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字號到網紅潮店,解碼百年陶陶居的「逆生長」密碼

2020-12-23 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年輕人的興趣點在哪裡,哪裡就是陶陶居試水的方向。

記 者丨伍素文

編 輯丨丁青雲,譚婷

2018年,位於廣州第十甫路22號的陶陶居總店停業,一度引來多少老廣慨嘆。然而,那時的他們並不知道,兩年後,這家見證陶陶居140年歷史的總店「走了依然會回來,揚起塵埃」。

今年9月,陶陶居總店的附屬部分陶陶居餅家率先開門迎客,整個總店也將在農曆年前重新開張,聽著小曲、喝個小茶的日子又回來了。總店的重開只是陶陶居復興的其中一步棋子。近年來,陶陶居在廣州的門店越開越多,並先後走進了廈門、深圳、上海等地,將粵菜與嶺南文化推向全國。

守土復開疆。這樣的姿態不僅體現在開店擴張上,還體現在產品營銷的多點開花上。在老字號普遍面臨發展困境的今天,陶陶居活得愈發「年輕」了:茶樓門店和食品包裝透著精緻時尚的氣息,快閃店、直播帶貨、跨界聯名……年輕人的興趣點在哪裡,哪裡就是陶陶居試水的方向。

今日,21世紀經濟報導、21財經客戶端聯合知乎和《快公司》共同推出中國潮經濟專題報導——「國潮老字號·新活力」,本期聚焦剖析嶺南「老字號」的商業模式創新故事。圍繞陶陶居的品牌年輕化歷程與戰略,本刊記者對廣州陶陶居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龐光勝進行了專訪。

甘俊/攝

「陶陶居甦醒過來了「

陶陶居誕生於1880年,至今已走過140年歷史。在2019年被廣州酒家收購後,陶陶居被賦予了集團年輕化的定位和路線。但事實上,早在8年前,陶陶居就開始思考自身年輕化轉型的命題。

2012年以前,陶陶居總店授權給幸運樓集團經營。當時陶陶居在全國只有這1家坐落於廣州第十甫路的門店,租賃期於2018年9月11日結束。在當時的合作模式下,他們也只能開一個店,做傳統食品,難以作出大突破。

為了復興老字號,2012年11月,當時陶陶居的母公司廣州工業發展集團決定成立廣州陶陶居食品公司,負責月餅、餅乾等陶陶居品牌食品的生產和營銷。龐光勝與三兩同事是初創成員,公司剛開始只有生產和營銷兩個部門,經過8年摸索,發展成現在90後佔比過半的年輕團隊。

「原來的陶陶居基本上是一個沉睡的狀態。食品公司的創立,就是想著品牌往年輕化轉型,希望把這個老字號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復興,」龐光勝回憶了當時的場景:「面對轉型和經營壓力,我們經營團隊,包括集團領導,還是比較坦然面對的。它是一個品牌發展必要的過程。」

哪怕是背靠百年老招牌,承擔復興使命的新公司也歷經艱辛。成立的頭兩年,是虧損最嚴重的兩年。由於缺乏經驗,也沒多少合作夥伴,加之行情不好等原因,2013年中秋,陶陶居食品公司遭遇大規模月餅退貨,甚至不得不自己出錢銷毀產品。後來,陶陶居食品總結出以銷定產,共擔風險,一起推動經營,減少損耗的經驗。經過兩年的硬扛,市場也慢慢接受陶陶居的變化,到了2015年公司逐漸走上正軌。

也是在2015年,陶陶居公司根據廣州市國資委和廣州工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批覆的《關於陶陶居商標和老字號品牌許可使用的請示》文件,通過在廣州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招標。最終廣州市食尚國味飲食管理有限公司中標,並於2015年8月19日籤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自此,陶陶居餐飲門店快速擴張,帶來了品牌影響力的提升。

目前,陶陶居在全國的餐飲門店已達20家,陶陶居餅家有3家。龐光勝透露,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陶陶居逆勢而上,餐飲方面將會開4-5家門店,食品方面到今年10月營業額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

