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經認為對長期吟唱的流行崇拜是一種獨特的英國現象,你可能會感到驚訝。在八世紀的唐朝時期生活的普通話詩人李白和杜甫,在現代中國與1000年前一樣受人尊敬。無論是在官方演講中引用還是鼓勵一個堅硬的搖滾樂隊,作家的文化突出都適合誇大其詞。
一般被認為是這個國家最偉大的詩人,杜甫和李白是唐代的同時代人,這個時代後來被稱為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這就是它在文學史上的優勢所在,據說大多數經文都反映在它上面,無論是我們的二人作品還是其他作家如王偉和崔昊。今天,人們只需要看一下唐朝的硬搖滾樂隊的存在,或者在正式演講中反覆對現任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詩意調用,就可以了解其影響力。
用途廣泛; 就在上個月,政府信息網站主編王曉輝總結了他的觀點新年賀詞如此: 「2017年世界將不會是一個和平的世界,但中國外交將不僅僅是非凡的。讓我引用偉大的古代詩人李白的一句話作為新的一年的願望:「時間將來到風中劈起海浪,我會讓我的雲狀帆駛過狂歡的大海。」
」李白出生於701年,比杜甫早10多年。儘管詩人在744年遇到並成為了終生的朋友 - 當前者已經是明星時 - 他們的職業生涯軌跡卻截然不同。李白具有相當浪漫的氣質,並且過著一種最好被描述為溫和墮落的生活方式。他的詩充滿激情,無憂無慮,描繪了一種美麗的田園風光,或城市改道,人們在環球旅行時會體驗到這種風景。作為一個狂熱的狂熱者,李白與執政的官僚機構有著極好的聯繫,甚至在七十年代初期作為皇帝的客人度過了一段時間。
當他在762年去世時,這位詩人在全中國慶祝,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杜甫是一個以艱苦困苦和渺小失敗為生命的人。作為一名未成年官員的兒子,他對政府就業的夢想因無法通過公務員考試而感到失望(李白從不費心去接受)。這位詩人在735年和747年兩次嘗試,兩次都沒有成功 , 從那以後一直困擾著批評者和歷史學家。
首先,最有可能的解釋是他在首都長安時無法建立有影響力的聯繫。與此同時,第二個原因是由於政治指令阻止了當年的整個申請人。他最終設法在751完成了一項特殊考試 - 直接將他的作品提交給了皇帝 - 但直到四年後才能獲得一個職位,到那時政權只有幾個月的生活。
他在744年和745年與李白的兩次接觸對他的創造性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年輕時光就像他的長輩一樣喝酒,旅行,提煉他的軍事和藝術才能。然而,職業失敗和貧困時期很快使他的詩歌轉向更加憂鬱的主題,安祿山叛亂加劇了這種變化,推翻了政權,並從755年到763年蹂躪了國家。而李白卻始終在服務中強有力的顧客,或杜甫被逮捕兩次(每個敵對派系一次),通過偽裝自己逃脫第一次,並在第二次被迫流亡。
他那段時期的工作,被認為是他最好的,取了儒家轉向並以社會現實主義為標誌,以責任和責任為主題。770年他在長江乘船旅行時死得很窮,並且所有人都辭去了他的命運。幾個世紀以來,官方考試一直是中國政府服務的必要條件,其中包括文學內容,其中詩歌直到14世紀中葉才成為其中的一部分。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當時的主要詩人都在某種程度上關注公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