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中白細胞增多的元兇竟然是「它們」

2020-12-22 澎湃新聞

尿中白細胞增多的元兇竟然是「它們」

2020-06-23 0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李建華 檢驗醫學網

作者:李建華

單位: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檢驗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自身的健康越來越重視,為了防患於未然,不論是單位組織還是個人每年都會到醫院進行查體,這其中尿常規檢查是健康查體的重要項目,可以發現腎臟、輸尿管、膀胱等器官的一些病變。

如果化驗結果尿白細胞陽性,您是不是會以為自己患了泌尿系感染呢?其實您不用緊張,尿中白細胞增多常見於泌尿系感染,但影響尿液檢查的因素很多,故體檢結果顯示尿白細胞增多時,應從多方面分析,不能簡單地做出診斷。

體檢尿白細胞檢驗的方法有其局限性。體檢時多採用尿試紙條的方法。該方法快速、簡便,主要用於篩查。發現尿中白細胞增多應再次留尿複查,同時離心進行尿沉渣鏡檢,以便確定診斷。

正常情況下,尿液離心沉澱物中白細胞<5個/高倍視野;>5個/高倍視野為增多,稱為鏡下膿尿。

1、膿尿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徵時,通常考慮是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2、如果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狀,應做白細胞分類檢查,嗜酸性粒細胞尿常見於過敏性間質性腎炎,中性分葉核細胞尿可在急性腎炎和急進性腎炎早期見到,狼瘡性腎炎活動期尿中淋巴細胞增多,藥物性急性間質性腎炎單核細胞增多。

3、腎移植術後1周內,尿中可出現較多的中性粒細胞,隨後可逐漸減少而恢復至正常;若出現排異反應,尿中可見大量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

4、某些細菌性感染所引發的疾病特別是化膿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如膿腫、化膿性腦膜炎、肺炎、闌尾炎、中耳炎、扁桃體炎、膿胸、腎盂炎、輸卵管炎、膽囊炎及敗血症等均可使尿液中白細胞顯著增高。

此外,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療和放療期間因白細胞數量急劇減少,需要儘快提升白細胞而進行某些升白細胞的化學藥物後尿液中白細胞也會增長。因此尿白細胞增多不能只考慮泌尿系統感染。

特別提示:

尿液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首先取決於正確的收集標本,避免出現假陽性結果。所以,體檢時應避開婦女月經期,防止經血混入尿液。另外,留尿時應先排出一部分尿,接中間一段尿比較準確,可避免女性白帶、男性前列腺液等對尿液的幹擾。體檢前,還應清洗乾淨陰部,以免影響查體結果。

【參考文獻】

[1]徐興平,朱明祥.尿液白細胞計數診斷尿路感染的參考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2.

