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武士道是以: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作為精神信仰,要是德行違背了武士道精神,武士必須以切腹謝罪,日本武士的切腹也是十分出名,就連《愛情公寓》也經常會用切腹的梗。
日本武士產生於平安時代,是日本天皇集權制度瓦解之後,地方領主為了保衛莊園擴大領土而訓練的士兵,一開始武士也是亦農亦武,在武士當中又以藤原氏、源氏和平氏的威望為著。
寺院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也組織了「僧兵」,地方豪門武裝又被稱為「郎黨」,在各大紛爭下,武士集團的權力也越來越大,德川幕藩製成立之後,武士制度算是完備,日本社會也出現了將軍、大名為代表的高級武士。
在日本最著名的武士莫過於宮本武藏,宮本武藏是日本戰國末期至江戶時代的劍術家,在日本也是流傳著許多他的傳說,在他自己編寫的《五輪書》當中自述十三年歲戰勝「新當流」的有馬喜兵衛,16歲又勝兵法家秋山。
從十三歲到二十九歲,決鬥六十餘次,沒有一次失手,巔峰之戰是跟佐佐木小次郎一戰。戰國末期傑出的武士,也是層出不窮,像是:柳生宗嚴、丸目長惠、伊藤一刀齋、東鄉重位等。
這些劍客都日本史上名留青史的人物,當人日本女子也不弱,日本著名的女武士有:立花誾千代、巴御前。相對於立花誾千代,巴御前更能代表女武士,因為巴御前不僅僅是武士,也是源平時代赫赫有名的英雄木曾義仲的妾室。
她跟木曾義仲一同長大,算是青梅竹馬,在傳說當中,巴御前有萬夫不當之勇,她跟源平時代的四大天王並列,在一定程度上,日本女武士比起男武士要更加受歡迎,她們往往都會被訓練成間諜,明治時期,日本就培養的不少的女間諜。
在影視劇的渲染下,佐佐木小次郎和巴御前的形象都是俊男靚女,舞動長劍時讓男生沸騰,女生尖叫,但在史書當中日本人身高其實是非常矮的,起初日本的國號稱為「倭」,意思就是矮小的。
他們之所以矮小,主要是因為日本的原住民是阿伊努人,阿伊努人跟外來移民融合,至於這些外來移民到底是誰,在先秦時期,《山海經》當中就提到過中國人移民,秦國時期也有徐福東渡,日本人也將徐福當作「農神」、「藥神」,還建立了祠堂紀念徐福的功績。
日本的原住民可能是跟徐福帶去的童男童女一起繁衍生息,這才開始改善日本的基因,但日本人普遍還是很矮,阿伊努人在日本的歷史上,被叫為「蝦夷人」,純正的阿伊努人如今只剩下25000人,主要居住在北海道附近。
在100多年前,日本的身高還是不是特別高,看起來只有10歲小孩的樣子,不過戰鬥力卻強,為了彌補身高的差距,他們將弓設計的非常大,這種弓箭看似雖大,但受力均衡,哪怕是戰爭時期,小個子的日本人,單兵作戰能力也非常強。
戰爭結束之後,日本人也開始重視飲食,雖然一頓飯看似少,但營養十分豐富,這也改變了日本人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