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holas Roemmelt:用攝影記錄探險

2020-12-18 騰訊網

▲ 探險中的Nicholas Roemmelt

風光攝影如此迷人

攝影師們用鏡頭展現著美輪美奐的世界

而那些被人熟知

可稱為大師的風光攝影師們

會否有其獨特的成長經歷與追求呢?

於是

我開創了《大師對話》這一系列訪談

並將有針對性地採訪10位國際頂尖風光攝影師

他們風格迥異、引領著時代

對攝影藝術有著各自的見解與追求

在這些訪談中

你將了解到他們更為鮮活的一面

聽他們訴說各自的奇遇、心路歷程

甚至是煩惱與抉擇

更有他們對風光攝影的獨特見解

相信這會使大家受益匪淺

這是本系列的第3篇訪談

分為3個篇章

主角是著名風光攝影師

Nicholas Roemmelt

奧地利

接下來就一起走進Nicholas Roemmelt的攝影世界吧!

(本文所用全部圖片皆由@Nicholas Roemmelt拍攝並授權,有8張極為精彩的全景圖片記得橫屏觀看

- 遇見攝影 -

您是如何與攝影結緣?又是什麼原因讓您最終成為職業風光攝影師?可以簡單介紹下自己嗎?

Nicholas:「我是一名職業攝影師,但說實話這並不是我事業的全部。我是一名牙醫,我每周會有至少四天的時間和我的妻子一起(她也是名牙醫),在我自己的牙科診所工作。每周四晚,接待好最後一名客人後,我經常會換上裝備,變身為一名風光和探險攝影師,度過一周剩下的時光。我做職業攝影並不是幻想完全靠攝影謀生,這只不過是補充一些額外經濟。

▼ 南蒂羅爾,義大利

▼ 南蒂羅爾,義大利

不同於絕大多數風光攝影師,您的大部分作品都包含一種冒險精神,經常有攀巖、攀冰等場景的出現,這些技能是為了攝影去學習的,還是?您認為這些技能對於攝影來講重要嗎?

Nicholas:「在我成為攝影師的很久以前,甚至是從未想過任何有關於攝影這件事的時候,我已是一名『攀登者』以及戶外狂熱者。在我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我就和我的父親在德國以及奧地利的山脈頂端徒步,所以我不需要為了攝影再學習這些技巧。我開始從事攝影只是為了將我在徒步、攀巖、划船探險等途中的經歷記錄並帶回家,並且我從未假想過這一興趣會改變我的初心。

如果你打算在山中拍攝,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清楚你在做什麼,你要了解潛在風險,你要知道如何找到最佳位置。如今,有太多攝影師為了拍攝而開始徒步,但於我來講,是完全反過來的……我是一名『攀登者』,於是我拿起了相機。

▼ 蒂羅爾州,奧地利

▼ 南蒂羅爾,義大利

- 創作途中 -

每次創作前,您會做哪些準備讓自己的作品更加出色?

Nicholas:「我從沒有為了讓作品變得更棒而去做精心策劃,也並非說我早已將路線熟記於心,我只是想在探索途中傾注我全部的心血、汗水與淚水,並將這些時刻記錄下來。計劃並搜尋一個可能的探索點是我創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並且當你在一個偏遠山區探索時,你要時刻留心可能遇到的任何麻煩,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 南蒂羅爾,義大利(留意圖中人物)

▼ 塞尼亞島,挪威(留意圖中人物)

您有非常多各種場景的驚豔作品,絕大多數作品都是以全景接片的手法完成的,在全景攝影方面有什麼想和大家分享的嗎?

Nicholas:探索途中更輕更快十分重要,我從不會使用全景雲臺(太重)去拍攝我的全景作品我必須讓徒步時的負重儘可能得輕。在山中露營意味著你要背著帳篷、睡袋、防潮墊、炊具、食物以及許多攝影裝備以外的工具。

我的全部相機都裝有L型快裝板(100g)、一個延長板(60g)和一個可測水平的雲臺(200g)。這樣我就有了拍攝單排全景照片所需的全部工具,並且這樣足夠輕。當需要第二排接片時,我只需要運用一點簡單的小技巧,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十分輕便。

▼ 多洛米蒂山區,義大利(請橫屏觀看,留意圖中人物

▼ 羅弗敦群島,挪威(請橫屏觀看,留意圖中人物

風光拍攝途中一定有很多難忘的經歷,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可以分享一二?

