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馬」既然不算馬拉松,為何還要設立這項比賽?意義更加重大

2020-12-09 十點街球

對於跑步愛好者而言,馬拉松比賽是每一位跑步愛好者心裏面殿堂級別的比賽,只有真正的頂級跑者,才能夠完成馬拉松比賽,而時下許多城市都開始相繼舉辦馬拉松比賽,為了能夠吸引更多人的參加,也分別設立了五公裡、十公裡以及半程馬拉松等比賽項目,那么半程馬拉松到底算不算是馬拉松比賽呢?

在這裡還是要明確的說,半程馬拉松比賽(21.0975公裡),實際上並不能算作是馬拉松比賽,真正的馬拉松比賽,距離就是42.195公裡,無論是奧運會、世錦賽還是其他大型比賽,馬拉松比賽的距離就一定是這麼一個長度,而42.195公裡期間所包含的歷史意義,更是要遠大於這項運動本身。

從難度上來說,半程馬拉松也遠不如全程馬拉松那麼艱難,要知道人體一般的極限,都是出現在跑步三十公裡之後,這個時候身體的疲憊感,以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都會對跑步者造成極大的煎熬,這種挑戰難度,絕對不是半程馬拉松參與者所能夠體會到的。

目前,許多比賽之所以會設立半程馬拉松,目的就是希望吸引更多的人的關注以及參賽,像目前國內比較著名的北京馬拉松比賽、廈門馬拉松比賽以及上海馬拉松比賽,最開始也都是通過設立一些比較低難度的項目,吸引到足夠多的人的關注,而最終逐漸成長為了國際頂級的馬拉松比賽,同時設立半程馬拉松,也能夠達到像這種比賽要求的全民參與的目的,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如果能夠跑完一個半程馬拉松,在起看來也就等同於自己完成了一次馬拉松比賽,帶來的愉悅感也是能夠讓人興奮好一陣子。

不過,雖然說是半程馬拉松,但是對於一些沒有跑步基礎的人而言,也是有很大的挑戰,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跑五公裡十公裡可能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半程馬拉松的挑戰,絕非兩個十公裡疊加起來那麼簡單,對於沒有跑步經驗的人,或者說跑步經驗資歷尚淺的愛好者,還是要量力而行,不要一上來就試圖衝擊半程馬拉松,在各大馬拉松比賽裡,出現猝死或者其他意外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每一位參與者必須做到百分之百的準備妥當,才能夠真正起到健康的目的,體會到跑步的樂趣。

