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園林體會古人風雅生活?為了不露馬腳,得先明白亭臺樓閣軒榭舫

2021-01-19 侶行記藝

蘇州園林多為文人雅士的私家園林,每一座園林的建造都體現了不同園主的審美和心境,園林主人在造園時講究三境「生境、畫境、意境」,在有限的空間裡,通過疊山理水,建築、花木、匾額、家具陳設等來反映園主的審美情趣,追求「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境地。

但在遊蘇州園林時,經常會看到不少特色建築,這些建築還有不少專有名詞,如:亭臺樓閣軒榭舫……這些名詞都代表哪些建築?有什麼作用?今天我們就來一一認識一下。

藝圃「乳魚亭」

亭,是蘇州園林中的常見建築,主要是用來供人休息、避雨。亭子的結構相對簡單,其柱間通透開闢,柱身下設半牆。亭子在蘇州園林中佔有重要地位,如以亭子命名的北宋園林滄浪亭,藝圃的乳魚亭等都比較知名。

留園 林泉耆碩之館前的臺

臺,是一種露天的、表面比較平整的、開放性的建築,一般常用於室外賞景,蘇州園林不少水邊都會建臺,可以用來觀賞假山、荷花。

留園曲溪樓

樓,指兩層以建築物,一般都是供居住用。樓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於廳堂之後,在園林中一般用作臥室、書房或用來觀賞風景。

網師園 濯纓水閣

閣,原先是指架空的小樓房,通常閣的四周設隔扇或欄杆迴廊,供遠眺、遊憩之用。蘇州園林的閣一般觀景用。

拙政園 與誰同坐軒

軒,是一種小巧玲瓏、造型精緻的建築物,軒中一般設有簡單的桌椅等,供人歇息。

留園 水榭

榭,一般指臨水或局部或全部建築於水上的建築,用以休憩和觀賞水景。

獅子林 石舫

舫,是在園林的水面上仿照船的造型,建造起來的一種船型建築物,園主追求的是在舫中喝茶賞景,有如同在舟上一樣愜意悠閒。

網師園 萬卷堂

廳,為園林中的主體建築,常為全園的布局中心,是全園精華之地、眾景匯聚之所,一般建造大氣,陳設講究,是主人招待貴客的地方

獅子林 燕譽堂

堂,是園林中對於正房的稱呼,大多位於建築群的中軸線上,是園林最重要的建築。如獅子林的燕譽堂,便是該園林的主廳,為園主宴客之所。

獅子林 書齋

齋,指書房、書齋,書房是自己讀書的地方,書齋是後代讀書的地方,簡單來說,齋的用途就是讀書、休息。

滄浪亭長廊

廊,指的是有頂的通道,蘇州園林的長廊貫穿連接了園林的山水與房屋。蘇州園林的長廊多有漏窗,在間隔、聯通的作用之外,又形成漏景,使得園林樂趣無窮。

網師園 引靜橋

橋,蘇州園林的橋一般為石制,在園林中起著交通運輸、裝點環境的作用。蘇州園林的許多橋都兼具借景和障景的作用,如網師園的引靜橋,便是構成網師園靜謐園景的重要組成。

以上這些中國古典園林裡的建築專有名詞,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要全部寫完可能要寫好幾本書。對蘇州園林感興者,可以參考東南大學教授陳從周教授的書《說園》、《蘇州園林》等。

貝聿銘家祖宅獅子林

羨慕那些從小在園林長大的人,譬如貝聿銘,蘇州園林中的獅子林家的祖宅。貝聿銘生於園,長於園,成年後很自然就開始造園。

貝聿銘設計的蘇州新園林——蘇州博物館

當然,我們絕大部分人都不能像貝聿銘那樣,有一處蘇州園林做自己的私家花園,甚至勞累奔波了一輩子,在所處的城市,都沒有一處安身立命的鴿子籠。

但是,沒關係,我們可以阿Q精神勝利法一下:我們比貝聿銘幸福多了,他年輕時,只能逛自家的院子,但不管是文人士大夫的私家園林,還是皇帝的御花園,我們想逛都可以逛。這精神勝利法沒用錯,但逛之前,記得先認識園林中的亭臺樓閣軒榭舫,不然一不小心就露了馬腳。

蘇州72座園林的印章是72扇花窗

我自認為自己很懂蘇州園林,但直到看到這張照片後。才知道,蘇州72座園林的印章,是72扇花窗。就喜歡這樣的姑蘇,美得一點都不張揚。她時刻在提醒我們,自以為是我的們有多膚淺。