Nicholas:「我很幸運地經歷過很多難忘的探險時刻,但我想說最驚險的一次是在2015年。2015年8月,野火頻發的季節,我和妻子來到了華盛頓州,我們在山中徒步,而離我們最近的野火也在幾十英裡外。天氣十分晴朗,也沒有雷暴預警,所以我們抵達了一個極好的觀測點,並且看到了很遠處狂暴的野火引起的巨大濃煙。正當我們準備為當晚的住宿紮營時,我突然有了一絲直覺讓我趕快離開那裡……我無法形容那種感覺,並且我從未再有過那種恐懼的感覺了。那時的天氣十分平靜,太陽很耀眼,沒有任何風暴的預警,附近也沒有野火的威脅,但我就是想著趕快離開……越快越好……那時四周一片死寂,甚至連一聲鳥叫都聽不到……我和妻子說『不知道為什麼,但我有預感,我們必須離開這裡,馬上!』

我們匆忙地向停車處回返,那需要幾小時的徒步,並且我們還需要在一段碎石路上開30分鐘才能返回高速路……就在我們到達停車處30分鐘前,濃煙突然從山谷中冒出來,很快我們四周便濃煙滾滾,連自己的手都看不清了,我們不斷猛咳,煙在灼燒我們的眼睛,難以忍受。如果不是我隨身帶著GPS裝置,我們很可能就回不到車裡了。最終上車後,我猛踩地板油門飛速奔向高速路。當我們到達高速的時候,可以看到火焰就在路邊幾米遠的距離叫囂,儘管離日落還有幾小時,但我們卻被籠罩在了一片黑暗之中。

我們飛快開回到溫斯羅普(Winthrop),但看到當地的居民已經開始被緊急疏散了……於是我們盡最快速度及時駛離了危險區域。就在我們離開警戒區幾小時後,野火貫穿了高速路,將原本我們所在的位置死死封鎖。幾天之後,我們得知有3名消防員在那次特斯普河(Twisp River)野火中喪生。

▼ 北部地區,挪威

▼ 北部地區,挪威

您每次出行最常帶的器材組合是什麼?雖是個很基礎的問題,但我想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Nicholas:「我是個忠實的佳能用戶,從未想過換門,也從未像很多人那樣取笑佳能相機的缺點。相機只是幹活的工具,它們被製造出來就是為了去工作,無論風霜雨雪、沙漠炙烤,我的器材都從未出現過問題。現在我使用Canon Eos R、Eos 6D以及許多佳能L級鏡頭(紅圈頭)和適馬Art系列鏡頭。我已經賣掉了我的Canon Eos 1Dx Mark II,並且時刻準備購入眾所期待的Canon Eos R5。

關於我的全景攝影,白天的時候我經常使用的是我最愛的Canon EF 11-24mm f4 L鏡頭,並且當我站在滿天星鬥之下或是欣賞『綠色女神』表演之時(意為拍攝星空或極光),我都會用到Sigma 14mm f1.8鏡頭。

▼ 多洛米蒂山區,義大利(請橫屏觀看)

▼ 塞尼亞島,挪威(請橫屏觀看)

- 大師之路 -

您的作品個人風格很鮮明,正如前面所說,經常採用全景接片的形式,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拍攝習慣和手法,靈感是什麼?在培養個人風格的路上,有什麼想建議給大家的?

Nicholas:「全景攝影是我的『攝影語言』,每當我站在山頂之上,總是為四周的景色與顏色所嘆服。一張照片很難講述『整個故事』,特別是觀眾未曾親臨那裡,而全景照片可以更接近那種場景。

在我看來,對於風光攝影師而言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在某個時刻找到你的個人風格。永遠不要去模仿別人的風格,可以受到啟發但不要去模仿!有很多優秀的攝影師經常給到我靈感,如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但我從未嘗試過去模仿他們。我一直都想要訴說我自己的故事,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先找到自己的定位。

當你最開始攝影的時候,去一些有名的拍攝地有助於你迅速提高攝影技術,因為已經有成百上千的攝影師於你之前在這裡拍攝了作品,你可以輕易地找到最佳構圖。但就像一位有名的米其林三星大廚,會在他職業生涯的某個節點開始不再需要遵從菜譜去做菜。若想脫穎而出,你必須找到自己的風格以及自己的定位。

▼ 塞尼亞島,挪威(請橫屏觀看,留意圖中人物

▼ 羅弗敦群島,挪威(請橫屏觀看,留意圖中人物

近幾年風光攝影呈現一種「快消文化」,「打卡文化」,很多攝影師為了模仿一些大師作品,特意來到相同地點拍出相同構圖,您怎麼看待這件事?您覺得如何才能拍出具有獨創性的照片?

