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臺十九條措施:企業因疫情停工,應按勞動合同支付工資

2020-12-22 澎湃新聞

春節延長假期,工資怎麼算?被隔離了,還能領工資嗎?確診被感染新型肺炎,算工傷嗎?記者從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深圳市人社局」)獲悉,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該局日前推出19條舉措,全力維護勞動關係和諧穩定,保障企業用工需求。具體政策內容如下:

一、全力維護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1、企業不得隨意解除勞動合同

對於在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企業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2、保障職工工資報酬權益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因被採取隔離治療、隔離觀察等隔離措施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視同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隔離期結束後,對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企業按照職工患病的醫療期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

3、落實延長春節假期要求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要求,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在春節假期延長期間(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企業安排職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職工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工資。

4、企業延遲復工期間職工待遇保障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時間的通知》,除保障城鄉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外,本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2月3日至9日未復工期間,根據《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工資。

符合規定不受延遲復工限制的企業,在此期間安排職工工作的,應當依法支付職工工資。其中,企業在休息日安排職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職工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工資。

5、合理安排職工休息休假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延長春節假期和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要求延遲復工後(即2月9日24時以後),對於因疫情仍不能及時返深復工的職工,經企業與職工協商,職工同意後,企業可以優先考慮安排職工帶薪年休假。其中,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職工在帶薪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6、保障用人單位正常生產經營秩序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待崗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按照生產經營需要,申請執行綜合計算工時制度,實行集中工作、集中休息方式保持正常生產經營。

7、加強勞動關係矛盾預防調處工作

引導受疫情影響的當事人通過「深圳人社」微信訂閱號、「粵省事」小程序、「i深圳」APP登錄「E仲裁服務」平臺,在線辦理網上申請、電子送達等事宜,儘量減少當事人往返和聚集次數。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原定於2月3日至2月8日期間的開庭、質證等仲裁活動改期,具體變更時間另行通知,但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均要求不改期的除外。

二、開闢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工傷保障綠色通道

8、切實做好工傷認定工作

全面落實《關於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要求,對於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處置的醫護、防疫等有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參照《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九條第一項規定認定為工傷。對於用人單位指派到湖北省出差(工作)的職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參照《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十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視同工傷。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和救治等特殊原因的,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時限予以適當延長。搭建綠色通道,可通過社保網上服務系統申請辦理工傷認定等業務,對事實清楚、材料完整的工傷認定申請,受理後快處快辦。

9、及時落實工傷保險待遇

對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工傷職工救治使用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所涵蓋的藥品和診療項目以及其使用有關住院服務設施費用,納入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範圍。認定為工傷的上述對象中,已參加工傷保險的,開闢工傷待遇支付快捷通道,加快支付工傷保險待遇;未參保的,用人單位應按法定標準支付工傷保險待遇。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延期開展勞動能力集中鑑定,勞動能力鑑定辦結時限相應順延。

10、允許參保企業和個人延期辦理業務

因受疫情影響,用人單位逾期辦理職工參保登記、繳費等業務,經辦機構應及時受理。對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鄉居民繳納社會保險費放寬時限要求,未能及時辦理參保繳費的,允許疫情結束後補辦,並在系統內標識。逾期辦理繳費不影響參保人員個人權益記錄,補辦手續應在疫情解除後三個月內完成。有關情況及時向社會通告,確保正常的參保單位和職工各類社保待遇享受不受疫情影響。引導公眾通過深圳社保網頁、「深圳人社」微信訂閱號、「深圳社保」微信服務號等「非接觸」途徑辦理社保業務。

三、落實疫情防治人員補助政策

11、落實疫情防治人員補助政策

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建立傳染病疫情防治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的通知》(人社部規〔2016〕4號)和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經費保障政策的通知》要求,指導全市按規定落實參與疫情防治人員臨時性補助政策,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中直接接觸待排查病例或確診病例,以及診斷、治療、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病例標本採集和病原檢測等工作相關人員,按臨時性工作補助一類一檔,每人每天300元為標準進行補助;其他工作人員按臨時性工作補助一類二檔,每人每天200元為標準進行補助。