特約編輯:蘇大強

相關焦點

  • 馬拉松大全集:聊聊全馬、半馬和迷你馬的那些事兒
    二十一世紀,人們出於不同的原因加入到馬拉松比賽的行列。「全馬」、「半馬」、「迷你馬」字樣也在網絡躥紅。在11月5日2017漠河北極冰雪馬拉鬆開跑之前,一起來聊聊什麼是全馬、半馬和迷你馬。  馬拉松賽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5公裡(也有說法為42.193公裡、42.192公裡),比賽項目距離的確定源於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一般提及馬拉鬆通常指的是「全馬」。
  • 半馬拉松2小時有意義嗎
    馬拉松彰顯的是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馬拉松賽場上,跑者必須克服種種困難才能抵達終點。可以說,每一位跑馬者都是值得尊敬的,不管他的完賽成績如何。而半程馬拉松,雖然只有馬拉松的一半距離,但是它的難度也是相當大的。
  • 兩個女子半馬世界紀錄 均由揚馬冠軍所保持
    上,2016年揚州馬拉松女子組冠軍、26歲的肯亞名將傑普徹徹以1小時05分34秒的成績獲得女子組的冠軍,並成功打破了純女子競賽的半馬世界紀錄。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女子半馬的世界紀錄由衣索比亞姑娘比爾哈尼保持,而比爾哈尼也是2018年揚馬女子組的冠軍。也就是說,目前女子半程馬拉松的兩個世界紀錄均由前揚馬的冠軍所保持,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揚馬賽事競技水平之高。
  • 半馬不算「馬拉松」嗎?
    第一場半馬是何時舉辦,為何舉辦我們暫時無據可考,但按照國際田聯官網上對於半馬歷史的描述,半馬最早興起於上世紀50年代,因為看到了「休閒跑步」開始演變為一種風潮,賽事組織們看到了市場的需求,改變了馬拉松的距離,打造一種新賽事,半馬應運而生。
  • 半馬與全馬成績究竟存在什麼關係?如何才能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有效
    在周日舉行的瓦倫西亞馬拉松比賽中,肯亞運動員基比沃特·坎迪在半馬比賽中打破了卡姆沃羅在2019年哥本哈根半馬創下的58:01的半馬世界紀錄,其最終成績為57:32,平均配速達到
  • 半馬多少公裡 半馬是多少公裡
    半馬相當於全馬的一半路程,所以更加適合大部人參與,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完全馬的,半馬的參與度會更高一點。半馬是目前國際上從眾增長最快的賽跑項目。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對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跑半馬吧。
  • 10月11日馬拉松賽況!焦安靜半馬PB奪冠
    中國馬拉松自疫情以來,在8月底至9月中上旬是初零星恢復階段,如果說這個階段很多賽事還處於觀望階段。來到9月底乃至雙節長假以來,尤其是浙江省的數個賽事到無錫、西安等大型馬拉松的官宣,中國馬拉松終於迎來了全面恢復。上個周末,日照馬拉松、常州西太湖半馬、高邑半馬、淄博文昌湖半馬舉行。
  • 西安馬拉松:半馬配額太少了,現在,是時候整匹馬訓練了嗎
    西安馬拉松註冊正式開始。縱觀西馬,在情況下中總人數保持不變,半人馬的數量大大減少,而整匹馬的數量相對增加。我們都知道西安馬拉松的中籤率一直都比較低,所以讓原本打算中籤的人更加糾結,如果他們籤的是半成品馬,被選中的機率會小一些,能否靠武力完成比賽是個問題。
  •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2017-10-27 21:36  PronghornSports
  • 北京馬拉松為何能成為「國馬」?
    9月16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出發。當日,2018北京馬拉松賽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開跑。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題:北京馬拉松為何能成為「國馬」?——專訪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  新華社記者汪湧、吳俊寬  9月16日上午,三萬多名跑者齊聚天安門廣場,全場唱響國歌后,開啟了2018年的北京馬拉松,這也是這項賽事連續舉辦的第38屆。北京馬拉松,作為國內第一個城市馬拉松,見證著中國馬拉松從起步到蓬勃發展的歷史進程。這項高水平的賽事,被馬拉松愛好者們譽為中國的「國家馬拉松」。
  • 迪塔的開掛人生:鐵娘子·背靠背·8次半馬世錦賽·奧運會馬拉松金牌
    4月的倫敦馬拉松,她收穫第三名登上領獎臺;誰會從奧運會的傷痛中恢復,在新德裡半馬世錦賽拿到一枚銅牌。「新德裡的溫度遠沒有雅典那麼高。」她回憶道,「那是一條非常平的賽道,我在比賽中保持了耐心。(能在半馬世錦賽上)最終贏得獎牌真的是太好了。」
  • 2021上海馬拉松確定11月舉行,上半馬4月
    馬拉松報名網訊,新年伊始上海市體育局發布了《2021上海市國際國內體育賽事計劃(第一版)》。
  • 49歲馬拉松健將跑過50場半馬 笑稱跑半馬就和玩似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李培樂11月29日上午,由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山東省體育局共同舉辦的消防主題馬拉松比賽成功舉辦!這次比賽參與者除了消防指戰員,還有社會人士參與!記者在現場採訪的一位四十九歲的大叔,他可是跑馬的高手。
  • 廈門半程馬拉松2人猝死!為什么半馬更易出意外 身體素質好就沒危險麼?
    2015年,在國內發生8例馬拉松跑者猝死事件,而這8例無一例外,全都發生在半馬上。很多跑步愛好者也困惑:為何跑42.195公裡的全馬沒出事,而21.0975公裡的半馬卻頻發意外?許多「菜鳥」,半馬是全程馬拉松打了個五折,難度也相應打折。半馬可以靠意志,全馬必須有基礎。有位喜愛長跑的朋友還將微信籤名改為「半馬怡情,全馬傷身」。
  • 最完整半馬、全馬的18周訓練計劃,附加40條馬拉松完賽經驗!
    ,是件極有意義,並順利成章的事情。你可以現在開始為給自己計劃參加一場比賽,有一個目標和規劃會讓你更有動力堅持鍛鍊,也更容易得到意外收穫。如果你是剛開始跑步沒有多久,可以先嘗試著跑次半馬。半馬計劃12周,全馬計劃為18周。半程馬拉松初級計劃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即使是對於初跑者來說,完成第一周的任務也是不成問題的。周一和周五是休息日,周二至周四是短距離跑,周六是30~60分鐘的交叉訓練,作為周日長距離跑的前奏。在訓練期間,你可以參加5公裡比賽和10公裡比賽來獲取比賽經驗。
  • 有馬拉松比賽的目標激勵你是否感到跑步迷茫
    沒有馬拉松比賽不等於沒有跑步目標大多數跑者跑步的目的都是為了健康,純粹為了比賽而跑步的跑者不能說沒有,相信也是少之又少,既然都是為了保持健康、提升耐力而跑步,那麼有不有比賽其實也就沒那麼重要。當然,有馬拉松比賽這個目標,可以激勵大家更好地跑步,這就是所謂目標管理,因為有一個目標在前方,這會督促你更加積極地、有計劃地跑步。
  • 跑步故事:一枚馬拉松獎牌的意義
    隨著馬拉松舉辦政策的放寬,各地各式各樣的馬拉松猶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比如山地馬拉松、女子馬拉松、情人節甜蜜跑等等,無一不說明馬拉松這項賽事正在深入人心。
  •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馬拉松,馬拉松的魅力何在
    分全程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種。以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松,即指全程馬拉松。馬拉松起源于波希戰爭,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的勝利。為了讓故鄉人民儘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米勒狄派一個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報信。
  • 「半馬」比「全馬」更危險?——危險的不是距離,竟然是它?
    「半馬」比「全馬」更危險?文:踏  浪 到底半馬危險?還是全馬危險?當有些跑友問我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半馬危險!為何?縱觀馬拉松賽場上出現意外的選手,半馬事故比例遠遠高於全馬,因此半馬危險係數要高於全馬!
  • 升級版的越馬,展示中國馬拉松的文化自信與擔當——首都媒體跑團的賽事體驗
    對這項小而美、文化魅力無窮的賽事,首都媒體跑團幾年間,用知行合一的方式,深入體驗,有效傳播。去年更是在此舉辦了一場大家雲集、跑者眾多的文化馬拉松論壇,解讀越馬的文化密碼。今年首都媒體跑團參賽者中,不少人都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參加,足以證明他們對這項賽事的喜愛。2020升級版的越馬,更加自信和從容,市民們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