Nicholas:「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那樣,我不會模仿他人的風格,也儘量不會去那些許多攝影師都到訪過的地點,因為這樣創作出的作品沒有新意,也缺少了攝影師應該面臨的挑戰性。當然我也有去過一些世界著名的攝影地點,但我也有幸到訪過許多至今仍是未知的地區。如今我避免去到那些著名拍攝地,避免擁擠的人群……就像我之前所說,我從不追求那些可以不費力就拍出的看似成功的照片,我追求的是探險、是走到戶外、是融入自然以及盡情享受她的美麗,並僅僅去記錄那些我在探險途中所經歷的美好。

▼ 巴伐利亞州,德國(留意圖中人物)

▼ 蒂羅爾州,奧地利

您如何看待自己現在的作品,今後會如何進行攝影創作?

Nicholas:「哎,我從未100%對我的照片滿意過,因為它們從未能完全『描述』我在現場所見證以及感受的一切。因此,我一直努力去提升,去學習新的攝影技術去克服一些技術缺陷,使我的作品變得更為藝術,去提升我的視覺感知能力,去學習『傾聽』大自然的光與色……我一直認為當你學會『傾聽』自然並試著去理解光線、對比度、顏色等,你會對風光攝影有更深的感悟,而不是去盲目追求最新的或是昂貴的攝影器材。

如果在攝影中,我真的沒有更多可以去學習的東西了,我寧願去集郵!所以我會繼續走到戶外,去探索新的地區,發現新的景象,儘管作為一名牙醫我的時間十分有限。

▼ 南蒂羅爾,義大利

▼ 南部海岸,冰島

未來會考慮來中國拍攝嗎?

Nicholas:「因為我能用於攝影的時間十分有限,所以我一直努力在我家周邊進行探索。因為我居住在阿爾卑斯山區的核心區,我可以隨時走到戶外去,並且毫不誇張地說,我可以直接從自家的院子出發爬到幾座山上,所以我不太需要去到世界其他遙遠地區去旅行。但我非常願意在某一天去到中國,親眼見識並拍攝那些驚人的美景!

▼ 蒂羅爾州,奧地利

▼ 蒂羅爾州,奧地利(留意圖中人物)

在風光攝影領域,有沒有哪位您很喜歡的攝影師?

Nicholas:「有太多我敬佩的攝影師,並且一直在給予我靈感,這其中最重要的一些人大概是:Marc AdamusMax RiveRyan Dyar(想了解Ryan Dyar可點擊此處)、Jimmy ChinYuri BeletskyBernd RitschelFlorian Schulz,還有很多很多!

▼ 蒂羅爾州,奧地利(請橫屏觀看,留意圖中人物

▼ 羅弗敦群島,挪威(請橫屏觀看)

您對攝影的執著或是信念是什麼?

Nicholas:「有這麼一句話,讓我不曾忘記:請記得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頭頂的星空,不要總盯著自己的腳下,要永保好奇,永遠前進!不管生活有多少艱難困苦,我們都能找到辦法克服並成就自己,重要的是我們不曾放棄!- 史蒂芬·霍金

▼ Roseggletscher,瑞士

▼ Roseggletscher,瑞士

希望通過這篇訪談

大家能認識一個更為真實的

Nicholas Roemmelt

一個享受戶外、迷戀自然

不畏艱難險阻

如鬥士般勇敢的探險者

更多攝影作品請移步

下期不預告了

你們評論區留言說說想聽誰的故事?

(完)

關注公眾號,發現更多攝影乾貨!

