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堆積,堆積二十四次就是一天。一天一天的堆積,堆積三百六十天就是一年。一年一年的堆積,堆積到一定的歲月就是一生。人的一生會有夢想,也會有很多的問題,更會有很多的痛苦。
再懶惰的人都會有夢想,區別是成功的人有了夢想,就去做一個自律的人。有些不成功的人,還是渾渾噩噩的讓人生流逝,還是簡單地去隨波逐流的生活。得過且過的混日子,只會讓你焦慮不堪,沒有奮鬥方向的人生,只會使你越來越痛苦。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這是傑出的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在其所著的《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裡的一句話。
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想焦慮不堪而痛苦的生活,就去做一個自律的人。
01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做一個自律的人
我有一位同事,在公司組織的體檢中,檢查出自己四十一二歲的身體,已經有了很多問題,在醫院裡,醫生說著這樣病的危險性,講著那樣病不控制會怎樣怎樣,把他嚇得焦慮無比。但都強調一點,控制飲食,多鍛鍊身體。
吃藥有吃藥的副作用,不吃藥有不吃藥的痛苦。於是他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他開始拒絕狐朋狗友喊出去吃飯K歌,即使不得不參加的聚會,他都是早早地溜走了。他堅持鍛鍊身體,把早睡早起培養成了自己的習慣。
一年以後,公司組織檢查身體時,他的身體好多了。兩年以後,公司組織的體檢,他的身體已經完全正常,而他身材和他二十多歲時快差不多了,同事們現在一見到他,都誇他的氣質和以前大不一樣。
如今,他成了同事們口中的正能量,但他卻說,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必須得去改變自己,改變沒有捷徑,過程也很痛苦,但是,當自己的身體變好一以後,會感覺付出和捨棄都是值得的。
自律,會塑造出一個健康而狀態良好的人,而不自律,就會慢慢摧毀一個人的心智,降低一個人的外貌,甚至毀掉的是一個人的人生。
02想要實現夢想,要從現在開始,一點一點的去堆積
《微習慣》這本書暢銷全球,你可知道這本書的作者史蒂芬·蓋斯,原本卻是一個天生的懶蟲宅男,做事拖延,導致自己身材走形,自己在鏡子裡看到自己就很討厭這樣的自己。
史蒂芬·蓋斯為了改變自己,就去研究各種習慣養成策略,他從2004年起,自律的從每天寫50個字開始,在美國各大自我成長類網站上發表文章,最終完成《微習慣》這本書,書暢銷全世界。
做一個自律的人,就是要從現在開始,一點一點的去設置微小的目標,改變只空想的現狀,讓自己成為真正的行動者。通過微小目標的漸漸堆積,大目標的成功就會自然而然的到來。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無法養成習慣,讓自己做不成一個自律的人,原因就是喜歡推卸責任,怪外界的環境。想寫作吧!從工作崗位回來,只想看電視,玩手機,坐在書桌前有很多的理由,又離開。
做一個自律的人,就要從細小的事去做,讓自己推卸責任的思想,在每一天一點一點的堆積裡,給改掉。想要真正做到自律,有時候並不是時時的去狠狠逼自己,而是要從現在開始,讓小事一點一點地去堆積。
03做一個自律的人,好運自然會降臨
自律不一定會帶來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很自律。
成名、成功、得償所願,這是誰都在追求,誰都想擁有的,而要真正擁有這些,必須以拒絕一些放縱自己的事情,必須要去改掉一些自己的日常行為習慣,在自律中前行,在自省之中強大自己。
都說機遇是可遇不可求,但是,你沒有做好準備,即使遇到了機遇,也會抓不住。在你的身邊,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人,年紀才三四十歲,就腆著個啤酒肚,一走動就氣喘籲籲大汗淋漓,眼睛滿是渾濁,目光無神。
你再看五十多歲的吳剛,在《人民的名義》這部劇裡面,他的身材勻稱,身手也十分矯健。他毫不費力地攀爬腳手架,去處理大風廠事件的那一集,可是給他圈了不少的粉啊!
對於五十多歲的人來說,在劇裡有那樣的表現,可是他平時用自律換來的;他在《人民的名義》和在《戰狼2》裡,能有那麼出彩的表現,都跟他平時的自律有很大的關係。
吳剛對自己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堅持經常跑步五公裡和遊泳,哪怕是在拍戲的時候,只要一有空也是去健身房揮汗如雨。就是這樣的自律,讓我們看到了在電視劇裡,精力充沛與眾不同的達康書記。
要是他沒有平時的自律,在這麼好的運氣降臨時,他能夠抓得住嗎?
做一個自律的人,需要的是你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用行動日積月累的堆積,成功就自然而然的在前方等著你。
把行動養成習慣,習慣的升華就是自律,做一個自律的人,成功就會與你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