四、做好技工院校培訓鑑定機構疫情防控

12、暫停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線下集中服務活動

疫情未解除期間,我市各職業培訓機構、職業技能鑑定機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企業、市級二類職業技能競賽承辦單位、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深圳集訓基地暫停各類線下培訓、評價、競賽及集訓等集中活動,並做好相關人員宣傳解釋工作,恢復時間另行通知。鼓勵有條件的我市備戰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各項目選手進行居家訓練,專家及教練做好遠程線上指導。

13、暫停開展專業技術人才集體活動

疫情未解除期間,各職稱評審委員會暫停開展職稱評審及相關專家評委培訓等集體活動。博士工作站和博士後設站單位暫停開展博士、博士後人才集體活動。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組織暫停開展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面授學習培訓活動。暫停開展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

14、做好全市技工院校疫情防控

推遲全市技工院校春節後開學時間,取消學生開學前返校活動,開學時間根據市政府相關通知執行。各技工院校要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院校主要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嚴格落實管理責任。要提前做好突發情況預案,院校領導帶隊做好寒假期間值班值守。加強與師生員工所在地區衛生防疫部門合作,及時準確掌握信息,狠抓防控重點環節,切實落實傳染病防控各項要求。各院校要認真做好校園衛生防疫工作,提前對校園重點生活、學習等區域進行殺菌消毒,提醒師生做好自我防護措施。各院校要準備充足的防控物資和藥品,春季開學前後要向學生和家長廣泛宣傳,提高防範意識。

五、支持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15、引導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深返崗

廣大異地務工人員是深圳建設的重要力量,市、區人力資源部門要結合節後返深務工人員規模大、流動性強的特點和規律,制定工作預案,採取針對性措施,切實加強對節後務工人員返深返崗的引導,同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就業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就業局勢穩定的同時,嚴防疫情擴散蔓延。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指導異地務工人員合理確定返崗時間,節後有序返深返崗,勸告疫情重點地區務工人員延遲返深,加強疫情防控和健康知識宣傳。督促引導用人單位落實防控主體責任,包括完善相應設施設備,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和宿舍、飯堂、車間等重點場所通風消毒,提供衛生用品和隔離觀察場所,對返崗人員進行健康監測。對確因工作需要,需在2月9日24時前返深的人員,協同相關部門督促屬地部門和用人單位加強檢疫查驗和健康防護,所在單位要及時報告相關信息。對來自或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人員,協同有關部門嚴格按照要求落實防控措施。

16、暫停現場招聘活動

落實「非必須、不舉辦」原則,2020年「春風行動」免費公益招聘活動延後舉辦。招聘活動調整或取消的,通過網站、微信、報紙、電臺、電視等多種方式提前發布或公告,擴大信息覆蓋面和知曉度,引導企業和務工人員有序地招聘求職。暫停赴對口幫扶地區開展各類勞務協作活動,採取線上信息對接,保持實時信息互通,做好網上指導服務。

17、集中開展線上招聘活動

集中開展線上招聘對接,大力推廣網上招聘和遠程面試,加大宣傳力度告知企業網上招聘渠道、告知求職者獲悉崗位信息的服務平臺,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線上春風行動」。加強企業用工需求監測,落實好重點用工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及時摸清企業用工需求及動態變化,大力收集空崗信息和求職信息,通過「深圳市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深圳人社」微信號(掌上辦事-就業創業-就業通道)等渠道及時發布,讓外來務工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求職有門、就業有路、困難有助」,全力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18、鼓勵人力資源機構提供精準服務

疫情未解除期間,全市各級公共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暫緩組織本地現場招聘活動,暫停跨地區赴外招聘和勞務合作活動。用人單位和求職者通過網絡開展求職招聘,須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和措施。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作用,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特別要為重點就業群體送政策、送信息,掌握獲取就業創業政策和招聘崗位信息的渠道。

