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國家最偉大的詩人

2021-01-09 建明說古今

如果你曾經認為對長期吟唱的流行崇拜是一種獨特的英國現象,你可能會感到驚訝。在八世紀的唐朝時期生活的普通話詩人李白和杜甫,在現代中國與1000年前一樣受人尊敬。無論是在官方演講中引用還是鼓勵一個堅硬的搖滾樂隊,作家的文化突出都適合誇大其詞。

一般被認為是這個國家最偉大的詩人,杜甫和李白是唐代的同時代人,這個時代後來被稱為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這就是它在文學史上的優勢所在,據說大多數經文都反映在它上面,無論是我們的二人作品還是其他作家如王偉和崔昊。今天,人們只需要看一下唐朝的硬搖滾樂隊的存在,或者在正式演講中反覆對現任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詩意調用,就可以了解其影響力。

用途廣泛; 就在上個月,政府信息網站主編王曉輝總結了他的觀點新年賀詞如此: 「2017年世界將不會是一個和平的世界,但中國外交將不僅僅是非凡的。讓我引用偉大的古代詩人李白的一句話作為新的一年的願望:「時間將來到風中劈起海浪,我會讓我的雲狀帆駛過狂歡的大海。」

」李白出生於701年,比杜甫早10多年。儘管詩人在744年遇到並成為了終生的朋友 - 當前者已經是明星時 - 他們的職業生涯軌跡卻截然不同。李白具有相當浪漫的氣質,並且過著一種最好被描述為溫和墮落的生活方式。他的詩充滿激情,無憂無慮,描繪了一種美麗的田園風光,或城市改道,人們在環球旅行時會體驗到這種風景。作為一個狂熱的狂熱者,李白與執政的官僚機構有著極好的聯繫,甚至在七十年代初期作為皇帝的客人度過了一段時間。

當他在762年去世時,這位詩人在全中國慶祝,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杜甫是一個以艱苦困苦和渺小失敗為生命的人。作為一名未成年官員的兒子,他對政府就業的夢想因無法通過公務員考試而感到失望(李白從不費心去接受)。這位詩人在735年和747年兩次嘗試,兩次都沒有成功 , 從那以後一直困擾著批評者和歷史學家。

首先,最有可能的解釋是他在首都長安時無法建立有影響力的聯繫。與此同時,第二個原因是由於政治指令阻止了當年的整個申請人。他最終設法在751完成了一項特殊考試 - 直接將他的作品提交給了皇帝 - 但直到四年後才能獲得一個職位,到那時政權只有幾個月的生活。

他在744年和745年與李白的兩次接觸對他的創造性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年輕時光就像他的長輩一樣喝酒,旅行,提煉他的軍事和藝術才能。然而,職業失敗和貧困時期很快使他的詩歌轉向更加憂鬱的主題,安祿山叛亂加劇了這種變化,推翻了政權,並從755年到763年蹂躪了國家。而李白卻始終在服務中強有力的顧客,或杜甫被逮捕兩次(每個敵對派系一次),通過偽裝自己逃脫第一次,並在第二次被迫流亡。

他那段時期的工作,被認為是他最好的,取了儒家轉向並以社會現實主義為標誌,以責任和責任為主題。770年他在長江乘船旅行時死得很窮,並且所有人都辭去了他的命運。幾個世紀以來,官方考試一直是中國政府服務的必要條件,其中包括文學內容,其中詩歌直到14世紀中葉才成為其中的一部分。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當時的主要詩人都在某種程度上關注公共工作。