作者簡介

劉白YantingLiu

自然風光攝影師

歡迎關注託馬斯的旅行與攝影攻略

相關焦點

  • 美國小夥眼中的大美中國:用鏡頭記錄中國,用探險保護環境
    編者按北大人、自然環境保護者、攝影探險家三個身份同時出現在一位來自美國的年輕人身上,會書寫怎樣特別的故事?他說,要用鏡頭記錄下真實的中國,向外界展現超越霧霾和偏見,這片古老土地的至美一面。他眼中的中國,有著世界上最為閃亮的星空和最美麗的高山。綿延不絕的山脈、翻滾著雲朵的藍天、暗夜靜謐靈動的星軌以及常常只出現在文字或照片中的野生動物,無一不訴說著動人的故事。
  • 張偉濤:用攝影記錄生活
    張偉濤:用攝影記錄生活 2020-09-28 10:56:01   來源:安青網
  • 攝影:跟隨攝影師鏡頭,學習探險攝影技巧!
    在全球各地捕捉探險體育運動,從徒步行走,山地自行車,到野外滑雪與滑翔傘,以及各種其他探險活動,我們想看到生活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史蒂芬·阿什沃思(英國) 英格蘭大湖區的賴德爾湖,或者沿用本地遊泳者的叫法「遊泳池」是遊泳和攝影的好去處,我涉水進入一片淺水區,在水裡支配三腳架,把相機位置降到水平線
  • 用影像訴說歷史 「難忘2020 記錄中國」攝影大賽啟動
    央廣網西安11月17日消息(記者劉濤)為展示新時代人民群眾的小康生活、講述脫貧攻堅路上的感人故事、記錄疫情防控期間的難忘回憶。由陝西省新聞攝影學會、西安商網、西安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的「難忘2020 記錄中國」攝影大賽11月16日正式啟動。
  • 探險、徒步、遊泳、攝影……息烽有個飛瀑浴場,快來打卡!
    夏秋季節,位於貴陽市息烽縣九莊河與烏江交匯處的黃沙古渡旁,這裡有一簾懸崖飛瀑和一個露天浴場,成了喜愛探險、徒步、跳水、遊泳、攝影等「野玩」玩家的打卡點。據悉,自夏秋以來,這裡吸引了不少來自貴陽、息烽等地喜愛「野玩」的愛好者,成了喜愛探險、徒步、跳水、遊泳、攝影等玩家的打卡點,抖音、快手等媒體上不斷瘋傳。
  • 洞穴探險
    DAY 112/10上午飛抵重慶,一出江北機場,就偶遇重慶網紅打卡點【T3航站樓天橋】,趕緊用手機拍下,對於我這個攝影愛好者來說,這是個不錯的見面禮。【攝影:萬子】抵達重慶洞穴探險隊的巖館後,隊員簡單相互介紹,行程講解,分發裝備。
  • 攝影的目的是什麼?記錄真實還記錄美?
    攝影應該記錄真實還是記錄美?真實與美並不矛盾,很多時候它們是同時存在的。比如下圖,你覺得她是真實還是美呢?一家人在布置聖誕樹是真實的,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讓我們也感覺很美。真實的畫面更貼進生活,看上去比較自然,如紀錄片和紀實攝影,都是生活中真實存在而又常被我們忽略的畫面,超強的代入感讓我們更了解生活。美是一個很主觀的意識,沒有嚴格的定義,因為每個人審美不一樣。比如下圖,我覺得很美。外表美,氣質美,東方女性的美。
  • 攝影的價值所在:真實的記錄有意義的瞬間
    攝影的意義就在於讓瞬間變成永恆,那麼一張有故事的攝影作品必然是有情緒在其中的,那麼攝影師的職責就是發現及真實的記錄,而不是去幹擾或者控制你的被攝對象,而這就攝影的價值所在:真實的記錄有意義的瞬間。 那麼這與拍照有何不同?
  • 峨眉山市攝影家協會理事郭治安:用相機記錄世界 攝影作品屢次獲獎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攝影是一種藝術,是記錄世界、表達自己內心的影像。相機陪伴他走過山川、走過湖畔、走向世界,早出晚歸、爬山涉水、盼天守星;光與影、山與水、人與物成就了他一幅幅絕佳的作品,他就是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峨眉山市攝影家協會理事、副秘書長郭治安。
  • 攝影記疫|種楠:為當下記錄影像,始終是攝影人的直覺與使命
    「能為當下留點影像記錄,始終是作為一名攝影人的直覺與使命。我已經退休了,去不了一線,那我就在周邊的環境拍,在城市的街道上拍,儘自己的能力,去做點什麼。」種楠說道。2020年2月28日,延中綠地木棧道橋頭豎著一塊醒目的提示板,提醒人們做好防護措施。
  • 攝影大咖雲集!「長槍短炮」記錄揭西之美
    「揭西之美」旅遊攝影採風行之二為助力揭西旅遊工作,通過攝影鏡頭關注揭西旅遊產業,以報導和圖片記錄傳播共享揭西之美,近期,揭陽市文聯、 揭西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揭西縣文聯聯合主辦了「揭西之美」旅遊攝影活動,活動由揭陽市攝影家協會、揭西縣攝影家協會承辦。
