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邊境海拉爾要塞:數十萬勞工唯一倖存者

2020-12-16 史天下

海拉爾要塞博物館通往地下坑道的途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展廳,透過玻璃地板下擺著一層白骨,這個白骨就是當年修河南臺陣地勞工的屍骸。這個是陣地因為要保密,最核心的部分首先用中國戰俘,但是這麼大規模,4700公裡長的要塞,去哪找那麼多戰俘?

遠藤三郎想出了一個非常歹毒的主意,用大量的中國勞務天填充勞動力的不足,這些勞工進來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他們永遠不能活著出去。在1934年到1945年日本戰敗之前,整個投入中國的勞工是300萬人,其中120萬人死於非命,那麼這個白骨是怎麼出來的?1963年的一天,海拉爾一個訴苦大會,很多人又在討論這件事情,這個時候市環衛處的一個叫張玉甫的老人家站起來,他說我知道這件事,我領著你們去挖白骨。在海拉爾河的北岸,敖包山陣地的下面,張一博說:「挖吧!」大家七手八腳挖開伏土,累累白骨就在三尺黃土之下。

為什麼這個巨大的秘密在30年內沒有講出來?因為精神壓力太了,到了1963年是我們人民當家做主了,他終於放下了心中這塊石頭。張玉甫是整個海爾要塞唯一活著出來的勞工,當年拼死逃出了這個人間魔窟,最後安度了晚年。1989年子孫繞堂在和諧的陽光中闔然離世,算是這個不幸的故事當中唯一的一縷溫暖。

張玉甫是如何逃出來的?

張玉甫從河北到遼寧打工,看到街上有這個滿洲國的招工廣告,歡迎華北勞工到滿洲國,每天一塊五大洋。一塊五大洋是什麼概念?

在當時那個年代能買十斤豬肉。張玉甫拿著現錢,上了火車,兩天兩夜到達了海拉爾。下了車情況就不一樣了,打悶罐車日本憲兵就圍上來,刺刀一亮,中國工頭就上來把先前給的定金全部收走了。然後在刺刀的威逼之下把眼鏡蒙上,就到了這個松山陣地,400多個人住一個勞工棚上下兩層,海拉爾的冬天非常冷零下40多度。沒有禦寒的衣服,就穿這個水泥袋包裝紙,俗稱叫洋灰袋子。十四五個小時在棍棒威逼之下,稍有疏忽立刻狼狗就上來。這樣轉眼就過了一年,張玉甫患了眼疾被送到了病號棚。就在那等死,但是要死還沒死的時候你必須幹活,病號棚的死人就由沒死的人去開,張玉甫當時就承擔了天天往外抬死屍的任務。少則七八具,多則二三十具。

張玉甫一看我早晚要死這,就留這個心眼。順著抬屍體的道路,一來二去就把逃跑的道路摸清了。1936年七月份的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張玉甫抱著必死的決心一口氣跑出去。跑到第一道電鐵絲網,這個時候張玉甫橫下一條心,無非是通過電,我死也死到這,來個痛快的吧。撲了上去扒開鐵網,幸運的是那天晚上電網沒有通電,於是他就一層一層連翻七道鐵絲網。最後也分不清東南西北,順著星星一直向跑,跑到了今天的西山國家森林公園裡。在那裡面也不敢出來,藏了兩天,實在是餓的不行了。第三天奄奄一息時後碰到了一家蒙古人,給了他食物,指明進城的道路,張玉甫就此下山藏於茫茫人海中。

