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背包客6天徒步羅布泊 虎爸計劃:入學前帶孩子走完四條進藏國道

2021-01-19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見習記者 田之路 攝影 劉陳平

不上幼兒園、從小跟著父母徒步、一年大半的時間都在路上……一張小女孩路邊求搭車的照片在微博上一下子火了,照片中的小女孩雯雯當時僅4歲,「徒齡」卻已近3年,被成為「中國最小背包客」。

雯雯與家人在旅途中。

12月7日,成都小天竺街一旅舍。在成都的最小背包客雯雯。

火了後,雯雯並未停止徒步,她和父母一年時間挑戰了川藏線、在尼泊爾體驗了滑翔傘、穿越了原始森林……這一路上,關於雯雯父母「虎式教育」的爭論也一刻都沒有停止過。雖然受到質疑,父親潘土豐「不打算讓她(雯雯)上幼兒園」的決定並未動搖過。

就在上個月,5歲的雯雯和爸爸、媽媽以及哥哥挑戰了「死亡之海」羅布泊。12月7日,一家人再次抵達成都。說起這短短6天的徒步沙漠之旅,潘土豐認為並不成功,「算是一次失敗的挑戰,但同樣收穫了很多東西。」

明年9月,雯雯就要到上學的年齡,之後「虎式教育」將繼續還是放棄,潘土豐坦言「還要再考慮」,但會儘量選擇放假時間進行徒步。

新成員哥哥打退堂鼓 5歲雯雯主動安慰鼓勵

12月3日,雯雯一行5人到達了成都,這是他們本次行程的最後一站。「過幾天就回上饒了,孩子請的假快到期了。」7日,在成都華西壩附近一青年旅社,看著一旁嬉戲打鬧的3個孩子,潘土豐說道。

12月7日,成都小天竺街一旅舍。雯雯與哥哥一起打遊戲。

3個孩子中,除了女兒雯雯和大兒子柏如,還新加入了一個成員——柏如的朋友,11歲的林林。

12月7日,成都小天竺街一旅舍。雯雯的哥哥和媽媽在玩圍棋。

今年暑假期間,放假在家的柏如當起了「孩子王」,帶著比自己還大的孩子一起露營、野炊,林林就是其中一個。「他(林林)可能是被感染了,也想加入我們的徒步,他的父母也很支持,所以就一起了。」說起新加入的成員,潘土豐的語氣中難掩自信。

去了高原,也了海邊,這一次,潘土豐給孩子們擬定了一個新的挑戰——「死亡之海」羅布泊。向學校請了兩個月的假,10月,一行5人在滇藏線上開啟了挑戰之旅。

每天6點半起床,徒步20多公裡……走到佛山鎮附近,林林便打起了退堂鼓。當天,路上少有車輛經過,一直到晚上11點,一行人仍沒搭上車。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公路上,林林大哭著要回家。「讓我沒想到的是,雯雯和柏如他們主動安慰鼓勵哥哥。」潘土豐說。

一個小插曲後,5人繼續上路,林林也漸漸融入其中,「剛開始每天都要跟他爸爸媽媽打電話,到後來,一個星期才打一次,更獨立了。」

沙漠無人區徒步6天 孩子們哭著自己走完

10月底,一行人抵達新疆若羌縣,從這裡出發,一路向北,便是羅布泊。潘土豐原本打算撘越野車穿越,然而,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同時也考慮到孩子太小,潘土豐和妻子袁端商量後決定「淺嘗輒止」,「找個當地人當嚮導,徒步去感受一下就可以了。」

出發前,潘土豐擬定了一個目標:在沙漠裡呆十天。按照這個計劃,備好了充足的水和食物,「如果每天按照計劃來,應該是夠的。」

相比於大人的瞻前顧後,孩子們簡單很多:去沙漠有數不清的沙可以玩,多開心啊。到達瓦石峽鎮,雯雯就迫不及待地想往沙漠裡鑽。

潘土豐並不認為這是在讓孩子們玩——每個孩子,都要背自己的衣服、食物,林林和兒子柏如年齡大一些,又是男孩子,每人要背兩桶1.5升的水,只有5歲的雯雯也要背兩瓶500毫升的水。

11月2日,徒步沙漠無人區之旅啟程。剛見到沙,3個小孩異常興奮,建基地、堆城堡,玩得不亦樂乎。然而,從第三天起,新鮮感被眼前千篇一律的景色抹得一乾二淨,再加上每天十多公裡的徒步帶來的疲憊感,林林率先鬧起了情緒。見哥哥不走了,雯雯、柏如也哭了起來。