相關焦點

  • BBC最新紀錄片向西方推介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原標題:BBC最新紀錄片向西方推介杜甫   近日,BBC推出單集58分鐘的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全世界引起關注。片中,杜甫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
  • 古羅馬最偉大的詩人維吉爾,一千多年間一直是後世詩人的楷模
    古羅馬最偉大的詩人維吉爾,一千多年間一直是後世詩人的楷模 2019-03-18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片中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跡。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10位詩人
    要評選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10位詩人,你會選擇哪10個?來聽聽小仙的想法吧!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弄清楚一個概念:什麼是詩歌?古體詩大約又包括楚辭、樂府詩等,近體詩大家最熟悉——主要包括律詩和絕句。清楚了詩歌的範圍,再來看看如何才能稱之為偉大的詩人。有兩個維度:一是詩詞作品的數量和質量,二是詩詞在當時和對後世的影響。這兩個維度最好綜合起來考慮。
  • 在偉大新時代中覺醒的中國詩歌
    有捨生忘死的戰士,才有泣血而歌的詩人;有忠誠無畏的英雄,才有激情豪邁的歌者。 庚子新年伊始,一場凝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抗「疫」之戰,以武漢為中心在整個中國全面展開。在這場前所未有的重大災難中,英勇的中華兒女臨危不懼,英雄輩岀,用熱血和忠誠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凱歌。
  • 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引起詩界反響
    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片中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跡。
  • BBC最新紀錄片《杜甫》,只為讓孩子銘記這位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而這一次,杜甫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的稱號,以紀錄片的形式,被BBC介紹給西方民眾。雖然我很想問一句:「你這麼誇杜甫,李白怎麼辦?」但也許如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認為的,也許在西方文學裡,杜甫就是中國最牛的詩人。「在詩歌屆,有但丁,有莎士比亞,還有杜甫。
  • 從葉賽寧到阿赫瑪託娃,白銀時代天才詩人們的詩歌選集
    約瑟夫·布羅茨基說她是 20 世紀世界最偉大的詩人。季娜伊達·尼古拉耶芙娜·吉皮烏斯(1869—1945),詩人、作家、批評家,老一代象徵主義的代表之一。 1888 年開始發表作品,以擅長寫抒情詩著稱。她在描寫和抒發女性內心的感受方面非常細膩、精確;節奏明快、語言流暢、結構講究都是她突出的特點。
  • 杜甫當之無愧是世界最偉大的詩人,人活著什麼最重要?
    英國BBC播出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時,4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轟動了居家抗疫的世界人民。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人活著什麼最重要,當然是世界和平、衣食住行、吃飯最重要,如果世界糧食沒有危機,浪費一些也免不了 無可厚非。如果世界人民衣食無憂、糧食再有用,多了不浪費也不行。
  •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曾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提起杜甫,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他唐代詩歌史上的「李杜」的稱謂——總逃不開李白。杜甫的一生正處於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種種的痛苦。
  • 杜甫被BBC強勢點名:中國最偉大詩人!哈佛教授花8年翻譯他所有詩
    尤其是唐宋時期,更是文人墨客的巔峰時代,柳永、蘇軾、李清照、歐陽修、範仲淹、李白、杜甫……在詩人的詩詞中,看到國家興衰、豪情壯志,也有婉轉纏綿、淺吟低唱,但是要說到這些詩人,誰才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呢?定然是要引起一番唇槍舌戰,但是BBC4月播出的最新紀錄片給出了他們的答案——《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這不是杜甫第一次走入西方世界,哈佛大學早就以「中國最偉大詩人」來描述杜甫,甚至稱其在中國文學中的地位與莎士比亞在英國文學中的地位相當。
  • 中國三位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喜歡詩歌的朋友都知道,現代詩歌分類很多,有抒情詩,記敘詩哲理詩,朦朧詩等等。一系列的感覺花裡胡哨。古詩詞就沒有那麼麻煩的,詞分婉約和豪放兩大派,詩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類。悠悠歷史長河中,你最喜歡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哪些呢?
  • 希尼的詩歌圈:敏銳的評論家,會如何評價偉大的詩人?
    他能夠用最直接的形容洞穿其他詩人的作品特質。在現實生活中,希尼也和這其中的不少詩人有過接觸,他們或者共事,打過照面,或者成了真正的朋友。在這裡,我們選摘了希尼對幾位詩人詩歌的評價。葉 芝YEATS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希尼雖然閱讀葉芝,但並未對其有深入研究,後來,因為希尼的詩歌寫作進入瓶頸,以及在北愛爾蘭發生的政治事件,讓他重新回去閱讀葉芝的詩歌。
  • 「中國最偉大的詩人」!BBC拍杜甫紀錄片火了,但古詩翻譯令人尷尬
    來源:澎湃新聞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海報近日,BBC推出58分鐘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用幾首著名的杜詩,串聯起了杜甫波瀾壯闊而又顛沛流離的一生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丨俄羅斯詩人伊琳娜:西部詩歌最能代表中國...
    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12月9日,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指導,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如期而至
  • 詩人白樺詩歌《情思》賞析
    犧牲中國的未來去憐憫他們垂死的渴望?!.為了適應黑暗,蒙上八億人民的眼睛?!為了遷就落後,剪掉偉大中國的翅膀?!1979年5月12日作者簡介白樺,中國電影劇作家、詩人、作家。原名陳佑華,1930年生於河南潢川,屬於生於憂患的一代。從中學時期,就開始學寫詩歌、散文、小說。15歲時便發表了第一篇詩作,第一次以白樺為筆名。
  • 譯聞:在日中國詩人田原獲詩歌翻譯獎
    11月10日至13日,第十二屆太平洋詩歌節在臺灣花蓮松園別館及臺北臺大捷絲旅尊賢館隆重舉辦。在日中國詩人田原獲詩歌翻譯獎。
  • 外國詩歌|詩人布羅茨基詩歌《黑馬》鑑賞
    (吳迪譯)《黑馬》鑑賞該詩為詩人早期的一首代表作(請想想吧,寫這詩時,詩人才21歲!)。它顯示了布羅茨基不同凡響的心靈稟賦和詩歌才華。怪不得阿赫瑪託娃當年逢人便講布羅茨基的詩是「俄羅斯的詩歌想像力並沒有被歷史拖垮」的一個有力證明!的確,這是一個奇蹟,這是俄羅斯詩歌這棵偉大的創傷累累的生命之樹上開出的最奇異的花朵。
  •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論壇|繆克構:詩人應以專業精神做好本土寫作的...
    11月2日,作為第六屆中國詩歌節的重要亮點,第六屆中國詩歌節論壇在成都錦江賓館舉行,100位國內著名詩人、詩評家、學者及部分詩歌刊物主編開展學術交流和探討。其一是要有自我意識或自覺意識,確立詩歌的抒情主體地位。在當下相當一部分詩歌中,抒情主體往往不是「我」,背後的詩人主體模糊甚至缺失。近些年來,段子式的、隨意性的、刷存在感的詩歌寫作隨處可見;不少詩歌更是草草了事,或是硬著憋出了幾句。對此,繆克構主張,「詩人們在創作詩歌的時候,一方面要保有創作的熱情,不斷讓自己的詩歌作品能夠體現內在的生命律動,另一方面要讓這些詩歌是我的,而不是他人的。」
  • 白居易: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被譽為「詩魔」和「詩王」,他與元稹共同倡導了唐代中期的「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又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