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金羊網評:做好抗禦自然災害的「智勝」文章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期間,來到蒙窪蓄洪區曹集鎮利民村西田坡莊臺,了解當地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生產等情況並指出,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華民族同自然災害鬥了幾千年,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們還要繼續鬥下去。

  縱覽崢嶸歲月,中華民族在面對自然災害時,不畏艱險、不懼挑戰,正是在一次次艱苦卓絕的鬥爭中造就出眾志成城、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歷史已經充分證明,英雄的中國人民有戰勝任何挑戰的堅定意志和能力。

  今年以來,我國防汛形勢嚴峻,特別是進入主汛期,多條河流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多個省份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廣大幹部群眾、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聞「汛」而動,迎難而上,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充分體現出在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時敢於出擊,敢戰能勝的頑強鬥志,任憑濁浪滔天,「鋼鐵大堤」巋然不動,讓黨旗在防汛救災第一線高高飄揚。

  古訓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要想牢牢掌握打贏防汛抗洪攻堅戰的主動權,除了要有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的鬥爭精神,還應講求鬥爭策略、增強鬥爭本領,儘量避免「險勝」「慘勝」而應做到「智勝」「完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個鬥,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要提高抗禦災害能力,在抗禦自然災害方面要達到現代化水平。回顧歷史教訓,自然災害的頻發往往與人類破壞自然環境、過度攫取自然資源有很大的關係。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兩山論」深刻踐行,退耕還林、退田還湖、河道治理等系列舉措,有效緩解了「人水爭地」的矛盾,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但是,災害無情,我們千萬不能夠心存僥倖,必須要時刻保持戰鬥狀態,善於總結完善鬥爭經驗,做實做細防汛應急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

  提高抗禦災害能力講求以「智」取勝,一方面應尊重規律,科學決策。兵書講:實而備之,強而避之。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要正確把握「堵」與「疏」的關係,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攻防」策略;另一方面要健全體系,升級裝備。防汛抗洪既是意志的較量,也是對科技水平的檢驗。近年來不少災害險情能夠化險為夷,「抗災神器」發揮了很大作用。因此,應當進一步提高災害監測預警與搶險救援的裝備水平,並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為防汛抗洪裝上「智慧大腦」。此外,還應強化全民災害防範意識,提升災害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面對洪澇災害這道千年「難題」,我們既要有不畏難、不服輸的鬥爭精神,更要有找準癥結、精準施策的「解題」智慧,方能護江河安瀾,保百姓安康。(金羊網 文/馮春天)

