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泉聚焦產業創新 助力群眾脫貧增收

2020-12-26 陝西法制網

今年以來,禮泉縣按照「產業先行、四輪驅動、共建共享」的思路,大力培育特色產業,夯實利益聯結,逐步實現了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充分挖掘產業長效優勢,無縫銜接鄉村振興戰略。

科學布局優產業。該縣圍繞產業振興「三片五群一廊」規劃布局,制定《禮泉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按照「農業園區化、生產設施化、產業特色化、經營合作化、產品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總體思路,突出發展山地蘋果、特色御果、時令水果、設施果蔬、畜牧養殖、休閒農業六大農業產業板塊。截至目前,創建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3個,建成標準化養殖基地81家、休閒農業示範基地18個,初步形成了213個村「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態勢。同時,圍繞扶貧產品「保數量、塑品牌、提質量」三大重點,認定扶貧產品生產企業及合作社22家、扶貧產品56個,成功打造御桃、御杏、御石榴、火龍果等知名品牌,形成了特色鮮明、產銷一體的扶貧產品供給鏈。與此同時,全縣建成扶貧專區2個、扶貧專館1個、扶貧專櫃15臺,扶貧產品銷售總額19398.51萬元,在「扶貧832」銷售平臺消費245萬元,構建了黨政引領、城鄉聯動、全民參與的社會消費扶貧大格局。

深化改革強產業。該縣積極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立482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並堅持黨建引領、改革引領、三治(德治、法治、自治)引領,以「支部+合作社(公司)+貧困戶」的模式,創新「土地合作型」「資源開發型」「項目帶動型」路徑,推動村級經濟持續發展。全年共發放產業扶持資金7829戶2750.58萬元,為18個貧困村申報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資金440萬元,建設蔬菜和現代化高標準蘋果生產示範園,切實提升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目前,已發展起76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41個家庭農場,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集體經濟組織有年收益的村168個。

典型示範帶產業。該縣充分發揮先進集體經濟的示範帶動作用。已經發展起來的袁家村以「一村帶十村」戰略,引導周邊村子群眾在袁家村經營特色小吃、參與股份合作、從事社區服務。同時,袁家村建成8家「前店後廠」式股份制公司和15個「城市體驗店」,帶動周邊12個村128戶貧困戶以貸資、勞務參與合作經營,每戶累計分紅10500元。白村以田園綜合體建設為載體,採取「黨支部+社區+企業+合作社+園區+農戶(貧困戶)」六聯經營模式,創辦養殖、設施農業、櫻桃等9家專業合作社,為群眾提供固定就業崗位80個,季節性崗位200多個,實現了土地向規模化、產業向園區化、農民向職業化轉變。(郭創 葉超)