量力而行。潘土豐和袁端不打算強迫孩子們再繼續往前走,但是,即使要打道回府,也要自己走回去。不幫忙,是兩人一貫的態度。走累了,坐下休息,休息好了,背上包繼續走。第六天時,孩子們自己走出了沙漠。

一段不算成功的挑戰 卻讓孩子們懂得了珍惜用水

之所以選擇提前結束行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水不夠了。

「第一次到沙漠,經驗不足,剛開始,覺得囊好吃,就多了後,喝的水也多了。」潘土豐說,孩子們也不太懂得有計劃地喝水,「到第二天,他們自己背的水就已經喝完了。」

原本計劃的夠喝十天的水,過了4天就只剩一半,於是,只能提前折返。「這是一次並不成功的挑戰,但收穫還是很大的。」潘土豐說。

林林的父母感受到了孩子的變化。「因為從小在家就很受寵,他(林林)比較懶散,也不懂得吃苦,剛開始,他常會跟我們抱怨外面太辛苦,從沙漠出來後,他一下子懂事了很多,還叫我們要節約用水,節約糧食。」林林的母親鄭小紅說。

在沙漠的6天,艱苦無處不在。沙漠地帶早晚溫差大,晚上氣溫僅2℃左右,在帳篷裡,孩子們裹著衣服,縮進睡袋取暖。在潘土豐看來,這是在鍛鍊孩子們的意志,更是教他們學會珍惜。

在一成不變的沙漠裡行走,即使有當地人做嚮導,也難免因茫茫望不見邊際而感到絕望,「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經驗,親身經歷過,他們更能感受到堅持的意義。」

最小背包客明年上小學 趁入學前挑戰完四條進藏國道

12月中旬,柏如和林林的假期結束,他們將重返課堂。缺了兩個月的課程,是否擔心孩子跟不上?潘土豐顯得很樂觀,「出來一路上,我們都帶著課本的,有不懂的地方,柏如也通過微信問老師。」

今年9月,柏如升三年級,在第一個月的測評中,他在60多人的班裡排名50多位。相比於因陪孩子寫作業而住進醫院的家長,潘土豐「心大」很多,他並不太在意孩子的排名,「學校學的只是一部分,我相信,在旅行中,他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這對今後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

12月7日,成都小天竺街一旅舍。雯雯在打遊戲。

明年9月,雯雯也將上小學。是讓孩子繼續這樣走下去,還是回歸校園?潘土豐坦言,還在考慮中。「讓柏如請假徒步,主要是考慮到兩個孩子相互有個伴,等雯雯上學後,可能就會趁著兩個孩子放假,再出來徒步。」

