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實 味苦,平,無毒。主赤白冷熱痢。散服飲之,……人取皮為索者。
承擔著這份做「良藥」的厚重責任,苘麻不敢辜負先賢們的期望,千百年來我一直生活在基層人民群眾身邊,為廣大的老百姓解困救厄。樸實無華,踏實做事,是我的生命底色。華夏大地遍布我的腳印,荒地、田野、山坡處處可見我的身影。時珍先生了解我甚詳: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溼處,人亦種之。葉大似桐葉,團而有尖。六七月開黃花,結實如半磨形,有齒,嫩青老黑,中之扁黑,狀如黃葵子。其莖輕虛潔白。北人取皮做麻。其嫩子,小兒亦食之《本草綱目》。
時珍先生書文簡約的緊,但這些文字都是多麼富有詩意,每每讀過心躍躍之。青春年少都是美麗的,因為青春是最好的妝容。我在人世間「一歲一枯榮」的「榮」貌也是很美的,「一株青青草」的樣子哪有不美的呢?子葉花實哪哪都美,又何況我薰染了月亮女神博愛美麗的心呢!青青的葉,青青的杆,青青的我,柔柔的葉,鵝黃的花,小巧的子.一年生草本,全株具有星狀毛。
莖直立,高可達2m,上部有分枝。
葉互生,圓心形。先端尖,基部心形。
(我還是覺得時珍先生說的傳神:團而有尖。我個人評價的話,應該是苘麻葉更有桃心形的樣子,美美的。)
花單生葉腋,黃色,花瓣5。黃是明豔豔的黃,雖然花兒小,但花兒美貌;雖然花兒小,但花兒獨居一個大房子(單生葉腋)。我那個閨蜜冬葵花兒是挨挨擠擠的,熱鬧在一起(簇生葉腋)。
心皮15-20,排列成車輪狀。緣於此吧,我還得別名車輪草。
蒴果半球形,分果爿15-20,有粗毛,頂端有2長芒。這個半球形的描述嘛,嘻嘻,我本人更喜歡時珍先生給的「半磨形」文字,透著美美的詩意。我見過作者小時候磨豆子,覺得半個磨盤與苘麻果實很般配。也因了這半個磨盤的形狀,又有別名磨盤草。
種子腎形。花期6-8月。果期8-9月。
——部分內容參考自十三五教材《藥用植物學》
今取藥用部位是種子,2015版《中國藥典》苘麻子項下:錦葵科植物苘麻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採收成熟果實,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種子三角狀腎形。
表面灰黑或暗褐色,有白色稀疏絨毛,凹陷處有類橢圓狀種臍,淡棕色,四周有放射狀細紋。
種皮堅硬,子葉2,富油性。
氣微,味淡。
苘麻子幼時,即果實處於「嫩青」這個階段的時候,剝開,子是白色的,很多農村孩童吃過。時珍先生也吃過,他都說了:「其嫩子,小兒亦食之。」不知道長大後的他們是否還記得那個童年「零食」的味道嗎……嫩青的果實成熟後就變成黑色了,穩重,有了生命的沉澱感。藥學部後門穿過去的庭院裡,就有一棵苘麻,不是很高,學中藥的姐姐們去年秋天來研究過它,合過照。時珍先生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苘麻實:氣味苦平,無毒。能主治赤白冷熱痢,癰腫無頭,目生翳膜。根亦入藥治痢。苘麻子
【性味與歸經】 苦,平。歸大腸、小腸、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利溼,退翳。用於赤白痢疾,淋證澀痛,癰腫瘡毒,目生翳膜。
【用法與用量】 3~9g。
無論今昔往昔,我都有明目的作用,因為我得於月亮女神的恩澤,吸收了月光的精華,從而能給人們帶來光明。二零二零年國慶期間,博興的初茂忠老師在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中,發現了其當地的「苘麻王」,高達3m多!我為我們苘麻家族再次進入中藥資源普查名冊由衷的感到欣慰,植物是自然界賜予人類的藥物寶庫,許許多多植物期待著早一日被發現,從「植物」變成「本草」,由「野草」變為「良藥」。自然界是個謎啊,等待著人們更多的探索。古籍中屢屢見到苘麻項下:「取皮為索《新修本草》」、「 取皮做麻《本草綱目》」等,還有美人的那個披風——麻衣,那麼,苘麻是如何被製作成「披風」、繩索、草鞋、麻袋的呢?秋天,收割成熟的苘麻,除去麻葉麻實,將麻杆綑紮成捆,扔到水坑裡,上面可覆以重物如大石頭甚至淤泥鎮壓,以使其全部沒入水中。大約浸漚十天,爛去表皮,打撈出來,反覆敲打、衝洗、晾曬,從根部一扯,麻皮脫落,得到雪白的纖維。然後根據需要可以搓成麻繩、編成草鞋、麻袋,還有披風,非常結實。紅軍長徵穿的草鞋應該也是有苘麻材質的,大中華老百姓那麼有智慧,肯定是發揮了苘麻的作用的,如此看來,苘麻也是為建立新中國立了功的。紅軍的草鞋不是名牌,卻讓人記得來時的路,很榮幸在那一程裡曾與共和國的先驅們並肩作戰!今人不缺綾羅綢緞,粗布麻衣反成時尚,代表著返璞歸真之意,歷史的車輪啊,永遠不知到底滾向何處!華夏大地日益繁榮,物質生活不再匱乏,我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前段時間,月亮女神派仙子來恢復了我全部的記憶,問我是否回到仙界。我留戀我為之奮鬥了數千年的大千世界,在人間早已情感滿滿。何況我的種子還一直在作為藥用,我不要離開。倘若可以,我還願意以我身軀編作購物袋,環保、耐用,親民有情懷,自然有純美,繼續為我的華夏之家做出貢獻!既是在人間,就要奉獻我所有的愛,溫暖這世間!林林總總,我一生大大小小的事大約如此,我有許多別名,如前所述的車輪草、磨盤草、白麻等(白麻之名大概是因了苘麻嫩子為白,取麻皮可得白色絲狀纖維而名)。種子苘麻子呢,也有一個別名「冬葵子」,緣是由此吧,我苘麻與《神農本草經》時代「出土」的一株化平凡為神奇的本草——冬葵,因歷史原因,至今容易被混淆,造成「冬葵不是葵,苘麻不是麻」的現象,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