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 21:06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1526
□晚報記者 胡海珍
32歲的陳先生是個健身達人,20多天前,他在健身房健身時,突然出現胸痛症狀。他嚇壞了,以為是心臟病,馬上去醫院就診。然而,各種檢查下來,卻發現他一切指標都是正常的。這20多天來,他一直被胸痛折磨著,嚴重影響到了生活。
這周三,他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疼痛科就診。該科副主任醫師林海檢查發現,陳先生的胸痛是由於頸部、背部的急性肌肉損傷造成的。經過「衝擊波」以及「肌肉觸發點」治療後,困擾他20多天的疼痛當場就消失了。
「目前我們的疼痛科醫生門診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軟組織損傷相關疼痛問題。」林海介紹,現在門診中,大約有六成的疼痛都是由於頸腰背部軟組織損傷造成的。由於疼痛難忍,這些患者都以為自己得的是嚴重的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其實檢查出來也只是有輕度的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
軟組織損傷的「主力軍」就是中青年「低頭族」,他們一天到晚伏案工作、低頭看手機、久坐,使頸部、腰部、背部的肌肉韌帶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林海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肌肉韌帶就好比是橡皮筋,損傷的後果就如同在橡皮筋上打了個結,當碰到睡覺姿勢不好、連續加班,或者健身時,就容易導致疼痛急性發作,常見的表現為落枕、肌肉損傷、肌肉扭傷。陳先生的胸痛就是軟組織急性損傷造成的。
而慢性的軟組織損傷有時表現為頸源性頭痛,有些甚至牽涉到背部、腹部、骨盆等,引導相應部位疼痛,比如有些女性痛經,也和軟組織損傷有關。
林海曾經碰到一名40多歲的女性患者,長期盆腔疼痛,去婦科治療,症狀反反覆覆。後來在疼痛科才發現,造成她痛經的罪魁禍首居然是腰部軟組織損傷。
此外,頸腰部的軟組織損傷,還會表現為腹痛、偏頭痛、骨盆痛等。有患者出現腹痛,去消化科反覆檢查都沒有問題,後來在疼痛科對背部、腰部肌肉進行治療,腹痛居然就消失了。
在疼痛科,針對軟組織損傷,一般雙管齊下:一方面,採用物理療法,把「橡皮筋」上的「結」打開;另一方面,由於固有炎症刺激肌肉,從而加劇疼痛,因此要用藥物祛除炎症因子,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此外,還結合「衝擊波」「肌肉觸發點」等方法,基本上1~2個療程即可緩解軟組織損傷帶來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