龐光勝表示:「8年前你們肯定沒怎麼聽說過陶陶居,因為只有一個老店在開,但現在大家都知道陶陶居開了很多店,年輕人也喜歡。陶陶居甦醒過來了。我們希望它適應從老人變成小孩的狀態,再次成長蛻變。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讓陶陶居的規模更大,形象更加清晰,讓更多人變成我們的消費群體。」

「創新太快」的老字號網紅

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品牌有1128家,其中上市公司約60家。阿里研究院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這些老字號中只有10%蓬勃發展,多數則處於慘澹經營或持續虧損狀態。

甘俊/攝

對陶陶居而言,其面臨的問題跟老字號普遍存在的困境似乎不太一樣。在龐光勝看來,「我們面臨的不是創新不足,可能在一些年長的人心裡,陶陶居創新太快了,五花八門的變化。萬一幹不好怎麼辦?」

他總結道,陶陶居從大的方面講主要有兩個變化,一是表現形式(外觀包裝、口味等)年輕化,做到好吃、好看、好玩;二是經營方式(銷售渠道、促銷方式等)網際網路化。

對年輕消費者來說,高顏值的店面、商品總能在第一時間打動他們的眼睛。相比於傳統茶樓,陶陶居餐飲門店是「不一樣的煙火」。康有為題字的金字招牌、雅致的主色調,地面鋪就復古花磚,滿洲窗、鳥籠等元素散落,讓人仿佛置身典雅精緻的嶺南庭園。現在,陶陶居已然成為網紅店,最高日排隊紀錄達2884個號。在上海開店的第一天,便引發排隊熱潮。

如果說餐飲多少會受到場地等條件限制,那麼食品則是最容易出創意並且實現的板塊。擁有「月餅泰鬥」之稱的陶陶居,近年來也在不斷探索創新型月餅:以安慕希酸奶為原料,誕生了酸奶味月餅;與若來Rolife合作,推出盲盒型月餅;借用「百鳥朝鳳粵繡屏風」靈感,與頤和園合作推出「頤和一盒」禮盒,今年中秋還推出了可以「聽「的月餅等。而為了貼合消費者方便快捷的需求而推出半成品菜品和速凍食品,將是陶陶居食品新的增長點。

產品和渠道齊頭並進。陶陶居食品線下主要在自有門店、商超、批發、團購等渠道鋪開,還打造了不同風格的快閃店;線上則布局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以及自家微商城等,近期也觸電了直播帶貨。龐光勝表示,陶陶居還是堅持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只是網際網路電商佔的比例會越來越大,傳統渠道的銷量佔比逐年縮減。

據陶陶居內部統計,最近幾年,來陶陶居消費或者買陶陶居產品的人群,70%都在35歲以下。「老字號品牌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必須要擁抱時代,擁有年輕人。年輕人其實很喜歡傳統文化,只是許多老字號的表現形態不是他們喜歡的,經過幾年的摸索以後,我們感覺到年輕人很喜歡陶陶居的變化。」龐光勝說。

未來:做嶺南美食文化的超級IP

在陶陶居食品公司的企業展示牆上,陳列著其歷年產品,其中既有上月月餅、七星伴月月餅、雙黃白蓮蓉月餅等傳統月餅糕點,還有與頤和園、小黃人、安慕希等跨界合作的創新型月餅,以及盆菜、湯品等半成品菜品等,彰顯著嶺南飲食文化風情。

把陶陶居做成嶺南美食文化的超級IP符號,正是陶陶居接下來的發展目標。龐光勝表示,陶陶居可以用這個IP符號跟許多文化品牌進行融合與合作。從2016年起,陶陶居開始一系列跨界嘗試,與頤和園、小黃人、若來等知名IP聯名。他認為,類似雙IP等跨界玩法,雙方的資源整合起來後,推廣更穩定,市場投入也減少了,其實是雙贏的。接下來,陶陶居的速凍食品也要玩跨界。

(甘俊/攝)