[2]代笑梅,田桂枝.尿液白細胞計數診斷尿路感染的臨床意義[J].哈爾濱醫藥,1993.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尿常規中除了白細胞,還有什麼指標提示尿路感染?
    尿常規中除了白細胞,還有什麼指標提示尿路感染?「白細胞」增多提示尿路感染,除此之外,尿中「亞硝酸鹽」陽性也可提示某些細菌感染,或者細菌計數升高甚至鏡檢見真菌等微生物也提示存在感染。
  •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診治
    來源:新浪財經9月21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診治》。很多老年男性都會抱怨說:「真的老了,年輕的時候晚上從來不起夜,現在一個晚上要上好幾次廁所,覺都睡不好。」的確,很多老年男性都存在夜尿增多的情況。那麼什麼是夜尿增多呢?一般來說,正常的夜間排尿為0-1次,當夜尿次數≥2次就可以認為是夜尿次數增多。夜尿次數增多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夜尿次數增多可以分成兩大類原因。一是夜間總尿量增多,另一種情況是夜間總尿量正常,但次數增多,即每次尿量不多。
  • 世界腎臟日:三大常規檢查之一的尿常規檢查可以代替腎功能嗎?
    有人認為尿常規的檢查結果可以完全代表腎臟功能,為什麼查完了尿常規,還要做腎功能的檢查?其實兩者差別大著呢,下面來看看它們差別在哪?
  • 困擾不少女性的疾病,尿路感染,可能反覆發作,出現症狀需要就醫
    同時慢性腎盂腎炎也會導致出現夜尿增多、比重尿等問題隨著病情的持續發展,很有可能會引發慢性腎衰竭,需要格外注意。大部分患者體內很有可能會存在相應的疾病,但是因為其沒有任何的症狀,所以又稱之為無症狀細菌尿。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很有可能長時間無症狀,血常規沒有明顯的白細胞異常,但是尿培養有真菌增多的情況。
  • 「血、尿、便」三大常規史上最全解讀
    3 白細胞計數(WBC)白細胞計數,是指計數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白細胞數目,舊稱白血球,是機體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考值】成人:(4.0~10.0)×109/L;兒童:(5.0~12.0)×109/L;6個月至2歲:(11.0~12.0)×109/L;新生兒:(15.0~20.0)×109/L。
  • 白細胞為什麼會升高?常見「元兇」有8個,不排除嚴重的情況
    血常規檢查是臨床上普遍的檢查手段,在血常規檢查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就是白細胞的計數。白細胞的生理功能就是參與機體的免疫,消滅機體中各種病原體,當白細胞計數發生改變時代表著身體出現某些病變,必須要結合其他檢查明確病因之後進行治療。
  • 尿蛋白尿越多腎病越嚴重?帶你30秒看懂尿檢報告
    尿常規檢查是腎病必查項目之一,如果腎臟出現問題,多數能從尿液中發現「蛛絲馬跡」。很多患者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後,不看不懂檢查結果,對自己的病情也一知半解,很容易耽誤治療。腎病尿常規常看的指標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尿潛血、尿蛋白等等,那這些指標的變化又代表什麼?今天就給大家一一揭開答案。尿白細胞:尿液中檢測白細胞項增多或陽性(+),往往提示存在尿路感染,如果白細胞超過5個,基本可以確定。
  • 「血、尿、便」三大常規史上最全解讀!|紅細胞|溶血性貧血|骨髓|巨...
    3  白細胞計數(WBC)  白細胞計數,是指計數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白細胞數目,舊稱白血球,是機體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腎臟和泌尿道疾病與尿液中某些成分相關,這些成分能被篩選試驗敏感地診斷,假如結果陽性再進行更細緻的檢查。  大多數腎臟和泌尿道疾病在病程中很少出現症狀和體徵,明確診斷時,疾病常常已到晚期。常見症狀包括腎區疼痛、腎絞痛及水腫。依靠血清學檢查,這些腎臟疾病也常要到晚期才被發現,因此尿常規又是最重要的診斷性檢查[1]。
  • 山東濟南專家:小孩白細胞低是怎麼回事?怎麼辦?
    核心提示:每個家庭對自己孩子的身體狀況都是非常在意的,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寶寶如果白細胞偏低,免疫力也會慢慢下降,從而會導致各種不適的症狀,這樣很多媽媽都非常擔心。寶寶白細胞低是什麼原因,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已是很多寶媽想要了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尿常規中的「+」號都代表什麼意思?一篇文章告訴你
    白細胞(LEU)、鏡檢白細胞 正常:白細胞(LEU)「-」陰性,鏡檢白細胞參考值0~3個。 異常:這兩項都是針對尿白細胞的檢查,白細胞顯示「+」、鏡檢白細胞>5個,提示泌尿系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也可見於泌尿系統鄰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陰道炎、盆腔炎等。 5.