相關焦點

  • 歲月回眸 | 海拉爾日軍要塞遺址紀行 作者 穆玉民
    第三廳的主要內容是,蘇、蒙軍與東北抗日聯軍相配合,攻打要塞的艱難過程。第四展廳是講述改革開放以來,呼倫貝爾地區同俄、蒙三國間的友好合作交流,互利互贏的新局面。博物館中有大量的戰爭實物,詳細的文字說明,有著1000多張珍貴的歷史照片,特別是唯一從要塞逃出的倖存者張玉甫老人講述的史料,生動地控訴了日軍的滔天罪行,還有死難勞工的白骨,讓每一位參觀者都悲憤難抑。
  • 埋藏在地下的罪惡鐵證,海拉爾日軍要塞數萬中國勞工的血淚史
    今天我們來關注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內蒙古的那些往事,內蒙古大部分地區淪陷得比較早,跟山西一樣,日寇在這裡也開採了很多資源,修建了很多工事,而為日寇幹活的苦力自然也都是來自中國的普通老百姓或者是戰俘們。這些人的生活也是慘不忍睹的,餓死,病死,被折磨致死的人隨處都是,海拉爾要塞殘害勞工慘案就這是其中之一。
  • 他是海拉爾要塞唯一倖存勞工,爬過七道鐵絲網一道深溝後死裡逃生
    (海拉爾要塞地下軍事工事 )他被稱為海拉爾北山要塞唯一倖存的勞工,他名叫張玉甫,他是河北灤縣人,闖關東時被日本人招工,騙到海拉爾修筑北山工事。在修建海拉爾要塞的數萬名中國勞工中,張玉甫僥倖逃生,他一共爬過七道鐵絲網,才遍體鱗傷地逃出虎口。他的照片和口述材料目前陳列在地下工事裡,成為侵華日寇犯下滔天罪行的鐵證,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張玉甫的故事。
  • 日軍在東北修建要塞預攻打蘇聯,卻被勞工告密,最終前功盡棄
    在這數萬名勞工中有43個人正在醞釀著一個驚人的逃跑計劃,為了這個計劃他們已經準備了半年了,就在負責監視的日本衛兵換崗之際,20多個中國勞工突然拿起鐵鍬和尖鎬向這些日本士兵砸了下去,緊接著他們換上這些日本兵的衣服,排好隊偽裝成日本衛兵的模樣向地穴的洞口走去。走出地穴後這43名中國勞工馬上向著不遠處的一條河狂奔而去,因為那條河的對面就是蘇聯。
  • 虎頭要塞|二戰終結地,日本自掘的墳墓
    然而在中國東北烏蘇里江畔的小城虎林,駐虎頭日軍憑藉要塞險峻繼續負隅頑抗,8月26日,日本守軍被蘇聯紅軍全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比日本宣布投降整整遲了 11 天。中俄邊境,界江烏蘇里江緩緩流淌,烏蘇里江的起點虎頭鎮,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點就在這裡,這個在地圖上難以找到的小鎮,卻是中俄邊境重鎮,地處黑龍江東北部邊陲,屬完達山脈,山脈的最高峰神頂峰,是我國最先看到太陽東升的地方。
  • 醉美331公路丨走進雞西虎林虎頭要塞:每塊石頭都浸染著勞工血淚
    從1934年開始,日本關東軍為長期霸佔中國、進攻前蘇聯,在此方圓數十公裡範圍內,秘密修築十餘處軍事要塞,用時6年,先後徵用中國勞工十餘萬人。期間,無數勞工遭到日軍殘酷的奴役和殺害,每一塊石頭幾乎都浸染著中國勞工的血淚。戰爭,流淌鮮血、毀滅家園,也給幾代人留下永遠的傷痛。
  • 去東北旅遊,到過侵華日軍針對蘇聯修建的17個軍事要塞嗎
    日本侵華期間,為防備和進攻前蘇聯,在東起吉林琿春,西至內蒙古阿爾山,長達4700千米的邊境地帶修築了17處軍事要塞。1934年至1945年,日本關東軍強徵中國勞工,先後修建的這些要塞共約8萬個永備工事,通道總長約有1700千米。
  • 侵華日軍在中國擄掠4萬勞工,死亡6830人,倖存者死不瞑目
    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侵華日軍在中國的東三省擄掠了大量的中國勞工,送往日本的勞工有4萬多人。這批勞工在日本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死亡6830人,倖存者回國後死不瞑目。1:日本擄掠勞工在近代,殖民是帝國主義擴張的必經之路,而殖民必然會對其他國家造成嚴重的傷害。
  • 虎頭要塞—— 一段讓人無法忘卻的歷史
    這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結束的戰場,這裡是侵華日軍號稱的 「 東方馬其諾防線 」 ,這裡就是侵華日軍動用中國無數勞工修建的虎頭地下要塞
  • 二戰最後一仗:血戰虎頭要塞,日本關東軍虎頭要塞覆滅記!
    虎頭要塞是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東部原中俄邊境上的一個軍事基地,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今虎林市虎頭)周邊完達山餘脈丘陵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留下的極其重要的罪證之一