在運用年輕潮流化的設計風格的同時,陶陶居的產品包裝上,舞獅、粵繡、騎樓等嶺南文化元素隨處可見。比如今年主打款月餅「可聽月」,採用陶陶居頗具代表性的「陶陶綠」,禮盒上是嶺南風情的插畫和廣式騎樓,把月餅放在感應開關上,便會響起熟悉的廣東民樂「彩雲追月」。

目前,陶陶居食品公司正在落實跟廣東嶺南文化研究所的合作,試圖將漂亮的傳統工藝美術與陶陶居的系列產品結合起來。

「傳統的東西其實都很時尚,看怎麼結合,變成包裝的一個元素、一個系列的想法,把廣東的文化都陳列出來。這實際也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龐光勝說:「我們不是每天都能去博物館、展覽廳去看的,但每一天都要吃。這個包裝上畫的是廣繡,那個畫的是南獅,消費者可以看到這種形態,我覺得是非常好的。」

在國潮崛起的今天,傳統的就是潮流的。承載著陶陶居百年歷史,以及許多老廣記憶的陶陶居十甫路總店經過這兩年停業改造,將在農曆年前重新亮相。2019年12月5日,廣州酒家集團、陶陶居公司分別與食尚國味公司籤訂《陶陶居公司混改合作框架協議》《陶陶居總店合作經營合同》。陶陶居公司將通過引進食尚國味公司作為戰略合作夥伴,逐步盤活陶陶居總店經營。

據了解,陶陶居正在與廣州粵劇團及粵曲愛好者們等聯繫、洽談。陶陶居希望「修舊如舊」後的總店復原嶺南文化場景,設置粵劇、粵語講古等,朝著廣府美食文化地標建築的方向打造,成為來穗遊客必到打卡的美食地標。

龐光勝也帶著自信和期待的語氣向我們描述道:「我認為它應該是廣州最漂亮、最有文化味道的門店之一,目前來講是最好的。我相信年輕人也會喜歡。朋友來了去陶陶居喝個茶吃個飯聽點粵劇,這是多好的體驗,傳統文化不就復活了。」

