種特定偏好:利用內線優勢,依靠速度、進攻和突襲,在邊境或淺近縱深,以一次或多次快速包圍戰,迅速摧毀敵國中的一方,再打敗另一方,以防陷入消耗戰。
  • 索姆河戰役,德國機槍手向英軍喊:撤退!不要來送命!是真的嗎?
    一排子彈打過去,總比各自為戰地射擊,更有威力。同時,這也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士氣,一旦分散進攻,軍官根本就看不住手下的士兵。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英國人幾百年來一直靠這種方式打勝仗。所以,這個路徑依賴,就不會輕易改變。即便是到了索姆河戰役,英國人仍舊這麼打。索姆河戰役到底有多慘?
  • 一戰為什麼死那麼多人?沒有一個參戰國會打仗
    日軍武器裝備、軍事素質都有一定優勢,卻贏得如此艱難,原因之一是沒有意識到俄軍的防禦優勢。然而日俄戰爭暴露出來的進攻高死亡率並沒有被歐洲國家充分認識到,一戰開始後,「進攻崇拜」仍然主導戰場。7月索姆河戰役爆發,一戰東線的俄軍也發起大規模戰役,凡爾登德軍大量被調往索姆河與俄國前線。9月開始德軍徹底轉入防禦狀態。10月以後法軍奪回了部分失地,12月18日,這場歷時10個月的、戰爭史上最漫長的戰役結束。 西線消耗戰的特點是戰壕防禦一旦固化,可以不斷增兵挖壕築壘令防線橫寬縱深都擴充到極難突破的程度。
  • 一戰後,戰敗的德國很懷念「施裡芬計劃」,施裡芬計劃有多厲害
    19世紀末期,德國元帥施裡芬在擔任總參謀長期間,曾制定過一套嚴密複雜的作戰計劃,被人們稱為「施裡芬計劃」。施裡芬計劃的主要目標,是要解決德國徵服歐洲的未來戰爭中,如何應付同法國和俄國的兩線作戰的問題。從戰略上來說,施裡芬計劃是將德國的軍隊分為東線和西線兩部。其中西線的敵人主要負責對法作戰,兵力設置大約有80個師。並且這支龐大的隊伍還會被細分為左右兩翼。左翼部隊有11個師,主要分配在凡爾登中央地段。這裡離巴黎只有135公裡,法國的大量精銳國防軍,都會被安排在凡爾登一線。
  • 為何說一戰要比二戰更加慘烈?
    相信會有超過半數以上的讀者認為,肯定是後者。但是一些歷史學家並不這樣認為,認為「一戰不夠慘烈」,說明您對這場戰爭還不夠特別了解。從某些角度來講,這場戰鬥的難度要勝於二戰!今天本文就從細節上來為大家講述一戰吧!近代火器出現以後改變了戰爭的格局,首先來一個常識的普及。一戰的時間為1914至1918年,它是歐洲的戰爭史上破壞力最強的大戰之一。
  • 一戰時交戰雙方曾因聖誕節休戰,走出戰壕一起踢足球
    不過當時雙方交戰稱有過短暫的休戰,這就是著名的聖誕節休戰。1914年12月25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後的第一個聖誕節,當時節日臨近,人們渴望團聚,各地祈求和平的聲音遍地出現。當時就有101位英國婦女聯署了一封公開信,表達了和平的意願。12月7日,當時的教皇本篤十五世,也懇求政府之間能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