  • 白細胞酯酶 白細胞酯酶陽性是什麼意思
    白細胞酯酶其實是細胞中的一種酶,白細胞酯酶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對於檢測身體的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幫助我們來檢測婦科疾病的。那麼白細胞酯酶怎麼查呢?白細胞酯酶陽性是什麼意思呢?白細胞酯酶我們需要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檢查身體出來身體的問題,那麼白細胞酯酶具體是什麼呢?如果判斷白細胞酯酶是否正常呢?
  • 白細胞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白細胞計數正常成人為4000~10000/μL,新生兒為15000~20000/μ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μL。*升高: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 尿常規報告單怎麼看?一文教你輕鬆讀懂
    03 尿白細胞這個相對簡單,白細胞為陽性多提示為尿路系統存在炎症。,通常尿中是否含有蛋白也是判斷腎臟是否有損傷的一個重要標誌。還有比如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骨骼肌嚴重損傷及大面積心肌梗死時的肌紅蛋白增多造成了我們血液中的蛋白量超出了我們腎臟的吸收能力。有時候抗腫瘤藥物,抗生素也會導致我們的尿中出現蛋白。
  • 老年人夜尿增多很正常,不需關注?醫生闢謠,講清夜尿症的危害
    夜尿增多,可不是僅僅多上幾次廁所那麼簡單 很多人覺得夜尿增多,無非就是多上幾次廁所而已,平時自己 導致老年人出現夜尿增多的原因非常的多,首先老年人由於年齡的增長,抗利尿激素分泌就會發生異常,在夜間分泌的就會減少。所謂的抗利尿激素,就是不讓我們的尿生成的過多,大家可以這麼簡單的理解,但如果抗利尿激素夜間分泌減少了,尿液自然也就會增多了,排尿次數也就會增加。
  • 高考排尿次數增多正常嗎 生理學上叫做緊張性多尿
    人在緊張時會產生尿意,進而排尿次數增多,這是正常的代謝反應,高考時排尿次數增多也是因為緊張,這很正常。    緊張後想尿尿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緊張時,交感神經-腎上腺軸的內分泌活動會增強,對人的整個植物神經功能產生影響,進而可能影響部分人的支配排尿的神經中樞,產生要排尿的感覺;   另一方面,緊張時腎臟會吸收水分的功能可能出現減弱,造成尿液生成增多
  • 人體的衛士——白細胞
    白細胞是一種無色的球形細胞,想要通過肉眼就知其廬山真面目是不可能的,只有在顯微鏡的火眼金睛下,我們才能一窺究竟。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白細胞到底是什麼。白細胞是無色、有核的細胞,呈球形,直徑為7~25微米。與其他血細胞一樣,白細胞的生成及調節都起源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
  • 尿常規檢查結果應如何看?體檢尿常規結果,為您分析
    1、尿液酸鹼度正常人體晨尿酸鹼度PH5.5-6.5,隨機尿PH4.5-8.0,如果尿檢PH值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如果不在這些範圍內,就要注意了,儘快就醫。2、尿比重正常人的尿比重參考值為晨尿1.015-1.025,隨機尿比重為1.003-1.030,新生兒則為1.002-1.004。尿比重一般測試腎臟的濃縮功能,不過由於影響因素較多,參考價值較低,通常與其他檢查項目一同參考。
  • 尿常規基本概念與參考值範圍
    尿常規是臨床上三大常規檢驗中的一項,作為排洩物檢查,尿液反映了機體的代謝狀況,是很多疾病診斷的重要指標,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現有形成分。尿常規異常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徵兆。
  • 白細胞驟降,能不能直接得出檢驗結果?
    鏡檢可見白細胞增多,與儀器結果相符。 鏡檢可見白細胞數量增多,鏡檢結果如下: (2)日間變化:一般安靜放鬆時白細胞較少,活動和進食後較多;早晨較少,下午較多,一日之內可相差1倍。 (3)運動、疼痛和情緒影響:劇烈運動、劇痛、極度恐懼等均可使白細胞短時升高。 (4)血液濃縮:噁心,嘔吐,腹瀉等情況均可使白細胞增多。
  • 尿常規幹化學與鏡檢結果不符?原因在這
    尿常規與血常規以及糞便常規被稱為臨床檢驗的三大常規,經常作為常規項目進行檢測,在尿常規檢測中又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外觀(顏色、透明度)、幹化學檢測結果和顯微鏡鏡檢結果,通常三者的結果能夠很好的吻合,但是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經常能夠遇到幹化學和鏡檢不符的狀況,這往往會給臨床醫生與患者造成一定的困擾,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又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