出 品:21世紀經濟報導 21財經客戶端

聯合出品:知乎 快公司

策 劃:賈肖明

內容統籌:袁丁 丁青雲 譚婷

設計統籌:曾婷芳

編 輯:畢鳳至 謝珍 梁宇芳 伍素文 劉巷 陳思穎

設 計:鄭嘉琪 王冰 李悟

視 頻:王博

本期編輯 陳思

責編 李劍華 實習生 李各力

相關焦點

  • 嶺南美食老字號「聯姻」!看「陶陶居」如何逆襲成為「網紅」潮店
    人民名品 ▍《品牌資訊》——老字號的「聯姻」 老字號的「逆生長」需要口碑,更需要策略!廣州人對美食的品質極為講究,源自廣東的粵菜亦是如此。粵菜講究「不時不食」,尤其講究鮮味。品質粵菜要做到天時、地利、人和;食材,廚師,氣候,缺一不可。創辦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的陶陶居,是廣州飲食業中的老字號之一,也是粵菜的經典代表。
  • 140歲老字號陶陶居的復興之路
    陶陶居1880年誕生於廣州,這家有著「月餅泰鬥」之稱的百年老字號,從2016年就開始做出一些跨界嘗試,先後與ofo、摩拜單車、小黃人、Rolife若來等國內外知名IP進行合作,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是與頤和園聯手推出的「頤和一盒」月餅禮盒。
  • 太二的網紅密碼是啥?排隊旺店是這樣打造的!
    深入太二酸菜魚(現象級網紅爆品)、點都德(全國廣式茶點名片)、陶陶居(新式粵菜代表)、客語(客家菜代表品牌)、亞洲吃麵(網紅餐飲幕後推手)等企業,深度學習交流。為什麼是廣州?基於此,餐飲O2O組織廣州餐飲遊學團,帶領餐飲人尋找未來餐飲增長密碼!
  • 安踏因它爆紅,FILA 百年「逆生長」史!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FILA的百年逆襲成長史,去探索它商業成功背後的品牌文化基因!擁有百年歷史的FILA,從義大利比耶拉一家小小的針織面料商起家,接著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專注包括網球、遊泳、滑雪、籃球等項目在內的功能性運動服飾,躋身享譽世界的運動品牌,再到這幾件晉升「百年老字號」後愈發蛻變得年輕時髦,不僅聯名不斷,去年還成功成為首個登上時裝周舞臺發布完整系列的運動品牌……種種「逆生長」是怎麼發生的?
  • 陶陶居xRolife若來聯名款中秋限定玉兔手辦
    陶陶居xRolife若來聯名款中秋限定玉兔手辦)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各品牌中秋月餅禮盒的爭豔之戰再度啟幕。自開售以來,陶陶居與Rolife若來聯名打造的限量版盲盒月餅禮盒力壓各大一線品牌,銷量一路領先。這款中秋禮盒為何如此吸引人呢?
  • 138年老字號!陶陶居插旗百信廣場,8.8折吃起!
    | 純手工製作,現蒸現賣 |從光緒六年至今138年,依然堅持純手工製作!還有門口的鳥籠,承載了廣州老字號早茶的精髓,完美詮釋了永不過時的廣府文化。最後記得要去打卡這塊康有為親手題字的牌匾哦~最後的最後還有更重要的是別忘了帶上優惠再出發哦▼試業期間到店即可享受
  • 獅刀:「曇花一現」網紅店VS「接連倒閉」老字號,誰會笑到最後?
    網絡上也有大量的文章批判網紅店這樣的商業模式:簡單粗暴、曇花一現、營銷套路,最後留下一地雞毛。  但他們攻擊的靶子都錯了,其實說到底,網紅店賣的根本就不是產品,而是品牌。  以喜茶為例,喜茶的前身是「royaltea皇茶」,但由於皇茶的競爭力太大,山寨店層出不窮,於是更名為「喜茶」。
  • 逆生長
    今年最IN的誇法是三個字——「逆生長」。所謂逆生長,與俗氣的「今年20明年18」其實是一個意思,只是表述方式很潮,屬於不同世代的話語體系。 時間這玩意兒從不聽人的話,它固執地一天一天往前走,還逼著一切都按它的節奏生長與衰老。
  • 青島「萬香齋」,百年老字號路在何方?
    久負盛名的老字號肉食品牌「萬香齋」是青島肉類行業唯一的一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始建於清朝末年,至今已近百年歷史。
  • 【老字號】百年老字號的「守」與「變」
    上午9時,隆慶祥以「雲直播」的特別方式舉行了以「傳承永續·師道匠心」為主題的辛丑年開工大典暨拜師儀式,以隆慶祥北京金寶街店為中央會場,多個分會場同步直播。    作為「老字號」品牌,隆慶祥從啟禮宣祝、奠幣告祖到初獻祭祖、納徒承禮……一系列環節彰顯了企業和品牌厚重的禮儀之道。辭舊迎新之際,隆慶祥向嫘祖祭祀祈福,向開山先祖宣表心志。