不過,剩下的幾個月時間,潘土豐已為雯雯擬定了新的計劃:挑戰青藏線。「川藏線、滇藏線、新藏線我們都挑戰了,四條進藏國道只剩下青藏線了,希望能在她入學前能夠完成。」

12月7日,雯雯一家人在成都小天竺街一旅舍。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小背包客」徒步羅布泊6天 哭著與同伴返回
    最小背包客徒步羅布泊6天 哭著與同伴返回「虎爸」潘土豐稱以後「儘量選擇放假時間徒步」「最小背包客」徒步沙漠。不上幼兒園、從小跟著父母徒步、一年大半的時間都在路上……2016年,一張小女孩路邊求搭車的照片在微博上一下火了,照片中的小女孩雯雯當時僅4歲,「徒齡」卻已近3年,網友因此稱她為「中國最小背包客」。
  • 父親帶4歲女兒徒步穿越沙漠,4天走了74公裡,孩子腿上全是疹子和泡!這是教育還是折磨?!
    你能相信,一個4歲的小女孩,用了4天的時間,走了74公裡,只為徒步穿越沙漠嗎?我更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看看雪山,走走沙漠,見識不同的風景和人生,讓他自己去感知世界、挑戰自我。你能相信,一個4歲的小女孩,用了4天的時間,走了74公裡,只為徒步穿越沙漠嗎?
  • 宜賓虎爸帶6歲兒子穿越雨崩原始森林,3天徒步74公裡!
    孩子眼中的世界,哪裡都是驚喜!這是高原,明天還有很多路要走,八點就要出發去冰湖,必須想辦法儘快退燒。還好帶了一些必備藥品,喝了若干生薑開水後早上醒燒退了。說到這裡,大家都認為艱苦徒步結束了吧,其實這僅僅是地獄式徒步的開始..
  • 中國徒步第一人戰惡狼巨蟒,穿越生命禁區羅布泊,人稱當代徐霞客
    雷殿生徒步穿越沙漠時的情形!1998年,35歲的雷殿生從哈爾濱102國道出發,到2008年,幾乎走遍了全中國各地,最南端到了西沙群島,最北到了黑龍江漠河縣的北極村,最東到了黑龍江撫遠縣的烏蘇鎮,最西到了新疆維烏恰縣境內的伊爾克什坦。走過了川藏、滇藏、青藏、中尼、新藏及唐蕃古道六條進藏路線,歷時一年走遍青藏高原,又歷時一年時間走完新疆。全部路程加起來有81000多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走了兩圈。
  • 在羅布泊遇難的餘純順,生前到底經歷了什麼
    另外也有一部人認為餘純順是被聲名所累,明知不可為而強為:6月高溫並不適合羅布泊徒步,他可以跟大部隊一起完成徒步,但是卻堅持一人出發,這些性格上的短板造成了最後的悲劇;3,私自改變線路說,當時餘純順所選擇的穿越線路為兩個月前,他此次活動的嚮導-趙子允帶領中日聯合探險隊剛剛開發的新線路,餘純順本人認為這條線路存在一些瑕疵,沒有經過羅布泊湖心處,為了增加線路難度、提升整體轟動效果
  • 徒步學堂-重裝純徒青藏高原總結
    1800公裡滇藏線,進西藏的四條主線:新藏線、青藏線、川藏線、滇藏線,徒步學堂已經完成了兩條,並且滇藏線分別於徒搭,純徒已完成過兩次,這一次徒步學堂選擇突破更大難度的青藏高原線。徒步學堂計劃只純徒拉薩---青海格爾木這一段,全程近1160公裡。這一段最有難度,幾個無人區就在這一段,氣候變幻莫測高寒缺氧,海拔最高,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雪山最多,超過5000米海拔的雪山埡口就有6座。
  • 騎行進藏的59個常識
    感冒患者,建議您在出發前將感冒治好後才進藏,不要帶感冒病菌進藏。  在西藏感冒,一般沒有太大的問題,因在高原已經有一定的適應性和抵抗力,身體基本上都調整過來了,及時治療即可,而且,西藏的醫生治療感冒都非常有經驗。隨身帶一些感冒藥,一旦有感冒徵兆,自己服用一些常用感冒藥品,一般1-2天症狀即可消失。  6、西藏洗澡方便嗎?
  • 單親奶爸帶著4歲女兒騎行進藏——史上最具情懷的生日禮物
    最後抵達拉薩,這位單親奶爸用這樣特殊的方式,送給四歲女兒最特別的生日禮物與人生財富。 一、富養女兒最好的方式——陪伴 鈄皓倍的育兒理念:富養女兒不是物質而是精神,我沒能力給女兒留幾套房子,但我想留給她的是世界,爸爸陪伴你去探索世界的回憶。
  • 進藏自駕遊,317國道的人文歷史更濃,帶你細數路上景點和行程
    317國道川藏北線,是一條人文風情大道,一路寺廟眾多,也是一條了解藏文化的自駕線路,沿途經過大多是牧區,相比景觀大道的川藏南線318國道,這條線人少原始,商業氣息沒有那麼濃鬱。這一路上是既有人文歷史,又有自然景觀。這篇攻略,主要重點講川藏北線不一樣的人文和寺廟,感受不同於別的進藏線路上的藏文化。
  • 【年度細作】2018年最新最詳盡8條進藏路線攻略之川藏南線
    川藏南線起點四川成都,終點西藏拉薩,約2300多公裡,全程走318國道,所以很多人就直接稱川藏南線為318國道。,和中國最美山峰南迦巴瓦峰,所以這條路線也成為眾多自駕愛好者和騎行者首選的進藏線路。墨脫徒步一般是指從米林縣派鎮的松林口到墨脫縣城的徒步,徒步需要走3天。因為墨脫是在邊境,所以徒步墨脫需要辦理邊防證。邊防證可在戶籍所在地或拉薩辦理。
  • 湖南「虎爸」帶3歲兒子56天騎行萬裡
    株洲有這麼一位父親,帶著三歲的孩子,用實際行動踐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的人生信條。10月份從株洲騎單車出發穿越8個省1個直轄市歷時56天後抵達目的地海南三亞↓↓↓芒果TV視頻「虎爸」帶3歲兒子騎行小程序- 1 -
