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助殘疾人多徑靈活就業:線上學技藝 居家手工增收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連日來,43歲的裕固族繡娘潘小紅每天按時直播做培訓。   宋坤 攝

中新網蘭州4月8日電 (記者 徐雪)在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43歲的裕固族繡娘潘小紅每天按時直播做培訓,她的學員大部分是貧困殘疾人,學員們居家免費學習刺繡網課,還時不時通過手機與授課老師互動。

潘小紅說8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目前,網上直播授課一直在繼續,行動不便的學員收到分發的原材料後,他們在家裡邊上網課邊完成計件訂單,每月收入最高可以達到3000元。

28歲的殘疾人安雪茹經過培訓後,實現了居家就業,每月可以收入1500元,她還計劃著多學習幾項手藝,如此增收的的渠道也更豐富了。

圖為潘小紅做直播培訓。 宋坤 攝

潘小紅稱,童年的兩次意外讓她的左手嚴重傷殘,還險些喪失了語言能力,所以她十分理解殘疾人渴望融入社會的心情,創辦扶貧車間後,現已有23名殘疾人實現了就業,200多人通過線上手工技能培訓班,掌握了一技之長。

甘肅省殘聯理事長華文哲在2020年全省殘聯工作會議上說,去年以來,甘肅6.9萬建檔立卡殘疾人實現脫貧,「兩項補貼」極大擴面,甘肅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高質量完成、殘疾人直接受益3.16萬人,還舉辦了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320期、幫助1.2萬名農村貧困殘疾人達到勞務輸出條件,殘疾人新增就業4500多名。

華文哲表示,甘肅將加大對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居家就業、網絡就業扶持力度,開發更多公益性崗位;繼續推進殘疾人就業機構規範化建設,充分發揮已有殘疾人創業示範基地作用,帶動更多有創業願望和能力的殘疾人創業;加大農業科技、電子商務、盲人按摩等各類實用技術培訓,深化盲人按摩提質轉型,打造盲人按摩甘肅品牌;加強殘疾人就業信息服務與管理,組織開展好「就業服務提升年」「就業援助月」等活動。(完)

