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輸了嗎?停火協議籤訂,為什麼說只是按下了「暫停鍵」?

2020-12-12 環球情報員

11月10日,在俄羅斯的協調下,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達成協議,實現全線停火。根據協議內容,亞美尼亞從15日開始把納卡地區的克爾巴賈爾區、阿格達姆區、拉欽區交給亞塞拜然。

從結果來看,亞塞拜然無疑取得了勝利,雖然納卡地區的主要人口是亞美尼亞人,卻是國際承認的亞塞拜然領土。蘇聯解體時,納卡是亞塞拜然的一個自治州,經過數年衝突到1994年停火,該地區脫離亞塞拜然,形成亞美尼亞的一塊飛地。

▲2020年衝突在前的納卡形勢圖

這一次的停火協議保證亞塞拜然收回納卡的部分地區,並由俄羅斯維和部隊進駐剩餘的納卡核心區域。可以說,亞美尼亞遭受了自1994年以來最大的失敗。

一、大國的籌碼

如果把這次衝突放到外高加索上千年的歷史當中,就會發現如今的衝突,以及暫時達成的停火協議,其實都是歷史的延伸,也是外高加索周邊勢力此消彼漲的結果。在平衡被徹底打破之前,納卡問題很難得到最終的解決。

從大國因素來看,以納卡為核心的外高加索地區,處於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三個大國勢力的交匯地帶。19世紀初期,俄羅斯從波斯手中奪取外高加索地區後,由奧斯曼帝國接替波斯繼續扶植亞塞拜然。

▲歷史上的亞美尼亞王國疆域圖

俄羅斯和奧斯曼是宿敵,打了十幾次戰爭,關係曾經極其惡劣,但是具體到外高加索地區,俄羅斯和奧斯曼卻默契地維持著平衡,雙方都以這裡為籌碼,為自己換取更大的利益。

奧斯曼總體上處於對抗中的弱勢,因此支持亞塞拜然打擊亞美尼亞,便是奧斯曼手上的籌碼,以此來換取俄羅斯在其他方向上不過分逼迫自己。而俄羅斯同樣以支持亞美尼亞為籌碼,要求奧斯曼開放俄羅斯通向地中海的出海口土耳其海峽。

▲以納卡為核心的外高加索處在俄、土、伊三國之間

於是,俄羅斯和奧斯曼的支持一直是有限度的,以不打破力量平衡為界線。即使是蘇聯政府,仍然把納卡作為一個自治州留在了亞塞拜然境內,而不是依靠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徹底解決兩族之間的矛盾。

從人口和宗教因素來看,納卡地區在歷史上一直以信仰早期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為主。從18世紀中期開始,伊斯蘭什葉派的亞塞拜然人大規模遷入,一度佔據了多數。

▲亞美尼亞基督教會比東正教、天主教更接近早期的基督教

1813年後,隨著俄國奪取納卡和整個外高索地區,亞美尼亞人紛紛遷入再次成為納卡的主要民族,最高時達到90%以上。到21世紀初,亞美尼亞人的比例依然在80%以上。

基於這一點,亞美尼亞人收回納卡的願望是非常強烈的,這也是近三十年來,亞美尼亞雖然實力對比處於下風,卻能在事實上佔據納卡的主要原因。

二、無助的亞美尼亞人

但是,從整個高加索地區的歷史來看,亞美尼亞人是孤立和弱小的,始終處於伊斯蘭國家的統治下,直到19世紀俄國人的到來,亞美尼亞人才重新回到基督教世界。

俄國人一直把自己視為亞美尼亞人的「救世主」,幫助他們的同時,又要求他們服從自己的利益安排,這就與亞美尼亞人的意願產生了一定的差別。

▲亞美尼亞人主要居住在山區,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口的增長

因此,很難說亞美尼亞人對俄羅斯的做法一點芥蒂也沒有,疏遠俄國的想法可能很早便已產生,於是給了外部勢力打入的機會。2018年,親西方的亞美尼亞政府上臺,俄羅斯開始受到冷遇。

這一次的納卡衝突表明,沒有俄羅斯充分支持的亞美尼亞顯然無力阻止亞塞拜然的攻擊。而俄羅斯在最後一刻的出手,表明其不會完全放棄對亞美尼亞的支持。亞塞拜然和土耳其在俄羅斯出面後見好就收,證明他們仍然承認俄羅斯對亞美尼亞的保護地位。

▲亞美尼亞民眾衝進議會大樓,反對籤訂停火協議

不管怎樣,納卡地區恢復了和平,同時也恢復了各方勢力之間的平衡。停火協議規定移交的克爾巴賈爾區、阿格達姆區、拉欽區,已是阿軍的囊中之物,現在交出去能讓平民少受戰亂之苦。同時也表明了俄羅斯不打算為此三地而戰。

停火協議籤訂後,引起了亞美尼亞民眾的抗議,甚至衝擊議會大樓。對很多亞美尼亞人來說,交出三個區給亞塞拜然意味著戰爭的失敗,是無法接受的恥辱。由此看來,這份停火協議肯定不會是納卡衝突的結束,只是暫時的「停火」而已。

