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手工技藝 助推鄉村振興

2021-01-08 騰訊網

近年來,興義市鍋底河村不斷探索助農增收新路子,結合村裡大多數群眾有木藝加工手藝的實際,大力支持群眾發展木藝加工產業,不僅走出了一條傳承傳統手工技藝、讓群眾增收的特色道路,同時也為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近日,走進鍋底河村新村居住區,放眼望去,街邊的木藝加工作坊林立,不少作坊正開門營業,店主們忙著對木藝製品進行加工、打磨、刷漆,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據了解,鍋底河村木藝加工歷史比較悠久,木藝加工作坊主要集中在新村居住區、毛慄坡居住區以及牛泥塘居住區,目前大大小小的木藝加工作坊共有59家,主要是加工戶自己在家加工為主。

鍋底河村的不少當地群眾從事木藝加工已有二三十年,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老一輩就開始從事木藝加工製作,積累了豐富經驗、掌握了精湛技藝,產品涵蓋了各種實木家具、仿古家具、木雕工藝品等,主要銷往全州各地。

今年已60多歲的劉興龍是新村居住區搬遷戶,他從事木藝加工已有20多年,談起家裡的木藝加工歷史,他說得津津有味。

「木藝加工是我父輩傳承下來的一個產業,對我們來說不僅是謀生的資本,也是一份念想、一份傳承。做這個產業的收入比較可觀,我現在已把木藝加工技藝全部傳給了我的兒子,家裡開的木藝加工廠也由兒子全部接手。我希望兒子能繼續把這個產業發展好,把木藝加工技藝傳承下去,讓子子孫孫都有技傍身,不愁吃穿。」劉興龍笑著說。

為幫助這些木藝加工作坊能發展得更好,鍋底河村在2017年專門成立了村級合作社興義市眾利農民專業合作社,吸納了5家加工坊為社員,鼓勵這部分加工戶先發展起來。除了村級合作社,一些加工戶也主動聯合起來成立合作社自主發展。

「為助推木藝產業發展,我們村專門成立了村級合作社,通過開共商會及院壩會的形式邀請了一些做木藝有眼界、有資質實力的加工坊加入合作社來牽頭,助推村裡的木藝加工產業形成加工銷售一體化。」鍋底河村村支書劉家海說。

胡榮國家的木藝加工作坊在村裡算規模比較大的,為讓自家的木藝產業發展得更好,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村裡的合作社,想通過抱團發展的方式,將家裡的木藝加工產業發展壯大。

「我希望通過抱團發展,把我們村的木藝產業做大做強,成為村裡的特色產業;同時也希望產業的發展能夠讓我們更加富裕,過上美好的生活。」胡榮國說。

為了規範木藝加工作坊,同步治理鍋底河村居住區、住宅區在加工過程中由於場地有限導致的加工坊雜亂、木料堆放不規範等問題,鍋底河村計劃在毛慄坡居住區興建基礎設施,打造木藝一條街,並設置專門的木藝加工展示區,集中展示群眾的木藝加工成品,最終形成展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推動木藝產業快速發展,促進群眾增收。

「目前,村裡群眾主要在家裡開展木藝加工,環境不僅狹小,而且亂堆亂放、噪音汙染情況也比較嚴重,鑑於這些情況,下一步我們村準備將木藝產業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在毛慄坡居住區文化廣場打造木藝一條街,將鄉村振興與人居環境整治結合起來,讓更多的客戶和人群知道鍋底河村有木業加工這個產業,把木藝加工產業打造為鍋底河村鄉村振興和產業興旺的代名詞。」劉家海說。