  • 徒步中國進入雲南山區,這絕對是全中國最爛國道,幾十年從未翻修
    這國道還是毛主席年代修的勒...而且當年也是茶馬古道...可惜啊...廢了...都沒有車從這裡經過了...你們到細沙就不要走這個路了...有條二級公路...那路好著了...」轉個圈交叉步我們一路撒歡像是扔掉了這兩天的包袱人就是這樣能忍受多大痛苦就能感受到多大快樂就因為前兩天走了
  • 第一次進藏必看,西藏吃喝住行全攻略,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從西寧走青藏線進藏,這也是對大部分害怕高原反應的人最舒適的一種方式。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之一,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最美的鐵路之一。我第一次進藏乘坐的是晚上八點半從西寧出發的Z6811,全程21小時40分。夜裡火車都在青海境內,聊聊天,睡睡覺,一睜眼,就看到了玉樹的日出。
  • 波密最勾魂的5條徒步線路,去過1條就無憾!
    如果你是一名海子控,如果你也對念青唐古拉山脈中的無敵秀美之景也有著一份執念,那就出發走一次這條念青東海子線吧!時間:3天全程:30+公裡最佳徒步時節:5-6月,9-11月朗秋村觀景臺遠眺朗秋冰川(by 張靜)朗秋冰川緊鄰318國道,是一處在318國道旁的觀景臺就能遠眺的冰川,不過這條線路如今需要徒步才能抵達,按照正常人的體力,往返需要3天時間。
  • 他是世界上徒步最遠的人,10年行走8萬多公裡,31天穿越羅布泊
    他是世界上徒步最遠的人,10年行走8萬多公裡,31天穿越羅布泊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如果我們不能讀萬卷書,那便行萬裡路。如今行走在路上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已經把旅行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甚至把旅行看做了他生命的全部。
  • 【菲尼克俱樂部】9月/10月 輕奢318國道進藏15天——中國人的景觀大道
    ,豐田陸地巡洋艦,一車3人,不足3人其他同車人分攤車位費1.2萬元人民幣/車位;5、自駕車費用包括2天波密換車租用越野車費用;6、最高海拔4100米,對高原反應敏感的朋友們請謹慎參加;7、此行程住宿地點海拔相對較低,沿途基礎設施情況是所有進藏路線中最好的,適合初次進藏的朋友們。
  • 美過318,險過丙察察,進藏第九線是條怎樣的頂級越野穿越路線?
    大雨讓這條路遍布塌方與巨大落石,隊員一邊走一邊修路,預計兩天的穿越整整耗了4天,4天折磨下來,我們疲憊憔悴、老了一圈…大家感嘆道:這不愧是一條特種旅行、越野穿越的頂級路線。製圖/《中國自駕地理》今年5月,我們勘探的路線為和田—克裡雅山口—阿里,這條線路難度最高,被稱為「進藏第九線」。萬山之祖巍巍崑崙山橫亙其中,清末《西藏志》描繪道:「其路冬夏不可行,困難異常。」進藏第九線核心段為克裡雅古道,這條古道從新疆于田縣普魯村出發,翻越克裡雅山口進入西藏羌塘藏北草原的進藏古道。在吐蕃與唐朝爭奪西域的進軍通道裡,克裡雅古道是距離最短、最艱險的一條。
  • 羅布泊的兒子 餘純順
    在遠天底下,有許多我遲早要去,也終必能去的地方——我擺脫不了在心靈中流浪,又要在天地間流浪的命運的誘惑。尤其是完成了人類首次孤身徒步穿過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徵服「世界第三極」的壯舉。1996年6月13日在即將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羅布泊全境的壯舉時,不幸在羅布泊西遇難。頂著烈日出徵1996年6月6日,下午15時30分,餘純順一行9人,分乘兩臺沙漠車,駛離樓蘭賓館。餘純順意欲徵服羅布泊未料卻魂歸羅布泊悲壯的一幕,正式開啟。
  • 徒步全中國的餘純順死亡之謎
    攝製組還在烏魯木齊時,餘純順便於1996年5月28日下午由庫爾勒出發,徒步前往172公裡外的兵團農二師32團場了。在談到此行的目的時,餘純順說:「前幾個月一直忙於整理日記和寫稿,很少活動,更談不上走路了。走這百多公裡路,一來可以做穿越羅布泊前的「熱身」,二也使我適應一下塔裡木周邊地區的氣候、環境,為十月份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準備」。他最後充滿自信地說:「我這可以說是「小試牛刀「,勝率在百分之百!」
  • 香山喜遇雷殿生——拜會十年徒步中國展覽館館長雷殿生先生
    這裡有一家「蘭溪小館」,倍感親切,因我的家鄉就是蘭溪,不少親友的餐敘,就安排在這裡。這裡往西往上走一百多米,就是大名鼎鼎的碧雲寺,國父孫中山逝世後,其靈柩曾臨時安厝於此,達四年之久。    碧雲寺再往上走,不到一百米,就看到一個大院,門外掛著兩塊招牌,非常顯眼。一塊是「信念的力量雷殿生十年徒步中國展覽館」,一塊是「香山小南園生活藝術館」,題書者乃如雷貫耳的大學者、北大教授樓宇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