六、推廣「網上辦 掌上辦」,足不出戶辦理人社業務

19、大力推廣服務事項「不見面」辦理

已實現零跑動的業務事項,引導公眾通過「深圳人社」微眾號、「i深圳」APP、「粵省事」小程序、支付寶城市服務等在線辦理;對還需跑動一次事項,進一步優化業務辦理規則,通過容缺辦理等方式,努力實現零跑動。市、區人力資源部門要加強對「不見面」審批的宣傳,及時發布更新線上辦理業務目錄。暢通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熱線政策諮詢渠道。加強窗口服務單位疫情防控力度,做好日常消毒防護工作,避免出現人員密集辦理業務情況。鼓勵參保人領取電子社保卡,享受人社便捷服務。

原標題:《疫情期間工資怎麼算?深圳市人社局出臺十九條措施》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在家工作應按什麼標準支付工資?勞動合同到期怎麼辦?
    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不得發布拒絕招錄疫情嚴重地區勞動者的招聘信息。各類用人單位不得以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為由拒絕招錄相關人員。問:用人單位要求員工通過網絡、電話等靈活方式在家工作的,應按什麼標準支付工資?答:用人單位應按照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支付勞動者工資。
  • 被隔離工資怎麼發? 人社部:企業應支付工作報酬,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疫情影響上班怎麼辦?被隔離工資怎麼發? 人社部發文:企業應支付工作報酬,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華聲在線1月2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謝璐)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有部分群眾由於病症將可能影響正常工作,那麼疫情影響上班怎麼辦?
  • 因疫情影響被炒魷魚咋辦?工資怎麼算?市勞動仲裁權威回復!
    1、疫情期間受隔離影響不能按時到崗,企業能否炒你魷魚?答:因政府實施隔離或者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勞動者,企業不得因此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勞動者隔離治療期、醫學觀察期、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 疫情期間,被解除勞動合同如何維權?加班工資怎麼發?武漢市人社局...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或退回被派遣勞動者。
  • 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調整與工資支付請這樣做
    ;●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並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規定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醫學隔離觀察期滿經確診無風險的,企業應當接受其返崗復工;企業安排職工延遲上班或在家自行隔離的,應按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
  • 疫情致停產停工 法官解讀:一個月內應正常支付工資
    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受疫情影響無法復工導致大量勞動者在家待崗,一些自身經營困難的企業面對運營成本及資金壓力開始裁員。北京市海澱法院法官今日(2月25日)梳理了抗疫期間引發的上述問題,表示按照現行規定,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通常為一個月),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
  • 柳州人疫情期間停工、延遲復工、「三月三」上班工資怎麼算?兩部門...
    7.問:用人單位因疫情防控而停產停工、延遲復工或勞動者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的期間,工資如何支付?答: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協商優先使用帶薪年休假等各類假(包括單位自設的福利假),該期間,用人單位應按相關休假的規定支付工資。
  • 因疫情波及無法上班工資怎麼算?這些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問題要知道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國,形勢嚴峻,各地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防止疫情擴散,中央及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一系列防治措施和相關政策。因疫情波及面廣,涉及人員眾多,許多地方停產停課。春節假期結束,以下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問題值得關注。
  • 因疫情隔離,不上班有工資嗎?勞動法是這麼規定的
    確實,這的確是個大問題,有很多人都會問,再待下去還會有工資嗎?那麼,如果因為疫情隔離,不上班會有工資嗎?現在我們就具體來看看。1.普通上班族怎麼辦?如果有人因為疫情正在隔離、觀察期間,企業應當支付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且企業原則上不得以提前三十日預告解除或預通知金方式解除勞動合同。
  • 疫情防控期,中毅諮詢在線傳授企業勞動用工"風控指南
    疫情期間勞動合同關係問題——企業須依法穩定 目前,肺炎疫情仍然形勢嚴峻,國家和各地政府、人社部等政府部門陸續出臺了關於疫情期間勞動關係處理、延長假期、推遲復工等文件。 根據上述通知規定,如果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也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企業還須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如果在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的勞動合同到期的,需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 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常見的五個勞動關係問題如何處理?