相關焦點

  • 理論研究|王躍文:傳承發展農耕文明 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要從三個方面著力,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助推鄉村振興。  從傳統家規家訓和家風建設中汲取文化滋養   家庭是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單元,家規家訓和家風建設是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實踐的重要方式。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都集中體現在家規家訓和家風上。  我國家訓文化源遠流長。
  • 量身打造農民職業培訓「項目制」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2020年以來,墾利區人社局立足保就業、穩就業大局,堅持立足農民需求導向,緊跟時代潮流與鄉村振興需要步伐,自8月起率先打破培訓目錄壁壘,根據實際需求,為農民量身打造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技能提升項目」,做到了「項目培訓」引領、「線上+線下」同步,先後舉辦鄉土氣息項目培訓19期,惠及612名農民,不僅為農民帶去了最先進的知識技能,著重培養了一批生力軍,還積極發揮了農村致富「頭雁」的作用,為農村產業發展、人才培育
  • 保護、傳承、利用:吉林榆樹百年徐家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如今在鄉村振興中,悠久歷史的村落、紅色紀念館、古城牆、文化牆不可缺少青磚古瓦,而百年徐家窯以獨有的魅力,正在發揮著保護與傳承的歷史重任。從1970年開始,徐加利先是在窯上做一名普通的燒窯工人,再到成為徐加窯的主人,到最後帶著附近村屯的農民學習製作青磚青瓦的手藝,不僅讓村鄰的生活富足起來,同時,也讓祖傳的燒窯技術得到延續,儘管如今這份工藝加入了更多的工業化元素,但徐加利覺得,手工這項技藝,還是應該作為祖輩留下的財富,傳承下去。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老技藝「繪」出鄉村振興好光景
    鄉村傳統技藝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聯繫緊密,有帶動城鄉就業、促進脫貧增收的資源優勢。近年來,濟南市委市政府大力挖掘鄉村傳統文化,並將鄉村藝人作為產業帶頭人進行重點培養,通過整合農村自然和文化資源,將「創意+」推動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中,拓展具有特色的文化產業空間,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傳統工藝的保護與傳承事業,既讓傳統文化得到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同時又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民生活,實現了文化富民,為今後的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 睢寧:鍛造鄉土人才 賦能鄉村振興
    鄉土人才是開啟鄉村振興的「核心密鑰」。   睢寧縣始終高度重視鄉土人才工作,將鄉土人才工作納入全縣人才工作總體布局,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鍛造了一批立於德、精於藝、勇於創、志於帶的新時代鄉土人才隊伍,讓有鄉土氣息的「土專家」「田秀才」真正「活」起來、「香」起來、「強」起來。
  • 潮州世田村:傳承紅色基因 助推鄉村振興
    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世田村注重「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和開發。村內現有紅十一軍烈士紀念碑、紅十一軍部舊址等革命遺址,均得到較好的保護和修繕;村內部分民居的牆體上繪有革命漫畫,保留有舊時村民文娛休閒的「世田劇場」;村內有各種革命標語和革命宣傳欄,在世田村,到處都能感受濃濃的革命氣息和氛圍。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本文在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新形勢的基礎上,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進 行分析,並從角色定位、工作目標、工作重心、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釐清了生態環境保護助推鄉村振興的 轉變思路,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 「匠人」父子檔: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匠人」父子檔: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2020/12/08 06:5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1165
  • 湖南道縣:傳承紅色基因 助推鄉村振興
    為了使道縣的紅色資源得到保護,紅色精神得到傳承,2019年,道縣縣委縣政府嚴格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強化管理」的方針,全力以赴集中攻堅,僅用70天時間就高質量完成陳樹湘烈士墓遷移和陳樹湘紀念館等十餘項紅色遺址項目建設。目前陳樹湘烈士墓被列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跡陳列室已成為湖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黨性教育基地。
  • 匠人「父子檔」 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一雙頂級的手工皮鞋最重要的是手工縫製工藝。在溫州,有一「工匠」父子檔傳承發揚溫州縫合鞋技藝,給該手藝「縫」上了「非遺」標籤,續寫著溫州皮鞋背後的匠人故事。 翁卿侖 攝 守藝:完善溫州縫合鞋技藝 歐泊鱷手工鞋工作室位於市區墨斗小區一樓,創始人陳文華是國家一級鞋類設計師,也是溫州縫合鞋技藝的非遺傳承人。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宣威市海岱鎮: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領跑鄉村振興
    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領跑鄉村振興近年來,宣威市海岱鎮在鄉村振興中緊緊圍繞「黨建引領、政府主導、培育主體、帶動脫貧及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創新產業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產業跟著組織走、群眾跟著合作社走、合作社跟著龍頭企業走、企業跟著市場走」的產業助推脫貧攻堅、領跑鄉村振興發展路子
  • 旅遊如何激活鄉村文化振興?
    鄉村文化振興我們國內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現代鄉村文化振興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兩個誤區。認為只要多搞文化活動就是文化振興了許多地方村鎮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工作中,建設鄉村大禮堂,搞文化下鄉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外來的文化活動內容往往不接地氣,「水土不服」,村民的共鳴感弱、接受度低。
  • 市政協召開政協委員進百村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
    ,總結2018年以來市政協委員進百村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成果,研究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進政協委員進百村助推鄉村振興活動更好更實地開展的意見。市政府負責同志通報了近年來我市鄉村振興的工作情況,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負責人匯報了市政協委員進百村助推鄉村振興活動取得的成果。會上,3名進村委員代表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分別談了入村工作體會並提出了意見建議。
  • 巾幗雲端創業 築夢鄉村振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鼓勵帶動更多女性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投身「數字鄉村」建設,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巾幗力量
  • 輸送「智力」幫扶 為鄉村振興添動力——陽光學院助推屏南仕洋打造...
    未來,陽光學院將充分發揮綜合性應用型高校多學科的專業優勢,以項目建設的形式,為屏南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提供智力助農服務。  為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17年底,陽光學院在與屏南縣北墘村文化助農項目良好合作的背景下,進一步深化合作,成立了仕洋項目智力助農團隊,多次赴仕洋村實地調研,通過村情民情分析,提出「以果蔬文化為特色鄉土文化
  • 中原銀行:惠農金融助推鄉村振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指出,要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金融「活水」如何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發揮作用?作為金融豫軍「領頭羊」,中原銀行在廣袤鄉村的生動實踐中譜寫了答卷。
  • 9月23日·龍遊·後田鋪→2020年衢州市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即將...
    為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深化推進「黨建治理大花園」建設   2020年衢州市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   3個工種的競技蓄勢待發   9月23日·龍遊·後田鋪   龍遊皮紙   龍遊皮紙製作技藝是一種民間傳統手工造紙技藝,流傳於浙江省龍遊縣及周邊地區,所用原料以本地特有的山椏皮、雁皮等為主,操作工序繁複。
  • 浙江寧波:創意點亮鄉村 藝術助推振興
    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大學生把所學知識和研究成果運用於農村社會實踐,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融進去才能見真情。大學生團隊真正在村裡紮下來做事情,第一次來,就在葛家村住了12天,第二次來住了2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