作者/來源:愛鹹陽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肥東縣循環園:「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
    肥東縣循環園聚焦高質量脫貧目標,在產業扶貧的基礎上,將產業扶貧與消費扶貧相結合,讓貧困群眾增產又增收,千方百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西峽縣軍馬河鎮:讓科學種植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西峽縣軍馬河鎮:讓科學種植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2020-12-09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展產業 助力老百姓脫貧增收
    精準扶貧,發展產業是關鍵。近年來,前鋒區觀塘鎮九橋村大力發展柑橘、花椒等產業,助力老百姓脫貧增收。眼下正值晚熟柑橘開始陸續上市的季節,在前鋒區觀塘鎮九橋村,當地村民正在田間地頭忙著進行採摘。至此,形成了以花椒、柑橘為主打的產業。2018年,九橋村整體退出貧困村序列。目前該村人均年收入在11000元左右,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7000多元。如何鞏固脫貧成果?九橋村多措並舉,確保老百姓脫貧不返貧,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 ...時」強化產業扶貧支撐 助力貧困群眾增收——山西華鑫煤焦集團
    強化產業扶貧支撐助力貧困群眾增收——山西華鑫煤焦集團發展不忘服務社會彰顯產業扶貧新成效□ 解德輝近年來,集團秉承「發展經濟,服務社會」的企業精神,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敢於擔當作為,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活動,踴躍投身呂梁脫貧攻堅戰役,充分發揮企業產業多元、平臺多維的優勢,與交城縣龐泉溝鎮市莊、蘇家灣村結對幫扶,精準扶貧,通過實施酒莊項目、全域旅遊等精準產業扶貧,建立了貧困村產業發展與集團自身發展聯結機制,彰顯了產業扶貧新成效。
  • 王梟劼:加快生態修復,助力群眾增收
    為了充分發揮政協委員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聚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助力農民增產增收,政協委員發揮自身優勢,用實際行動助推脫貧攻堅,助力群眾增產增收。作為政協委員,王梟劼一直在為馬啣山生態恢復做努力,呼籲群眾加強封山禁牧,提高群眾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同時動員群眾參與植樹,營造了人人植綠、人人護綠、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
  • 【鄉鎮聚焦】板場:貧困群眾的「脫貧密碼」
    出行難、上學難、吃水難、看病難、通信難等長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普遍解決,「三保障」隱患得到根本消除,脫貧步伐明顯加快。聚焦高質量脫貧,產業、就業、社會扶貧「三駕馬車」齊發力,多元驅動促增收「身體不好,工作難找,孩子上大學,老人需照料,致富無門路,生活靠救濟,提起那幾年,『苦』就一個字。」
  • 今日川報整版聚焦涼山社會各界傾心助力脫貧 共創美好未來
    榜樣引領示範,在涼山州匯聚起強大合力,衝刺涼山脫貧攻堅。近期,行走在涼山州,只見易地搬遷住進安置點的群眾喜氣洋洋迎來彝歷新年;農業企業發展產業,吸引貧困群眾致富增收的同時,企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在基層鄉鎮,「流動汽車銀行」為群眾帶去便利;在各個項目建設工地,招商引資項目助推跨越式發展。
  • 產業指導員助力農牧民增收致富
    科右中旗產業指導員在推動脫貧致富進程中,主動上門入戶,為農牧民免費做技術指導,在脫貧路上與貧困群眾「手拉手」助力增收致富。 前不久,家住代欽塔拉蘇木代欽塔拉嘎查的科右中旗產業指導員包泉接到了白音珠日河艾裡貧困戶烏力吉白乙拉的求助:家裡的母牛要下牛犢了,由於不懂接生技術,想請包泉到家裡進行指導,幫助接生
  •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王梟劼:加快生態修復 助力群眾增收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王梟劼:加快生態修復 助力群眾增收 2020-04-22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西縣大井鎮: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跑出「加速度」
    2020-08-21 16:01:33 來源: 央廣網 舉報   原標題:大井鎮: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跑出
  • 系列報導《脫貧摘帽不是終點》之三《壯大產業持續增收》
    隨著我區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序列,我區各地在全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途徑新路子,下大力氣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拓寬產品銷售渠道,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眼下,全區各地因地制宜,積極發展扶貧產業,有力拉動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 重慶創新經濟走廊:精準幫扶穩增收 助脫貧
    近日,渝北區茨竹鎮茨竹村村民石全仲對重慶創新經濟走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幫扶責任人周良懿說。  2019年起,重慶創新經濟走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結對幫扶茨竹鎮茨竹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該公司按照「首先解決思想問題,其次解決產業問題,最後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思路穩步推進扶貧工作,形成了「三步走」的扶貧工作方法。
  • 禮泉小河御梨、蜜脆蘋果名耀山城重慶
    禮泉小河御梨禮泉展位。陝西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戴建昌、陝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李國林巡展禮泉展位。扶貧館鹹陽展區。鹹陽鑫源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石潭紅蘋果——蜜脆」參展商和群眾紛紛品嘗小河御梨。本次農交會以「品牌強農,助力脫貧攻堅;合作開放,共促全面小康」為主題,以創造交易機會、促成貿易合作為核心,強化產銷對接和品牌營銷,聚焦產業精準扶貧,展示農業新業態新產品,助力農企開拓新市場,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活力。
  • 新疆民豐縣:多產業齊頭並進 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新疆民豐縣按照「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優勢仗」發展思路,進一步轉變產業發展模式,在率先完成脫貧摘帽任務的基礎上堅持「四個不摘」原則,繼續加大產業助農增收力度,走出了一條產業布局合理、發展規模集約、群眾增收可靠的新型發展路子。
  • 為脫貧「造血」 讓致富「生根」——山西發展藥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新華社太原11月19日電 題:為脫貧「造血」 讓致富「生根」——山西發展藥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新觀察新華社記者王飛航、魏飈連翹、黃芪、沙棘、槐米……它們都是千年的植物,它們的葉、花、根、果最初是治病解毒的良藥。
  • 「頭雁」領飛「群雁」隨——廣西南寧致富帶頭人助力鄉村脫貧增收
    新華社南寧3月24日電題:「頭雁」領飛「群雁」隨——廣西南寧致富帶頭人助力鄉村脫貧增收新華社記者雷嘉興一個個成熟的沃柑壓彎了枝頭,工人們正在忙碌採摘、裝運新鮮的果實……在廣西南寧市馬山縣白山鎮立星村一個沃柑種植基地
  • ...市產業收益差異化分配模式破解源頭問題,助力脫貧攻堅 創新...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產業扶貧能否做到精準,產業發展是否穩定持續,事關脫貧攻堅成敗,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儋州精準施策,通過產業扶貧項目帶動,實現貧困戶產業幫扶全覆蓋。
  • 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打造苗圃特色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原標題: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打造苗圃特色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近日,記者走進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景觀樹苗圃基地,看到一株株海棠、石楠、彩頁樹等苗木長勢喜人。
  • 這裡不僅有風花雪月,還有脫貧增收的秘密
    「十三五」以來,大理州委、州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全州工作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緊抓實,同時,大理州殘聯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發揮部門優勢,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擔當作為,通過深入實施殘疾人助殘扶貧基地培育、自主創業就業扶持、職業技能培訓、助盲脫貧行動、無障礙改造、建檔立卡殘疾人基本輔具適配全覆蓋等脫貧攻堅重點工程,積極幫扶農村貧困殘疾人提高能力、發展生產
  • 田林浪平鎮:小松茸做成大產業 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廣西新聞網田林7月10日訊(記者 陳創明)7月9日,2020主流媒體聚焦田林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採訪記者穿越岑王老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來到浪平鎮塘合村採訪。塘合村村黨支部書記姚源根告訴記者,村集體有錢之後,幫因殘致貧的家庭建好了新房(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