    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給予失業保險費返還。員工在遲延復工期間工資應按何種標準發放?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二、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
  • 7個案例精解停工停產中的6個實務問題
    企業主張停工停產,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予以證實:停工停產的正當性,不具有針對性。否則,企業將承擔不利法律後果。案例一:深圳億和模具製造有限公司、黃奕鍾(以下簡稱黃某)勞動合同糾紛再審案。在本案中,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關於黃某與億和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關係合法有效,雙方均應遵照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全面履行。
  • 疫情期間 員工工資怎麼算?
    員工通過電話網絡辦公 按照正常勞動支付工資   如因政府依法採取停工停業、封鎖疫區等緊急措施,勞動者不能返崗期間的工資報酬如何確定?   《解答》明確,用人單位安排未返崗勞動者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提供正常勞動的,按正常勞動支付工資。
  • 工資支付熱點問題解析及完善企業薪酬制度思路
    但有不同觀點,認為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按醫療期支付病假工資,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觸者才按正常勞動支付其工資。  筆者認為,疫情突發,始料不及,為了給新冠肺炎患者最大的關懷,國家不惜一切代價全力進行搶救,不僅治療費、住院費、夥食費等全部費用由醫保和財政費用支出,而且按照我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一條規定的範圍,對醫療機構實施隔離的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人、進行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以及由政府採取隔離措施被隔離的人員(如這次疫情中返城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的人員),都視同正常勞動並支付其工作報酬
  • 疫情下勞動用工合規與勞動關係法律問答
    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職工未復工時間較長的,企業經與職工協商一致,可以安排職工待崗。待崗期間,企業應當按照不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基本生活費。執行工作任務的出差職工,因疫情未能及時返京期間的工資待遇由所屬企業按正常工作期間工資支付。7.對於湖北籍或者近期有過湖北工作、旅居史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如何處理?
  • 疫情期間HR都在學習的企業用工管理實操指導
    按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於延遲省內企業復工的緊急通知》要求延遲復工企業,在延遲復工期間(2020年2月3日至復工前一天)的工資支付,以及因政府採取緊急措施導致職工不能按期返崗提供正常勞動的,參照《山東省企業工資支付規定》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執行,即企業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 全國律協勞專委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妥善處理勞動...
    涉及此類勞動合同關係調整的地方立法和政策相近的有,滬、津、浙、蘇、魯、皖、晉、寧、贛、吉、青、陝、藏等的規定;2.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支付停工停產期間工資的規定,結合人社部[2020]5號文的規定,若企業已按照或參照停工停產工資標準支付工資,且復工後如果仍需要員工繼續待崗的,起算點是否仍應重新計算;3.受疫情影響的停產與經營性導致的停產應當有區別,畢竟停工停產雖非勞動者願意,但也並非企業原因
  • 加班工資怎麼算、假期如何順延……山東人社發布「24條」解讀
    在受疫情影響的延遲復工或未返崗期間,對用完各類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勞動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指導企業參照國家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與職工協商,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按有關規定發放生活費。二、用人單位可否要求勞動者如實說明感染、疑似新冠肺炎相關情況,以及有關假期所在地、返崗路線等個人信息?
  • 復工無法如期到崗 員工工資怎麼發 職工隔離期間按規定開工資
    職工隔離治療期正常拿工資  「對於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以及確診患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不得在此期間解除受相關措施影響而不能提供正常勞動職工的勞動合同或退回被派遣職工。」
  • 疫情期間出現勞動爭議怎麼辦?這份風險提示告訴你
    2020年1月2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作出《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載明「一、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