相關焦點

  • 芳華志願服務帶動婦女居家靈活就業
    11月30日,賽罕區婦聯婦女手工技能培訓班在賽罕區昭烏達南路街道金橋社區開班,通過培訓編織技能,進一步帶動婦女實現居家靈活就業。培訓班上,丁慧芬現場進行技術講解和指導,從最基本的手工編織理論「虹澤手工編織合作社」後,通過對婦女們送技術培訓、送訂單等模式,先後帶動周邊近千餘名婦女實現居家靈活就業,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20000元左右,特別是幫扶殘疾和患病婦女增加收入、增加自信,激發她們戰勝困難的信心。
  • 電商點燃殘疾人創業夢 嚮往生活「觸網」可及
    如今,通過抖音、微信、淘寶等平臺,林靈傑線上、線下多渠道拓展業務,把三門小海鮮賣到了全國各地。僅去年,他的青蟹年銷量就達到1.5萬公斤,總金額達210萬元。林靈傑推介三門青蟹 陳玲玲 攝  林靈傑的電商創業經歷是當地殘疾人「點燃」生活希望的一個縮影。足不出戶,點點指尖,藉助電商致富。
  • ...線上課堂錦上添彩|豐臺區婦兒中心巧娘線上手工課堂圓滿結束
    創新培訓模式 線上課堂錦上添彩|豐臺區婦兒中心巧娘線上手工課堂圓滿結束 2020-12-08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殘疾人日:四川殘疾青年在新電商重塑人生
    近日,楊添財以成都百悅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的身份登上了成都兩新黨建平臺,「未來我想把線上銷售和線下批發雙結合,在蒲江水果電商創業路上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創業之路。我們希望帶著其他殘疾人朋友走出陰霾,也願意帶著所有人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 搶農時保春耕,居家就近就業,他們防疫生產兩不誤
    鏡頭2:巾幗扶貧車間復工忙肅州區豐樂鎮巧姐手工坊扶貧車間負責人楊春霞通過微信群,積極組織婦女姐妹學習串珠、編織等新技藝。天水市甘谷縣扶貧車間採取積極防控措施,在保障員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分類施策,靈活安排有序開工復工復產,為疫情防控和保障經濟平穩運行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 ——阿壩州婦聯開展婦女手工編織產業學習交流活動圓滿...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和「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州委第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等中央省州重大決策部署,紮實推進阿壩州婦女居家靈活就業手工編織工作,有力帶動貧困母親等婦女積極投身巾幗脫貧行動
  • 連雲區墟溝街道殘疾人之家——殘疾人的幸福港灣
    近日,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街道22名殘疾人來到墟溝街道殘疾人之家參加了一次特別的肥皂製作課程。課堂上,經驗豐富的老師認真仔細的為殘疾人現場教學手工皂的製作過程,講解注意事項。殘疾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已的想像力製作自已喜愛的手工皂,精緻的手工皂作品還能夠存放在殘疾人之家的輔助性就業產品展廳代賣。墟溝街道東園社區殘疾人張偉偉說:「自從墟溝街道建成了殘疾人之家,我經常到這裡來參加活動,認識了好多朋友,特別開心。」
  • 「脫貧攻堅」甘肅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是荔峽、慢灣、線川、沈屲四個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富民產業培育成效顯著。聚焦產業做出民生新亮點多年來,甘肅各級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優先覆蓋最困難的殘疾人群體。隴南市充分發揮電商產業在帶動貧困殘疾人家庭增收、推動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依託各縣區特色產業及龍頭企業發展優勢,配齊配強基層電商硬軟體,強化殘疾人電商技能培訓力度,堅持把發展壯大電商扶貧與提高殘疾人就業增收緊密結合。
  • 甘肅省殘聯凝心聚力「背水一戰」 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決戰決勝...
    《華夏時報》記者從甘肅省殘聯了解到,甘肅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尚有2.4萬人,未脫貧殘疾人佔全省建檔立卡未脫貧總人口的13.7%。其中,甘肅省市州中,未脫貧殘疾人數量最多的是定西市,有0.52萬人;貧困縣中,未脫貧殘疾人數量最多的是岷縣,有0.21萬人。全省8個未脫貧縣未脫貧殘疾人總數有1.09萬人,佔全省未脫貧殘疾人總數的45.4%。
  • 【媒體走基層(廣西篇)】人民網:生產居家無障礙改造 殘疾人一個也...
    廣西壯族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聚焦殘疾人「兜底保障」,為了增強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施了黨員扶殘溫暖同行、陽光助殘扶貧基地、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陽光家園計劃、殘疾人居家無障礙改造、貧困成人殘障者康復等「六大工程」,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居家託養、無障礙改造、康復等服務。
  • 決戰「助殘就業」,合摩科技「老男孩」們迎難而上
    隨著主持人宣布「科技賦能助復工·擁軍助殘促就業」線上直播峰會正式結束,合摩科技趙楊睍、秦衝、宋軍、晏明、黃煥群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在直播間開始相互擊掌、擁抱,幾個平均年齡超40的大男人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
  •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山東組織殘疾人參加線上職業技能培訓
    疫情防控期間,為做好我省殘疾人就業培訓服務工作,各級殘聯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多種方式及時有效掌握了殘疾人的生產生活狀況,並結合本地實際,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
  • 陝西:5年間36.7萬殘疾人告別貧困
    半年時間,線上線下已累計銷售超5萬杯。類似這樣的創業項目,服務中心已正式孵化50個,培養了70餘位殘疾人創客。此外,中心還定期組織來自各地的殘疾人參加短視頻直播、動漫製作、語音標註、咖啡甜點製作等多種「高端」培訓。28歲的腦癱患者李彥增就是其中一位。
  • 榮獲「扶殘助殘愛心企業」 小善科技的新能力者平臺加速推進殘疾人...
    來源標題:榮獲「扶殘助殘愛心企業」 小善科技的新能力者平臺加速推進殘疾人居家就業為幫助殘障者就業增收,並降低此次疫情對殘障者就業的影響,小善科技更是加快運營殘障者專屬居家就業平臺——新能力者。春節後,雖然企業停工待產,但是為了滿足殘障者就業創收的需求,2月2日,新能力者平臺便全面恢復運營,為平臺用戶提供就業諮詢、崗位申領、技能培訓、薪資發放等就業與服務指導。
  • 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主任賴偉來昌調研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
    賴偉一行先後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瓷板畫培訓、文化創業的南昌市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園,集康復、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為一體的南昌市東湖區殘疾人之家,實施百鄉千人淘寶「雲客服」培訓的南昌科創職業技術學校,按「五統一」打造的南昌盲人按摩醫健店實地調研,深入了解了南昌市殘疾人就業、培訓以及盲人按摩等方面工作情況。
  • 甘肅加大困難殘疾人救助力度 逾九成農村殘疾人已脫貧
    圖為甘肅盲人進行按摩培訓。(資料圖) 徐雪 攝中新網蘭州5月14日電 (閆姣)「全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已由2014年底的28.81萬人減少到2.39萬人。」閆姣 攝據甘肅省民政廳二級巡視員劉爽介紹,甘肅拓寬了農村低保的對象範圍,在「整戶保」的基礎上,對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均收入超過農村低保標準,但家中有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的,實行「單人戶」保障,「目前全省有18.2萬殘疾人納入了農村低保範圍,7.3萬重度殘疾人納入了單人戶保障範圍」。
  • 廊坊市深入推進殘疾人服務工程綜述
    2020年,按照全市殘疾人託養服務工作安排部署,廣陽區殘聯將葛斌納入居家託養服務對象,委託第三方公司按照每年3000元的標準提供託養服務,並結合葛斌的殘疾類別、身體實際情況、個人需求及困難,有針對性地制定服務方案。半年來,工作人員入戶為葛斌提供居家託養服務20多次,服務內容包括專業人員陪護前往醫院就醫、心理疏導、家庭保潔等。
  • 2084名殘疾人穩定就業 宿遷獎補達超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約110萬
    近日,宿遷市殘聯表彰了2020年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補貼和超比例獎勵及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先進單位,向市直及宿城區的41家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達比例和超比例的用人單位發放了補貼和獎勵。推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工作是殘疾人穩定就業增收的重要保障。
  • 殘缺阻擋不了夢想 西安殘疾人「創」出新未來
    在這裡,劉惠霞將剪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教授給殘疾學員。 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慧慧 攝  孵化服務中心打造的「殘疾人手工藝品研發中心」匯聚了上百位非遺文化傳承者,讓更多殘疾人通過手工工藝實現就業創收。通過入孵企業吸納、外部企業崗位對接、市級殘疾人就業洽談會對接、靈活就業崗位匹配等形式,幫助殘疾人更好地實現就業。   近年來,西安市殘聯聚焦政策保障、項目扶持、平臺搭建、高端培訓和科技支撐等方面,推動新時代西安殘疾人就業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 傳承手工技藝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興義市鍋底河村不斷探索助農增收新路子,結合村裡大多數群眾有木藝加工手藝的實際,大力支持群眾發展木藝加工產業,不僅走出了一條傳承傳統手工技藝、讓群眾增收的特色道路,同時也為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