接下來一年時間,我準備走遍蘇州這72坐園林,去蓋這72個印章。有沒有一起的?就知道你們沒這個耐心也沒這個閒。沒關係,關注我的百家號,我行萬裡路,你看百篇文章。

相關焦點

  • 風雅,是一種生活態度
    君語 + 如果說園林,是一種生活方式,那麼風雅,便是一種生活態度。 很長一段時間裡,自己也在刻意追求一種風雅的生活,希望自己和眾人不同,不世俗,不瑣屑。後來才懂得,真正的風雅,不但不是遠離生活的瑣屑,反而是扎到生活中去的。
  • 風雅,是生活方式的回歸
    空間審美,並非於泥古盲從中來,亦非葉公好龍般附庸風雅,它是在現實的生活基礎上慕其古風,以自身修養擢其神韻而得來。 很長一段時間裡,自己也在刻意追求一種風雅的生活,希望自己和眾人不同,不世俗,不瑣屑。 後來才懂得,真正的風雅,不但不是遠離生活的瑣屑,反而是扎到生活中去的。
  • 亭臺樓閣,詩意的棲息
    凝聚了東方美學的中式園林, 雕欄曲檻,暗香疏影, 一花一草皆為景。 亭臺樓閣或聳立於青山之上, 依附於江河之畔, 或點綴於園林之中, 生落於繁華之地
  • 天生驕傲,一見江南如故|榮成·江南裡生活美學館風雅盛放
    一座江南裡,盛名顯古今,風華無雙立榮成一方中式院,悠居山水間,匠心獨運見東方從古至今,江南建築與中式院落便是中國人割捨不掉的情懷如今,這一詩意生活夢想在榮成·江南裡翩然啟幕12月20日,江南裡生活美學館暨示範區&樣板間風雅盛放,現場數十家媒體、上百位客戶齊聚江南裡,共鑑一場詩意江南與美好生活的美學邂逅。仙姿玉色的古裝禮儀,雅逸恢弘的舞蹈表演、詩意傾心的園林景色……當中式情懷與江南風雅相遇,心之所向的江南理想生活正由此徐徐展開。
  • 清風微涼的初秋約上好友,一園一景慢慢逛!
    清風微涼的初秋約上好友,一園一景慢慢逛!整個公園最大的特色是建在湖面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橋這些橋如段段玉帶,又若座座彩虹將白鷺洲公園裝扮得美麗動人
  • 金龍和璽府院|納皇苑入園,以 16景園林盛境,匠一處詩意棲居
    一代園林藝術大師陳從周先生說過:「中國園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隱,有動觀、靜觀,有節奏,宜細賞,人遊其間的悠閒情緒,是一首詩,一幅畫。」   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富有詩情畫意。造一座好園林,不僅需要物質方面的支持,更需要造園者匠心之上的精神追求。
  • 不妨慢下腳步,看看中國古人的八大風雅之事吧!
    不妨慢下腳步,看看中國古人的八大風雅之事吧! 凱之鵬博轉載▼不妨慢下腳步,看看中國古人的八大風雅之事吧!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有手機、連著WIFI維繫著冰冷的情感、需要什麼,幾乎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我們似乎都不缺,可是我們的生活質量有多高?有多久能靜下心來,安居一隅,喝茶讀書?古語說得好:「善琴者通達從容,善棋者籌謀睿智,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善詩者韻至心聲,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幽遠淡定!」。我們何時從容過?不妨慢下腳步,一起來看看中國古人的八大風雅之事吧!
  • 南潯古鎮最具古典美的園林建築,耗時40年完成,曾是劉鏞私家園林
    小蓮莊是清光緒年間的古典園林建築,建於1885年,完工於1924年,花費劉墉家祖孫三代人四十年的心血。該園林主要是由義莊、園林、家廟三部分組成,總佔地佔地27畝,其中園內荷花塘竟有10畝之大。而其名字的來源是劉墉欽慕元代書畫家趙孟在湖州別業建立的"蓮花莊"。
  • 隱居十六觀,看古人風雅!
    可從中一窺古人風雅。1651年中秋之夜,陳洪綬(老蓮)醉酒西湖邊,他提筆為友人沈顥作《隱居十六觀》圖冊並題贈予他,次年,老蓮逝世。「春有盡,甕無底」,仿佛詩人又不受自然所限,其實此甕非酒甕,而是喻意曠達的心胸,古人喜歡稱為「心廬」,竹籬房舍有限,心廬則包容乾坤。古人喜歡極目遠眺,往往山窮水盡處,正是坐看雲起時。雲不起,炊煙起,到了飯酒時候,也是一樣好。
  • 俗語中說的「露馬腳」,到底是怎麼來的?與明朝一位開國皇后有關
    同樣,每一句俗語、每一首詩也有來時的地方,比如「露馬腳」。那麼這句俗話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露馬腳」的起源 一說,起於唐代。大唐盛世,百姓生活富足,民間娛樂眾多。每到喜慶佳節,人們有舞麒麟的習俗。
