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jevo
來到塞拉耶佛
塞拉耶佛是波赫的首都,是一個充滿了悲情的美麗城市。這個地方對於中國人比較熟悉的就是1972年上映的著名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
前共產主義國家和中國有著錯綜複雜的情結,塞拉耶佛是一個飽經戰火的城市,其中1914年的「塞拉耶佛事件」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開啟了歐洲之死,或是歐洲之始。
然而塞拉耶佛又是一個文化豐富的地方,因為宗教的多元化還被譽為歐洲的「耶路撒冷」。然而那裡的戰爭卻才短暫的離開。
現在已經沒有南斯拉夫,只有分裂出來的五六個國家,南斯拉夫內戰導致了大規模破壊和人員傷亡。從1992年4月5日到1996年2月29日塞拉耶佛爆發了一場現代戰爭史上時間最長的都市包圍戰塞拉耶佛圍城戰。塞族共和國塞族共和國軍隊(VRS)和南斯拉夫人民軍(JNA)包圍塞拉耶佛。死傷者的85%不是軍人而是市民,很大一部分是兒童。1995年時塞拉耶佛的人口減少到只有戰爭前的64%。
陽光與陰影同在
戰爭剛離開二十多年的塞拉耶佛,陽光灑落,人們帶著一絲愁容很平靜的生活。然而這個城市無一不透露著戰爭的悲傷。
玫瑰繁星 還有雪
炮彈 墳墓 還有血
塞拉耶佛的玫瑰
1941 年的遊記《黑羔羊與灰獵鷹》(Black Lamb and Grey Falcon):在穿越南斯拉夫的旅行中,作者寫到,身處塞拉耶佛就像是"在盛開的花朵中行走"。是啊,塞拉耶佛的紅房頂從山谷一層層像花瓣般擴散,
然而「塞拉耶佛玫瑰」,這個詞是更加的悲情。城市的很多街道,角落都會發現地面有血色的玫瑰。這其實是倖存者在造成至少三人死亡的彈坑填上紅色樹脂,在地面上形成了血色玫瑰般不同尋常的印記。塞拉耶佛的玫瑰靜靜的印在那裡時常提醒著人們的悲傷,警示著戰爭的殘酷。
繁星
美麗的建築表面千瘡百孔的彈孔,有的像繁星,有的像月球表面,有的像在放禮花......
我從未見過一個城市這麼多的的彈痕紋身,有些被修復,但傷痕很難抹平。
雪
沒有在冬季,那不會化的雪便是一片片灑落在漫山遍野的墓地。
戰爭時期,死去的人無法運出去,就連昔日的冬奧會賽場也成墓地。五環旗下肅穆的墓地。立白色石碑的是穆斯林的墓和猶太人的墓,墓地包含獨特形狀的墓碑,只能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看到。人們相信它們的形狀受到中世紀波士尼亞墓碑的影響,這些墓碑被命名為「Stecak」。而立著黑色墓碑的則是基督徒的墓。
是的塞拉耶佛的鼎盛時期1984年還舉辦過冬奧會!奧運是和平,卻死亡了。不過和平之光又照耀了大地,城市重生。
Jolie Luo 迷夢旅行
如果說在塞拉耶佛旅行,吃住行都挺方便的,在老城主要靠走就可以,
走著走著就遇見了一個索道,一坐上去,簡直驚呆了,把我和城市的距離越拉越遠,從山頂看這種建立在山谷中的城市很是立體。
塞拉耶佛老城,是吃喝玩樂買的聚集地,這裡古老而美麗,文化景點聚集。教堂,清真寺,圖書館,博物館,曬太陽,可以用到大半天的時光。
在塞拉耶佛我住了兩個房間。一個房東熱情洋溢,是一位畫家,水泥牆面的房間牆壁上有一幅Jean-Michel Basquiat以假亂真的作品,房東說是他臨摹畫的,太喜歡了買不起,就自己畫了。房間擁有老城最漂亮的陽臺,還有被機槍掃射過留下的彈孔。
另一個房東內斂,眉頭緊鎖,房間寬大實用,他告訴我們隔壁街以前是一個狙擊手大街,他那時還是小孩子,看著走過的行人一個個被擊倒,很多也只是小孩子。這兩年遊客開始多了他生意開始好了。
路邊坐下來來一杯波士尼亞咖啡,看來來往往的人們
在老城閒逛的時候發現一家小畫廊,老闆熱情的介紹了他的作品,來源於塞拉耶佛的歷史還有幻想還有願望,不經意間打開他的介紹,裡面居然有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給他寫的信,果然大隱於市呀。
對於肉食動物,這裡的食物都很不錯,波士尼亞菜也有國際混合菜,非常多看得到風景的優美餐廳,有的在河邊,有的在半山腰,有的在老城裡。
拉丁橋是一座奧斯曼橋,橫跨城市中心的Miljacka河,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地方。奧地利大公弗朗茨·費迪南德在橋的北端被青年槍殺。這次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首要原因,也是歷史上最血腥的人類衝突之一。
黃色堡壘位於Jekovac懸崖頂上,是歷史悠久的市中心外防禦牆的一部分
現在是一個俯瞰塞拉耶佛全城的好位置,也是《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的拍攝打卡地。(其實我覺得打卡這件事,有一兩張重點的是樂趣,全程打卡就無聊了,還是要更多的去感受)
白色要塞也是看日落的絕佳場地。
這個城市讓來過的人變得深沉,仿佛可以一夜長大,去理解比悲傷更悲傷。
這個城市都那麼的豐富,美麗,友好,給人無盡的懷念與希望。
現在的塞拉耶佛是歐洲最安全的城市之一,還對中國客人免籤,對於我來說,我還挺想再去住一段時間,這個對世界歷史特別重要的地方,蘊藏了那麼多的故事。
圖文有點長,看完可以留言我你的感想呢
設置星標,不錯過每一次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