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的美食分布,有一句話特別經典:南米北面。北方人吃饅頭,南方人吃米飯;北方人吃麵條,南方人吃米粉.不過在南方種類繁多的米粉當中,有一個種類非常特殊,它甚至不能稱之為米粉,而叫粿條,香港又稱之為貴刁。
鮮粿
若要吃到真正的鮮粿條,還得去到潮汕地區,才能嘗到地道的味道。那天在海岸城走過時,看到一家標榜「百年傳承,地道正宗的鮮粿條」,就好奇味道和當地的是否一樣,特意嘗了後,和大家分享體驗。
打包指示
新鮮粿條
新鮮粿條展示
為了減輕排隊的壓力,門口特意貼出新鮮粿條可供打包的告示,「8 元一板,不用排隊,全天售賣」。
100%純米打漿
溫馨提示的告示牌
菜品名
店內光線明亮,以手寫溫馨提示、菜品名的小黑板懸掛在高處,讓人一目了然。雖然二樓也設有座位,可是店內空間不大,遇到飯點,少不免需要拼桌。
炸豆腐
炸豆腐細節
炸豆腐講究現炸現吃,並且每一次絕不多炸,整塊的豆腐放進油鍋裡,待到皮色金黃就動作敏捷地撈起,將油稍稍瀝乾一下,然後赤手抓起仍是滾燙的豆乾,麻利地在砧板上切成數塊。鮮粿的炸豆腐酥脆程度仍未夠,缺了大排檔那種滾燙新鮮的感覺,味道一般。
炸粿肉
粿肉粒有不少馬蹄粒,形成緊實又爽脆的口感,略帶清甜的味道使得炸粿肉不會過於油膩,可惜有些炸粿肉控制油炸太猛,出現過焦的情況。
粉粿
粉粿細節
這個粉粿的餡料和煎製程度都讓我很不滿意,韭菜沒有新鮮的口感,由於煎制沒有控制好,包裹的粿皮顯得油塌塌,只要吃過粉粿的人,自然一目了然。如果要去吃好吃又地道的潮汕小吃,建議到尚潮記試試。
銀屏蠔烙
銀屏蠔烙細節
對這道銀屏蠔烙有點不知所措,我理解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了米粉、沙白、蝦等食材,從而凸顯「鮮」的滋味,可是在吃的過程中這點完全沒有體現出來。其次蠔烙的表面雖然香酥,但是底下那層卻成糊狀,這種奇異的口感實在讓我無法再下筷。
四大天丸粿粉
四大天丸指牛肉丸、墨魚丸、豬肉丸、豬肉卷。
雪花鮮粿
雪花指牛肉的雪花部位,可是吃這碗的雪花鮮粿的搭檔卻說,牛肉像是冰鮮冷藏的牛肉,並沒有嫩滑的質感。
鮮活蝦仁韭菜雲吞墨魚丸燙粿條
韭菜雲吞細節
鮮蝦雲吞細節
韭菜雲吞和鮮蝦雲吞味道都不錯,由於鮮蝦雲吞用活蝦即包現煮,蝦仁彈牙,味道鮮美。
粿粉
最後說一下店裡主打的手工粿條,粿條是用陳米的米漿上屜蒸製成形,切成條狀,在閩南和潮汕,人們稱作粿條。粿條的樣子很像廣州的河粉,又與河粉有別,河粉裡添加了紅薯粉以增加彈性,而粿條僅僅為米漿本身。
在潮汕吃粿粉的大排檔,一般有三隻鍋,一隻煮開水,一隻煨著骨湯,一隻溫著豬雜或牛雜,粿條汆燙完了裝完,碗裡有冬菜、魚露、芹菜粒、蒜頭油,然後澆上滾熱的骨頭湯,放上肉片、豬肝、鮮蝦等。
鮮粿的粿粉確實把潮汕的味道搬了過來,只不過換了其他食材罷了。湯的鮮美襯託出粿條的質地潔白純淨,口感的細膩爽滑,正是一碗粿條該有的味道。
從整體評價鮮粿:地道小吃做得很一般,甚至沒有達到基本要求,不建議嘗試。而粿條尚算達到了潮汕地區的粿條水平,就性價比而言,定價三四十元的粿條價錢偏高,畢竟搭配的不是昂貴食材,希望鮮粿能在搭配的食材多花功夫。最後建議未曾嘗過粿條的朋友試一試便可。
鮮粿
推薦:粿條
地址: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文心五路33號海岸城購物中心L1層19號鋪
人均:5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