相關焦點

  • 亞塞拜然撕毀停火協議,又跟亞美尼亞打起來了,大批俄軍趕來阻止
    而在交火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無論是亞塞拜然還是亞美尼亞都承受了相當嚴重的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對此進行介入,在經過俄羅斯斡旋的情況下,兩國之間也籤訂了停戰協議,在此之後為了保證納卡地區的和平穩定,俄羅斯方面更是派遣了己方軍隊在這一地區進行駐紮。
  • 亞美尼亞國內爆發抗議,會影響納卡停火嗎?
    ,大批民眾上街要求揪出賣國賊要求繼續開戰,還衝入亞美尼亞議會將議會長打成重傷,不僅讓普京顏面受損,也讓全球都摸不著頭腦,很多人都關注停火後亞美尼亞國內爆發抗議,會影響到納卡停火嗎?,為什麼亞美尼亞民眾卻不願看到國家和平停火呢?
  • 亞塞拜然撕毀停火協議,又舉兵攻打亞美尼亞
    前不久,在俄羅斯的叫停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持續40多天的納卡戰爭剛落下帷幕,俄羅斯維和部隊也進入納卡幫忙管控和約束亞阿兩國。結果,剛平息的戰火再次點燃,數千名俄羅斯士兵都沒能攔住,亞塞拜然無視停火協議,又發起進攻!
  • 俄羅斯拋棄了亞美尼亞?普京又被扣帽子:為什麼不出兵及時阻止?
    上個月,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協調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戰火總算熄滅,雙方籤署了停火協議,結束了納卡地區長達2個月的衝突,但好景不長,沒消停幾天,納卡地區局勢驟變,亞塞拜然又發起強勢進攻,意味著普京調停失敗,難道普京威信不管用了?籤署停火協議也只是表象而已,承諾不過是一紙空文。
  • 亞塞拜然無視停火協議進攻,摧毀亞美尼亞防線
    但是好景不長,就在剛剛,數千名俄軍未能攔住亞塞拜然,阿軍方無視停火協議發動進攻,短時間內就摧毀亞美尼亞的防線。12月13日,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周六,納卡地區的卡拉巴赫接觸線再次爆發新的交火事件,亞塞拜然軍方突然違反停火協議向亞美尼亞控制的多個地區發動進攻,並使用重型裝備炮擊了多個居民點。
  • 亞塞拜然撕毀停火協議,又跟亞美尼亞打起來了
    通過俄羅斯居中斡旋,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終於籤署停火協議,隨著俄軍進駐納卡地區實施維和,這場衝突暫時告一段落,然而,短暫停火併未促成持久和平,受到壓制的亞美尼亞一方並不甘心接受這樣結果,即便俄軍維和部隊已經進駐,亞美尼亞也公開宣稱將「恢復攻勢」。
  • 籤署停火協議後,亞塞拜然總統神情飛舞開直播,還嘲笑亞美尼亞|...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AMN新聞網11月10日報導,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共同籤署停火協議後,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在一段公開視頻中以嘲笑口吻評價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據報導,阿利耶夫在一場電視直播中,對帕希尼揚「不情願」籤署卡拉巴赫協議的事實津津樂道。視頻片段顯示,阿利耶夫以嘲弄的口吻說,「發生了什麼事,帕希尼揚?」
  • 賠款達500億,亞美尼亞將兵變推翻停火條約?阿軍:不和平就開打
    事實上,不論是哪一場戰爭,幾乎每個戰敗國都要為之付出一定代價,就拿德國來說,二戰前重工業基礎相當強橫,卻沒想落到戰敗結局,按照和約,德國境內近80%的重工業和軍工設備全部被沒收,額外還要交出100億美元,美國提出,要將美國境內全部的德國財產都沒收,可以說,當時包括頂級科學家以及大量設計圖紙都落到美國人手裡
  • 俄羅斯,亞美尼亞及亞塞拜然三國領導人關於納卡實現停火協議文本
    #俄維和部隊將前往納卡衝突地區 :(三國領導人關於在納卡地區實現停火和平協議文本全文,僅供參考)解讀如下:亞塞拜然共和國總統阿利耶夫,亞美尼亞共和國政府總理帕希尼揚,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總統普京經協商,就納卡地區實現停火協議達成一致意見,協議如下:1.自2020年11月10 日零時(莫斯科時間)起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實現全面停火,停止一切軍事對抗行動。
  • 根據雙方停火協議,亞塞拜然軍隊已進入納卡阿格達姆地區
    根據雙方停火協議,亞塞拜然軍隊已進入納卡阿格達姆地區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1-20 22:33 來源:澎湃新聞
  • 觀察|納卡停火引爆亞美尼亞內政危機,總理去留的三種可能
    在俄羅斯的調停下,亞阿俄在11月9日夜間發布了一份三方停火協議。依據協議,亞阿雙方將各自保持已經佔領的陣地,俄維和部隊進駐納卡5年(及以上)。這是亞阿雙方自10月10日以來達成的第4份停火協議,也是至今唯一一份未被打破的協議。