  • 金牌陶陶居終於來啦!廣州僅此一家絕無分店,我先替你們試了!
    阿車最近收到風,陶陶居的升級版——金牌陶陶居,終於開啦!作為138歲的老字號,陶陶居大家都很了解,那麼一城只開一店的金牌陶陶居又有什麼不同?一進金牌陶陶居的門,就有種穿越到老西關的感覺!舊時,西關人家多經商,也因此接觸了很多西洋文化。中式經典遇上西方時尚,這種永遠不會過時的西關精神,在金牌陶陶居活靈活現!
  • 老字號也玩出新花樣?高端的粵式餐飲我替你們先去體驗了
    廣州人的生活裡粵菜佔了很大的比重即使是在餐飲遍地開花的購物商圈裡粵菜餐廳仍是廣州人心目中的首選而要說到吃正宗粵菜的地方就不可不提百年老字號陶陶居了百年老字號粵菜餐廳的新發展New developments十三個褶的大蝦餃,香味濃鬱的啫啫生菜煲,外酥裡嫩的一口酥豆腐
  • 狗不理、全聚德、厲家菜被接連吐槽,老字號咋成高價劣質代名詞?
    來源:江瀚視野在中國餐飲市場上,有一類群體非常特殊,他們既不是網紅餐廳,也不是蒼蠅館子,而是有一個特殊的名字「老字號」,不少老字號都是一個城市的名片,通過大家的口耳相傳、影視作品,大家都會熟悉這些老字號,比如說一提北京肯定是全聚德,一說上海一定是杏花樓
  • 百年字號品牌集成店進社區 開啟到店到家服務新模式
    說起百年老字號美食,很多市民都會想到上海的邵萬生、黃隆泰、丁義興、鼎豐等等。然而無奈的是許多想吃卻不能就近買到,但是線上購買又不太放心,這讓很多「吃貨」們覺得不便。
  • 北京百年老字號早餐店——增勝魁,傳承口味,這樣的店怎能不愛
    寫在前面今天去吃一家北京的百年老字號早餐店,增勝魁。通過之前的幾篇發文,看到許多網友的留言。時代在不停的變化,這些老字號同樣也是。蘿蔔快了不洗泥,許多的店生意是越做越大,但口味卻變得越來越不如從前,甚至有的還瞎糊弄。出現這種情況,原因自然有很多,初創者或者其 後代肯定希望能一直傳承最初的味道。
  • 大V撂倒百年老字號:狗不理割袍斷義,王府井店改旗易幟冤不冤?
    百年之後,怎料「狗子不理人」的姿態依然 「紮根」百年品牌裡,而傳統工藝卻在逐漸凋零。在最近輿論風波的持續發酵下,世界聞名的中華美食之一「狗不理包子」,再次因大店欺客,陷入了「消費者都不想理」的「人不理」的地步。
  • 老字號深陷「關店潮」,有的已關閉半數門店,比網紅店「差」在哪
    自從疫情之後,大牌門店關閉的新聞不斷傳來,其中不乏一些開了數年的老品牌,而近期的上海,也遭遇了老字號「滑鐵盧」事件。繼馬哥孛羅之後,上海人又快要「失去」一家老字號品牌了,上海人吃了二十多年的宜芝多,也無奈地陷入了「關店潮」。
  • 北京那些百年老字號餐館
    同時,店內保留完好的全聚德「老門面牆」等歷史文物更向世人展示了「全聚德」百年發展的崢嶸歲月。如今,前門店已成為世界各地旅遊者領略中華飲食文化的最佳選擇。到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東來順改良了涮羊肉的火鍋等器具,並以選料精、加工細、佐料全、火力旺的獨到之處,一越而成為京城涮羊肉之冠。從此,東來順便一發不可收,不僅蓋起高樓雅間,經營品種也不斷擴大發展,形成了集爆、烤、炒、涮於一體的清真系列菜餚,在川、魯、湘、粵菜系林立的京城,獨樹一幟,成為北京著名的老字號。
  • 百年藥店跨界出奶茶!老字號童涵春堂大變YOUNG!
    237年的童涵春堂旗艦店開業在即這間百年老藥店全新蛻變並勇敢跨界開奶茶店、AI問診互動、中醫藥智能體驗博物館老字號越變越YOUNG了有沒有!童涵春堂不僅僅只是一間百年老藥店,更有著從百年老藥店蛻變新生,打造中醫藥文化新概念體驗店的雄心與抱負。全新的布局,全新的裝飾,全新的業態,全新的商品……「廟童」店的開業,正是童涵春堂向新零售超級物種邁出的第一步。
  • 南京上千家老字號認定率不足1/10——穿越百年風雨,老字號如何「不...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千餘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只有10%發展勢頭很好。目前,江蘇擁有96家「中華老字號」、271 家「江蘇老字號」。記者為此走訪已認定的各類「老字號」,探尋它們如何在市場鍛打中獲得「新生」,穿越「百年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