  • 攝影是記錄人生最好的工具 美麗的風光難忘的瞬間 永恆的記憶
    攝影即是我的一種愛好,一種生活的樂趣,更是生命的另一種陪伴或者說我的第二生命。在一個人有限的生命歲月裡,往往會有許多的希望和追求,特別是有一些東西會伴隨著你的一生。而在於我,攝影就是第二生命。多年來,從膠片相機到數位相機,在許許多多與光影打交道的日子裡,我深深的感覺到攝影在我生命中的分量。因為在許多可以記錄人生的各種手段和工具中,無論是繪畫、書法、雕塑還是其它的藝術形式,我選擇了攝影。
  • 高海拔攝影作品展舉辦 感受攀登珠峰的故事與景色
    作為此次展覽的聯合主辦方,探路者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知名的登山家王靜女士,2021年1月6日在北京華熙LIVE·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辦了「巔峰之路、極致瞬間」分享會,為大家帶來了自己的高海拔攝影作品,親臨現場暢談高海拔攝影那些事。
  • 歐陽凱:為了保護自然而探險
    畢業後致力於探險荒野和保護荒野,主要在中國西部人跡罕至的高山和叢林地區從事野外徒步考察,拍攝原始森林、自然植被、高山、冰川,向中國和國外的讀者傳播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的理念和方法。曾經參與「帶豹回家,重走太行天路」「霧霾之外:美麗中國的橫斷山脈」計劃等環境保護項目。2017年,在社交網站上,一段外國人在5100米貢嘎雪山跳街舞的視頻,觀看記錄攀升至50萬次。
  • 《火影忍者手遊》幻境探險平民用什麼陣容好 幻境探險陣容推薦
    導 讀 火影忍者手遊幻境探險用什麼陣容好?
  • 「最美校園」攝影、短視頻大賽丨用你手中的鏡頭,記錄美好瞬間
    2020是特殊的一年 在機電校園生活的日子裡 一定有許多美好的畫面 值得用鏡頭銘記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最美校園」攝影、短視頻大賽 即日起 正式啟動啦! 快來與我們一起 用鏡頭記錄下你眼中的 「最美校園」吧! ↓↓↓
  • 兩岸青年攝影愛好者用鏡頭表達「愛」
    兩岸青年攝影愛好者用鏡頭表達「愛」 2020-11-21 21:03:21   「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自2018年設立以來,受到廣大青年攝影愛好者的支持,在兩岸攝影交流中有一定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本屆攝影大賽以「愛」為主題,共徵集到來自兩岸青少年的攝影作品334件,其中上海219件作品,臺灣115件作品。經大賽評委會評選產生金、銀、銅及優秀獎作品共100件,集中展現了滬臺兩地青少年嚮往和平、熱愛生活、互相關愛、和諧相處的願景。
  • 第二屆1839攝影獎 | 陳露:不斷記錄「阿露」的狀態
    不斷記錄「阿露」的狀態1839攝影獎:為什麼想要拍攝這些「阿露們」,她們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有哪些影響?陳露:就是自己身處鄉村家庭教育成長過程中所積攢的一些感受,首先是自己的,比如爸媽對我的忽視,很多事情比較講究結果,缺乏鼓勵,而且言語特別刺激人,長時間打壓會受不了,爺爺奶奶的一種疏遠、重男輕女思想等等。
  • 英國旅行文學獎評出五本年度兒童旅行書:童書中的探險世界
    該獎與倫敦書展合作,今年提名了五本年度兒童旅行書,從低幼的繪圖類,到適合青少年的探險小說,從冒險故事到自然歷史,各有看點,其中還包括在一次徒步旅行中偶然獲得的素描本。兒童作家C·S·劉易斯說過,僅僅讓孩子們喜歡的故事,還算不上是好的兒童文學。劉易斯並非意指兒童該看什麼應由大人決定,而是說,好的童書,一定是「兒童喜歡」和「成人也喜歡」的交集。
  • 攝影人 用自己的「故事」講述大家的「故事」
    不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冷風颼颼,他們從不萎縮,從不錯過,用自己的辛苦「故事」,來捕捉「瞬間精彩」,講述一個個大家的「故事」。他們,就是一個個默默無聞、樂於奉獻的攝影人。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來自濟南市的攝影大家風塵僕僕地來到平陰縣孝直鎮。他們這次到來,不是為了遊樂,而是自我肩負著「精準扶貧·文藝進百村」的重大使命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