  • 停火協議已成「一紙空文」?
    央廣網10月17日消息(記者胡鋮鋮)據報導,當地時間10月14日,亞塞拜然軍隊摧毀了亞美尼亞境內的兩個飛彈發射場。外界擔心納卡地區的衝突會進一步升級。同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電話,雙方均主張加速解決納卡問題的政治進程。那麼,在俄羅斯的斡旋下,亞阿兩國之前籤訂的停火協議是否將淪為「一紙空文」?
  • 停火協議失效戰火再燃,關鍵時刻槍口一致對內:親美總理必須下臺
    前段時間納卡地區爆發的戰爭最終以亞美尼亞籤署喪權辱國的停火協議而收場,但是這份停火協議果然不出所料,才過去一個月時間就宣布失效,戰火再次點燃,據央視援引俄羅斯媒體報導稱,亞塞拜然軍隊和亞美尼亞的軍隊再次發生了激烈的交火,對於此次衝突發生的原因雙方也各執一詞,亞美尼亞指責對方不宣而戰
  • 停火協議引亞美尼亞譁然,被慘烈傷亡嚇破膽,精銳部隊拒絕參戰
    近日,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籤署了停火協議,亞美尼亞不僅失去了之前被亞塞拜然佔領的大片領土,還要拱手讓出納卡地區更多的領土。在這份停火協議籤署的消息傳回亞美尼亞國內以後,很快在該國引起了一片譁然,甚至有大批強硬派要求要對戰敗責任人進行追責。納卡「總統」表示,與亞塞拜然相比,亞美尼亞根本沒有為這場戰爭做足準備。
  • 納卡停戰協議被撕毀,土耳其不依不饒,亞美尼亞向莫斯科緊急求援
    日前,俄羅斯國防部發出聲明,證實了納卡地區再次出現交火,這是自上月雙方籤署停火協議俄軍進駐維和後的首次交火。土耳其和亞塞拜然的野心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維和特遣隊在納卡地區設置了23個觀察站24小時監測局勢和控制停,但就在上周五,哈德魯特 (Hadrut)地區發生了一起違反停火的事件。
  • 亞美尼亞失敗原因揭露:軍方內部山窮水盡,無奈低頭割土乞和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1日消息,在俄羅斯的斡旋和強力幹涉之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已經籤訂了停火協議。這對於亞塞拜然方面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勝利。在幾天之前,亞塞拜然攻克了亞美尼亞納卡地區的重要城市舒沙,這裡可以說是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最重要的門戶之一,而這一實力讓亞美尼亞軍方垂頭喪氣,因為如果不能停火的話,那麼亞塞拜然的軍隊完全可以長驅直入,直接佔領是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這很顯然也是亞美尼亞人所不願意見到的事情
  • 亞塞拜然撕毀停火協議猛攻 天空划過烈焰 牆壁炸出大洞:豁上了
    在俄軍維和部隊的嚴密監督下,亞阿雙方竟然還敢再次舞槍弄棒、大打出手,公然挑戰俄軍的權威和承受底線,其膽量之大可見一斑!俄羅斯國防部12月12日發布聲明稱,俄軍維和部隊觀察哨在納卡地區觀測到停火協議籤訂以來的首次交火。
  • 納卡停火前夕,亞美尼亞埋下一伏筆,普京緊急介入
    實際上,在這次停火協議籤署之前雙方也有過好幾次停火,但最後都是短時間內被撕毀,戰火重燃。因為這次有俄羅斯維和部隊的介入,所以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停火。據媒體報導,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向外界表示,俄維和部隊已經基本部署完成。短短兩三天時間,俄空天軍共執行了73次飛行,共向納卡地區運送了1103名維和人員和1100多件裝備。
  • 停火協議再次被撕毀,這次連俄羅斯都束手無策了
    12月12日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停火一個月後,亞塞拜然又跟亞美尼亞再次動武,數千俄軍未能攔住。俄羅斯國防部發布公告證實,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發現首起違反停火事件。與此同時,亞美尼亞國防部宣布,將於12月12日開始朝卡拉巴赫南部發動進攻。俄外交部指出,任何政治言論都不應否定卡拉巴赫的和平努力。
  • 繼「宣布停火」一個星期無果後,納卡衝突雙方達成第二份停火協議
    據了解,當地時間10月10日,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官員在莫斯科達成自9月27日衝突爆發以來的首份停火協議,但在此之後,兩國之間仍然衝突不斷,而雙方均指責對方破壞停火協議。 納卡衝突資料圖 報導稱,就在納卡地區實現停火一事,亞塞拜然外交部在最新聲明中寫道:「亞塞拜然共和國和亞美尼亞共和國已經同意從當地時間10月18日零時起實現人道主義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