  • 談談你的看法吧,古人享受美食的風雅
    生活需要儀式感,古人有沐浴焚香,撫琴賞菊。有一些看似多餘的前奏,往往能夠增添一份妙趣。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不是美食,而是一種工具--蟹八件。古時候吃蟹分為「文吃」和「武吃」,「武吃」就是直接上手吃個酣暢淋漓,「文吃」其實就是吃個風雅,享受整個過程,使其更具儀式感。
  • 蘇州園林裡的休閒娛樂場所:古人的小資生活,你根本想像不到!
    常常有人抱怨逛園林沒啥意思。如果只是走馬觀花看看確實無趣。但你知道麼,在沒有網絡和娛樂設備的古代,園林裡的生活或許比你現在在家過的還悠閒小資!
  • 想不到魔都上海還有這樣一處江南園林
    豫園風景區位於上海市中心,靠近上海城隍廟,它是典型的江南古典園林,上海豫園建於明朝,它有400多年的歷史,四川政治特使潘允端在潘石屹一家居住的世春堂以西的幾塊菜地上建了一座花園,經過20多年的精心管理,上海的老豫園建成了。
  • 成都隱藏著一個類似西湖的景點,亭臺樓閣精緻,山青水碧愜意!
    今天,蟀大叔跟大家介紹一個成都市區隱藏的景點,類似西湖,亭臺樓閣精緻,山青水碧愜意,園內花團錦簇,四季芬芳,遊人可盡情徜徉,怡然自得! 這個景點就是成都溫江公園,原為柳城公園,總面積280畝,水陸各半,園內設施典雅,碧波蕩漾,花團錦簇,林木崢嶸,亭臺樓閣布局新穎,橋廊水榭風韻濃烈,光祈音樂廣場絲竹悠揚,流光溢彩
  • 來了好幾次,也沒逛明白頤和園?教你怎麼看座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明清時期的皇家園林,前身是清漪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與小家碧玉的江南園林相比,頤和園多了一份皇室氣度和威嚴。頤和園佔地面積290公頃,在如此遼闊的地界,頤和園將所有園林中的元素表現的淋漓盡致,也變化出諸多樣式。如果說江南園林在不大的空間內獲得移步換景的美感,那頤和園就是園林藝術的博物館,用複雜多變的樣式成就其永不膩煩的新奇。
  • 逛園林、吃火鍋、打麻將,三聖鄉這家園林火鍋一定要去!
    逛園林、吃火鍋、打麻將、喝喝茶  這裡能承包你周末的地方就是  ▼  七號火鍋·生態園林火鍋  2020/12/04    新鮮甲魚處理得非常乾淨,每一塊肉肉廚師也幫你均勻切好,一塊塊下入花膠鍋底中,甲魚撈上來先吃肉,再喝湯,味道會更美味哦~
  • 園林,是一種被我們遺忘了很久的生活
    卻忘記了,這是一種被我們遺忘了很久的生活, 窗戶愜清妍,園林媚幽獨, 這種被遺忘似乎更像是一場恰逢好事, 好古的前賢,知己泉石,鍾情山水, 所有才留下了這些城市山林。
  • 孟浩然人物雕像;領略雕塑風採欣賞名人妙筆體會生活樂趣
    盛唐時期形成的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詩歌流派,又稱田園詩派,後人為了突出兩人對田園詩派的突出作用也稱為:「王孟詩派」。該派有陶淵明、「二謝」(謝靈運、謝朓)詩之長,以山水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為主要題材,風格衝淡自然。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祿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更多地抒發了個人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並博得時人的傾慕。
  • 這座本來就安靜的上海園林,現在更安靜了,尤其是工作日
    在上海嘉定,最為出名的公園便是上海五大園林之一古漪園,這裡終日遊客人滿為患,然而,在嘉定還有兩座雖不太顯眼,卻能與古漪園媲美的園林景點,它們分別是秋霞圃和匯龍潭。而現在我們所見到的秋霞圃,和很多蘇州園林一樣,是時間推移改建與累積的結果。現在自然劃分為四部分,西部桃花潭景區(原龔氏園),北部的清鏡塘景區(原金氏園),東部的凝霞閣景區(原沈氏園)及邑廟景區。從秋霞圃南門入園,先是到園林東南的邑廟景區,這裡的建築大多為清代光緒年間重建的遺存,按照布局,分為大殿、工字廊、寢宮等等。
  • 見證不渝愛意的古代園林
    例如,清代文人沈復與其妻陳芸就嚮往著「菜園十畝、君畫我繡」的生活。沈復在《浮生六記》中寫道:「幸居滄浪亭愛蓮居西間壁……自以為人間之樂,無過於此矣。」始建於北宋的古代園林滄浪亭可謂是沈復與陳芸愛情的見證。事實上,在很多古代故事中,園林都是愛情的發生地,園林景觀不知不覺就成為了古人關於愛情的重要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