相關焦點

  •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2020-12-1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羊網評:「十一」黃金周,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大考
    【地評線】金羊網評:「十一」黃金周,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大考非常時期非常時刻,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慶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放假安排,今年國慶節放假8天,可謂名副其實的國慶長假。「十一」黃金周是一次疫情大考,它全面地檢視著我國的防疫能力。新冠肺炎主要是人際傳播,減少人員聚集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從這幾天反饋的情況看,幾億人出行未有新冠肺炎感染者,可喜可賀。這一戰疫成果來之不易,理當好好珍惜。
  • 金羊網評:念好「合」字訣,匯聚全球戰「疫」磅礴之力
    【地評線】金羊網評:念好「合」字訣,匯聚全球戰「疫」磅礴之力  作者:周軍  分享到 3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認為,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
  • 【地評線】南方網評: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實現兩個「確保」目標任務
    【地評線】南方網評: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實現兩個「確保」目標任務 2020-03-19 18:15:56我們必須在堅持全球合作抗疫的同時,統籌做好國內各項工作。湖北省和武漢市要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其他地區則要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積極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有針對性地精準施策,打通「堵點」、補上「斷點」,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雖愁瘴癘乘時作,先喜春從天上來。」
  • 用好防汛救災的「智勝」之策
    電子哨兵「雲上」瞭望、「5G+VR」遠程實時觀測、北鬥高精度地災監測預警、AI預測城市內澇、給降雨做「心電圖」、給洪峰橫斷面做「CT」、給壩底洞做「B超」 ……監測設備如「科技眼睛」在一線隨時盯著險情,高科技正在重新定義新時代的抗洪「戰術」,改變了以往依靠人力的「肉搏式」抗洪,讓防汛救災變得更「聰明」。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此背景下,基建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的「先頭部隊」,並展現出「優等生」實力。塔吊林立燈火通明,設備轟鳴聲聲作響,項目工地熱火朝天……透過中國基建的火熱圖景,人們真切感受到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大韌性和修復能力。
  •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鄉村振興蓄積青年才俊
    隨著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對青年人才需求的加大,多地返鄉大學生數量呈增多趨勢。這些富有幹勁、擁有新知的大學生或紮根山村創業帶富,或投身村級組織擔任脫貧專幹、村「兩委」成員,正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生力軍。
  • 【地評線】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
    【地評線】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大河網  作者:王學明  2020-03-23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
  • 【地評線】大洋網評:提升廣交會影響力,助力新發展格局
    【地評線】大洋網評:提升廣交會影響力,助力新發展格局,.2020-12-10 20:48:30,.204301,.周璇
  • 【地評線】南方網評:浩蕩東風起鵬城,先行示範再闊步
    【地評線】南方網評:浩蕩東風起鵬城,先行示範再闊步南方網  作者:郭雪營  2020-10-11 為了探尋答案,央視CCTV-2財經頻道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堅持多邊主義,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此外,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必須切實提高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代表性和發言權,讓更多國家的利益和意願得到平衡地表達和反映。法治是必行之策。促進國家和國際各級法治是聯合國使命的核心,建立對法治的尊重是衝突後實現持久和平、有效保護人權以及持續的經濟進步和發展的根本所在。
  • 【地評線】荔枝網評:萬米海試凱旋,追夢更廣闊「新藍海」
    原標題:【地評線】荔枝網評:萬米海試凱旋,追夢更廣闊「新藍海」 字號變大|字號變小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丨新時代抗禦災害 要這樣「鬥」下去
    在淮河流域特有的防洪工程——莊臺之上,總書記說,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華民族同自然災害鬥了幾千年,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們還要繼續鬥下去。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今天就來學學新時代抗禦災害要如何「鬥」下去。△俯瞰河南三門峽市黃河沿岸灘涂地(資料圖)這次在蒙窪蓄洪區的莊臺之上,總書記就介紹了如何同自然災害繼續鬥下去的一個重要鬥法:「這個鬥,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樣的智慧,來源於歷史。
  • 【地評線】金羊網評:「深懷三心」提高群眾工作能力
    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要有眼睛向下、拜人民為師的決心,要有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的渴望,要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才能走出機關大樓,走到田間地頭,走進基層群眾,拜人民為師,虛心向群眾學習請教,做到謀劃思路問計於民、查找問題聽計於民、落實任務依靠於民、工作成效評判於民,努力從人民那裡獲得應對風險、解決困難、推動工作、指導實踐的智慧和力量,找到做好群眾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新機制,不斷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
  • 【地評線】金羊網評:中國的減貧,世界的「加油站」_國內新聞_新聞...
    從積極同聯合國、發展中國家等開展國際減貧合作;到加強與非洲經濟、教育、基建等多領域合作,把更多的「中國經驗」分享給需要發展的國家;再到創造性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為世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推動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中國在做好國內減貧事業的同時,心繫貧困人口生存現狀,幫助發展中國家農村地區減貧脫貧、促進其經濟和社會發展。
  • 【地評線】天府網評:發揮黨的領導最大優勢,走向發展新徵程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經濟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為我們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根本保障。  在國家治理體系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大優勢,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
  • 【地評線】天府網評:「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流動中國裡,從高寒之地到熱帶島嶼,從西北風區到崇山峻岭,領略沿途醉美風光,坐看秋收美麗景象,人們盡情享受著「雙節」的喜悅。各地旅遊、消費火爆,但疫情防控依然非常紮實,巨量人口的安全有序流動更凸顯了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消費火爆折射復甦新氣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假日經濟充分釋放居民消費活力。
  • 「地評線」天府網評:2021,最美的「年味」叫「別有風味」
    去年底,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舉辦會議、聚會等活動應當控制人數,儘量舉辦線上會議或視頻會議,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目前,已有江西、四川、黑龍江、浙江等十多個省份發出通知,要求各黨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取消大型會議、團拜、聯歡、年會等人員密集活動。
  • 【地評線】天府網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人才保障
    在即將開啟的新徵程中,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貫徹人才強國戰略,不斷壯大技術工人隊伍,不斷推動經濟社會實現新的發展。(作者系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