  • 數十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誰料,等待他們的居然是無數法國女人
    而曾經我國就有數十萬的中國勞工被騙出國,讓人沒能預料到的是,等待他們的居然是無數的法國女人。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有著充足的勞動力,民國時期,因為國內混亂,社會動蕩不安,因此這些數量巨大的勞動力便更加廉價,許多人辛辛苦苦做一天的工,也僅僅只是夠溫飽而已。
  • 聽風|《海拉爾喲,海拉爾》
    >草原之都呼喚著朋友海拉爾喲海拉爾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地方陽光和雪花在這裡握手海拉爾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海拉爾位於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其名由蒙古語音譯而來,本意為「融化」,引申意為「雪水融化形成之河」。海拉爾是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一個市轄區,是呼倫貝爾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呼倫貝爾旅遊集散地,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海拉爾區及周邊地區旅遊資源富集、風格獨特,優美的自然風光同獨特的民風民俗、悠久的歷史文化相得益彰,形成了以草原、森林、湖泊、冰雪為自然主題和以民俗歷史文化為人文主題的特色品牌,海拉爾這座大草原、大雪原永恆守護的城市,是一顆北疆亮麗風景線上的璀璨明珠!
  • 東寧要塞:被日軍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可實際情況令人意想不到?
    日軍將居住於中蘇邊境一帶的人口少、經濟不發達的村莊,都單獨設省。當然了,其目的是為了日後對蘇發起進攻做準備。日俄戰爭以後,日本國內本部就一直視蘇方為遠東最大的潛在對手。當佔領東北以後,日方就開始著手實施這一北進計劃。為此,偽滿政府在這10年間,共支付了4.5億元的費用,徵用了數10萬勞工,修建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的17個要塞。
  • 說起二戰中國勞工 別忘了「花岡慘案」
    1944-1945年,日本從中國挑選了近1000名戰俘和平民,分3批押往日本本土從事超高強度的苦役。勞工們被運至日本秋田縣花岡礦山的鹿島組(今鹿島建設公司)花岡作業場,在那裡受到了非人的奴役。夏天缺吃少喝,冬天衣不蔽體,加上日本人肆意的謾罵虐打,中國勞工已然身處人間地獄,僅半年時間,就有200多人送命。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個戰場——黑龍江虎林要塞
    圖片為虎林要塞地堡門話題就從1931年9月18日的事變說起。日本在侵略中國後,從大連入侵遼寧隨後進駐瀋陽,由於當時的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的政策後,日寇順利地佔領東北三省。逐步地在中國擴大勢力範圍。但是為了長久的佔領中國,同時也考慮要選擇一個建立長久的軍事防禦工事。因為黑龍江虎林虎頭山位於鎮東北至西北的群山之中,與原蘇聯的伊曼市隔岸相望。作為邪惡軸心國的日本,為了防禦參戰同盟國陣營中,蘇聯的戰略武裝軍事力量。
  • 這裡是二戰真正的終結地,是日本人自掘的墳墓——虎頭要塞
    國境守備司令部位於主陣地猛虎山的中部丘陵,它與東、西猛虎山丘陵構成了要塞的重要陣地。猛虎山周邊布滿沼澤,是優越的天然屏障。據《日本關東軍要塞》記載,在日軍侵華的10多年間,日軍在中國東北邊境地區修建的要塞與工事高達八萬多個。
  • 一戰時中國勞工有多慘?3萬多人死在歐洲,倖存者還做了上門女婿
    一戰時中國勞工有多慘?3萬多人死在歐洲,倖存者還做了上門女婿14萬華工遠涉重洋1914年,一戰爆發。同盟國和協約國在歐洲大打出手,第一世界亂成一鍋粥。為了提高國際影響力,北洋政府再三考慮,還是決定派遣一批中國勞工去歐洲戰場幫忙。雖然是去幫忙,但中國勞工只是起到戰場輔助作用,並沒有真刀真槍地和同盟國幹。但是,這14萬勞工卻是命途多舛,他們雖沒有上戰場,卻仍在歐洲的土地上流血流汗。其實,這些中國勞工,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北洋政府"騙去"歐洲的。
  • 泰國政府為籤證過期緬甸勞工續籤至7月底
    【緬甸中文網訊】緬甸邊境消息,疫情期間,在泰務工的緬勞工人除了擔心感染新冠病毒外,最擔心的便是籤證過期一事。手持的籤證能不能在泰國續籤,籤證過期對自己返鄉後前來泰國務工有沒有影響等一系列問題,都是在泰緬勞工人在內的外勞最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